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arallel Power Supply System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Module
ZHANG Ke-er,XUE Biao
(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Longdong University,Qingyang 745000,China)
近些年来,我国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用来给设 备提供电能的电源在计算机、军事、航天、医疗等关系 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各种 各样的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流要求越来越 高, 这就使得开关电源向更大功率和更大电流的方向发 展。 因此, 大功率、 大电流、 高性能的开关电源的研制成 为发展的潮流。 但受到半导体功率器件和磁性材料本身
1 方案的设计
28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 3月上
综合 C omprehensive
1.1 设计思路 并联的 DC/DC 模块如图 1 所示。 两个并联 DC/DC 模块在输入电压为 24V 时,输出 8V 稳定的额定直流电 为两个并联模块输出的电流 I 1 和 I 2 之和。并且两个并 联模块的输出电流 I 1 和 I 2 可以根据负载的变化进行自 动分配。 压, 共同为负载电阻提供功率。 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 I O
综合 C omprehensive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
张可儿,薛 彪
(陇东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本设计以 STC12C5A32S2 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 通过主从均流的方法对采集到的两路电流信号进行比 摘 要: 较调整, 从而达到均流的目的, 并对电流信号的数值进行显示。 该系统主要由并联 DC-DC 稳压电源和电压、 电 流测量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 放大器 AD620 用来放大采集到的电流信号 ; 比较器 LM393 对采集到的两路电压 信号进行比较 ; 液晶屏 LCD1602 用来显示测量到的两路电流值。 经实验检测, 在效率高达 85% 的基础上, 还能 很好的平均分配两条支路上的电流, 并且输出电流准确、 电压稳定, 说明设计的合理性,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开关电源 ; 并联供电 ; 单片机 ; 均流 ; 关键词 : TM202 A 1002-5065 (2016) 05-0028-4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摘要:在模块化分布电源系统中,为了实现完全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模块化电源的并联技术则显得尤为的重要,通过多路开关电源并联使得输出大功率技术得以迅速的发展。

采用DC/DC芯片TPS5430DDA设计并制作了两路均流电源,均流的实质是通过均流控制电路,调整个模块的输出电压,从而调整输出电流,以达到电流均分目的。

再通过一定电流放大的电路控制两个模块的电流按1:2的比例自动分配。

关键词:DC/DC转换器TPS5430DDA 均流电流按比例分配引言电源并联运行是电源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因为分布式供电相对集中,供电具有容量易扩充、可靠性高、使用灵活、便于维护等优点。

而实现开关电源并联运行的核心就是均流技术。

一般的开关电源是一个电压型控制的闭环系统,均流的基本思想是采样各自的输出电流信号,并把信号引入控制环路中,来参与调整输出电压。

选择不同的电流信号的注入点,可以直接调节系统的基准电压、反馈电压、或者反馈电流误差,形成多种均流方案,以满足不同的稳态性能和动态响应。

目前常用的均流方法主要有输出阻抗法、主从设置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这些均流方法多数采用的是模拟量控制。

一.设计方案论证1. DC/DC芯片选择方案一:采用UC3842是一种型性能优良的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芯片。

该调制器单端输出,能直接驱动双极型的功率管或场效应管。

其主要优点是其管脚效应少,外围电路简单,电压调整率可达0.01%,工作频率高达500KHz,启动电流小于1mA,正常工作电流为5mA,并可利用高频变压器实现与电网的隔离。

该芯片集成了振荡器、具有高温补偿的高增益误差放大器、电流检测比较器、图腾柱输出电流、输入和基准欠电压锁定电路以及PWM锁存器电路。

但它的大电流推挽输出只达1A。

方案二:采用TPS5430采用DC/DC芯片TPS5430DDA,它的输入电压10—35V,最大输出电流达到3A,效率可以达到90%,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和1.221V基准源,固定的工作频率500KHz。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摘要】选用开关电源芯片LM2596和load sharing芯片UCC29002,并选用两片load sharing芯片UCC29002的配合使用,通过调节上路电路中连接在UCC29002电位器,使上下两路对称,实现自动均流。

并由单片机监控调节,确保电路安全,灵活变换。

【关键词】LM2596;UCC29002;反馈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系统整体如图1所示。

图 1 系统整体框图2 主要模块设计方案2.1 供电系统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2:e2为正半周时,对D1、D3和方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

电路中构成e2、Dl、Rfz、D3通电回路,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洗电压,e2为负半周时,对D2、D4加正向电压,D2、D4导通;对D1、D3加反向电压,D1、D3截止。

电路中构成e2、D2、Rfz、D4通电回路,同样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半波的整流电压。

图 22.2 DC模块的选择电源芯片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的LM2596—ADJ它是一款降压型的PWM调节方式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芯片,内部振荡源频率为150KHZ,最大输出电流3A,最大输出电压40V,基本可以满足题目要求。

它通常被作为恒压电源应用,此时其通过电压取样电压反馈稳压方式达到稳定电压的目的。

2.3 输出电流比例实现方案输出电流比例实现有两种方案。

一是通过单片机控制ucc29002来实现电流比例,但电路极其复杂。

二是调节内部参数使DC-DC模块输出电流1:2。

当电流需要1:1的时候,通过检测,单片机识别选通,让均流模块电路ucc9002工作,实现电流1:1。

UCC29002采用一个高增益、高精度的放大器,能检测到外面的输入的微小的电压变化量,放大倍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外电路的参数获得。

UCC29002中的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入偏置电压极低,使得它可以精确的检测到一个阻值很小的电流采样电阻上的微小电流变化量。

并联开关电源供电系统设计

并联开关电源供电系统设计

1 总体方 案设计
图 1 系统框图 1 . 1 D C — D C变换器的设计 方案一 : 正激式 B U C K拓扑
方案二 : 主从控制法 个单元作 为主控单 元 , 工作在电压源 ( c v ) 方式 , 另 一个单 元工 作 于电流源 ( c c ) 方式 , 利 用来 自 输 出 电流 的误差 电压 △u来实 现均 流控制 。 实际上是由电压环 ( 外环 ) 和电流环 ( 内环 ) 构成 电流控制型的 双环控制 。 采用 这种 均流法 , 精度很高 , 控制结构简单 , 模块间连线少 , 易于拓展为多路 主从控制法较 自主均流法使用元件少 . 成本低 。 结构 简单 . 故选择 方案二
方案二 , 电路结构简单 , 工作稳定 可靠 , 控制灵活方便 , 损耗较小 , 效 率较 高 , 在负载调整率 、 电源效率方面较方 案一 均有改善 。因此 , 选
择方案 二实现 D C — D C变换 1 . 2 均流控制方法
= 丽 V O U T × ( 1 一 F o o t )
: ‘ O A D +
( 3 )
( 4 )
方案一 : 最大 电流均流法( 自主均流法 ) 采用负载共享控制器实现均流控制 。 在D C — D C模块 正常工作时 , 厶 。 = 2 . 0 A, M P 1 5 9 3的开关频率f s = 3 8 5 k H z , 取a / , = 0 . 3 / , 。 。 将两路控 制器的均流母线连 接 , 自动选 出电流最大 的一 路 , 并将 此路 求得 : L = 5 . 7 # a, 选用 s P Q 1 0 4 — 7 R O M 型号的 电感 ( L = 7 . O H, I D C = 电源作为 主电源 。均流母线上 的电压 由主 电源的输 出电流决定 , 控制 4 . 8 A) 。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摘要:本设计基于通过调节PWM波来获得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 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

本系统主要由buck降压斩波模块、PMOS管IRF4905驱动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反馈控制模块、辅助电源模块和MSP430单片机控制模块组成。

通过SG3525硬件控制产生PWM波实现电压的反馈设计从而产生稳定的8V直流输出电压;通过MSP430单片机的TIMER直接产生的PWM波实现电流反馈设计从而能够使电流按指定的比例自动分配。

关键词:PWM控制;BUCK电路;双电源并联;电流反馈;电压反馈随着技术的发展,低电压DC-DC电源的功率越来越大,传统的单个DC-DC开关电源供电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本系统采用了DC-DC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

比传统单电源的电流最大可多—倍的输出。

此系统中的一个DC模块为恒压源。

另一个DC模块则为可控电流源。

这种结构可以轻松实现恒定电压输出,并且两个模块可调电流输出供电。

1 总体方案设计本系统主要由两路并联的主电路电压产生模块、PMOS管驱动模块,电流反馈控制模块、电压反馈控制模块、辅助供电电源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等构成。

电压产生模块1和2均产生8V直流电压,其中电压产生模块2通过SG3525硬件控制产生PWM波来实现电压的反馈设计,反馈速度极快,能使电压产生模块2的输出电压稳定在8V而不随其他因素而变化,从而使并联后的输出电压为稳定的8V,相当于电压源;电压产生模块1利用单片机产生的PWM波来实现反馈控制,通过微调输出电压从而实现电流的比例分配。

如图1所示。

2 系统硬件设计与分析2.1 主电路部分系统主电路由两个buck电路组成,buck电路1通过电流反馈控制工作在电流源状态,buck电路2通过电压反馈控制工作在电压源状态从而产生稳定的8V直流输出电压,因为电阻上的电压8V不变,电阻阻值不变,所以总电流不变。

通过调节buck电路1的电压从而实现电流的比例变化。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A题)【本科组】摘要:本设计采用两个DC-DC模块并联供电系统完成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以及制作。

系统主要由整流滤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液晶显示和控制电路四部分组成,输入的值经过单片机处理来程控输出电压,且输出电压和电流可实时显示。

开关电源的集成控制由脉宽调制控制芯片SG3525及相关电路完成。

系统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且可以实现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测量和检测。

关键词:DC-DC,整流滤波,脉宽调制,开关电源,液晶显示Abstract: This design uses the two DC-DC module parallel power supplysystem to complete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sign and production. System mainly by the rectifier filter circuit, DC-DC transform circu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control circuit four parts, the input value of the single chip to program, and the output voltage output voltage and current can real-time display of switch power by integrated control PWM control chip SG3525 and related circuit completed. The integrated control switch power supply by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 chip SG3525 and related circuit complete system with output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function, and can realize to the input voltage output voltage and output current measurement and testing.Keyword:DC-DC, rectifier filte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witch pow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前言:电源是电子设备的心脏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能,而且设备故障的百分之六十来之与电源。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摘要:本设计的两个DC/DC功率变换模块采用TI公司的TPS5430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完成。

两个DC/DC功率变换模块并联工作后的负载电流分配和控制利用单片机MSP430和模拟电路配合实施。

通过电流传感器来实现电流的隔离采集,通过电阻串联分压来采集电路中电压。

电流、电压信号通过A/D转换送给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并实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并根据采集到的电流大小实施过流保护。

通过一个模拟电路求得两个模块的输出电流之差,两路电流之间的比例由单片机通过IO端口调节数字电位器的分压比来决定。

最后用这个差值去影响变换模块的电压反馈量,从而实现了电流的按比例分配。

关键词:DC/DC功率变换隔离电流检测过流保护按比例分配目录一.总体方案描述 (3)1. 总体思路 (3)2. 系统结构框图 (3)3. 抗干扰措施 (3)二、方案比较与论证 (4)1. DC-DC变换方案 (4)2. 电流检测方案 (4)3. 均流控制方案 (5)4. 单片机控制方案 (5)5. 控制部分供电方案 (6)三.理论分析与计算 (6)1. DC-DC变换 (6)2. 电流检测 (6)3. 均流控制电路 (7)四.系统电路设计 (7)1. DC-DC变换 (7)2. 输入输出电流检测电路 (8)3. 均流控制电路 (8)4. 控制部分供电电路 (9)五.系统软件设计 (9)六.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0)七.总体结论 (12)参考文献 (13)附录(图) (14)一.总体方案描述1.总体思路本设计首先是制作两个输出电压稳定的DC-DC变换器,然后通过对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通过A/D转换送给单片机处理。

一方面单片机将采集到的电流电压信号显示在液晶屏上,另一方面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模拟电路的配合对两路输出支路电流实施均流控制。

与此同时,根据采集到的电流大小,单片机可对电路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过流保护功能。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的三环控制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的三环控制系统设计
图 1 示 为 有 负载 波 动情 况 下 。单 个 直 流 电 0所




总第 4 期 1
图 8 控 制 模 块 仿 真 模 型
图 9 脉 冲宽度调制模型仿真模块(WM) P
源模 块所 表 现 出来 的负载特 性 。负载 波动 是 由一个
用 。图 1 知该 电源模 块在 负载受 扰 动的情 况下 , 0可 保 持 电压 的恒 定 不变 . 且通 过 串联 校 正后 的输 出 并 特 性 较 好 , 明 系 统 具有 很 好 自调 节 能 力 , 定 性 说 稳 能 较好 , 为模 块并联 运行 提供 了可 能性 。
图 7 电流 控 制 仿 真 模 型
图 9为脉 冲 宽度 调 制模 型仿 真 模 块(WMPo . P rd u t, 够 自适 应 调整 占空 比 , 真 利 用积 分 关 系来 c 能 ) 仿
产 生 三 角 波 .i uik中 S ucs有 脉 冲 发 生 器 Sm l n o re
段允 许 范 围内 的 比例 分配 等 。图 8 示 为控 制模 块 所
和 ,再 与 各模 块 的负 载 电 流信 号 进 行 比较 和 整 定 , 生输 出 电压 , 产 最后 自适 应调 整产 生 P WM 驱 动

r. 三- .



= } :
输 出。当单 个模 块工 作 时 电流 内环不起 作 用 ,图 5
等 效 为 图 2的 控 制结 构 仅 有 电压 环 , 此 , 种 控 因 这
的 仿真 模 型 ,为 各个 子 模 块进 行 电 压 电流 调 整 , 包 含 两 个 P D控 制 模 块 , 个 串联 校 正 模 块 (c , I 一 g)以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题目: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作者:钟海东、杨威、邓毅赛前辅导教师:丁忠文稿整理辅导教师:付长友学校:四川理工学院摘要本系统采用可控恒压源(A模块)与可控恒流源(B 模块)并联。

可控恒压源调节、稳定输出电压;根据负载电流大小,计算出恒流源应输出电流值并控制其输出,使A 模块与B模块的电流按照设定比例输出。

DC/DC恒流恒压电路均采用TI公司的TPS54331芯片,微控制器MSP430F2616作为系统显示、AD采样与DA模拟量输出,模拟信号处理由OP07、LM358完成。

系统调节方便、输出电压不随负载变化而变化,系统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纹波小。

关键字:可控恒压源;可控恒流源;并联供电;MPS43OF2616;TPS54331;过流保护AbstractThe system uses a 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 (A module) in parallel with the 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 (B module). The controllable voltage source regulate and make the output voltage stably. According to load current, microcontroller calculate the output current value of 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 and control its output,so that the A block and B block set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ed current ratio. DC / DC constant current constant voltage circuit use TI's TPS54331 chip, microcontroller MSP430F2616 act as the system display, A/D Converter sampling the signal and D/A Converter achieve analog output. Analog signal processing accomplished by the OP07, LM358 .This system is easy to adjust,and the output voltage is immuned to load changes. The system response rapidly, with good stability and small ripple.Keyword: controllable voltage source; controllable current source; parallel power supply; MPS430F2616; TPS54331; over-current protection.一、设计方案论证1.1 系统电流分配方案选择为了实现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可采用2种方案实现。

基于C8051F020的开关电源并联模块供电系统设计

基于C8051F020的开关电源并联模块供电系统设计
1 2 8
基于 C 8 0 5 1 F 0 2 0的开 关 电 源 并 联 模 块 供 电 系 统设 计
基于 C 8 0 5 1 F 0 2 0的开关电源并联模块供电系统设计
De s i gn o f P a r a l l e l S wi t c h i n g P o we r Su pp l y S y s t e m Ba s e d o n C8 0 5 1 F 0 2 0
Ab s t r a c t Th i s pa pe r ma i n l y i n t r o du ce s a k i n d o f par al l e l s wi t c h i n g p ower s u ppl y ba s e d on s i ngl e c hi p, i n cl u di ng i t s wo r k i n g pr i n— ci pl e。 r e al i z a t i o n o f h ar d wa r e modu l e ci r c ui t a nd s o f t war e de si gn. Th i s p ap er pu t s f o r wa r d a p ar al l el s wi t ch i n g po wer s u ppl y s y s t e m de s i gn wi t h t h e c o nt r o l c or e ba s e d o n C8 051 F 0 20 , an d d es i gns a DC/ DC modu l e pa r a l l el po wer s u ppl y wi t h t wo r a t ed o u t pu t p owe r a r e a l l 1 6 W, ou t p ut v ol t a ge a r e 8V. T he ou t p ut cu r r en t o f t wo par al l e l m o dul e i n t h e p ower s u ppl y s y s — t em ca n be i n a ce r t a i n r an ge a n d t wo modu l e s ca n be cu r r en t di s t r i bu t i o n. Mor e o v er , t h e s y s t em wi t h a p r o t e c t i on f u n c t i o n o f l oa d s h Or l ci r cu i t . t he po we r s u ppl y ef f i c i e nc y i s a bou t 8 5% .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大全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大全

摘要在电源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各种负载对于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同,当单台电源不能提供负载的全部容量的时,就需要多个电源模块并联使用,以提高电源的容量和运行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把各个电源并联使用就可以让电源平均承担功率。

这是由于电源各自参数的分散性,使得每个电源的开路电压和内阻均会存在差异,通常开关电源的内阻都非常小,因此开路电压很小的差异就会导致各电源的输出电流有较大的差异,这种状态会导致各个电源的寿命衰减不一致,达不到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电源并联使用过程中使用均流技术。

关键词:开关电源电源并联均流技术一:设计要求1)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 16W 的 8V DC/DC 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见图 1)。

2)要求1.基本要求(1)调整负载电阻至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供电系统的直流输出电压U O=8.0±0.4V。

(2)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下,供电系统的效率不低于 60%。

(3)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 O=1.0A 且按I1:I2=1:1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5%。

(4)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 O=1.5A 且按I1:I2= 1:2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

2.发挥部分(1)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O=8.0±0.4V,使负载电流IO在 1.5~3.5A 之间变化时,两个模块的输出电流可在(0.5~2.0)范围内按指定的比例自动分配,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2)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 U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4.0A 且按I1:I2=1:1 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方法

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方法

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方法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设计方法,可以提供更高的输出电流,增加电源的可靠性,并提高电源系统的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方法。

一、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基本原理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基本原理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同类型的开关电源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以增加输出电流。

这种设计方法适用于需要高输出电流的应用场景,例如服务器、数据中心等。

二、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优点1. 增加输出电流:通过将多个开关电源并联在一起,可以增加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流,以满足高负载设备的需要。

2. 提高可靠性:当一个开关电源发生故障时,其他开关电源可以继续工作,从而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3. 均流作用:通过并联多个开关电源,可以平衡各电源的输出电流,减少因负载不均导致的过热和损坏风险。

4. 扩容能力:通过增加并联的开关电源数量,可以扩展电源系统的容量,支持更多的负载设备。

三、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注意事项1. 确保开关电源类型相同:并联的开关电源必须是相同类型、相同规格的,以保证良好的均流效果和系统稳定性。

2. 电压和电流匹配:并联的开关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应相匹配。

如果电压不匹配,可能导致过压或欠压故障;如果电流不匹配,可能导致过载或欠载问题。

3. 均流控制:为了实现良好的均流效果,需要采取适当的均流控制措施。

常用的均流控制方法包括主从控制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

4. 负载分配:在并联多个开关电源时,需要合理分配各电源的负载,以充分利用各电源的容量,避免过载或欠载。

5. 热设计:由于并联的开关电源数量增加,总热量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热设计,确保电源系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6. 维护和管理:对于并联使用的开关电源,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包括检查各电源的工作状态、清理灰尘、更换故障部件等。

四、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实现方法1. 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模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模块,确保其类型、规格和参数与系统要求相匹配。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钟小军(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级082班,陕西汉中 723003)指导教师:龙光利[摘要] 为了将两个开关电源模块并联起来供电,设计了一种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它以LM2596开关调节器为核心组成开关电源模块,LM324集成运放组成电流反馈网络,以LM7812和LM7805构成辅助供电模块。

在Proteus 环境下进行硬件仿真,通过后将有关元器件焊接在PCB板上,用多个2Ω/10W的水泥电阻模拟负载,上电,输出电流在4A时输出电压在8V左右,可调节两个开关电源模块使它们输出电流之比为1:1、1:2和其它比例,转换效率可达60%以上。

[关键词] 开关电源;并联;电流;效率Design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system in parallelZhong Xiaojun(Grade08,Class2,Major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ons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3, Shaanxi)Tutor: Long GuangliAbstract: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system in parallel has been designed for put two switching power supply work in parallel. The design with LM2596 switching regulator as the core components constitut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 LM324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constitute current feedback network, with LM7812 and LM7805 constitute auxiliary power supply module. Using Proteus environment to simulation hardware. After successfully simulation, related components be welded in PCB board, imitated load with some 2Ω/10W resistance s and turning on power then output voltage is about 8V when output current is 4A.Two switching power supply module can be ajusted to make proportion of their output current to1:1、1:2 and so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could be up to 60%.Key words: switching power supply; parallel; current; efficiency目录1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4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研究思路 (2)2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4)2.1 方案一:基于单片机控制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 (4)2.2 方案二:基于DSP控制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 (4)2.3 方案三:基于差分控制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 (5)2.4 方案的选择 (6)3 电路的设计 (7)3.1 DC-DC模块的设计 (7)3.1.1 DC-DC模块的电路设计 (7)3.1.2 DC-DC模块的参数计算 (8)3.2 分流反馈模块的设计 (10)3.2.1 分流反馈模块的电路设计 (10)3.2.2分流反馈模块电路参数计算 (11)3.3 辅助供电电路的设计和参数计算 (12)4 Proteus仿真与制作 (13)4.1 Proteus 仿真 (13)4.1.1 分流反馈模块的仿真调试 (13)4.1.2 辅助供电模块的仿真调试 (14)4.1.3 过流保护模块的仿真调试 (15)4.2 开关电压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制作与测试 (15)4.2.1 DC-DC模块的制作 (15)4.2.2 分流反馈模块的制作 (16)4.2.3 辅助供电模块的制作 (16)4.3 系统总体电路的组装与测试 (16)4.3.1 系统的总体组装 (16)4.3.2 系统的测试与数据分析 (18)4.3.3 方案改进分析 (21)结束语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附录A 英文文献原文 (25)附录B 英文文献译文 (34)附录C 系统电路总图 (41)附录D 元器件清单 (42)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源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计算机系统、工业仪表、航天、军事等领域,涉及到各个行业,各种电子设备对电源的稳定性、功率等各项性能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选修课设计(论文)题目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11 112班姓名邓逸博浙飞汪超指导教师王章权所在学院信息学院完成时间:2014年5月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邓逸博浙飞汪超摘要:本设计设计制作的是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能够广泛应用在小功率及各种电子设备领域,能够输出8V定压,功率可达到16W,并根据要求对两路电流进行按比例分配。

本系统由DC/DC模块,均流、分流模块,保护电路组成。

DC/DC 模块以IRF9530芯片为开关,配以BUCK的外围电路实现24V-8V的降压与稳压。

采用LM328比较电路实现电流和电压的检测,控制由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与分流工作模式,通过比较器电路实现过流保护。

同时进行LCD1602液晶同步显示、独立键盘输入控制。

输入的值经过单片机处理程序来控制输出电压,且输出电压和电流可实时显示。

关键词:DC/DC模块,BUCK,电流分流目录一、绪论 (1)二、设计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1)(一)、设计目标 (1)(二)、基本要求 (2)三、系统设计 (2)(一)、系统框图 (2)(二)、硬件设计与方案选择 (3)1、单片机选择 (3)2、主电路选择 (3)3、驱动电路图 (4)4、辅助电源 (5)5、电流、电压采样 (6)6、显示、按键 (7)(三)、软件设计 (7)1、主程序 (7)2、按键程序 (8)3、液晶程序 (9)4、采样程序 (10)5、中断、PID流程图 (11)四、调试过程 (12)(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2)(二)、数据分析 (13)五、体会与展望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5)附录1.整体电路图 (15)附录2.程序代码 (16)一、绪论分布式直流开关电源系统取代传统的集中式直流开关电源系统已成为大功率电源系统的发展方向:(1)单台大功率电源容易受技术、成本的限制;(2)单台直流开关电源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而分布式电源系统由若干电源模块并联组成,某个电源模块故障不会导致整个电源故障;(3)可根据实际负荷的变化,自动确定需要投入运行的模块数量或者解列退出的模块数量,对变负荷运行很有意义;(4)由于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使每个电源模块承受的电应力较小,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且具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

开关电源并联模块电流分配方案(电力线载波)

开关电源并联模块电流分配方案(电力线载波)

题目:开关电源并联模块电流分配方案(电力线载波)摘要该单片机系统可将所要传输的信息叠加到电力线路上进行远距离可靠、高效的输送,避免了信号传输线(例如网线)的铺设,实现数据通讯,经济、便利,有利于电力部门资产管理,具有投资短、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优点。

1. 系统方案系统由两片并联的DC/DC控制芯片TPS5430组成,通过引入电压反馈环路来调节两个模块的电流比和负载电压。

系统的主控制器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G2231单片机。

采用TI的低功耗的电流采样芯片INA168对分支电流进行检测,通过16位数模转换芯片AD7705采集分支电流和DC/DC输出电压,使用256级的数字电位器MC4100,配比DC/DC反馈网络,进而控制和稳定分支电流比和负载输出电压。

2. 系统硬件设计详细介绍系统各个模块的硬件实现过程,说明采用关键器件的理由及关键部分的原理图(不得大量复制原理图,更多用框图的方式示意,仅对能体现工作量和创新的部分提供原理图,评委有权对滥用原理图的论文扣分)3. 系统软件设计利用两台LaunchPad G2231的UART接口实现电力线上的半双工通信,LaunchPad A先发一个信号,LaunchPad B 接收到该信号后延时一段时间(65ms)再回复一个,然后再延时一段时间(65ms),A接收到信号以后再延时一段时间,然后再发一个信号,循环往复。

LaunchPad A流程图NYLaunchPad B流程图N Y4. 系统创新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两个并联模块的通信。

使用MSP430F2121产生一个1.1MHZ的方波,将单片机的UART_TX端口通过或门74LVQ32、与门74LVQ14、三极管Si2302DS将UART_TX信号进行调制成峰峰值为200mv~800mv的载波。

接收端通过OPA2365和BAT54CLT1对已调制的信号进行检波放大整形,接收端连接MSP430G2231单片机的UART_RX 。

最新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最新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摘要本设计主要采用三极管NECB772C、集成运放LM358以及AVR单片机ATmega16实现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系统通过单片机控制两个并联供电模块,实现恒压输出与比例可控的两路恒流输出。

单片机的整个控制方式采用先恒压再恒流的方式,并根据采集数据实现两路模块电流按比例自动分配。

因此,该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方便,算法简单,性价比高,系统效率高、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开关电源恒压恒流比例可控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designs a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switching power supply modules in parallel, adopting transistor NECB772C,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LM358 and the AVR microcontroller ATmega16. In order to output constant voltage and two streams of ration-controllable constant current, the system employs SCM to control two power supply modules in parallel. The SCM control mode adopts constant voltage at first and then turns to constant current, with the two streams of module current allocating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ratio. Therefore, the system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fast response, easy control, simple algorithm, high performance cost ration, efficient system, as well as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Keyword: switching power;constant current; constant voltage; ration-controllable1 整机与各模块方案论证与选择1.1 整机方案论证与选择方案一: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该图的本质是用开关电源调压,模拟恒流源调流:则用两路开关电源将24V电压降到8+(2~3)伏电压处,用模拟恒流源比例调控输出电流,并耗散掉这多余的2到3V电压对应电能,实现选题的要求。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A题解析/…
均流、稳压方法
V1 R1
DC/DC 模块一
I1
Io RL Uo=8.0V
UIN=24V
DC/DC 模块二
V2 R2 I2
① 检测输出电压Uo和Io值,计算得到负载电阻RL=Uo/Io。 ② 计算输出电压为8V时的负载电流值I=8V/RL。 ③ 计算设定比例(I1:I2=1:n)下I1和I2目标值大小, I1=I/(1+n),I2=I· n/(1+n)。 ④ 调整V1和V2使输出电流I1和I2逼近其目标值。
效率:DC/DC变换器转换效率、测控电路耗能
稳定性:控制算法、 PWM分辨率;
…/A题解析/…
谢谢!
…/A题解析/…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说明: (1)不允许使用线性电源及成品的DC/DC 模块。 (2)供电系统含测控电路并由UIN 供电,其能耗纳入系统效率 计算。 (3)除负载电阻为手动调整以及发挥部分(1)由手动设定电 流比例外,其他功能的测试过程均不允许手动干预。 (4)供电系统应留出UIN、UO、IIN 、IO、I1、I2 参数的测试端子, 供测试时使用。 (5)每项测量须在5 秒钟内给出稳定读数。 (6)设计制作时,应充分考虑系统散热问题,保证测试过程 中系统能连续安全工作。
设计需求
…/A题解析/…
变换器方案
一、降压斩波(Buck)电路 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二、同步整流降压(Synchronous Buck)电路 用Mosfet代替Buck电路的续流二极管,有利于提高转换效率。 三、单端反激(Flyback) 输入输出隔离,可实现降压或者升压。
PWM
PWM-A
PWM-B
…/A题解析/…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课设计 (论文)题目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111 112班姓名邓逸博孙浙飞汪超指导教师王章权所在学院信息学院完成时间:2014年5月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邓逸博孙浙飞汪超摘要:本设计设计制作的是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能够广泛应用在小功率及各种电子设备领域,能够输出8V定压,功率可达到16W,并根据要求对两路电流进行按比例分配。

本系统由DC/DC模块,均流、分流模块,保护电路组成。

DC/DC模块以IRF9530芯片为开关,配以BUCK的外围电路实现24V-8V的降压与稳压。

采用LM328比较电路实现电流和电压的检测,控制由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均流与分流工作模式,通过比较器电路实现过流保护。

同时进行LCD1602液晶同步显示、独立键盘输入控制。

输入的值经过单片机处理程序来控制输出电压,且输出电压和电流可实时显示。

关键词:DC/DC模块,BUCK,电流分流目录一、绪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设计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1)(一)、设计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基本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系统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系统框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硬件设计与方案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单片机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2、主电路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驱动电路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4、辅助电源...................................... 错误!未指定书签。

5、电流、电压采样................................ 错误!未指定书签。

6、显示、按键....................................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软件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1、主程序........................................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按键程序......................................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液晶程序...................................... 错误!未指定书签。

4、采样程序...................................... 错误!未指定书签。

5、中断、PID流程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调试过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数据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体会与展望.......................................... 错误!未指定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1.整体电路图 (10)附录2.程序代码.....................................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绪论分布式直流开关电源系统取代传统的集中式直流开关电源系统已成为大功率电源系统的发展方向:(1)单台大功率电源容易受技术、成本的限制;(2)单台直流开关电源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而分布式电源系统由若干电源模块并联组成,某个电源模块故障不会导致整个电源故障;(3)可根据实际负荷的变化,自动确定需要投入运行的模块数量或者解列退出的模块数量,对变负荷运行很有意义;(4)由于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使每个电源模块承受的电应力较小,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且具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

分布式电源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多个并联运行的模块输出相同的功率。

随着通信电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而通信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

进入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电源全面实现了开关电源化,率先完成计算机的电源换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开关电源相继进入各种电子、电气设备领域,程控交换机、通信、电力检测设备电源、控制设备电源等都已广泛使用了开关电源,更促进了开关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

二、设计的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设计目标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 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见图2.1)图2.1 两路buck电路并联供电(二)、基本要求(1)调整负载电阻至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供电系统的直流输出电压UO=8.0±0.4V。

在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下,供电系统的效率不低于60% 。

(2)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 =1.0A 且按I1:I2=1:1模式自动分配电流,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 U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 =1.5A且按I1:I2= 1:2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

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 U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 =4.0A且按 I1:I2=1:1 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3)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O=8.0±0.4V,使负载电流IO在1.5~3.5A之间变化时,两个模块的输出电流可在(0.5~2.0)范围内按指定的比例自动分配,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4)具有负载短路保护及自动恢复功能,保护阈值电流为 4.5A(调试时允许有±0.2A 的偏差)。

在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下,进一步提高供电系统效率。

三、系统设计(一)、系统框图图3.1 系统框图系统说明:以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元件,DC-DC变换器为主电路。

按键、显示便于人机交互。

驱动电路将单片机和DC-DC变换器隔离,辅助电源给单片机和采样电路供电。

单片机将电压电流通过采样电路,运放采样回来在内部进行A/D处理,然后将数据输出液晶显示。

在内部进行算法调整。

使整个系统稳定,并达到基本要求。

整个系统设计如上图3.1所示。

(二)、硬件设计与方案选择1、单片机选择方案一:使用89C51单片机指令简单,易学易懂,外围电路简单,硬件设计方便,IO口操作简单,无方向寄存器,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容易购买,资料丰富容易查到,程序烧写简单,但要外接A/D、D/A芯片,来实现对整个供电系统的控制,需要占用较多的I/O接口,会使普通单片机承载过大的数据处理任务,功耗较大。

方案二:使用ATmega16,ATmega16外设特点:两个具有独立的预分频器和比较器功能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两个具有预分频器、比较功能和扑捉功能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具有独立预分频器的实时时钟计数器,两路8位PWM,4路分辨率可编程(2~16位)的PWM,输出比较调制器,8路10位ADC,面向字节的两线接口I^2C总线,两个可编程的串行USART,可工作于主机/从机模式的SPI串行接口,具有独立片内振荡器的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片内模拟比较器。

特殊的处理器特点:上电复位以及可编程的掉电检测,片内经过标定的RC振荡器,片内/片外中断源,6种睡眠模式,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选择的时钟频率,通过熔丝位可以选择兼容模式,全局上拉禁止功能。

结合前两个方案优点,经过方案比较与论证,最终确定使用方案二,因为ATmega16速度快自带PWM ,自带AD,而用89C51会使电路更加复杂与不稳定所以,用ATmega16单片机和其它控制器电路同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

2、主电路选择方案一:有一种型号为LM2956的降压开关电压调节器,能够输出3A的驱动电流,同时具有很好的线性和负载调节特性,该器件内部集成频率补偿和固定频率发生器,极大地简化了开关电源电路的设计。

方案二:采用SG3525自带脉宽调制电源芯片来设计DC-DC降压转换电路,SG3525简单可靠及使用方便灵活,输出驱动为推拉输出形式,增加了驱动能力;内部含有欠压锁定电路,死区时间可调、软启动控制电路、PWM锁存器,有过流保护功能,频率可调,同时能限制最大占空比。

由此设计而成的电路易于实现脉宽调制,然而在真正使用时会发现,为得到要求的电压输出值,开关管S的参数选取相当不易。

方案三:将经过隔离变压器,整流滤波后得到的24VDC通过BUCK降压电路进行DC-DC转换,由ATmega16 单片机产生PWM控制其占空比,从而得到要求的直流电压。

此方案仅用一块控制芯片不但可以实现对BUCK电路的控制,而且可以结合A/D和D/A 对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与显示。

由于ATmega16 单片机自带能够产生脉宽调制所需的PWM 信号的端口,在实际制作中用起来比较方便。

ATmega16单片机自带8路10位A/D转换。

结合前两个方案优点,经过方案比较与论证,最终确定使用方案三如图3.2,因为ATmega16单片机,自带PWM模块,可以输出PWM方波控制电路,节约芯片成本,也可实现AD转换。

用单片机和其它控制器电路同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

3.2 主电路图3、驱动电路图方案一:单片机输出PWM,采用IR2101驱动DC-DC电路中的IRF9530,控制输出电压。

方案二:先采用光耦TLP250和单片机进行隔离,有效保护单片机,之后用IRF3205去驱动MOS管IRF9530,控制输出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