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对策
作者:陈琳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8期
一、五年制高职大学生的由来
作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五年制高职教育在我国举办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1984年,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工程教育层次、规格和学习年限调整改革问题几点意见》中提出,高等工程教育“办学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办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短期职业大学,或由普通高等工科学校办专科,还可以试办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学习年限五年”的改革意见,这一意见奠定了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基础。

2000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印发了《关于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制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正式作出了界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专门应用性人才。

2002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意见》对五年制高职的发展方针,办学主体,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经费投入和管理体制作出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走向成熟。

一方面,随着五年制高职的特色和优势的发挥,走上工作岗位的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因其“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职业能力强,上岗适应期短,思想作风好,工作踏实”,以其鲜明的技能优势和素质优势在工作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欢迎,但另一方面,联院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二、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一)五年制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根据何亚琼、姜新峰对150名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学生的检出率为21.48%,明显高于卢凤报道的师范大专生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7.52%(2009级)、9.62%(2010级)、9.01%(2011级)和徐晓沄报道的高职新生阳性检出率12.8%(2009级)、8.1%(2010级),16.2%(2011级)。

尤其是在恐惧、焦虑、抑郁等维度上分数较高,无论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还是全国高职生常模相比,差异都是极显著的。

由此可见,五年制高职新生是高职生、大专生群体中非常特殊的群体,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

(二)自信心缺乏
五年制高职生大部分由于中考失利,没有考入理想的高中,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高职院校,与同龄人相比,会觉得处于弱势。

而社会上对职校生的认知影响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被忽视或拒绝是引起自卑情结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果一个人被忽视,那将会导致他的自我价值感丧失,这会给他带来巨大的、难以克服的自卑感。

而多数五年制学生在中学、甚至在小学时代学习就处于中下游的地位,得不到教师的关注,缺少成功的体验,受到批评和指责总是多于表扬与鼓励,从而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三)情绪管理能力欠佳
五年制高职生一般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尚处在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情绪波动大、情感体验复杂、容易陷入情绪困扰等青春期情绪特点依然存在,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尚未完全建立,高职院校师生间、学生间相对松散的情感依赖关系容易激发他们情绪上的问题,表现为容易紧张、焦虑、抑郁和易怒。

(四)厌学心理普遍
五年制高职生本身生源主要就是文化基础薄弱没有信心或无法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初中小学阶段开始就不同程度的存在厌学心理,升入职业院校后,没有了升学压力,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有部分学生即使有求学的欲望,但由于习惯了中小学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对高职自主学习模式不适应,也缺少应对高职学习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如人意。

三、目前五年制高职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宏观调控,缺乏配套政策与制度管理
自从2000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印发了《关于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制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到2001年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管理职能划转到职成司,职成司于2002年3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之后,教育部未再就五年制高职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只是在2006年,针对五年制高职办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要求“严格控制规模,严格质量管理”。

五年制高职究竟该如何发展,国家缺乏及时调控和指导,缺乏系统完善的政策与措施,导致高职院校对五年制高职生的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也造成没有长远目标、没有系统规划的乱状。

(二)课程教材使用混乱、标准不一
目前在五年制高职教材的选用上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脱节,不能很好的衔接;二是文化基础课存在拔高现象,与初中教材衔接不好,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对学习失去信心;三是很少有专门适用五年制高职的教材,其专业教材基本是和三年制高职通用的,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盲区
五年制高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他们敏感而情绪化、冲动而不顾后果、独立却极端自尊、憧憬未来却又往往容易悲观失望。

这样矛盾重重的心理问题多发期却恰恰缺少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帮助。

在一般高职院校中,心理普查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是针对三年制学生开展的,五年制学生要升入三年制年级后才统一进行,在前两年的学校生活中几乎是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心理援助、心理监管都是五年制学生管理中的盲区。

(四)辅导员负责制难以胜任
目前高等学校基本都采取的是辅导员负责制,一名辅导员同时管理2-3个班级。

但五年制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带五年制的辅导员不仅要进行日常教学管理,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生活管理,上课考勤、吃饭睡觉、财产管理面面俱到,一般辅导员难以胜任。

四、做好五年制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编写五年制特有的课程教材
一方面是基础课程教材,既能适合他们仅有初中毕业生水平的知识起点,又能跟即将开始的高职专业相衔接,让他们在一开始就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是专业课程教材的编订,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编订适用于五年制学生的专业教材,凸显五年制教育专业技能扎实的优势。

(二)用班主任负责制补充辅导员负责制的不足
五年制高职生前两年的管理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员一人难以应对。

可以每班增设一名班主任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辅导员负责行政上的事务管理,班主任负责人文上的关怀和照顾,各司其职又亲密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前两年的“关键期”。

(三)对入校新生开展适合初中毕业生的心理普查,为每个五年制高职生建立心理档案
利用SCL-90、EPQ等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对五年制大一新生开展心理普查,了解和把握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一方面可以筛查出可能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与关注和处理,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各项教育工作。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16-18岁是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内心是充满矛盾、焦虑的,情绪也是不平衡而容易偏激、走极端的,如果在这一时期能够得到
科学、耐心的引导和教育,将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健全而健康的人格,对他们整个人生都是一笔财富。

(五)开展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的校园活动,融入校园生活
高职院校招收五年制学生往往只是一个补充,并不是主要办学内容,办学的主体仍是三年制的大专生,故开展的校园活动也好,校园生活的宣传主体也好,都是以三年制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专门针对五年制学生的全院式活动几乎为零,这导致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没有存在感,对学校没有归属感。

所以,为了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融入校园、以校为家,也为了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应该多组织开展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的校园生活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六)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参与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管理问题,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社会问题,它绝不是一个学校、一个部门、一个班级能够在特定的教育教学空间可以独立完成的,它需要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家庭的深度参与。

就社会而言,首先需要社会正确对待五年制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成长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关心而不是抱怨、指责;就家庭而言,家长必须承担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重担,绝不可认为孩子走进了高职学校,就可以对其成长过程不闻不问。

学校与家长应加强彼此的联系,在共同的教育过程中完成对孩子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心智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姜晖.关于做好五年制高职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89-91.
[2] 岳桂贞,司海峰,张一恒.论民办高校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水平[J].山东纺织经济,2014(4):40-41.
[3] 林丽萍.浅谈高职生心理特点与心理教育策略[J].嘉兴学院学报,2002(6):87-89.
[4] 赵远征.山东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5] 苏海峰.五年制高职阶段学生管理之我见[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3):93-94.
[6] 梁莹香.五年制高职生的厌学现象及其对策[J].大学时代,2006(7):65-66.
[7] 梁杰.五年制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3(1):36-38.
[8] 耿岚.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14(9):14-16.
[9] 何亚琼.五年制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4):1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