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野兔2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 野兔2 沪教版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读10个生字。
2 积存“俯冲、盘旋、四脚朝天、土坑”4个词语,读准“扇动、扑棱、栽倒”3个词语,在田字格重点书写“割”。
3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标点符号要停顿。
能够借助提示背诵课文第4小节。
4 划出文中描写老鹰、野兔的句子,了解野兔用巧计战胜了老鹰。
5 感受动物之间搏斗的危险,体会弱者靠着聪慧才智也能战胜强者。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字词。
2、说一说野兔如何样用巧计战胜老鹰。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
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教学过程
一出示野兔的图片,引出课题
1 教师分别出示“野兔”和“老鹰”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上是什么动物。
2 学习“野”和“兔”的字形,“鹰”正音
3 对比老鹰和野兔的速度,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
交流:强大、凶残(600公里/小时)
微小、灵敏(60公里/小时)
4 齐读课题:31 野兔
二初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奇特的景象”
1 学习“异”,用近义词的方法明白得奇特。
交流:惊奇、不同凡响、非比平常。
2 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奇特的景象
3 对“土坑、扑棱、扇动、啄瞎”四个词语正音,并依照拼音归类
交流:奇特的景象是“原先野兔用巧计踢死了老鹰。
”
总结:微小的野兔战胜了强大的老鹰,这是多么奇特的景象啊!
三再读课文,解读斗争过程(老鹰部分)
1 读第二、三小节,划出老鹰三次进攻的句子。
交流:
一只老鹰在低空打了个盘旋,斜着身子,向野兔俯冲下来。
老鹰张开了爪子去抓野兔的颈项。
老鹰盯住野兔不放,扇动有力的翅膀朝野兔身上打去。
那只老鹰猛扑到野兔身上,要啄它的眼睛。
(1)学习“俯”,查字典找到俯的意思:向下。
(2)个别学生读,指导朗读,概括要点:动作的词语读得稍重些。
(3)圈出老鹰的动作,板书:俯冲......抓
扇动......打
猛扑......啄(4)摸索:假如老鹰的进攻有效,野兔会如何样?
交流:俯冲......抓掐死
扇动......
打打死
猛扑......
啄啄瞎
总结:老鹰应付野兔可谓招招狠毒,只要一招得手,野兔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可真是一只凶悍的老鹰啊!
四再读课文,解读斗争过程(野兔部分)
1读第二、三小节,划出野兔的句子。
交流:
眼看就要抓住了,野兔灵敏地往旁边一跳,躲开了。
它并不逃走,反而迎着老鹰跃过去,跳得比老鹰还高。
突然,野兔不动了,四脚朝天躺在地上。
突然,野兔弹出后腿,重重地踢老鹰的肚子,一连几下,踢得老鹰扑棱着翅膀,一头栽倒在地上。
(1)学习“灵敏”,正音“扑楞”
(2)圈出野兔的动作,板书:跳、躲、迎、跳
(四脚朝天)躺
弹、踢
(3)教师引读野兔的部分
(4)教师提出两个摸索题:什么缘故兔子面对老鹰的进攻,不躲反而迎上去呢?
野兔的巧计是什么?
交流:因为野兔的速度没有老鹰的快
野兔装死骗过了老鹰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五悟理
1 说说从野兔身上学到了什么
交流:要有勇气,有聪慧
总结微小的野兔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勇气战胜了凶残的老鹰!
板书:31 野兔
巧计
野兔————————老鹰
跳、躲、迎、跳俯冲......抓掐死
(四脚朝天)躺扇动......打打死
弹、踢猛扑......啄啄瞎
教学反思
1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把学生的反应考虑好,要有一定的预设,依照学生可能的反应来设想,不然教学就脱离了学生那个主体,可不能达到良好的成效,课堂上会显现没有互动的现象。
2即便是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师也要将重要的内容书写在黑板上,一方面是概括全文,另一方面让学生的说话练习有理可循,有一定的提示,摸索能有一个连贯性。
3师不需要牵着学生走,野兔部分的摸索题能够让学生尝试提,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