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_慷慨_诗风及其历史渊源
曹植前后诗风的转变
1 / 6xx前后诗风的转变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開拓創新,特別是在五言詩上,貢獻尤其突出。
在他之前,雖然已有一些五言詩創作,但一般多以敘事為主,並且寫得比較質樸簡單。
曹植的五言詩,既能敘述複雜的事態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豐富了五言詩的描寫對象和藝術功能。
另外,曹植不論在詩歌內容或語言的提煉上,都比以前的五言詩大大跨進了一步。
文學史家多認為,中國五言詩的發展成熟,應以曹植為標誌,是很有道理的。
一位作者的創作和其生活、思想的背景常是息息相關,以曹植來說,便可以曹丕即位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詩歌主要是表現他的政治抱負和嚮往建功立業,同時也寫了一些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的詩篇。
後期的作品則是較深刻地揭露了曹丕等人的殘酷,也表現了渴望自由、反抗迫害、蔑視庸俗的思想感情,表現自己有志不得伸和懷才不遇的悲憤情緒。
前期曹植评价他自己“雅好慷慨”,“慷慨”一方面是社會不平所引起的悲憤,另一方面是立事立功的壯懷。
曹植前期的诗风,就可用“慷慨”两字概括。
前期的詩歌主要表現自己政治抱負,嚮往建功立業,希望以較清明的政治來統一天下,此時他也寫了一些反映戰亂和人民疾苦的詩。
藉著樂府歌謠發展出的五言詩體(民間通俗體語言的提煉和加工),表現建安文人獨特的個人抒情,造就這時代新的文學內容,和新的文學體裁。
從他的〈美女篇〉、〈吁嗟行〉、〈薤露行〉等篇,我們可瞭解誠如黃侃〈詩品義疏〉中所說曹植詩『文采繽紛而不離閭里歌謠之質』。
此期的『慷慨之音』表現同情疾苦的人道主義,和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整與漢樂府中注目社會,反應現實的精神是一脈相成的。
以他所作的两首xx为例2 / 6xx篇(xx)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曹植的生平和思想
艺术特色
※ 辘轳体的运用
辘轳体即修辞学里的「顶真格」,它 要求行文在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用 相同的字句相互衔接.
艺术特色
※抒情的方式灵活多样 直抒胸臆, 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霖雨泥我途,流 潦浩纵横」,看起来是叙事,实际是抒情.第4章 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
一波三折后归于顿悟的平缓,恰如道家的 “坐定”,这也暗合了曹植晚期以老庄哲学 寻求解脱之道的实际。
主题
《赠白马王彪》是曹植作为一个政治囚徒 愤怒呐喊的作品。
这是一首生命的悲歌
艺术特色
※ 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
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由此构成的 悲剧气氛, 反覆渲染。 中间「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 绝无蹊」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 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 贯通,前後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曹植对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 孤独寂寞 前途未卜 命运难料
写这首诗的根本原因.
内容剖析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 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 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 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 不怀苦辛?
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 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
内容剖析
《赠白马王彪》.
内容剖析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 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 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 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写「会节气」结束之後启程返回封地 的经过和心情.
寓有深意. 路途艰难
内容剖析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 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 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曹植诗歌的悲剧意蕴
曹植诗歌的悲剧意蕴
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以其矛盾内蕴的灵性诗句著称,被誉为“古今第
一哲人”。
他诗歌之中,既有慷慨悲壮之色,又有清新自然之美,那一丝悲剧意蕴,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弦。
曹植曾写下《琵琶行》。
此诗描绘的被迫分离的悲剧场景,更是古今共鸣多多。
诗中“娇无力,泪眼湿楚天”,勾画出分离之痛,让人们望穿秋水,心碎无依;“排弦曲,诉衷肠”,勾画出一张张尘封的双眸,演绎出一个个悲剧人生;惊心动魄,跃然苍穹,形成了“苍翠诉衷肠”的经典句式。
无论是《桃夭》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还是《新月曲》
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曹植的诗歌几乎每句将悲剧磅礴地摆上台面,面对生存的困境,招致无边唏嘘和哀狼。
曹植的诗歌清新自然,慷慨悲壮,其中沉溺的悲剧意蕴,让人心碎万千,哀叹
无期。
他把一份战乱浩淼的史实,剪裁地将它融入自己的诗中,不仅表露出一份拙劣憔悴,更是带出了一份苍茫沧桑,使诗句更增添了几分令人沉思的痛苦和悲伤。
曹植诗文详解
曹植诗文详解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qiáo)郡(今安徽毫(bó)州人)。
三国时期的文学家。
他是曹操的第四子,曹丕的同母弟,封陈王。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
及曹丕、曹龊(chuò)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存诗九十多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
曹植的诗歌善用比兴,辞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对五言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七步诗《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①,漉豉以为汁②。
萁在釜下燃③,豆在釜中泣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⑤?词语注释①持:用来、用作。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②漉(lù):过滤。
豉(chǐ):煮熟后发酵过的豆。
有版本也作菽(shū)。
③箕(qí):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烧。
④釜(fǔ):古代的一种锅⑤煎:煎熬,比喻迫害。
白话译文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创作背景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
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曹植诗歌思想内容研究
曹植诗歌思想内容研究引言东汉末期,朝政昏庸,社会局势不稳,黎民百姓生活在战事不断的苦难之中。
中国历史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帷幕。
当时有一大批文人志士聚集在曹操门下,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邺下文人";团体。
他们的诗歌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自我意识的强烈觉醒,有着悲伤离乱的现实主义内容和慷慨悲凉的诗歌风格,形成了后人所说的"建安文学";。
曹操及曹丕、曹植二子是"建安文学";时期的杰出代表。
他们学习继承先贤作品的不同和所处社会环境的相同让他们父子三人的作品既有其共性又根据自身经历的不同有其差异性。
曹操的诗歌悲壮激昂,有一种慷慨壮阔的雄浑之美;曹丕的诗歌深婉幽怨,有一种平柔秀气的阴柔美;曹植在他前期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得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后期却转变为沉郁顿挫、压抑哀伤,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和思想内涵。
本文对"三曹";中的曹植诗歌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和评价。
曹植在诗歌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专家学者给出的评价几乎都是肯定和褒扬的。
曹植诗歌数量众多,质量较高,题材颇为广泛,抒情色彩浓厚。
钟优民在《曹植新探》"曹植的诗歌";一节中,分前后两期论述了曹植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特点,最后总结说:"曹植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充分显示出他高度成熟的艺术才华。
";【1】建安二十五年,即黄初元年,曹植二十九岁。
在这一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位。
而就是这一年成为了曹植人生命运道路的重大转折点,所以他的诗歌可以按照建安二十五年这一时间点来划分为两个时期,前后这两个时期的诗歌则都是他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
那我们就着重从曹植诗歌前后两期的联系和区别来分析、体悟、研究他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曹植诗歌思想形成的原因众多数文人在分析曹植人生经历、文学思想及诗作魅力时,一般都会着重分析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和深刻的阶层纠纷对他产生的重大影响,在形成曹植诗歌思想的众多原因中,这一点毋庸置疑是必须要分析的,但是,造成曹植独具一格的文学思想和诗歌成就的原因是较为多方面的,而并非单纯的一两个因子,我将着继续深入研究这两点以及除过这两点的其他方面。
浅谈曹植诗歌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浅谈曹植诗歌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摘要]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极为深远。
具体来说曹植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五言诗的影响。
曹植擅长五言诗,从东汉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五言诗,经过他多数量、高质量的创作,扩大了五言诗的创作题材和手法,使五言诗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领一席之地。
二是对中国文人诗歌抒情传统的影响。
曹植的诗歌抒情意味浓厚,讲求抒情手法,影响深远。
三是对中国诗歌文质彬彬发展道路的影响。
曹植诗歌的艺术价值奇高,其诗歌创作讲求遣词造句,对中国诗歌美学影响深远。
曹植的诗歌给诗歌艺术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嘉惠后代文人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曹植诗歌影响前言曹植是建安时期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甚至是汉魏六朝时期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诗人之一。
在曹植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做到了情感和语言的完美结合。
此外,他的天才诗思、豪放性情、传奇人生,都富有迷人的魅力,所有这一切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
古今文学评论家也纷纷认同曹植在建安诗坛甚至是中国诗史所取得的建树及地位。
钟嵘《诗品》多以曹(植)、刘(桢)并称,有时也加上王粲,明确的将三人推为建安诗人代表,均为上品。
王士祯说:“汉魏以来,两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
顾所好为仙才者,为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带京堂诗话》)[1]175曹植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是深远的,他在写作手法和抒情方式上的创新,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在抒情传统上的新的篇章;他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为确立五言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体裁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此外,他的诗歌讲求文与质的完美结合,改变了汉魏以前重文轻质或重质轻文的诗风,完善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标准,促进了中国古典诗歌在文质彬彬道路上的发展进程。
在研究曹植诗歌创作的影响等方面,我国的文学研究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张亚新、于浴贤、钱志熙、木斋等,他们均在各自的相关著作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及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均肯定了曹植诗歌创作的历史研究价值。
曹植诗歌艺术特点
曹植诗歌艺术特点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华丽辞藻、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和优美的韵律著称。
曹植的诗歌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曹植的诗歌既注重情感表达,又有对事物的理性思考。
他能够通过繁复的修辞与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感受,同时又保持了清晰的逻辑思维。
2. 辞章华丽:曹植的诗歌大胆运用辞章,追求华丽、丰富的辞藻。
他擅长运用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 想象力丰富:曹植的诗歌中经常出现丰富多彩的想象,他能够用富有表现力的形象描绘景物和人物,使诗歌充满生动感。
4. 自信豪放:曹植的诗歌语言直接、豪放,表达了他对自我、对生活、对理想的自信与豪情。
他以诗人自居,用自由奔放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魅力。
5. 韵律优美:曹植的诗歌以优美的韵律著称,他注重句子的平仄与韵律的协调,使诗句流畅自然,具有动人的音韵美。
综上所述,曹植的诗歌艺术特点主要包括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辞章华丽、想象力丰富、自信豪放和韵律优美等。
这些特点使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者,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反映在诗歌方面,他的诗歌体现了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诗歌慷慨刚建,悲愤沉郁,同时文采斐然,语言华美而不失清丽。
他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拓宽了五言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同时也确立了抒情的文化品格,促进了中国古典诗歌在文质彬彬道路上的发展。
曹植的诗歌按内容一般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曹植对自己和伙伴受到伤害的无奈,这方面的作品主要有《野田黄雀行》等,在《野田黄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大的恶势力、受害者的无辜以及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慨。
读这些诗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曹植的心情,再比如《七步诗》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我们感受到了兄弟手足之间的残害,当时的曹植心里肯定很难受。
曹植的诗歌兼具风骨与文采,实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风骨可以指曹植的诗歌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显得很慷慨,气势强大。
曹植的诗歌中运用了很多意象,这些意象包含多个方面,有写植物的植物意象,写自然界的自然意象,写关于人物的人物意象,写关于动物的动物意象,其他意象还有酒、舟、泪等,可以说这些意象为曹植表达自己的感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曹植诗歌的语言具有明显的特点,在很多人的评价中似乎只看到了他的诗歌语言华丽的一面,但是却忽略了他的诗歌也有朴素的一面,事实上,他的诗有优美的措辞,也有朴素的用语,他的诗歌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很多人都喜欢他的诗歌,他的诗歌语言很丰富,可以说他的大部分诗歌如— 1 —《美女篇》还有其他的诗,属于前者,使用的语言比较华美。
他的《野田黄雀行》等诗的措辞可以归于后者,用语中没有华丽的修饰,是朴素的语言,诗人在这里写的很简单,看着让人很舒服。
曹植创作诗歌追求其内容和措辞风格的统一。
游仙的诗大部分都描写了神秘的、美丽的神仙的境界,诗人用华丽的语言陶醉于神仙的境界。
这种语言风格和诗歌内容的协调,是他语言上的妙趣,也体现了曹植的优秀。
情诗曹植古诗词鉴赏
情诗曹植古诗词鉴赏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是曹操的次子。
他早年文才出众,享有盛名。
曹植的古诗词作品流传至今,其中以《洛神赋》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对曹植的情诗进行鉴赏,欣赏其中的文学之美和情感之深。
1. 曹植的情诗特点曹植的情诗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著称,与同时期的古代诗人相比,他的情感表达更加热烈、直接。
曹植追求真实的情感表达,所写的情诗大多是倾诉内心情感的表白之作。
他的诗歌常常写下对爱人的深深思念、爱意满满的表白,以及个人对人生和世界的反思。
曹植的情诗语言犀利、生动,直击人心。
他通过情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类情感的深入观察,使得他的作品更富情感和内涵。
2. 《洛神赋》《洛神赋》是曹植最著名的情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这首诗描绘了洛水中的女神,以及她的美貌和骄傲。
诗中曹植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辞藻和艳丽的描绘手法,形成了瑰丽壮观的艺术意境。
在诗中,曹植将自身的情感与美景融为一体,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3. 《白马篇》《白马篇》是曹植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情诗。
这首诗以表白和歌颂的形式,描述了自己内心深爱的女子。
曹植通过对白马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美人的喜爱和痴情。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行文流畅,充满了浓郁的情感,使人读后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痴迷和激情。
4. 曹植情诗的鉴赏意义曹植的情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饱含情感的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他的情诗反映了人类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道出了人生的苦乐和思考。
通过阅读曹植的情诗,我们可以欣赏到他优美的诗歌语言,深入感受其对情感世界的描绘和思考。
同时,曹植的情诗也给我们带来了情感的共鸣和启迪,让我们对人生和美的追求有了更深的思考。
5. 结语曹植的情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他的诗歌展示了对情感世界的独到洞察和真实表达,让读者无法抗拒其魅力。
通过阅读曹植的情诗,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领略到他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他以辞章优美、气势磅礴而著称。
他创作的辞赋涵盖了各种题材,如抒发个人情感、表达政治抱负、歌颂爱情等。
以下是曹植创作的一些辞赋名篇:
1.《燕歌行》:描述曹植被迫流亡的经历,展现了他坚毅的品
格和对祖国的深情。
2.《七步诗》:曹植在黄巾起义时,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而迅速
逃跑的过程中创作的辞赋,以七步踏破铁鞋的寓意表达了他追求正义的决心。
3.《洛神赋》:描写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情倾慕之情,以细腻动
人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4.《白日依山尽》:以南方大山和河流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
曹植对父爱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5.《触龙说赵飞燕》:曹植以赵国公主飞燕被迫嫁给吕后为背景,表达了对政治斗争中受害的女子的同情和愤怒。
这些辞赋作品不仅在形式上辞章华美、意境深远,同时也反映了曹植个人感情和对时代政治的关注。
它们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诵和赞赏。
曹植的“慷慨”诗风及其历史渊源
一
情 。如《 嘏鲒篇》“ :抚剑 而霄 音 , 气纵 横浮 。直 抒壮志 。 猛 ”
《 自马篇》“ :捐躯赴 国难 , 视死忽 如 归。 豪情在胸 。《 诗 ” 杂 仆夫早严驾》“ ;闲居非吾志 , 甘心赴 国忧 。闲居郁苦 , ” 不甘 寂 寞。《 唯汉行》 “ ; 济济在公 朝 , 万载 驰其名 。立 功求名 , 满腔热忱 。《 薤露行 》“ 。愿得展功勤 , 输力于明君 。 自任不 ”
( col f L trtr , r es Nom l nvri , h n cu 30 4 C ia S ho i aue Not at r a ies y C a gh n1 0 2 , hn ) o e h U t
Abtat M a nf e ta d p s i si o tysye whc sn to l stel ea yit rsigo o Z i u loa h sr c : g ii n n e smit p er t l, ih wa o nya h i rr ee t fCa h t s st e c c t n n b a
hso y Thse s ya ay e oZh ’ g ic n n e smi i p er tl rm ma ig c a at r t s s ca U — itr . i sa n lzsCa is ma nf e ta d p si s c o tysyefo i gn h rce i i ,o ilC S i t sc
论曹植诗歌特点及其成因
论曹植诗歌特点及其成因
曹植是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情感真挚:曹植的诗歌情感真挚,直抒胸臆,能够抒发自己的热情和感情。
2. 意境独特:曹植的诗歌有着独特的意境,用词新奇,结构变幻,能够刻画事物的独特形态和氛围。
3. 结构灵活:曹植的诗歌结构灵活,自由运用对仗和押韵,能够使诗篇更加流畅和有韵律感。
4. 文学意味浓厚:曹植的诗歌中常常借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增加了文学意味和深度,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质。
曹植的诗歌特点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独具的个性和经历,二是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曹植出身名门士族,从小受到优良的文化熏陶,口才和才情突出,具有较高的文学天赋。
另外,晋代是诗歌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氛围浓厚,曹植在此背景下得以充分发挥个人才华,创造出独特的诗歌风格。
曹植的古诗词有什么特色
曹植的古诗词有什么特色因为曹植,乐府五言诗才真正走上雅化的道路,并呈现出日后诗歌鼎盛的气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曹植的古诗词有什么特色,欢迎大家阅读!一、慷慨任气骨气奇高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如是评说:"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在同也。
"(1)由此看来,"慷慨""任气"乃建安文人普遍共有的风格特征。
而钟嵘《诗品》评曹植的诗"骨气奇高",主要是指曹植的诗中尤其突出地表现着这股"慷慨"、"骨气"。
其诗作的"慷慨"、"骨气"具体体现在:(一)感时伤乱、悲悯民生的"忧生之嗟"。
建安作家生逢乱世,饱经流离,他们或半生戎马,或历经忧患,对生活感触多,体验深,因而,感时伤乱同情人民疾苦成为建安诗作"慷慨之音"的共同内容。
曹植"生乎乱,长乎军",也曾随父南征北战,直至建安九年,曹操消灭了最大的敌人袁绍,占据邺城为根据地,曹植才过上了安定优裕的生活。
可以说,曹植对当时丧乱现实有所了解。
《送应氏》就是诗人笔下感时伤乱的力作。
诗中描绘了战乱给社会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悲悯之情。
"忧生之嗟"表现为对生命的忧惧和对内心苦悲的嗟叹:"人生一世间,忽若风吹尘"(《薤露行》),"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日希"(《赠白马王彪》)。
像大多数建安诗人一样,曹植希望通过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而"譬如朝露"般短促的生命,尤其是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时时折磨着诗人敏感的心灵,更加激发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历经生活的磨难,诗人陷入深深的苦闷、悲哀、忧惧、愤懑之中。
论曹植诗歌思想内涵
论曹植诗歌思想内涵前言东汉末期朝纲昏暗,天下大乱,平民百姓生活在腥风血雨的苦难之中。
中国历史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
当时有一大批文人志士聚集在曹操旗下,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邺下文人”集团。
他们的诗歌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自我意识的强烈觉醒,有着悲伤离乱的现实主义内容和慷慨悲凉的诗歌风格,形成了后人所说的“建安风骨”。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植二十九岁。
这一年,曹操逝世,曹丕即位。
这一年是曹植人生命运的转折点,其诗歌也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而前后两期的诗歌都是他人生境遇真实的写照。
一、前期(建安时期)诗歌建安时期,曹植受到父亲曹操的呵护,过着锦衣玉食的贵族公子生活。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但美遨游”的贵族游乐宴享生活和对战乱的感受、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植在这一时期的诗歌是他的前期作品,主要有建功诗、游宴诗和酬赠诗。
1.建功诗曹植,字子建,于东汉末期出生。
当时社会动荡不定,战乱连年。
诸侯军阀割据势力之间战争不断,纷纷想要逐鹿中原或独霸一方,那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代。
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曹植很早就有了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一心想要有一番自己的政治作为。
建功诗中最著名的非《白马篇》莫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游侠儿”形象。
他立志为国捐躯,武艺高强,英姿飒爽。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四句采用铺陈排比的方法,表现出了游侠儿身手敏捷,而“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则写出了游侠儿勇猛向前的无所畏惧精神。
从游侠儿身上不难看出曹植内心所饱含的队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激情。
又如在《薤露行》中,曹植曾写下“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这四句诗,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年少气盛的曹植对政治抱有着高度的热情,而对自己能否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则表现出了相当大的自信。
2.游宴诗在大败袁绍之后,邺城成为了曹师父子和各路文人施展才华的大本营。
他们在此吟诗作对,施展文韬武略,畅谈过去未来……而那时,作为贵族公子的曹植也用自己的才华书写着美好烂漫的年少生活,关于游乐,关于宴席……名都篇名都多妖女。
曹植诗歌的创作成就1(大全5篇)
曹植诗歌的创作成就1(大全5篇)第一篇:曹植诗歌的创作成就1曹植诗歌的创作成就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一.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充实。
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
曹植用他的笔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齐高,辞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就是说他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三.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
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
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
四.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方面。
如《赠丁仪》均是对偶工整、声韵对称和谐的精工之句。
《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写时光易逝。
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
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五.曹植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博得极高的评价,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建安七子的艺术成就“七子”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主要作品有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籍《驾出北郭门行》、刘桢《赠从弟》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有些作品情调过于低沉感伤,如阮籍《七哀诗》、刘桢《失题》“天地无期竟”等。
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自己建立功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但有些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清客陪臣口吻,显露出庸俗的态度。
然而,无论前、后期,“七子”的创作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
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
王粲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
浅论曹植的诗歌创作特色
浅论曹植的诗歌创作特色一、曹植的诗情感浓烈得像燃烧的火焰。
他的情感在诗里肆意流淌,不管是高兴还是悲伤,都能让读者深深感受到。
就像他写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那股子对国家的忠诚和英勇无畏的劲儿,像热浪一样扑面而来,你读的时候能不被感染吗?感觉自己都要随着他的诗句披上战甲,奔赴沙场了。
二、他的诗歌意象用得妙啊。
就像一位高明的画家,用意象在诗的画布上涂抹出绚丽的色彩。
你看里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明月这个意象,一下子就把那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给烘托出来了。
好像这明月就是一个冷眼旁观的人,看着高楼里思念远方之人的女子,你能说这意象用得不让人拍案叫绝吗?三、曹植的诗很擅长营造意境。
他能像魔法师一样,用文字构建出一个个奇幻的世界。
在里,“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哇,他笔下的洛神像轻云里若隐若现的月亮,又像风中飘舞的雪花,这意境美得让人陶醉。
仿佛自己就站在洛水之畔,亲眼目睹着这惊世骇俗的美貌,难道你不想沉浸在这样的意境之中吗?四、他在诗歌的语言表达上那叫一个精致。
就好比是一位巧匠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像中的“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简单几个字,却能让人感受到那种空旷、悲凉的气息。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得有多深厚的文字功底啊!五、曹植的诗常常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他就像一个拥有翅膀的幻想家,能飞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
你看他的,“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
”他带着读者遨游四海,去看那汹涌的波涛。
你能想象自己像他诗里一样,在天空俯瞰大海的壮阔吗?这想象力简直要冲破天际了。
六、他的诗里还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就像是一位智者在喃喃自语。
在里,“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他在感慨人生的无常,这种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你有没有在生活中也突然有过这样的感慨呢?就像他一样,突然意识到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七、曹植的诗歌节奏感也很强。
读他的诗就像听一首美妙的乐曲。
比如,“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曹植前后诗风的转变
曹植前后诗风的转变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開拓創新,特別是在五言詩上,貢獻尤其突出。
在他之前,雖然已有一些五言詩創作,但一般多以敘事為主,並且寫得比較質樸簡單。
曹植的五言詩,既能敘述複雜的事態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豐富了五言詩的描寫對象和藝術功能。
另外,曹植不論在詩歌內容或語言的提煉上,都比以前的五言詩大大跨進了一步。
文學史家多認為,中國五言詩的發展成熟,應以曹植為標誌,是很有道理的。
一位作者的創作和其生活、思想的背景常是息息相關,以曹植來說,便可以曹丕即位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詩歌主要是表現他的政治抱負和嚮往建功立業,同時也寫了一些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的詩篇。
後期的作品則是較深刻地揭露了曹丕等人的殘酷,也表現了渴望自由、反抗迫害、蔑視庸俗的思想感情,表現自己有志不得伸和懷才不遇的悲憤情緒。
前期曹植评价他自己“雅好慷慨”,“慷慨”一方面是社會不平所引起的悲憤,另一方面是立事立功的壯懷。
曹植前期的诗风,就可用“慷慨”两字概括。
前期的詩歌主要表現自己政治抱負,嚮往建功立業,希望以較清明的政治來統一天下,此時他也寫了一些反映戰亂和人民疾苦的詩。
藉著樂府歌謠發展出的五言詩體(民間通俗體語言的提煉和加工),表現建安文人獨特的個人抒情,造就這時代新的文學內容,和新的文學體裁。
從他的〈美女篇〉、〈吁嗟行〉、〈薤露行〉等篇,我們可瞭解誠如黃侃〈詩品義疏〉中所說曹植詩『文采繽紛而不離閭里歌謠之質』。
此期的『慷慨之音』表現同情疾苦的人道主義,和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整與漢樂府中注目社會,反應現實的精神是一脈相成的。
以他所作的两首乐府诗为例白马篇(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浅析“一代诗宗”曹植——论曹植对中国诗史的独特贡献
浅析“一代诗宗”曹植——论曹植对中国诗史的独特贡献论文关键词:曹植中国诗史“骨气奇高” “辞采华茂”论文摘要:中国诗史“二源合一流”的嬗变大势,文质彬彬、情文并茂,追求“壮美”的美学定位,以抒情为本的文化品格,以五言诗为主的诗体形式,皆由曹植垂范并师法千秋。
曹植“一代诗宗”的诗史地位,是由曹植的四大贡献奠定的。
建安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这座里程碑,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然“邺中诸子,陈王最高”(皎然《诗式》),后世言建安诗,也莫不首标曹植。
然曹植诗歌的里程碑意义何在?他究竟对中国诗歌有何独特贡献?本文拟从四个方面略抒己见。
曹植诗隐括《风》、《雅》,组织《庄》、《骚》,得《汉乐府》精髓,法《十九首》意象,继往开来,初步确立中国诗歌“二源合一流”的嬗变大势。
中国诗歌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二源合一流”的大势走向。
“二源”即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诗学体系,以《楚辞》、《庄子》为代表的南方诗学体系。
建安诗歌一代繁盛,正是“得《风》、《雅》、《骚》人之气骨”,二源交汇,南北合流,儒道合一的产物。
唐代诗歌革新运动,标榜“汉魏风骨”,正是要恢复或再次确认这个大势走向。
然建安诗人真正融二源于一流,远继《风》、《雅》、《庄》、《骚》,近承《汉乐府》与《十九首》,下开盛唐李白、杜甫诸人,得首推曹植。
曹操诗21首,全为乐府诗,内容上槁目时艰,肠断民瘼,艺术上古直悲凉,通脱自然,显然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和刚健质朴的风格。
曹操长于四言诗,似有《诗经》遗风,然许学夷的《诗源辨体》卷四谓其“正是乐府之体,不当于《风》、《雅》求之。
”吴乔的《围炉诗话》卷二也谓曹操四言诗“不受束於《三百篇》句法”。
曹操的杂言诗,包括一些游仙诗,也似有《庄》、《骚》韵味,但主要还是源于汉乐府的杂言体和游仙诗。
所以沈德潜《古诗源》卷五称“孟德诗犹是汉音”。
曹丕诗一半以上为乐府,并且“乐府酷是本色”(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曹丕工于言情,大量抒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怨,这也显然“源出于《十九首》”(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王粲为“七子之冠冕”,相比之下,他受汉乐府和《十九首》的影响较小一些,王粲存诗20首,乐府诗仅有5首,其诗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皆与《十九首》相差较远;王粲诗更多地受到诗、骚的影响,这正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所说,王粲诗乃“小雅、变风之余”,刘熙载《艺概》卷二也谓“王仲宣诗出于骚”,其余“六子”存诗太少,不足论。
“陈思王”曹植十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辞情慷慨,俊逸刚健!
“陈思王”曹植十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辞情慷慨,俊逸刚健!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一、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出自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
诗句乃以树大招风、海大兴波之意,感叹做人做官之难:德高易为众人毁,宦海无涯风浪多。
二、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出自三国魏·曹植《公宴》。
诗句描写鱼跃鸟鸣之景,一上一下,交相辉映,皆可见声。
三、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出自三国魏·曹植《箜篌引》。
惊风,指疾风。
光景,指日影。
诗句描写疾风吹日、夕阳西下的景象,写景之中寄寓了诗人功业难成、时光易逝的深深叹惜之情。
四、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出自三国魏·曹植《送应氏二首》之一。
陌、阡,皆指田间小路,陌是东西方向,阡是南北方向。
诗句描写洛阳战乱后人民流落异乡后,回来连回家的道路也分不清。
强调的是战争严重的破坏性。
五、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出自三国魏·曹植《美女篇》。
纷,众多。
冉冉,指柔弱貌。
翩翩,指飞动貌。
诗句乃写桑树之句。
“冉冉”状柔条万千之貌,“翩翩”写落叶飞动之状,形象感极强。
六、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出自三国魏·曹植《名都篇》。
直,值。
被服,所穿衣服。
走马,跑马。
楸,一种落叶乔木,干高叶大,夏季开花。
诗句描写京洛少年斗鸡走马行乐之事。
七、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出自三国魏·曹植《与呈季重书》。
经过屠户之门而嘴巴大嚼,虽然并没吃到肉,却有快意之感。
诗句言精神的满足也是一种享受,诗句与“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有相通之处。
八、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出自三国魏·曹植《送应氏二首》之一。
中野,指郊野。
何,何等。
萧条,荒凉的样子。
诗句描写洛阳战乱后人民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惨状。
九、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植诗风 ,徐伯虬在《曹子建集序》中评价说“陈思才 气慷慨”[1] 。李梦阳给曹植集的序言中说 “: 其音宛 ,其情 危 ,其言愤切而有余悲 。”①张戒也说 “: 而子建之诗 ,微婉 之情 、洒落之韵 、抑扬顿挫之气 ,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2] 等 等诸多评价无一不是认识到曹植诗歌中“慷慨”的特征 。 这一诗学品格是曹植自身气质使然 ,也是其在审美领域的 有意识追求 ,是汉代世风与世乱流离演化的结果 。“慷慨”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影响深远 ,本文 试分析之 。
一 、曹植的慷慨诗风
曹植遣词颇喜用“慷慨”,现存六十余首相对完整的 诗歌中 “, 慷慨”一词共出现了六次 。有的描画乐器演奏声 音 ,如“慷慨有余音”《( 弃妇 篇》) 、“秦 筝何 慷 慨”《( 箜 篌 引》) “、搦素筝而慷慨”《( 幽思赋》) 均形容乐器音调急促铿 锵 ,高下跌宕 。有的刻画人物精神状态 ,如“聆我慷慨言 。” 《( 杂诗飞观百余尺》)“慷慨有悲心”《( 赠徐干》) 、“慷慨独 不群”《( 薤露行》) 、“慷慨对嘉宾”《( 情诗》) 抒写作者沉郁 又昂扬的精神风貌 。还有的描画人的性格 ,如“而无慷慨
了一个音节 ,更主要的在于增加的这个音节使词有了一个
古籍出版社 ,1988.
由平到仄的转换 ,语音上造成了高下流转之势 ,可以更准 [ 6 ] 程 俊 英 , 蒋 见 元. 诗 经 注 析 [ M ]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确深入地传达波澜起伏 、汹涌不平之意 。用音节上的铿锵
1991.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慨”与“慷慨”的历史渊源 ,
1958.
“慷慨”虽然来源于“慨”,但表达的程度远远深于只用单字 [ 4 ] 何文焕. 历代诗话[ C].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慨”。这不仅仅是由于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 ,语音上增加 [ 5 ] 许慎 (撰) . 段玉裁 (注) . 说文解字注 [ M ] . 上海 : 上海
第 22 卷第 4 期 2006 年 9 月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Vol. 22 ,No . 4 Sept . 2006
曹植的“慷慨”诗风及其历史渊源
孙静涵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收稿日期】2006206201 【作者简介】孙静涵 (1983 - ) ,女 ,辽宁锦州人 ,东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 26 —
— 27 —
— 28 —
意气风发则是激昂之意的延续 。这两种慷慨的使用有一
个明显的区别 ,多用于写人物在某时或者某种特定场合的 【注释】 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 ,而形容意气风发鲜明磊落的则多用
使之成为正式的成熟的文学风格融入流传的血脉 ,成为我 [ 10 ] 萧统. 李善 (注) . 文选[ C] . 北京 :中华书局 ,1972.
国文学风格长河中的一支 。来自[ 责任编辑 :马争朝 ]
— 29 —
使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而对后一种用法的忽略便
[ M ]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是我们所说的《说文》中解释不够全面的地方 。 “慷慨”作为连绵词 ,亦有“慨慷”之形 。《文选 ·安啸
【参考文献】
赋》“: 时幽散而将决 ,中矫历而慷慨 。”左思《杂诗》“: 壮齿 [1 ] 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 三曹资料汇编
跌宕传达内心情感的回环变化 ,也是人们对情感更加关注 [ 7 ] 诸子集成[ Z] . 上海 :上海书店 ,1986.
的表现之一 。
[8 ] 洪兴祖 (白化文点校) . 楚辞补注 [ M ]. 北京 :中华书
“慷慨”作为文学风格经历了《楚辞》的萌芽《, 史记》的
局 ,1983.
发展 ,两汉时期的沉淀后 ,曹植等建安诗人将其发扬光大 , [ 9 ] 司马迁. 史记[ M ]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 S chool of L iterat ure , N ort heast N orm al U ni versi t y , Chan gchun 130024 , Chi na) Abstract :Magnificent and pessimistic poet ry style ,which was not o nly as t he literary interesting of Cao Zhi but also as t he aest hetic app reciative tendency of t he Jian’an Period ,has become t he aest hetic model and artist characteristic of all literary history. This essay analyzes Cao Zhi’s magnificent and pessimistic poet ry style f rom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 social cus2 to ms ,epoch sympat hetic vibration and creato r ,and discusses it s formatio n in t he Han and Wei Dynasty ,t hen addresses it s o ri gi n. Key words :Cao Zhi ;t he Jian’an Period ;magnificent and pessimistic poet ry style ;histo rical origin
不恒居 ,岁暮常慨慷”为感慨之意[10] 。此意以“慨慷”为
[ C]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形 ,亦与“慨”之第一意相同 ,后世此意大都用“感慨”来表 [ 2 ] 丁福保. 历代诗话续编[ C]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达 ,故不在下文讨论之列 。
[ 3 ] 范文澜. 文 心 雕 龙 注 [ M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
【摘
要】“慷慨”诗风作为曹植个人文学趣味 ,和整个建安时期的审美趋向 ,成为文学史上有着深远影响
的美学范式和艺术特征 。本文从表现特征 、社会风尚 、时代共鸣 、产生原因等角度分析了曹植的慷慨诗风 ,并
对汉魏之际慷慨诗风的形成进行了论述 ,理顺了“慷慨”诗风的渊源 。
【关 键 词】曹植 ;建安时期 “; 慷慨”诗风 ;历史渊源
死难之臣乎”《( 求自试表》) 形容人物情绪激昂的样子 。 曹植的慷慨不仅体现在遣词上 ,还表现为文风上充满
着“慷慨”之意 。他的文风可以概括为四类 :一为激昂 。这 类作品往往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 ,写作者建功立业的豪 情 。如《鰕鲒篇》“: 抚剑而雷音 ,猛气纵横浮 。”直抒壮志 。 《白马篇》“: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豪情在胸 。《杂诗 仆夫早严驾》“: 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 。”闲居郁苦 ,不甘 寂寞 。《唯汉行》“: 济济在公朝 ,万载驰其名 。”立功求名 , 满腔热忱 。《薤露行》“: 愿得展功勤 ,输力于明君 。”自任不 凡 。等等 。这类作品中曹植的满怀激情奔涌磅礴 ,一泻千 里 ,鲜明痛快 。注意使用高下天地等极度的变换来加强跌 宕起伏之势 ,形成强烈的落差感 ,震撼人心 。
于人物品评 ,指人的整体状况甚至涵盖其人一生的性格和 ①文中曹植诗均引自 :赵幼文. 曹植集校注 [ M ] . 北京 :人
为人 。这种用法不是一时好恶 ,也绝没有不得志的意思 。
民文学出版社 ,1984.
这个意义我们在其同时以及以后建安时期“慷慨”一词的 ②文中“建安七子”诗均引自 :俞绍初 (集校) . 建安七子集
【中图分类号】I20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07X(2006) 0420026204
Magnif icent and Pessimistic Poetry Styte of Cao Zhi and Its Historical Orign
SU N J ing2han
一为悲凉 。这类作品多为曹丕当政后 ,曹植受到打击 迫害和谗言排挤时所作 。如《杂诗悠悠远行客》“: 浮云翳 日光 ,悲风动地起 。”写生活中天昏地暗 。《当墙预高行》: “谗言三至 ,慈母不亲 。愤愤俗间 ,不辨伪真 。”流言四起 , 悲怨委屈 。《赠白马王彪并序》《七步诗》骨肉相残 ,愤慨悲 痛 。《怨歌行》“: 为臣良独难 。”忠而见疑 ,冤屈怨愤 。《矫 志》全篇自喻 ,忧谗畏讥 。《丹霞蔽日行》“: 纣为昏乱 ,虐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