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小方块

学生:小方块学具

一:导入

考考大家的眼里,比一比谁多谁少。(出示课件)谁比谁多?多几个?

你怎么一眼就看出的?(引出对齐排列)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比对比少的问题,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学校开展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活动,一起来看看今天他们又在忙什么?(课件出示情景图)

学生:她们正在捡垃圾。

老师:对,他们正在捡垃圾,并把垃圾进行分类。他们的劳动成果都展示在了这个表格中了。仔细观察一下他们都捡了什么?

易拉罐,矿泉水瓶

谁能准确的读出数学信息?

真棒,他能准确并且有顺序的读出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不能?

(设计意图: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建立感情的第一桥梁,也是经营整个课堂气氛的第一道关卡。上课开始,我用比多比少的问题激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引课环节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比多比少一一对应”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新课环节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二:你说我讲

好,谁能告诉老师,一班捡了多少个易拉罐?二班捡了多少个易拉罐?28指的是什么?6指的是什么?我们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谁能根据前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1:两个班一共减了多少个易拉罐?

学生2: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一班和二班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还可以怎么问?

一般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真棒,老师把第二个信息放到黑板上,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怎样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10+15=25

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15-10=5(个)

到底用加法呢还是减法呢?数学中遇到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来解决?

学生:画图,摆学具。

真棒,请同学们用自己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在摆之前同学们先来想一想:

1:一班应该摆几个?二班应该摆几个?

2:怎样摆能清楚的看出谁多谁少?好,开始吧。

三:小组合作探究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形,一起动手摆一摆吧。

学生展示:一班摆10个,二班摆15个,摆成两排,一个对着一个摆

同学们,他摆的好不好?好在哪?

摆成两排

一一对应

说的真好。

请小组看看你们摆的学具,互相说一说

好,谁来和大家说一说哪一部分是二班比一班多的那一部分吗?那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有好朋友的,对,有好朋友的也就是和一班一样多的。也就是说我们把二班捡的易拉罐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只要去掉?就是?所以应该用?你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在自主探究活动中,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了今天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生成了本节课的学习材料,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好,接下来我们打开课本看到49页,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谁来到黑板上写一写?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嘛?

好,谁来帮助他?

学生:把28个矿泉水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易拉罐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易拉罐多的,只要去掉和易拉罐同样多的,剩下的就是矿泉水瓶比易拉罐多的,同时也是易拉罐比矿泉水

瓶少的。

谁再来和他说一下?

学生:把三班捡的矿泉水瓶分成两部分,去掉和易拉罐一样多的那一部分就是矿泉水瓶比易拉罐多的,也就是?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的。说的真清楚。

你会说了吗?自己和同学们说一遍

嗯,真棒,咱们把掌声送给他

看来同学们学的都不错,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到自主练习的第一题

你能从图中找出两个数学信息吗?

学生:黄色的方块有10个,绿色的方块有8个

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一个像今天学的数学问题吗?

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个?还可以?第二行比第一行少几个?

谁能来列算式解决?

学生:10-8=2(个)

第二个问题谁来找数学信息?

行色的花有5朵,红色的花有14朵

谁能提出问题?

第一行比第二行少几多?还可以?红色的花比黄色的花多几朵?

怎样来列算式解决?

学生:14-5=9(朵)

同学们真棒,学到这里我们这节课就结束了,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首儿歌呢,想不想听?

播放歌曲《低碳贝贝》

希望同学们像这首歌里唱的那样做个低碳宝贝好不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比较调皮,自控能力比较差,但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课堂比较活跃,思维跳跃比较快,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解决这类问题,以往比较多几个都是从图上看出来的。因此,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了学生在第一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初步认识的“同样多”、“谁

比谁多”的概念,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过程和方法。

本班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践,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一一对应”,并能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但是有个别几个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对于所学知识不能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平时应该多注意,可以适当的单独辅导。《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者少几的问题》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5=

14-5=

6+6=

12-5=

14-6=

12-9=

二、在○里填上“>”、“<”或“=”。

13-4○4

15-7○8

16-8○9

12-5○7

11-6○6

14-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