《地球科学导论》试题库(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文理学院2011学年第一学期
科学教育 专业091 级《地球科学导论》试卷(答题卷) (2)
(考试形式:闭卷 )
一、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太阳与银河系四个旋臂并不同步并行,大体每隔 百万年就穿越旋臂一次。 2. 恒星演化的最后归属是哪种类型与母体恒星的 大小有关。 3. 地球的密度在九大行星中名列第一,更证明地球内核为 。
4. 根据多普勒效应原理,发光星体离开观察者时向频率低的 方向移动。
5.
在日地平均距离处的地球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 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
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
6. 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仅达到约 深度。
7. 地幔上部有一层 是熔融态外,其余部分主要是固态的。
8. 月球的 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偏移;日月潮汐引起的 使地球的自转速率
越来越慢。
9. 在陆-陆碰撞的情况下,地震主要沿着碰撞板块的 分布,发生于碰撞形成的断层带内。 10. 沉积岩最显著的特征是 。
11. 海底扩张说的确凿证据是 的分布。
12. 地球上存在着 座活火山,大多数火山分布在板块的边缘。
13. 均匀层中的大气可看作是由干洁大气、水汽及 三部分组成的。 14. 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就叫这条河流或这个水系的 。 15. 论,水面以下任何水层上,水分子圆形轨道的直径随深度的增加而 。 16. 有机组织经由微生物合成的新化合物,或者由原始植物组织变化而成的比较稳定的分解产
物便是 。
17. 大规模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 。 18. 形成垂直分异的直接原因是 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19. 气候是气候系统的全部成分在任一特定时段内的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填“T ”,错的填“F ”(共20分,每小题1分)
1.热核反应开始启动是恒星演化的晚年阶段的标志。 ( )
2.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大体上以同一面向着地球。 ( )
3.地球有些元素表现为亲氧性,成为金属成矿元素,另一些元素表现为亲硫性,成为造岩元素。 ( )
4.地球化学组成特点是氧和硫原子丰度远大于全部金属阳离子原子丰度之和。( )
5.大气运动的产生和变化直接决定于大气压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 )
6.各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空气质量在地球上的重新分布。 ( )
7.地球上所有的河流都以海洋为最后归宿。 ( )
8.水位是指河流中某一绝对基准面或测站基准面上的水面高程。 ( ) 9.中国规定统一采用上海平均海平面为绝对基准面。 ( ) 10. 湖泊的颜色大致相同。 ( )
11.土壤有效水量最高的是粘土。 ( )
12.潜在酸度是土壤胶体所吸附的H +
被交换出来进入土壤溶液中所显示的酸度。 ( ) 13. 地球表面某些地理地带并不是断续的形式,而往往是连续分布的。( ) 14. 大冰期内部不再有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冷暖气候交替旋回。( ) 15.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上温度异常变冷的现象。 ( ) 16. 重力水排除后留下的可供植物利用的含水量叫做田间持水量。 ( ) 17. 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指某一地区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资源。( ) 18. 一般情况下一日内应发生一次涨潮和一次落潮。 ( )
19. 外营力对基本地貌格架的作用总的趋势是削高填低。 ( ) 20. 自然地理地带的形成以地理环境的差异为基础的。( )
三、单项选择题 (共10分,每小题1分)
1.以下关于太阳黑子描述正确的是 。
A 、黑子不发光;
B 、因温度比周围光球高而物极必反所以呈暗黑色;
C 、黑子也发光,只是温度低比周围光球低而已;
D 、黑子活动没有周期。
2. 随着洋脊扩张作用减弱,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海盆,这个特征是指威尔逊旋回的 。
A 、成年期;
B 、衰退期;
C 、残余期;
D 、消亡期。 3. 对水平气压梯度描述错误的是 。
A 、垂直于等压线;
B 、由低压指向高压;
C 、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D 、梯度一般为1hPa/100km 左右。
4. 大气降水以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式汇入河川以后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和排泄的水流,这是指 。
A 、河川径流;
B 、降水径流;
C 、冰雪融水径流;
D 、季节径流。 5. 在水量平衡中,以下哪一个不是主要因素: A 、降水; B 、蒸发;C 、环流; D 、径流
6. 大陆地壳的总质量几乎是大洋地壳总质量的 。 A 、相等;B 、二倍;C 、四倍;D 、五倍
7. 河流是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诸要素中 起主导作用。 A 、气候;B 、地壳运动;C 、人类活动;D 、风化作用
8. 大陆漂移的证据中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的证据? 。
A 、海岸线拼接方面的证据;
B 、地质构造带对比方面的证据;
C 、古生物与冰川、气候方面的证据;
D 、古地磁极移轨迹方面的证据。 9. 下图自左向右依次示崩塌的4种形式,正确的是 。
A 、塌陷,坠落,翻落和散落;
B 、散落,坠落,翻落和塌陷;
C 、散落,塌陷,翻落和坠落;
D 、塌陷,坠落,散落和翻落
10. 萎蔫点是以下哪一项的分界点? 。
A 、吸湿水与毛管水;
B 、毛管水与重力水;
C 、毛管水与渗透水;
D 、土壤有效水与无效水。
四、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大陆漂移有哪些证据?
2、渔业资源的例子说明什么是可更新资源的持续能力?
3、土壤空气与大气圈中的空气在性质上有何明显不同?
4、成煤作用
5、“三维地带性”概念的两层含义
6、举例说明土壤形成的人类因素
五、论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如何理解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2、变质作用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