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小题狂练 第五周 小题天天练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周小题天天练21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第一次踏上徽州,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犹如丹青妙笔在用枯笔淡墨,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吸引着我寻幽而陶然忘返。
“徽式新屋”曾是非常时髦的民居型式,在徽州高移民输出的特殊时代里________。
然而,一旦________()。
《汪悔翁乙丙日记》记载了咸丰兵燹期间,作者避难故里绩溪的房子旧貌,半个多世纪以后编纂的民国《歙县志》,对徽州老房子的缺陷更是________。
老房子是徽商如日中天时精雕细琢而成的,它表达了久远的历史,成为明清时高层次地域文化的积淀。
但从总体上看,建筑内向封闭式分裂了人与自然的设计,不能提供有效的通风、采光条件,更无法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多数老房子是数百年前缙绅富商所建,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优哉游哉。
庭院之中,石台石桌,或设鱼池,或置盆景,将丘壑林泉浓缩于壶天之中,排遣文人雅士诗书之外的________,在俗务萦怀的内心深处,留存山林隐逸的一片净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风靡一时物是人非直抒己见闲情逸致
B.风行一时物是人非直言不讳气定神闲
C.风靡一时时过境迁直言不讳闲情逸致
D.风行一时时过境迁直抒己见气定神闲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的能力。
风靡一时:形容某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
风行一时:形容在某一时期普遍流行。
“风靡一时”和“风行一时”都形容一时很流行。
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
物是人非:景物依旧,而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
多用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世事变化的慨叹。
结合上文的“特殊时代”,应选用“时过境迁”。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直抒己见: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直言不讳”和“直抒己见”都表示直率地说出来。
但“直言不讳”含有毫不隐瞒的意思,“直抒己见”没有。
在这里应选用“直言不讳”。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气定神闲:心气平静,神情悠闲。
这里并不是形容神气的,结合上文“文人雅士”以及下文“山林隐逸”,应选用“闲情逸致”。
答案:C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徽式新屋”便不再时髦
B.“徽式新屋”便不再流行
C.徽派老房子便显现出它新的特点
D.徽派老房子便愈来愈显现出它的弱点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下文“对徽州老房子的缺陷更是”说明之前有提到徽派老房子的弱点,在这里应填入D项的句子。
答案:D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内向封闭式的建筑分裂了人与自然的设计
B.建筑内向封闭式会隔断人与自然的联系
C.内向封闭式的建筑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D.建筑内向封闭式会分裂人与自然的设计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内向封闭式”作“建筑”的定语,要放在“建筑”前,B项和D项语序不当;A项中“分裂……设计”搭配不当,故选C项。
答案:C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阅读是人类所能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活动之一,①_______________。
人类使用具有正规语法规则的语言进行交流至少发生在10万年之前,但是我们的阅读和书写仅仅出现几千年而已。
在5 000多年前,最早的文字由生活在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的苏美尔人发明的。
那时,②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大多数人都可以掌握阅读和书写技能。
但即便是现在,仍有不少儿童或成年人从
来没有机会学习阅读和书写技能。
如今,在这个地球上,每10个人就有1个人不会阅读或者书写,这意味着③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连贯的能力。
联系下文的“但是我们的阅读和书写仅仅出现几千年而已”,说明①处填的是阅读的历史很短,可以填入“但是它只有很短的历史”;“那时”和“如今”构成对比关系,联系下文“大多数人都可以掌握阅读和书写技能”和“但”引出的转折可知,②可以填入“仅有极少部分人可以阅读和书写”;联系上文“在这个地球上,每10个人就有1个人不会阅读或者书写”可知,③处可以填入“全球有不少文盲”或“要重视提高阅读和书写的技能”。
答案:(示例)①但是它只有很短的历史②仅有极少部分人可以阅读和书写③全球有不少文盲(或:要重视提高阅读和书写的技能)(意思对即可)
5.下面是荔枝新闻对2018年全国两会有关环保的重要指示的解读图示,请简要说明其构图要素及寓意,不超过150个字。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题干中关键提示词“环保”,依
次对图示中的构图元素进行分析,结合眼睛、白云、英文单词“home”的象征义来阐释其寓意即可。
答案:(示例)①构图要素:这个图由英文单词“home”和两朵云、2.5的数字以及一个向下的箭头构成,其中英文字母“home”中的“O”像一个眼睛。
②寓意:“home”代表家园,“O”像一个眼睛,代表着我们要像爱护眼睛那样爱护我们的家园。
两朵云代表我们需要蓝天白云,数字2.5和向下的箭头代表要降低PM2.5数值,减轻空气污染。
(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
C.袁诗前两句是说苔花在没有日光的夜晚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的精神。
D.“青春”指春天,“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
解析:考查鉴赏古诗词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袁诗中的“白日不到处”指的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并非晚上。
答案:C
7.这两首咏物诗除了托物言志外,各自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古典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首先要知道表现手法有哪些,鉴赏表现手法的题目,一要看内容写了什么,二要体会有怎样的作用。
《咏牡丹》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把牡丹的大而无用,与枣花小却能结实、桑叶柔却能养蚕结丝进行对比;《苔》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苔以人的思想行为。
答案:《咏牡丹》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本诗把牡丹的大而无用,与枣花小却能结实、桑叶柔却能养蚕结丝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牡丹的鄙视。
《苔》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它写苔花虽然小,却要学牡丹开放,表达了对不自惭形秽而努力展现自己的精神的赞美。
(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甫《春望》中,写诗人忧国思家,以致白发稀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描写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清风明月,浩江星空,他们饮酒时咏月吟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