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课堂教学低效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小学低效课堂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小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主要涉及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等多个方面。

一、小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影响因素(一)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和教学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当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和个性化教学等问题,且过于注重
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培养。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学生因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贪玩,注意力很难持续集中,加之自我约束力较差,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表现不佳。

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情绪状态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然而,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少学习动力、自控能力较差等是当前一些小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在日常学习中,他们容易对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产生倦怠、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环境因素
课堂环境是教学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对
浅析小学课堂教学
低效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玉1,李坤杰2
(1.定州市北门小学,河北保定073000;2.定州市姜钮庄小学,河北保定073000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培养学习习惯的主阵地。

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把课堂教学主要限定在教师的“教”上,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观察,研究发现小学低效课堂的主要原因有教师教学方式不当、学生学习动机不足以及课堂环境不佳。

为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适当运用强化与惩罚措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低效;归因分析;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2024)12-0051-02
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质量和师生互动等方面有着显著影响。

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物理环境如教室设施、座位安排等,心理环境如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课堂管理如课堂纪律、课堂秩序等。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课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小学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互动水平。

此外,教师还应明确课堂纪律,树立良好的榜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教师应利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规律展开教学,以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无意注意是指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而有意注意则需要意志努力才能达到。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两种注意类型的规律,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通过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提高学习效果。

(二)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它能激起或抑制人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原因。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从明确学习目标与期望、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采用激励性评价、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探索欲、好奇心、求知动机和成就动机,教师也可采用设置悬念、猜谜语、先出示结果再猜原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后强化及惩罚
强化与惩罚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强化和惩罚的目的在于调整学生行为,强化积极的学习行为,惩罚消极的学习行为。

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

正强化是指给予学生积极的奖励和鼓励,以强化其积极的学习行为,例如,对于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奖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而负强化和惩罚则是指通过给予不愉快的刺激或者剥夺某种奖励来达到纠正学生消极行为的目的。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慎重使用负强化与惩罚,避免过度惩罚与滥用惩罚,在使用负强化与惩罚时,教师应遵循公正、合理、适度的原则,确保惩罚与学生的行为相对应,且要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充分灵活地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注意力,合理利用强化和奖惩机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依媛.专注品格的培养,让低年级的孩子更出色[J].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2018,(08).
[2]张翊东.“注意规律”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铜仁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综合版),2006,(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