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普通班语文期末试卷
()A卷()B卷
说明:本卷第一至第三大题、第五大题为统做题,所有同学均需完成。

第四大题分A卷题与B卷题,选择A卷的同学仅需完成A卷题的试题部分,无需完成B 卷试题。

选择B卷的同学仅需完成B卷题的试题部分,无需完成A卷试题。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吮.吸:yǔn 创.伤:chuāng 洞穴.:xuè
B.奇瑰.:guī喷.香:pèn 錾.银:zàn
C.独处.:chù卑鄙.:bì癖.好:pǐ
D. 阡陌.:bǎi 馔.玉:zuàn 沽.酒:gù
2.下列选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一项是()
A.宏扬圭臬国粹杜撰
B.修葺缥渺蕃篱缜密
C.木讷窟隆膏梁九宵
D.横亘枯燥侥幸遵循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明作文句子都写不通,居然把自己的一篇不刊之论
....的作文投稿到杂志社。

B.史铁生的母亲照顾史铁生的细心劲儿另许多人望其项背
....。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
....,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尽相同
....。

4.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寄言纨袴与高粱:莫效此儿形状!(借代)
B.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比喻)
C.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对比)
D.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
感)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种近于奇迹中,这遗孤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五岁了。

②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
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谁要这个!”
③父亲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

④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清澈透明。

A.俨然居然仍然依然
B.仍然居然依然俨然
C.居然俨然仍然依然
D.依然俨然仍然居然
6.下列选项中句意明确且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因为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B.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
而坠毁。

C.气势磅礴、美轮美奂、感人至深的《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
之歌》之后的我国舞台艺术史上的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
舞蹈史诗。

D.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画家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7.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年轻时候也喜欢文学。

”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
作。


B.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

C.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
是荔枝来。

”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D.例如文革中,凶恶不是已经出尽风头了么!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其剧本的一般特
点有:时空高度集中,矛盾冲突高度尖锐,人物台词高度个性化。

B.唐代以前的诗被称为古体诗或古风,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或格律诗。

近体诗
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其特点是要受格律的严格限制,《将进酒》就是一首近体诗。

C.“行”、“歌”、“引”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源于汉魏乐府,都是“歌曲”的意思,
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可以变韵。

D.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

按其艺术风格,宋词可分为豪放
和婉约两大流派。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
表。

9.下列对课文作者和作品介绍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沈从文,湖南凤凰人,其30多个小说集大致可分为两个相互映照的世界:一是
病态的城市,二是表现湘西世界。

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发表于1934年,文
中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曲折
的没有结局的爱情,具有悲剧意味。

B.曹禺,原名万家宝,其四幕话剧《雷雨》,创作于1933年,主要写了周鲁两家
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C.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他的长篇章回体
小说《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是在民间故事、宋元
话本、杂居的基础上写就的。

D.《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篇游记散文,写的是他瞻仰
托尔斯泰墓地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对托尔斯泰强烈的敬仰之情,使
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托尔斯泰品格的高洁,非同凡响。

10.对《琵琶行》描写音乐名句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间关莺
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继续写旋律的变化,出现了轻快流利和悲抑哽
塞两种意境。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
C.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D.“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
同时也为将音乐推向高潮蓄势。

E.“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音乐进人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
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

二、古诗默写(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
1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1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三、古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
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
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
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
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6.曹雪芹写王熙凤的出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写琵琶女的出场则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琵琶女出场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
17.上文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羞答答神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描写琵琶女娴熟精到、炉火纯青的演奏技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4分)
18.作者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同时,兼用了各种生动的比喻加强其形象性,这
些比喻的喻体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9.下列对上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用生花妙笔绘声绘色地再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真可谓“摹写声音至
文”。

B.“大珠小珠落玉盘”不仅使人想见其声之清脆,进而还会产生乐声如珠玉圆润的
感觉。

C. 作者不仅再现了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
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D. 通感比喻的运用,化音乐这一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转而又使这些视觉形象为
听觉形象,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四、现代文阅读
(一) A卷题(选择A卷的同学答本大题,选做B卷的同学本题不做。

本题共5小题,共15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
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
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
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0.作者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结合课文,说说上文中的“田田”是指
________,“有袅娜地开着的”是指________,“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是指________。

(3分)
21.对上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上文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叶、荷花、花香和流水。

B.上文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

C.上文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D.上文描写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2.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

B.荷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

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

D.在月光下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
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23.指出上文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分)
24.从全文看,上面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 B卷题(选择B卷的同学答本大题,选择A卷的同学本题不做。

本题共5小题,共15分。



祝勇
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

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

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

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

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

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

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新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邃的意境遂将自已浑身浸透。

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

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

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

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怆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兀傲不训的人格力量。

”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

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

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和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

所谓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
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记忆深处的大雪是无边无际,静好如诗。

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

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恬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中融化了。

25.作者开头就说“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

”“雪满山野”与“国画里
的留白”有什么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2分)
26.文章第②段中说:“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娱。

”根据全
文,下列概括作者“欢愉”的原因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每当雪至,环境纯粹了,空气清爽,天气温静。

B.心灵纯粹,听到雪地轻柔的言语,感受到诗意。

C.重温儿时打雪仗的情景,格外温馨。

D.感受昂扬的生命力,激发自己的热情。

27.说说上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4分)
(1)
(2)
28.上文的中心内容是描写雪景,可第五段中作者却用了较多的笔墨写《寒江独钓图》
及其有关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2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这篇散文以“雪”为线索,由雪景写到柳诗,又由诗写到《独钓图》,最后再
回到雪景,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B.本文的主旨通过《江雪》而流露,这就是:喜爱雪的人,拥有挺拔的灵魂和不屈
的意志。

C.作者看雪,不是单纯看雪景,而主要是想象、体味、回忆和领略,表现出作者
赏雪的独特体验。

D.国画中的留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作者眼中的雪景纯粹,正像国画中的留
白,意境深远。

E.文章最后一句写雪花落下,“就在我滚热的心窝中融化了”是写实。

因为人的
体温高,雪花落下自然就融化了。

F.这篇散文的语言整散相间,雅中有俗,优美流畅,又有节奏,有如诗如画一般
的感染力。

五、写作题(35分)
30.汉字书法。

请将下述诗句以楷书或者草书、行书等字体形式完整地书写在答题卷相对应题目的方格内,要求布局合理、无漏错字。

(5分)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30分)
《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为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
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

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升华。

请以“被自己感动”为主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普通班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A卷()B卷
六、
七、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八、
九、古诗默写(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


11._______天生我才必有用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12._______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13._______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
1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师不必贤于弟子___。

(韩愈《师说》)
15.今宵酒醒何处,__杨柳岸__,______晓风残月___。

(柳永《雨霖铃》)
十、
十一、古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 _未见其人,先闻其声________ _____ _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_
__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呼唤_____17. 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

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

18_急语、私语、珠落玉盘、莺语花底、泉流冰下、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9.(D )
十二、现代文阅读
20.___________荷叶__________________荷花________________荷苞_____ ___________
21.( C )22.( D )
23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

这样写出了“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断断续续、捉摸不定、轻淡缥缈等相似的特点。

24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B卷题(选择B卷的同学答本大题,选择A卷的同学本题不做。

本题共5小题,共15分。

)25都可以让人发挥想象,使意境更加深远。

国画中的留白手法简洁,意蕴丰厚;雪野的苍
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可以让人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26.( C )
27(1)雪让人的心灵纯净,思维活跃,使脑海中产生新奇美丽的想法。

(2)雪花使“我”感受生命的恬静与温馨,唤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心中充满了生命的
热情。

28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用具体事例说明雪满山野后更能体味出凛然的生命力。

29.( B )( E )
十三、写作题(35分)
(一)汉子书法。

请将下述诗句以楷书或者草书、行书等字体形式完整地书写在答题卷相对应题目的方格内,要求布局合理、无漏错字。

(5分)
(二)写作略
答案
1-5BBDCC 6-10CCB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