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许可管理技术》教学课件—排污许可证后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监测指标
制定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主要内容
单位基本情况 监测点位及示意图 监测指标 执行标准及其限值 监测频次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和仪器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5开展自行监测
根据监测方案,制定监测计划和质量保证计划,按计划开展监测活动; 自行监测前,应该对监测方法进行技术能力验证,做好资源保障(人员、
②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说明。 异常情况说明。
简化 管理
③自行监测执行情况
自行监测要求执行情况 废气有效监测数据数量、监测结果 等
④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情况 说明是否按排污许可证要求记录环境 管理台账的情况
⑤实际排放情况及合规判定分析 各排放口的实际排放情况 实际排放量核算与分析 超标情况说明
⑥结论 1、报告周期内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 2、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下一步需进行整改的内容
设备、场所、试剂耗材),严格执行质控计划。委托第三方开展自行监测 的,应对第三方的自行监测活动进行评估。 自行监测过程中,应对各类信息进行记录。委托第三方开展自行监测的, 应该及时获取监测报告。 每次自行监测完成后对结果进行信息公开,根据自行监测结果,说明污染 物实际排放浓度、排放量、达标判定分析;对超标排放或者污染防治设施 异常情况的说明。
其他环境管理 信息
监测记录 信息
按照HJ 819及各行业自行监测技术 指南规定执行
2.4保存
➢ 纸质存储 应将纸质台账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介质中;由专人签字、定点 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如有破损应及时修 补,并留存备查;保存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年。 ➢ 电子化存储 应存放于电子存储介质中,并进行数据备份;可在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填报 并保存;由专人定期维护管理;保存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年。
基本信息
环境管理台账 记录频次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 管理信息
运行情况:按日记录,1次/日 主要药剂添加情况:按日或批次记
录,1次/日或批次 DCS曲线图:按月记录,1次/月
废气无组织污染防治措施管理信息: 按日记录,1次/日; 特殊时段环境管理信息:按照4.4.14.4.4规定频次记录; 对于停产或错峰生产的,原则上仅对 停产或错峰生产的起止日期各记录1次
原 3、一般按日或按批次进行记录,异常情况应按次记录
则 4、实施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其环境管理台账内容可适当缩减,至少记录污染防治设 施运行管理信息和监测记录信息,记录频次可适当降低
记
➢ 电子台账
录
电子文件记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
➢ 纸质台账
式
填报纸质材料。
2.3记录内容
(1)基本信息 (2)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3)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4)监测记录信息。 (5)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第三部分
执行报告
3.1样例
全国排污许可信息平台上看到的执行报告
3.2分类与周期
➢ 报告分类:按报告周期分为三类。
排污单位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时间提交执行报告,应每年提交一次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同时,还应依据法 律法规、标准等文件的要求,提交季度执行报告或月度执行报告。 ➢ 年度执行报告要求
1.7信息公开与监测管理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内容及方式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 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 号)及《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 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13〕81 号)执行。非重点排污单 位的信息公开要求由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
排污单位对其自行监测结果及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 整性负责。排污单位应积极配合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 督管理。
第二部分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
2.1样例
全国排污许可信息平台上看到的管理台账
2.2一般原则
一
1、本标准所指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为基本要求,排污单位可自行增加和加严记录要 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可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增加和加严记录要求
般 2、排污单位应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落实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的责任单位和责任 人,明确工作职责,并对环境管理台账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
排污许可证后管理
证后管理作用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企业“自证守法”;
《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
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依据
➢ 信息公开 ➢ 自行监测 ➢ 管理台账 ➢ 执行报告
具体体现
排污许可申请前信息公开 核发审核 日常管理 管理台帐 执行报告 自证守法
第一部分
自行监测
对于持证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年度,报告周期为当年全年(自然年);对于持证时间不足三个月的年度,当年可不提 交年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年度执行报告。 ➢ 季度执行报告要求
对于持证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季度,报告周期为当季全季(自然季度);对于持证时间不足一个月的季度,该报告周 期内可不提交季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季度执行报告。 ➢ 月度执行报告要求
企业需要掌握其主要污染物的 类型、名称、排放方式; 并通过自行监测的方式,掌握 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 超标排放情况 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并将以上信息主动公开。
1.2自行监测指南体系
1.3自行监测形式
自行监测的一般程序
制定初步监测方案 设置和维护监测设施
开展自行监测 做好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谢谢
1.1自行监测背景和依据
《环保法》第五十五条要求“重点排污单 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 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 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 了由企业“自证守法”,《排污许可证管 理暂行规定》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中, 均对自行监测提出明确要求。
信息发布
自行监测的方式
自动监测 手工监测
自主维护 委托维护 自主监测 外委监测
1.4制定监测方案
何时需要制定监测方案
新建排污单位在投入生产 或使用并产生实际排污行 为之前
申请排污许可证前
排放标准、企业生产状况、 适用指南或规范文件发生 变化时(变更)
明确适用范围
清查污染源,确 定主要污染源及
2.4记录频次
运行状态:一般1次/日或批次 生产负荷:一般1次/日或批次 产品产量:连续生产的;非连续生产的 ;周期小于1天的,按日记录,1次/日 原辅料:按照采购批次记录,1次/批 燃料:按照采购批次记录,1次/批
生产设施运行 管理信息
对于未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按年记录,1次/年; 对于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在发生变化时记录1次;
对于持证时间超过十日的月份,报告周期为当月全月(自然月);对于持证时间不足十日的月份,该报告周期内可 不提交月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月度执行报告。
3.3编制流程
3.4编制内容
排污单位作出承诺,并将 承诺书纳入执行报告中。
3.5简化管理要求
①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说明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包括排污 单位基本信息、产排污节点、污染物 及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管理要求等。 省略F.1
制定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主要内容
单位基本情况 监测点位及示意图 监测指标 执行标准及其限值 监测频次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和仪器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5开展自行监测
根据监测方案,制定监测计划和质量保证计划,按计划开展监测活动; 自行监测前,应该对监测方法进行技术能力验证,做好资源保障(人员、
②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说明。 异常情况说明。
简化 管理
③自行监测执行情况
自行监测要求执行情况 废气有效监测数据数量、监测结果 等
④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情况 说明是否按排污许可证要求记录环境 管理台账的情况
⑤实际排放情况及合规判定分析 各排放口的实际排放情况 实际排放量核算与分析 超标情况说明
⑥结论 1、报告周期内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 2、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下一步需进行整改的内容
设备、场所、试剂耗材),严格执行质控计划。委托第三方开展自行监测 的,应对第三方的自行监测活动进行评估。 自行监测过程中,应对各类信息进行记录。委托第三方开展自行监测的, 应该及时获取监测报告。 每次自行监测完成后对结果进行信息公开,根据自行监测结果,说明污染 物实际排放浓度、排放量、达标判定分析;对超标排放或者污染防治设施 异常情况的说明。
其他环境管理 信息
监测记录 信息
按照HJ 819及各行业自行监测技术 指南规定执行
2.4保存
➢ 纸质存储 应将纸质台账存放于保护袋、卷夹或保护盒等保存介质中;由专人签字、定点 保存;应采取防光、防热、防潮、防细菌及防污染等措施;如有破损应及时修 补,并留存备查;保存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年。 ➢ 电子化存储 应存放于电子存储介质中,并进行数据备份;可在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填报 并保存;由专人定期维护管理;保存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年。
基本信息
环境管理台账 记录频次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 管理信息
运行情况:按日记录,1次/日 主要药剂添加情况:按日或批次记
录,1次/日或批次 DCS曲线图:按月记录,1次/月
废气无组织污染防治措施管理信息: 按日记录,1次/日; 特殊时段环境管理信息:按照4.4.14.4.4规定频次记录; 对于停产或错峰生产的,原则上仅对 停产或错峰生产的起止日期各记录1次
原 3、一般按日或按批次进行记录,异常情况应按次记录
则 4、实施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其环境管理台账内容可适当缩减,至少记录污染防治设 施运行管理信息和监测记录信息,记录频次可适当降低
记
➢ 电子台账
录
电子文件记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
➢ 纸质台账
式
填报纸质材料。
2.3记录内容
(1)基本信息 (2)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3)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4)监测记录信息。 (5)其他环境管理信息。
第三部分
执行报告
3.1样例
全国排污许可信息平台上看到的执行报告
3.2分类与周期
➢ 报告分类:按报告周期分为三类。
排污单位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时间提交执行报告,应每年提交一次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同时,还应依据法 律法规、标准等文件的要求,提交季度执行报告或月度执行报告。 ➢ 年度执行报告要求
1.7信息公开与监测管理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内容及方式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 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 号)及《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 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13〕81 号)执行。非重点排污单 位的信息公开要求由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
排污单位对其自行监测结果及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 整性负责。排污单位应积极配合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 督管理。
第二部分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
2.1样例
全国排污许可信息平台上看到的管理台账
2.2一般原则
一
1、本标准所指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为基本要求,排污单位可自行增加和加严记录要 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可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增加和加严记录要求
般 2、排污单位应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落实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的责任单位和责任 人,明确工作职责,并对环境管理台账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
排污许可证后管理
证后管理作用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企业“自证守法”;
《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
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依据
➢ 信息公开 ➢ 自行监测 ➢ 管理台账 ➢ 执行报告
具体体现
排污许可申请前信息公开 核发审核 日常管理 管理台帐 执行报告 自证守法
第一部分
自行监测
对于持证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年度,报告周期为当年全年(自然年);对于持证时间不足三个月的年度,当年可不提 交年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年度执行报告。 ➢ 季度执行报告要求
对于持证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季度,报告周期为当季全季(自然季度);对于持证时间不足一个月的季度,该报告周 期内可不提交季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季度执行报告。 ➢ 月度执行报告要求
企业需要掌握其主要污染物的 类型、名称、排放方式; 并通过自行监测的方式,掌握 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 超标排放情况 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并将以上信息主动公开。
1.2自行监测指南体系
1.3自行监测形式
自行监测的一般程序
制定初步监测方案 设置和维护监测设施
开展自行监测 做好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谢谢
1.1自行监测背景和依据
《环保法》第五十五条要求“重点排污单 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 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 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 了由企业“自证守法”,《排污许可证管 理暂行规定》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中, 均对自行监测提出明确要求。
信息发布
自行监测的方式
自动监测 手工监测
自主维护 委托维护 自主监测 外委监测
1.4制定监测方案
何时需要制定监测方案
新建排污单位在投入生产 或使用并产生实际排污行 为之前
申请排污许可证前
排放标准、企业生产状况、 适用指南或规范文件发生 变化时(变更)
明确适用范围
清查污染源,确 定主要污染源及
2.4记录频次
运行状态:一般1次/日或批次 生产负荷:一般1次/日或批次 产品产量:连续生产的;非连续生产的 ;周期小于1天的,按日记录,1次/日 原辅料:按照采购批次记录,1次/批 燃料:按照采购批次记录,1次/批
生产设施运行 管理信息
对于未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按年记录,1次/年; 对于发生变化的基本信息,在发生变化时记录1次;
对于持证时间超过十日的月份,报告周期为当月全月(自然月);对于持证时间不足十日的月份,该报告周期内可 不提交月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月度执行报告。
3.3编制流程
3.4编制内容
排污单位作出承诺,并将 承诺书纳入执行报告中。
3.5简化管理要求
①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说明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包括排污 单位基本信息、产排污节点、污染物 及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管理要求等。 省略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