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2. 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事物发展的趋势)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 的、不显著的变化。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 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是统一物的分解、是平衡、静止的破坏等) 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 这个事物; 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 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
要用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
新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世界观(原理)
(对应)方法论
1.发展的普遍性及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辩 发展的实质 证 2.发展是前进性和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 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曲折性的统一 (前 的
发 展 观 3.发展是量变和质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
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
•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2.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 新的量变。 • 3.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又在新质变的基础上开 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1)做任何事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 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 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一)发展的普遍性
• 1. 自然界是发展的。 • 注意: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
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 物的变化和发展。(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 2.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 3.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 总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什么是发展?
1.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经济发展与 环境、资源、人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 合理、节约利用资源,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着眼于未来的长 远发展,必须用搞好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条件,这 就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众多、资源 相对贫乏,森林覆盖率较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 展就是从这些具体的国情出发,制定的正确的发展战略。 4. 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规律办事。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破坏生态环境、 大量浪费能源,违背了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 5.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注重量的 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体现党和政府高度 重视量的积累,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判断量变与质变的 根本标志:
讨论
质变一定是发展吗?
回忆:发 展的实质
•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 质变分为前进的、上升的和倒退的、下降的 两方面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 变就没有发展,质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 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能叫做发展。 • 结论: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对比:运动、变化大前途
否
旧事物
1.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趋势)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 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前途 光明
新事物 必然战 胜旧事 物
第二, 新事 物的 优越 性
变的统一(量变和 质变创造条件; 质变辩证关系---发展 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抓住 的状态) 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 飞跃和发展。
途是光明的,道路是 又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 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 曲折的---发展的趋势) 受挫折与考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 相协调。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 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转变。坚持节约发展、 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 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 础上开始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 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掌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生 活和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⑶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方法论 1. 坚持适度原则 2. 重视量的积累,(反对急于求成、“激变论”) 3. 要抓住时机,促成发展。(反对优柔寡断、“庸 俗进化论”)
运动变化是否就是发展?
(二)发展的实质
1.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相同点:
都表明事物不是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 区别: 运动变化: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
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具有向前、进步、上升性质 的变化,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过程
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 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 袭计划失败。 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
量变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运 动 变 化
两种状态
前进的、上升的——发展
质变
倒退的、下降的
结论:事物的发展要以量变为基础, 最终通过质变实现的。
量 变
<100º C
≥100º C
水
(气体) 水蒸气
水蒸气
质 变
加 水
温 (液体)
思考
思考;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 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
续:原来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 所以败也。
(1)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2) 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荆人”的影子?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趋势)
为什么?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回忆:什么是发展? 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
(3)要求:
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 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要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 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 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 煌。
明天
今天
昨天
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 于什么样的阶段和时期?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
中学阶段被称为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是 长身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从 一定意义上说,它对人生的前途、理想的实现 起重大的作用。 每个青年学生,都应该珍惜这个阶段, 认真读书,积极上进,不怕困难和挫折,努力 为人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 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 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 1 粒米,第二个格子里 装 2 粒,第三个格子装 4 粒,第四个格子装 8 粒, 以此类推,直到把 64 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 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 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 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 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 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 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 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骇人听闻。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3)要求: 2. 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人们的启发
小结:
一、原理
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
二、方法论
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有:
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 防微杜渐 9. 欲速则不达
A. 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
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规模等方面发生 变化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 生的变化 B. 量变是否一定会有质变?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事物主要矛盾 的主要方面决 定的
性质
C. 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是否意味着结束?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人们的启发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 料进行分析。
论述题
解 题 指 导
可要记 住 啊!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 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 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 大,能力要求高,要求我们研究材料,从材料中获 取有效信息,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理。答题格式是 “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
克服了
汲取了
增添了
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 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 善的地方 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 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
新事物 道路 曲折 旧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