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条件下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b点
B.与b点条件下相比,c点条件下暗反应强度大
C.X一般大于大气中CO2浓度
D.图中纵轴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2.N个氨基酸组成了M个多肽,其中有Z个是环状肽。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这些多肽一定都含有C、H、O、N这些元素
B.形成这些多肽,至少脱去了N-M+Z个水分子
C.这M个多肽至少含有N-M+Z个氧原子
D.这些多肽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数和游离羧基数均为M-Z
3.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脂肪都能作为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磷脂
4.肠腺细胞能够分泌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酶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D.脂肪酶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5.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撤去光照,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ATP增多,NADPH减少B.ATP减少,NADPH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6.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鉴别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别
B.细胞中的脂质都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以鉴定其分布
7.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B.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人体的骨中的重要成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8.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CO2
D.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9.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该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0.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浓度不能改变酶催化活性
B.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度
C.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11.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12.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13.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加热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放置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
D.花生子叶经苏丹III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14.大肠杆菌与洋葱细胞相比,前者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A.只有DNA或RNA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核膜包被成的细胞核D.没有细胞器
15.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
推测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利用光能,完成光合作用D.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16.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就是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应该用清水进行漂洗
C.实验过程中采用的龙胆紫染液也可以换用醋酸洋红染液
D.最后在观察装片时,会发现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的间期
17.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无丝分裂过程核膜消失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18.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最可能发生着()
A.细胞膜向内凹陷B.着丝点一分为二
C.核仁逐渐解体D.DNA正在进行复制
19.下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②和物质③均可为C3的还原供能
B.当物质④供应停止时,物质①的生成速率将下降
C.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暗反应速率可能升高,而光反应不受影响
D.为叶肉细胞提供H2l8O,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
20.运用光合作用原理,科学种植作物,可有效提高产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夏日正午利用井水漫灌的方法可有效减缓小麦的“光合午休”
B.农作物是自养型生物,施用有机肥只能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C.作物成行成列地整齐种植,可有效地通风,保障光合作用
D.玉米育种时,应选育叶片上下均匀分布、宽大舒展的品种
21.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都相同
C.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D.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22.科学家为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以伞藻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地中海伞藻的帽切去,无法长出同样的帽
B.新长出的“帽”形状与“足”的种类有关
C.伞藻细胞中的核酸全部在足部
D.伞藻通过细胞分化重新长出伞帽
23.用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OA段叶肉细胞中吸收光能的结构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
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无[H]和ATP的供应
24.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实验中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属于加法原理
B.实验中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属于减法原理
C.探究甲状腺功能的实验中切除甲状腺,属于减法原理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实验组作了加温等处理,属于减法原理25.下列物质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糖蛋白——识别与信息交流
B.纤维素——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
C.DNA——携带遗传信息
D.磷脂——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26.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
27.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
野生型和突变体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TP与[H]产量等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
B.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抑制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C.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速率比野生型低2.47(μmol CO2·m-2·s-1)
D.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片中的色素
28.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在细胞内进行
C.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也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D.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但不一定有中心体
29.如图为某农作物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I、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
若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则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在水分充足时该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出现“午休”"现象
B.曲线Ⅱ波谷的形成与气孔有关
C.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该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
D.导致曲线Ⅲ从6点至18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30.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与原三十九肽对比,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肽键数目减少8个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D.O原子数目减少1个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解题关键是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曲线图的分析:a、b两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光照强度不同;b、c两点的光照强度相同,二氧化碳
浓度不同。
【详解】
A、a、b两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光照强度a点大于b点,光反应强度大于b点,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b点,A正确;
B、b点和c点的光照强度相同,光反应强度相同,但c点光合速率大于b点,说明二氧化碳浓度X大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故c点暗反应强度大于b点,B正确;
C、b点和c点的光照强度相同,光反应强度相同,但c点光合速率大于b点,说明二氧化碳浓度X大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C正确;
D、图中纵轴表示的是真实光合速率即总光合速率,D错误。
故选D。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N个氨基酸形成的M个多肽中,有Z个环状肽,有M-Z个链状多肽。
【详解】
A、多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一定含有C、H、O、N这些元素,A正确;
B、形成这些多肽,脱去水的数目为N-(M-Z)=N-M+Z,B正确;
C、这M个多肽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至少为N+(M-Z)=N+M-Z,C错误;
D、这些多肽含有的游离的氨基和羧基的最小数目与肽链数目一致,为M-Z,D正确。
故选C。
【点睛】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属于单糖,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是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膜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解】
A、组成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A正确;
B、糖类不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如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物质,B错误;
C、糖原是动物细胞内重要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内重要储能物质,脂肪是动植物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
D、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D正确。
故选B。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脂肪酶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详解】
A、脂肪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故其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
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错误;
D、脂肪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故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苏丹Ⅲ染液是鉴定脂肪的,D错误。
故选A。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详解】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撤去光照,短暂时间内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减少, C3化合物被还原的少,因此C3化合物增多,还原产物C5化合物减少,故选D。
【点睛】
光照突然改变,首先影响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这两个产物与暗反应的C3的还原相关,因而会影响C3和C5的含量发生变化。
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
A、斐林试剂能鉴别还原糖,细胞中二糖如麦芽糖是还原糖但蔗糖是非还原糖,多糖都是非还原糖,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别,A错误;
B、脂质中只有脂肪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磷脂除了
C、H、O三种元素外还有N和P,B
错误;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C正确;
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用甲基绿-吡罗红试剂可以鉴定其存在和分布,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
A、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体内缺乏Fe2+,血红蛋白不能合成,A 正确;
B、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B正确;
C、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部分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D正确。
故选C。
【点睛】
对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理解及对相应缺乏症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总体上看,反应物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有氧气,碳水化合物和水。
【详解】
A、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CO2→C3→(CH2O),A正确;
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B正确;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H2O,C错误;
D、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CO2)消耗或产物(O2等)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D正确。
故选C。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盐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
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这说明钙盐和钾盐在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知识,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正确分析曲线图。
【详解】
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pH等条件有关,酶的催化活性与底物浓度无关,A正确;由图可知,物质B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活性使反应速度降低,但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消除物质B的作用,说明物质B不是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度,B错误;由图可知,物质A能增强酶的活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C正确;增大底物浓度后,只加酶的曲线与加酶和物质B的曲线彼此重叠,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D正确。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A正确;
B、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B错误;
C、图中原始真核生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的外膜来源于细胞自身的细胞膜,内膜来源于蓝藻的细胞膜,所以二者在成分上有差异,C正确;
D、有图中信息可知,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D正确。
故选B。
【定位】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异同和亲缘关系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根据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变化进行判断
【详解】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①正确;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正确;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含有1个染色体组,④错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⑤正确;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⑥正确.
故选C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生物体内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原理
A、香蕉中有可溶性还原糖,故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加热检测还原糖能出现砖红色,A正确;
B、黑暗中放置24h的天竺葵叶片,即经过了饥饿处理,叶片中的淀粉已被消耗完,故用碘液检测淀粉不能出现应有的颜色,B错误;
C、健那绿是线粒体的活体染料,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绿色的线粒体,C正确;
D、花生子叶中富含脂肪,故花生子叶经苏丹III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呈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正确。
故选B。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A、大肠杆菌与洋葱细胞中都含有是DNA和RNA,A错误;
B、大肠杆菌与洋葱细胞都有细胞壁,只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B错误;
C、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洋葱是真核生物,故大肠杆菌与洋葱细胞相比,没有核膜包被成的细胞核,C正确;
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洋葱是真核生物,二者都有细胞器核糖体,除此之外洋葱细胞有多种复杂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15.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细胞器中含有RNA,不含DNA,而细胞的细胞器中,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核糖体只含有RNA,其他细胞器中都没有DNA和RNA,根据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可知,D正确,A、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各种细胞器的特点的掌握情况。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培养洋葱,b表示解离,c表示染色,d表示漂洗,ef表示制片,g 表示观察,其中染色和漂洗的步骤颠倒。
【详解】
A、该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形成的,A错误;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应该用清水进行漂洗,B正确;
C、龙胆紫染液和醋酸洋红都属于碱性染料,实验过程中采用的龙胆紫染液也可以换用醋酸洋红染液,C正确;
D、分裂间期持续时间较长,最后在观察装片时,会发现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的间期,D正确。
故选A。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细胞的无丝分裂:
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A正确;
B、动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B错误;
C、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会消失,C错误;
D、衰老细胞不再分裂,无丝分裂可出现于高等生物,也可出现于低等生物,D错误。
故选A。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有间期DNA复制完成后,前期,中期。
【详解】
A、细胞膜向内凹陷为末期,A错误;
B、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后期,B错误;
C、核仁逐渐解体是前期,C正确;
D、DNA正在进行复制,还未形成完全的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C。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①为水光解产生的氧气,②为ATP,③为[H],④为二氧化碳。
【详解】
A、②为ATP,③为[H],都可以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A正确;
B、当物质④CO2供应停止时,暗反应速率降低,从而影响光反应,导致物质①O2的生成速率将下降,B正确;
C、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暗反应速率可能升高,而光反应随之升高,C错误;
D、H2l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生成C18O2,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D正确。
故选C。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及相关应用:
(1)光照强度: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较低,如虚线所示。
间作套种时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合理采伐,冬季温室栽培避免高温等都与光补偿点有关。
(2)CO2浓度: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3)矿质元素: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适量地增施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