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的形成及纠正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别字的形成及纠正策略
湔氐小学刘华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
在教学中,小学生文句不通,错别字连篇,是众多耕耘在小学基层的同行所深有感触的,这不仅仅制约了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提高,而且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预防及纠正错别字是小学生语文教师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
究其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形成。
一、汉字本身的特点
(一)、汉字的结构复杂
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
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
例如:“未——末”,“酒——洒”等等。
(二)、同音字多
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
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
例如,“成绩”——“乘机”
“沉淀”——“陈店”、“漓江”——“泥浆”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二、学生自身原因
(一)、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
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观察事物比较笼统,感知字形的能力很低,识字时只能记住字的粗略轮廓,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
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以致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例如:“戴”写成“带”,将“竞”写成“竟”,将“暑假”写成“署假”,“陪”写成“部”等等。
(二)、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因为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十分有限,让他们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无趣的写字练习上是很难的。
还有就是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三)、思维的定势及似是而非地臆想
首先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往往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积极的定势可以促进汉字的巩固和记忆,消极的定势则会引起学生对字的误解。
如在定势作用的干扰下,学生就会产生臆想认为“口字旁”、“虫字旁”作为偏旁,都写在字的左边,如“叫、吐、虾、蝴、蝶”等,于是在“加、触”的书写时,往往改变了字形本身的结构。
有些字反复使用,在人脑中就会形成较强的信息,这些强信息遇上一定的时机,便会干扰学生的学习。
如学生在学习“低”和“底”字时,他们看到这两个字中“氏”字下部都有一点,这“一点”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学生写“纸”时,也就错误地在“纸”字的“氏”下面加上一点。
三、教师教学原因
首先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低效、乏味,是造成学生不易真正
掌握汉字的一个原因。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由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精神饱满,自然一堂课的效果就好,掌握的知识也扎实;反之,学生上课时精神不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不牢。
其次教师矫错无方也是导致错字泛滥的原因之一。
有的教师把个别学生的错字写在黑板上“批斗”,结果反而使其他学生错误地无意识记,造成错别字扩散。
另外有的教师用“写错一个罚写一百个”之类的方法纠正错别字,不仅有违师德,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矫错效果也不如人意。
四、社会用字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家为了标新立异,在街头、报刊、影视上,会故意使用一些错字、别字。
如蚊香广告上的“默默无蚊”;摩托车的“骑乐无穷”;美容院的“我型我塑”等等。
又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这势必会对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小学生的字储备量是相当有限的,他无法很好的辨别一个字到底是不是错别字,所以小学生在看书学习的过程中,就可能导致一些错别字的产生。
五、计算机的使用影响
由于网络的发展,其中的“网络文字”对规范用字更是巨大威胁,确实如此。
“代字”、“拆字”、“造字”现象严重,对小学生识字学习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另,计算机的使用,使打字代替写字。
减少了小学生对汉字的使用,缺乏对汉字的体会。
针对上面学生所产生的错别字原因,我觉得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一)、利用字音特点记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区别开来。
如“今——令”,这两类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记住声母是“L”往往都可写成“令”。
例如:铃、岭、怜,那么其余的都写成“今”。
例如:“吟、念、贪”等。
还有的字可用韵母来鉴别,如“舀——臽”很相似,韵母是“ɑo”应写成“舀”,如“稻、蹈、滔”,其余的只能写成“臽”,例如,“焰、陷”等。
(二)、根据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
如果孩子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老师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
例如“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
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凛、冽、凝”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三)、发挥想象记字形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一个圆圈,他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张嘴,一只饼,一个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个铁环。
因此,根据孩子对汉字的感知特点,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在比较隐蔽的部位中的点、横、钩等,除用彩笔加以标明外,还可让孩子合理地想象,使这个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
如“鸟”字中的“点”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一条吃到肚里的虫子,有的说像啄木鸟尖尖的嘴巴,还有的说像啄木鸟的心。
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说“横折折钩”像奶奶的“驼背”,“撇”像她拄着的拐杖。
有时,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组成关系编顺口溜,如“辛”,有位学生说:“妈妈是个营业员,每天立上十小时真辛苦。
”这样,他
不会把“辛苦”写成“幸苦”;又如“省”字,有位学生说:“到商店买东西,少用眼睛看,可以省下许多钱。
”既生动有趣,又减少了孩子识记生字的心理活动过程,孩子记得牢,甚至终身难忘。
(四)编辑儿歌或顺口溜记字形
识字和纠错教学是很枯燥无味、抽象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堂效果不明显。
为了达到纠错的目的,我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配合生动的教学手段,调节学生课堂上小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同时采取编儿歌、顺口溜、猜谜语、找朋友、组合家庭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辨能力。
如:刚学过的“更羸”的“羸”字和“输赢”的“赢”字,分别编成:亡口月贝凡;亡口月羊凡,来让学生更好的区别识记从而出现错别字的情况减少。
纠正小学生的错别字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它需要我们教育者不断的在教学中思考与探索,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