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气工程(多媒体23)
采气工程方案
采气工程方案采气工程方案设计根据选区结果和气藏工程研究结论,从采气方式、生产管柱、增产措施、防腐防垢、动态监测、安全控制等方面,针对先导性试验的要求和特点,对采气工程进行研究。
1 开采方式依据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特点和气藏类型,本次研究选定三个试验井组(大16、大15、大10井组)的开采方式均为利用天然能量衰竭式开采。
2 采气方式根据大牛地气田的气藏地质特征、气藏工程设计以及气藏生产的地面条件,三个井组的采气方式均为油管自喷采气。
3 气井节点分析3.1 气井合层开采分析3.1.1 多层合采可行性分析大牛地气田具有多套气层叠合连片的特点,试验区单层平均无阻流量1.8×104m3/d,产能较低,只有采用多层合采,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盒3、盒1、山1、太2段基本储层性质及天然气性质类似;各层段地层水均为氯化钙;天然气性质类似;各层孔隙度、渗透率大小接近,层间基本均质;盒3、盒1、山1、太2段气藏压力系数范围接近;根据李熙哲等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界深盆气气水分布与压力特征》中的研究成果,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地区上古生界盒8段(即盒1段)山西组基本为一个压力系统。
其中盆地北部压力系数一般为0.746~0.981,中部气田下石盒子组压力系数为0.787~0.998,陕141井区山2段(即山1段)常压区。
这与大牛地气田DST结果基本一致。
根据钻探结果,最顶部的盒三段气层距最低部的二气约250米左右,根据地层平均压力梯度计算两个压力差4MPa左右,由于各气层均为特低渗气层,理论研究表明,特低渗油气藏存在启动压力,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压差较大(特别是按照多层合采配产相对较高),井筒中各层在较短时间将会达到动态平衡,不会出现倒灌现象。
本次试验确定在大10井组进行多层合采试验,通过对大10井太2段、山1段、盒1段、盒3段四个产气层位的试井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大10井4个层段实测无阻流量之和为*****m3/d,具备合采的物质基础;依据DST测试结果,盒1段压力系数为0.85,山1段压力系数为0.9,压力系数基本相同,为同一压力系统,多层合采时,层间干扰的可能性较小;各层地层水的水型均为氯化钙,PH值偏弱酸性,合采不易结垢;最上部1的盒3段与最下部的太2段射孔距离为205米,距离不大。
采气工程(多媒体2222)
采气工程(多媒体2222)采气工程(多媒体2222)采气工程是一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从地下储层中提取和生产天然气的工程活动。
随着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加,对采气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多媒体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采气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多媒体在采气工程中的几个应用方面:1. 模拟与可视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采气工程的模拟与可视化,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采气工程的各个环节。
通过模拟与可视化,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采气工程的效果,降低工程风险。
2. 数据管理与分析:采气工程需要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数据的快速管理和分析。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对地质勘探、生产数据等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3. 培训与教育: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采气工程的培训与教育。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交互式培训材料和虚拟实验室,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采气工程的理论和操作技能。
4. 远程监控与控制: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采气工程的远程监控与控制。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采气工程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采气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多媒体在采气工程中的挑战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采气工程中时,也面临一些挑战:1. 数据安全性与隐私保护:采气工程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如地质信息、生产数据等,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2. 技术复杂性与成本: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采气工程时,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如何降低技术复杂性和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3. 系统的实时性与稳定性:采气工程是一个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多媒体技术在应用于采气工程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多媒体技术在采气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合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采气工程的发展和提高工程效率。
采气工程
第一章天然气:指以甲烷为主的复杂烃类混合物,通常也含少量的乙烷、丙烷和更重要的烃类,以及若干不可燃气体。
天然气分类:天然气的组成通常用摩尔组成,体积组成或质量组成。
1、按烃类组成关系分类:干气、湿气、贫气、富气。
干气:C5以上液态烃类含量低于13、5的天然气。
湿气:C5以上液态烃类含量高于13、5的天然气。
贫气:丙烷以及以上烃类含量少于13、5 的天然气。
富气:丙烷以及以上烃类含量少于13、5 的天然气。
2、按矿藏特点分类:纯气藏天然气、凝析气藏天然气、油田伴生天然气。
3、按硫化氢、二氧化碳含量分类天然气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含量很多的天然气称为酸性天然气。
硫化氢含量和二氧化碳可以忽略的天然气称为净气。
气体的偏差系数:一定量的天然气,在相同压力温度下,实际体积与理想体积之比。
天然气体积系数:一定质量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地面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体积系数的倒数定义为膨胀系数。
膨胀系数:等温条件下,单位压力改变引起的天然气气体体积的变化量。
天然气粘度:单位面积上的剪切力与垂直流动方向上的速度梯度成正比例系数就称为流体的粘度。
y u x φφμτ=-=xy xy τ —剪切应力N/m ²μx —在施加剪切力的x 方向的流体速度m/sμ—绝对黏度,也称动力粘度pa ·s运动粘度:绝对黏度与同温、同压力下该流体的密度的比值。
天然气水露点:指在一定压力下与天然气饱和水蒸汽量对应的温度。
天然气的烃露点:在一定压力第一滴烃类液体析出时的平衡温度。
天然气的密度:单位体积天然气的质量。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天然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值比。
97.28gg M =γ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一般为0、5-----0、7天然气的相对分子质量Mg=∑=n 1i i im y计算天然气的偏差系数:查图法,实验法,经验公式法①∑==1i cii pc p y p②已知天然气相对密度rg 对于干气:2pc 71813.93T g g r r -+= 对于凝析气:2pc 7.39r 3.1839.103T g g r -+= 拟对比压力pr p 和拟对比温度pr Tpc pr p p =p ,pc pc T T T =Papay 公式计算z计算天然气的粘度:K=(9.4+0.02Mg)(1.8T)^1.8/(209+19Mg+1.8T)X=3.5+986/1.8T+0.01MgY=2.4-0.2xUg=0.0001Kexp(X ρg^r) ρg 密度用g/cm ³天然气体积系数Bg 计算Bg=3.458*0.0001(ZT/P) T 的单位K ,P 的单位MPa气相色谱仪测出天然气的组分:天然气中最重要非烃类的物质H2S绝对湿度:指每单位容积的气体所含水分的重量热值:完全燃烧1kg 的物质释放出的热量天然气储量丰度:天然气地质储量除以区块面积含水率的表示方法:——————————第二章 气井产能、井筒和地面管流动动态预测气井产能:指单位生产压差条件下能有多少天然气从气藏流向井底。
采气工程(多媒体2222)简版修正
采气工程(多媒体2222)1. 引言采气工程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从地下储层中开采天然气的工程。
多媒体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多媒体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优势。
2. 多媒体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2.1 数据采集与监测多媒体技术可以用来采集不同方面的数据,例如地质地球物理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被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实现对采气工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2 模拟与仿真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采气工程中的各种情况,例如气井的打井过程、油气流动的模拟等。
通过模拟和仿真,可以更好地理解采气工程中的复杂过程,并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进。
2.3 现场培训与教育多媒体技术可以用来进行采气工程的现场培训和教育。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模拟,可以提供真实的工程情境,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采气工程的知识和技能。
3. 多媒体在采气工程中的优势3.1 提高效率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采集和监测,使工程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
多媒体模拟和仿真也可以加速工程的优化和改进过程,提高效率。
3.2 提高安全性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和演示采气工程中的危险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培训,从而提高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实时的数据监测也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3.3 降低成本多媒体技术可以减少试错和误操作的可能性,降低工程的成本。
通过多媒体模拟和仿真,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避免损失。
多媒体培训和教育也可以减少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
4.多媒体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并降低成本。
在的采气工程中,多媒体技术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仅可以提升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技能水平,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
采气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采气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采气工程是指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从地下天然气储层中开采取得天然气,并经过处理、集气运输等环节供应市场的技术和工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采气工程的技术和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1.技术现状(1)勘探技术:国内的勘探技术目前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深部勘探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成像技术和地震探测技术的发展,为深部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采出技术:在采气的技术手段上,液化天然气等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通过对原油进行稳定化处理,使得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提升。
(3)输送技术:采气工程中输送技术主要指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
国内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已经逐步完善,并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天然气管道网络。
2.发展趋势(1)应用先进技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将资源的勘探精确化、采出效率化、输送模式智能化,可以大幅提升采气工程的效率。
例如,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可以提高勘探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2)多元化发展:未来,采气工程将更多地关注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比如探索深海天然气储层、铁路或公路运输、天然气供应链的智能化等方向,同时还将致力于将地下气田资源和清洁能源的联动发展。
(3)环保治理:在采气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同时需要注意环保的问题。
此外,应加大环保发展的种种措施,例如应用新型环保材料、优化系统设计,最优化系统的运行,减少环境的污染等等。
总的来说,未来的采气工程技术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将会成为环保、清洁能源背景下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
采气工程
1、干气井井底压力计算
4 流通断面 润湿周长
d eff
2 4 d 2 d12 4 d 2 d1 d 2 d1
5 d eff 直接替换压力计算式中的d5 值得提请注意的是,切勿将
因环形空间流速
v 流量 环形空间断面
4
d d
1.324 10 18 f q scT Z 2 C d5 0.03415 g H P2 dP P1 P C 2 TZ P
1、干气井井底压力计算
2
可积分得
p2 P e
2 1
2s
1.324 10
18
f q scT Z
2
d
5
e
2s
1
s
0.03415 g H TZ
2 K 1
图6.3 ~关系图
第六章井筒和地面管流动态预测
第五节 节流处的压力、温度变化
通过节流装置后的天然气温度可以按下述办法计算。
由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在节流装置上游进口处有:
p1
1
Z 1 RT1
而节流装置喉部,则为
p2
2
Z 2 RT2
天然气节流装置的流动可视为绝热过程,则有
p1
dQe 2 rt U 0 Te T dH
Te T0 g T H
U0—总的传热系数,kcal/(m2·s·℃) 可以得出下列微分方程:
g H dT T B t dH A A
图6.2 温度分析示意图
A
C pmwm 2 rt U 0
hl wg dP dqg g 1 B g T0 C pm wm PdH dH C pm A
采气工程教学大纲
《采气工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采气工程课程编号:042306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适应专业:石油工程先修课程: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执笔人:张光明审订人:赵明跃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属于石油工程专业限选专业课近年来,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作为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天然气开采方面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即在于使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比较系统地掌握了采油技术的同时,对采气技术也有比较好的了解,使其能适应今后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形势。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了解气田开发的一般过程。
2.掌握与采气工程有关的基本理论计算。
3.能用系统分析方法优化设计气井的基本结构参数及生产制度。
4.能分析预测气井动态。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 2学时第一章气井产能 6学时第一节天然气向井底流动的特点第二节气井产能基本方程第三节气井产能试井工艺第四节气井流入动态预测第二章气井井筒流动状态 6学时第一节气体稳定流基本方程第二节纯气流动态第三节气水同出动态第四节气体通过气嘴的流动第三章集输气管流动态 2学时第一节纯气流第二节气液同流第四章气井生产参数设计与动态分析 6学时第一节气井生产系统分析方法第二节敏感参数分析第三节油管设计第四节水合物预测第五节防冲蚀分析。
第五章排水采气工艺 6学时第一节气举排水采气方法第二节泡沫排水采气方法第三节其它排水采气方法第六章气井井场工艺及特殊气田开发 2学时第一节节流调压第二节气液分离及计算第三节天然气脱水第四节凝析气田、煤层气田开发。
第七章其它 2学时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无)五、上机内容与学时分配:(无)六、大纲说明:1.先行课程为《油层物理》、《渗流力学》等专业基础课,与《油藏工程基础》、《采油工程》为并行课程,原则上,凡是与《采油工程》课程完全重复的内容,在本课程中只作简要介绍,而另外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
采气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采气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采气工程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
目前,采气工程技术已经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一环,为确保油气资源高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就采气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1、采气工程技术定义采气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天然气的开采和收集的技术及其相关工程技术。
采气工程技术还包括天然气输送、储存、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1)天然气开采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气钻探、压裂、采气井完井、洗井、注采井技术等。
(2)天然气输送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气输送管道、立式气井、压缩机站、调压站等。
(3)天然气储存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气储运设施、地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储存等。
(4)天然气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气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光谱分析仪等。
(5)天然气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气发电、移动加注站等。
采气工程技术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然气拓展开采:在原有采气田中,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使油气资源的有效开采率不断提高。
(2)露天开采天然气:在平原等开阔区域采用浅埋气藏的露天开采技术。
(3)非常规气的开采:如致密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
1、节能减排越来越多的天然气工程技术被用于实现节能减排。
采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注重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采气工程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采气工程技术将会更加先进、高效和可持续。
3、数字化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推进,采气工程技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引人瞩目。
数字化将会改变采气工程技术的传统方式,使采气工程技术更加智能化、一体化和高效化。
4、集成化随着各种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采气工程技术将会越来越向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在集成化的背景下,采气工程技术将会建立起更加协同配合的系统。
结语总之,采气工程技术已经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一环,未来将会更加注重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借助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数字化和集成化也将成为采气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采气工程(多媒体1)(2024)
引言概述:采气工程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设备,将天然气从地下储层中提取到地面进行加工和利用的过程。
随着天然气资源的逐渐丰富和需求的增加,采气工程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多媒体技术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勘探和开发阶段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生产和运输阶段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安全监测和维护阶段的作用、以及多媒体技术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应用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多媒体技术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1.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发展2.多媒体技术在采气工程中的重要作用3.多媒体技术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场景二、多媒体技术在勘探和开发阶段的作用1.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2.多媒体技术在储气库开发中的应用3.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田开发中的应用4.多媒体技术在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5.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生产技术优化中的应用三、多媒体技术在生产和运输阶段的应用1.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的应用2.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储运中的应用3.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分布系统中的应用4.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管道运输中的应用5.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压缩和液化中的应用四、多媒体技术在安全监测和维护阶段的作用1.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安全监测中的应用2.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泄漏监测中的应用3.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设备维护中的应用4.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数据分析中的应用5.多媒体技术在故障检修中的应用五、多媒体技术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应用1.多媒体技术在天然气燃烧控制中的应用2.多媒体技术在尾气排放控制中的应用3.多媒体技术在能源利用优化中的应用4.多媒体技术在绿色采气工程中的应用5.多媒体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总结:多媒体技术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勘探开发阶段、生产运输阶段、安全监测维护阶段以及环保和节能方面的应用。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采气工程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安全风险、保护环境等。
采气工程方案设计规范
采气工程方案设计规范一、设计依据1. 采气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煤矿安全标准规范》、《石油气田工程设计规范》等。
2.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采气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勘测、地质报告、工程勘察报告、工程设计文件等。
二、设计范围1. 采气工程设计范围应包括天然气采集、输送、储存等相关工程内容。
2. 对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采气工程设计应根据相应的地质勘测结果进行相关设计。
三、设计内容1. 采集工程设计(1)根据地质勘测结果,确定天然气采集点的位置,并考虑到地质构造、地下水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
(2)设计包括采气井的井筒设计、井口设备选择、生产管路布置等相关内容。
2. 输送工程设计(1)根据采集点位置进行输气管道的设计,包括输送管道的直径、材质等。
(2)设计包括管道的敷设方式、输气站建设等相关内容。
3. 储存工程设计(1)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天然气储存点的位置。
(2)设计包括储气站建设、储气罐设计等相关内容。
四、设计要求1. 在进行采气工程设计时,应考虑到地质条件、地震、自然灾害等因素,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性评估。
2. 采气工程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废气排放、废水处理等相关内容。
3. 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尽量减少投资成本,并确保工程的长期运行。
4. 采气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的施工、调试、运行过程中达到安全、可靠、高效的要求。
五、设计文件1. 采气工程设计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勘测报告、设计说明、施工图纸、技术规范、验收文件等。
2. 采气工程设计文件应在设计阶段进行审查,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六、总结采气工程方案设计规范是保证采气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通过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可以保证采气工程设计的安全、可行、经济等各方面要求得到满足。
在未来的采气工程设计过程中,应不断积累经验,并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求。
《采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采气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090060总学时及其分配:32学时(课堂教学28学时)学分数: 2.0适用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任课学院、系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一、课程简介《采气工程》是煤层气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采气工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具备对煤层气采气过程中发生的机械故障进行诊断、检修及采气方案进行设计的初步能力,掌握应用采气系统工程理论分析排采工作制度的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煤层气产出机理、产出过程中压力传递的主控因素及变化规律,不同排采阶段的排采控制理论制定的原则、依据、方法及排采曲线的动态特征,煤层气井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煤层气排采工作制度制定的方法,会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排采制度以及具备处理排采设备常见故障的能力;掌握煤层气采气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写流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绪论(2学时)知识要点:煤层气采气工程的主要任务、国内外采气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及采气工程的特点及生产管柱结构、基本流程。
目标要求:了解煤层气地质与采气工程的关系,国内外现状、存在问题及如何学好采气工程。
采用课堂教学2学时。
第一章煤层气赋存、产出机理(4学时)知识要点:分析煤层气孔隙结构模型、赋存特征、吸附影响因素,详细阐述煤层气产出及排采的“一条曲线”、“二元解吸”、“三层产出”、“四种流态”的内涵。
目标要求:掌握煤层气从煤储层中产出的先决条件及控制因素。
采用课堂教学4学时。
知识要点:分垂直井和水平井阐述。
垂直井方面,分析煤层气垂直井排采时压力传递的影响因素,并介绍目前活性水压裂过程中裂缝形态的控制因素,最后讲授原始渗透率与压裂后渗透率之间关系不同引起的压力传播规律的不同。
根据压力传播规律、相态变化划分煤层气井排采阶段,并引导学生建立不同排采阶段的压力动态变化模型。
水平井方面,讲授水平井与垂直井排采过程中压力传递的不同,以及压力传递的影响因素,最终建立水平井压力动态变化模型。
采气工技师试题集(答案)
采气技师题库AA 001 线性渗流的概念1、当渗流速度较低时,流体质点呈平行状流动,渗流规律符合达西定律,称为( C )。
(A)稳定渗流(B)层流(C)线性渗流(D)非线性渗流2、当渗流速度较低,流体质点呈平行状流动,渗流规律符合( A ),称为线性渗流。
(A)达西定律(B)非达西定律(C)二项式产气方程(D)指数式采气方程3、下列关于线性渗流说法错误的是( D )。
(A)渗流速度较低(B)流体质点呈平行状流动(C)符合达西定律(D)层流是线性渗流4、下列关于线性渗流说法错误的是( A )。
(A)惯性附加阻力是主要的渗流阻力(B)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成正比(C)渗流速度与流体的粘度成反比(D)线性渗流是单相渗流AA 002 非线性渗流的概念5、当渗流速度较高时,流体质点相互混杂,不符合达西定律的渗流,称为( D )。
(A)稳定渗流(B)层流(C)线性渗流(D)非线性渗流6、非线性渗流的渗流速度较高,流体质点( B ),不符合达西定律。
(A)平行状流动(B)相互混杂(C)流线平行(D)不随时间改变7、下列关于非线性渗流说法错误的是( B )。
(A)渗流速度较高(B)流体质点呈平行状流动(C)不符合达西定律(D)流体质点相互混杂,流线紊乱8、下列关于非线性渗流说法错误的是( D )。
(A)非线性渗流流态为紊流(B)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成曲线(C)惯性附加阻力也是主要的渗流阻力(D)只有摩擦阻力是渗流阻力AA 003 稳定渗流的概念9、在渗流系统中,每一空间点的运动参数不随时间改变的流动,称为( A )。
(A)稳定渗流(B)层流(C)线性渗流(D)非线性渗流10、下列关于稳定渗流说法错误的是( C )。
(A)每一空间点的流速不随时间改变(B)每个质点在某一瞬间占据着一定的空间点(C)每一空间点的运动参数只有压力和流速(D)每一空间点的压力不随时间改变11、下列关于稳定渗流说法错误的是( B )。
(A)实际生产中,气井压力和产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可视为稳定流(B)地层中天然气的流动大多数是稳定渗流(C)地层中天然气的流动稳定渗流是很少的、相对的和暂时的(D)气井生产时压力变化较大不是稳定渗流12、在渗流系统中,每一空间点的( A )不随时间改变,称为稳定渗流。
采气工程基础知识
若把解节点选在pwf处,pr—pwf段称为流入部分,而pwf—psep 段称为流出部分。分别由系统始点pr和末点psep进行模拟计算,求 得流入和流出动态关系。
在交点左侧,对 应的井底流压 p1 > p1’,说明生产系统 内流入能力大于流 出能力。 表明油管或流出 部分的管线设备系 统的设计能力过小 或流出部分有阻碍 流动的因素存在, 限制了气井生产能 力的发挥。
p wf
pr (aqg bqg )
2
2
p wh
100 p wf q g 2
2
e
2s
* 10 1
2、定井口(井底)压力制度: 3、定井底压差制度:
第二部分
(一)节点分析原理
气井生产系统过程包括气液克服储层的阻力在 气藏中的渗流、克服射孔段的阻力流入井底、克服
管线摩阻和滑脱损失沿垂管(倾斜管)从井底向井 口流动、克服地面设备和管线的阻力沿集输气管线 的流动。
流体在系统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段都要损失压能。 气液流态也在发生变化,压力和产量之间呈现复杂 的关系。节点分析就是在这样一个系统内设置节点, 对系统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研究。
衬管完井 是改进了的裸眼完井,有裸
眼完井的优点,又防止了岩石垮塌的缺点。 其采用的是在目的层段加衬管的方法。 衬 管 用 割 缝 套 管 ( 缝 宽 5-8mm , 长 100mm )或钻有圆孔( 5-10mm )的套管制 成。衬管完井应用钻具,用丢手装置,用 衬管悬挂器把衬管悬挂在生产套管内壁上, 使衬管在井内成吊伸状态,避免衬管曲挠。
qg 774 .6k g h( p r p wf )
2 2
g ZT ln( x) S
p r p wf
2
采气工程课程设计
《采气工程》课程设计WY参-001井排采工作制度设计学院:能源学院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学号:310803070210指导教师:倪小明1. 地理概况 (1)1.1交通位置 (1)1.2地质构造 (1)1.2.1 区域构造 (1)1.2.2 井田构造 (2)2. 煤储层的煤层气地质学特征 (4)2.1 煤层埋深与煤厚 (4)2.2 煤层顶、底板 (4)2.3 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5)2.4 煤阶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2.6煤层气成分与含量 (6)3. 井身结构 (7)3.1井身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1) (7)3.2 井身结构 (8)4. 压裂基本情况 (8)4.1设计方案 (8)4.1.1 压裂液类型、数量:压裂液配方为3%KCL+0.15%PY-11+清水,共配置700m3. (8)4..1.2 支撑剂数量及类型见表(4-1)。
(8)4.1.3 压裂井段: (8)4.1.4 压裂方式: (8)4.1.5 压裂泵注程序见表(4-2) (8)4.2 现场施工简况 (9)4.2.1 压裂方位监测 (9)4.2.2 井温测试: (9)4.3 施工压裂后分析 (9)5. 等温吸附线的应用 (10)5.1 V L和P L的计算 (10)5.2 等温吸附线的绘制 (11)5.3 煤层气实际含气量的测定 (11)5.2 煤层气含气量的估算 (11)5.2 确定含气饱和度 (12)5.2.1理论饱和度 (12)5.2.2实测饱和度 (12)5.3 确定临界解吸压力 (13)5.4 确定地解压差 (13)5.5 最大采收率的估算 (13)6. WY参-001井的排采阶段的划分 (14)6.1 饱和水单向流阶段 (14)6.2 两相流压力平稳传递阶段 (15)6.3 两相流-压力仅在某些方向上传递阶段 (15)6.4 煤层气井的稳产阶段 (16)7. 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井底流压的计算 (16)7.1 饱和水单向流态井底压力的计算 (16)7.2 气水两相流态井底压力的计算 (17)8.各个排采阶段产水量、产气量的预测 (18)8.1 饱和水单向流阶段产水量、产气量的预测 (18)8.1.1饱和水阶段产水量动态模型的建立 (18)8.1.2饱和水阶段产水量的预测 (18)8.1.3饱和水单相流阶段产气量的预测 (19)8.2气水两相流压力平稳传递阶段产水量,产气量的预测 (19)8.2.1气水两相流压力平稳传递阶段产水量动态模型的建立 (19)8.2.2气水两相流压力平稳传递阶段产水量预测 (20)8.2.3气水两相流压力平稳传递阶段产气量预测 (21)8.3两相流压力仅在某些方向上传递阶段产水量、产气量的预测 (22)8.3.1两相流压力仅在某些方向上传递阶段产水量动态模型的建立 (23)8.3.2两相流压力仅在某些方向上传递阶段产水量预测 (23)8.3.3两相流压力仅在某些方向上传递阶段产气量预测 (24)9. 排采设备的选型 (25)9.1 排采设备的工作原理见下表(8-1)) (25)9.2排采设备简况见表(8-2) (25)9.3排采设备的优选 (26)10.工作制度的优化 (26)10.1 饱和水单向流阶段工作制度优化见表(10-1) (26)10.2 气水两相流压力平稳传递阶段工作制度优化见表(10-2) (27)10.3 压力仅在某些方向上传递阶段工作制度优化见表(10-3) (28)10.4 稳定产气递阶段工作制度见表(10-4) (29)11. 煤层气井排采参数的录取 (29)11.1煤层气井排采资料录取的要求 (29)11.2排液数据的录取 (30)11.3采气数据的录取 (31)12.生产井的日常管理 (31)12.1排采工作制度管理 (31)12.1.1排采资料管理 (31)12.1.2排采作业管理 (32)12.2物资及安全生产管理 (32)12.2.1物资管理 (32)12.2.2安全生产管理 (33)12.3 排采设备日常维护 (33)12.3.1、抽油泵日常检查 (33)12.3.2、抽油泵周检查 (34)12.3.3其他设备的日常维护 (34)13. 修井作业 (34)13.1常规修井作业 (34)13.1.1管柱起下和检泵作业 (34)13.1.2冲砂和捞砂作业 (35)13.2气井大修 (36)13.2.1卡钻 (36)13.2.2套管修理 (37)14.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要求 (37)1. 地理概况1.1交通位置阜新盆地为北东30°走向的狭长条形盆地。
采气工程(多媒体2222)
采气工程(多媒体2222)采气工程(多媒体2222)一、背景介绍采气工程是指利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从地下储层中提取天然气的过程。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采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工程过程和关键技术,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二、采气工程的基本概念采气工程是指对天然气进行地质探测、储层评价、钻井开发、生产等一系列工艺操作的过程。
其目标是从地下储层中提取出可利用的天然气资源,并实现高效、可持续的产能。
三、采气工程的工程过程采气工程的工程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地质勘探是采气工程的第一步,通过使用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寻找潜在的天然气储层。
储层评价是指对勘探获得的地质样本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储层的产能和气藏的性质。
2. 钻井开发钻井开发是指在储层评价后,使用钻井设备进行钻井操作,以便将地下储层中的天然气开采出来。
钻井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钻井井眼的位置、井筒的设计、钻井液的选择等一系列因素。
3. 生产与支持工程生产是对钻井开发后的井眼进行,确定产能和储层动态特性的过程。
支持工程包括油气压力维护、水驱排气和增注等操作,以提高天然气产能。
4. 生产与运输生产与运输是指将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进行处理和运输的过程。
包括对天然气的干燥、净化、压缩等处理,以及通过管道输送或船运等方式将天然气输送到目的地。
四、采气工程的关键技术在采气工程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技术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技术包括:1. 测井技术测井技术是通过使用各种测井仪器和设备,对钻井后井眼内部的地层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技术。
它能提供有关储层特性、地层构造和含气性等信息,对采气工程的决策和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2. 钻井技术钻井技术是通过使用钻井设备和工具,在地下储层中钻出井孔的过程。
钻井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采气工程的钻井效率和安全性。
3. 储层压裂技术储层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使储层破裂,增加孔隙和裂缝连接性,以提高储层产能的方法。
采气工程(多媒体1)
采气工程(多媒体1)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采气工程(多媒体1)的相关内容。
采气工程是指利用各种工程技术手段从地下天然气储层中开采天然气的过程。
本文将从采气工程的概述、技术要求、工程流程、设备使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二、采气工程概述
1、采气工程的定义
2、采气工程的分类
3、采气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三、采气工程技术要求
1、地下储气层的勘探与评价
2、采气工程的设计与规划
3、采气工程的施工与实施
四、采气工程工程流程
1、储气层勘探与评价流程
2、采气工程设计与规划流程
3、采气工程施工与实施流程
五、采气工程设备使用
1、勘探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2、生产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3、运输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六、采气工程环境保护
1、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
2、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与排放控制
3、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七、本文档涉及附件
[在此处列出附件名称及内容简介]
八、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法律名词1:解释或定义
2、法律名词2:解释或定义
3、法律名词3:解释或定义。
大学采气工程教案
大学采气工程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采气工程2.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3. 学分:3学分4. 课时数:48学时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采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采气的常用方法、工艺流程及设备的使用原理。
3. 熟悉天然气工程中各种设备的选型、设计与安装原则。
4. 掌握采气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5. 熟悉现代采气工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
6. 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采气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采气概述及发展历程2. 采气地质学(勘探、评价和分析)3. 采气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与设计4. 采气开采技术(自然流动和人工升压)5. 天然气的脱硫、脱水和脱碳6. 天然气的运输、储存和销售7. 现代采气工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8. 计算机在采气工程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采用板书、幻灯片、视频等多种讲授方式,介绍理论知识及实际案例。
2. 实验: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模拟实验,深入理解采气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技术特点。
3. 讨论: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能力。
4.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个天然气开采工艺的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
五、教学评估1. 期末考试:占课程总分的60%。
2. 实验报告:占课程总分的20%。
3. 课程设计:占课程总分的20%。
六、教材与参考书1. 教材:《采气工程概论》,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 参考书:《天然气开采》,高等教育出版社。
《天然气输送原理与计算》,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采气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教学规划本课程将采用小班授课方式,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4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学时,实验和课程设计16学时。
期末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采气工程方案设计
第三节 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⒉ 射孔设计
采用节点分析技术选择射孔方式、射孔枪弹和射孔液,优 化射孔参数,并研究能减少产层损害的射孔新工艺。
第一节 方案设计的任务和特点
二、采气工程方案设计的特点
⒋ 超前性 采气工程方案设计,是在新气藏尚未正式投入开发之前进行
的,带有明显的超前性。必须尽可能地掌握各种信息资料,科 学地预测影响气藏不同开发阶段的主要矛盾,拟定研究专题, 作好技术准备。
⒌ 优化性 需要进行多个方案的全面分析、对比和评价,优选出最优方
经济因素、管理因素及其它综合性因素。
⒉ 特殊性 气藏的类型繁多,其储层的地质成因、岩性、物性、流体性
质及驱动方式有很大差异,应提出相应的采气工程方案措施和 配套技术决策。
第一节 方案设计的任务和特点
二、采气工程方案设计的特点
⒊ 系统性 方案设计的研究与优化是多目标和多因素的,它既要研究单
项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可操作性,又要研究其配套后的整体应 用效果,以及对气藏工程的适应性与地面建设工程的要求和影 响,寻求采气工程方案整体效果的最优化。
⒊ 气井采气工艺方式与设计
① 根据不同类型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和气藏工程方案,确定 与之相适应的采气工艺技术方案和配套的工艺技术; ② 优选自喷管柱; ③ 优选自喷之后的人工举升方式以及必要的配套工艺技术 及设备。
第三节 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⒋ 增产措施设计
根据储层物性、岩性和产层所受损害的类型与程度,优选 与之相适应的压裂、酸化增产工艺措施、施工工艺方式、施工 参数和设备,以及防止施工中各种入井液对产层造成再次损害 的预防措施与技术要求。
“采气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采气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倪小明;贾炳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教育》
【年(卷),期】2013(022)001
【摘要】针对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采气工程”课程特点,系统分析了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提出了启发、探讨、报告式教学与常规教学方法相结合,自行研制实验设备与常规实验相结合,注重实习过程的每一环节与总结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采取了引导式和激励式的教学保障措施.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倪小明;贾炳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工程制图》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为例 [J], 钟克明
2.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J], 何斌;白晓红;韩鹏举;董晓强
3.面向机械和汽车类专业的《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J], 安健; 李建忱
4."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J], 张旭; 方艳; 邢静忠
5.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J], 刘璐;宋俊锋;邓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容积法估算可采储量步骤: 容积法估算可采储量步骤: ( 1)天然气储层的总体积(Vb); 天然气储层的总体积( 2)孔隙体积(Vp=VbΦR); 孔隙体积(
2.2
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3) 烃孔隙体积(Vhc=Vp(1—Swr)); 烃孔隙体积( =Vp(1 S )); 4)天然气原始储量(G=Vhc/Bgi); 天然气原始储量( 5) 凝析油原始储量(GL=RVLGiG); 凝析油原始储量( G); 6)可采储量(Gpa=ERGG及GPLa=ERLGL)。 可采储量(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2.1 定义、基本计算方法 定义、
可采储量的定义是: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 可采储量的定义是: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以某种 开采方式从气藏可能采出的干气和凝析油的总量 。 干气的可采储量通常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表示,单位为立方 干气的可采储量通常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表示, 米或立方英尺。凝析油的可采储量用油罐油的体积来表示( 米或立方英尺。凝析油的可采储量用油罐油的体积来表示(桶或 立方米) 立方米) 可采气体储量G 原始储气量(G)×气体采收率E 可采气体储量Gpa =原始储气量(G)×气体采收率ERG 可采储量 可采凝析油储量GLpa =原始凝析油储量(GL)×凝析油采 可采凝析油储量G 原始凝析油储量( 收率E 收率ERL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2.2
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实质是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被烃类所占的 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实质是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被烃类所占的 体积。根据估算气藏中被烃类所占据的岩石孔隙体积确定G和GL。 体积。根据估算气藏中被烃类所占据的岩石孔隙体积确定G 以体积单位表示的G由下式求得 以体积单位表示的G G=VbΦR(1-SWR)/Bgi 储层总体积; Vb—储层总体积; 储层总体积 ΦR—平均孔隙度; 平均孔隙度; 平均孔隙度 SWR—平均含水饱和度; 平均含水饱和度; 平均含水饱和度 Bgi—原始地层压力下的地层体积系数。 原始地层压力下的地层体积系数。 原始地层压力下的地层体积系数 根据G,求得伴生的GL 根据G,求得伴生的G G,求得伴生的 GL=RVLGiG RVLGi—原始地层压力下凝析油与气的体积比。 原始地层压力下凝析油与气的体积比。 原始地层压力下凝析油与气的体积比
H ct
cb
At dH
At Ab Hw
图2.2 图2.1的穹隆状储层的面积深度图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二、孔隙体积
2.2
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孔隙体积Vp=储层总体积Vb×气藏平均孔隙度ΦR 孔隙体积V 储层总体积V 气藏平均孔隙度Φ 确定孔隙体积Vp的方法:实验室测定 、从测井资料获得。 确定孔隙体积V 的方法: 从测井资料获得。 测井分析得到每口井储层的纵向平均孔隙度: 测井分析得到每口井储层的纵向平均孔隙度: n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高产>15 高产> 中产3—10 中产3 10 低产<3 低产< 5)储层埋藏深度(m) 储层埋藏深度( 浅层 <1500
2.3
气藏储量的综合评价
4)气井产能大小(千米井深的稳定日产气量,104m3/km d) /kmd 气井产能大小(千米井深的稳定日产气量,
中深层1500 3200 中深层1500—3200 1500 深层 3200—4000 3200 4000
二、孔隙体积 如果井与井之间孔隙度是随机变化
nw
2.2
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Φ
R
1 = nw
∑
Φ
k =1
k
气藏平均孔隙度; ΦR—气藏平均孔隙度; 气藏平均孔隙度 nw—井数; 井数; 井数 K—井的序数; 井的序数; 井的序数 Φk—第K口井的孔隙度。 第 口井的孔隙度。 口井的孔隙度 上述简单的平均算法适用于在纵向或横向或纵、横两个方向 上述简单的平均算法适用于在纵向或横向或纵 、 上孔隙度变化不大的气层。若孔隙度相差很远 , 孔隙体积就应由 上孔隙度变化不大的气层 。 若孔隙度相差很远, 等孔隙—厚度图来确定。 等孔隙 厚度图来确定。 厚度图来确定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三、烃孔隙体积 Vhc=Vp(1—Swi) S 式中
2.2
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Vhc—可采储层的烃孔隙体积; 可采储层的烃孔隙体积; 可采储层的烃孔隙体积 Swi—该储层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 该储层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 该储层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
含水饱和度由测井资料计算得到,若有岩芯可结合岩芯毛管力 含水饱和度由测井资料计算得到 , 测定资料。通过测井分析 , 得出沿井眼纵向上各小层段的含水饱 测定资料。 通过测井分析, 和度,井的平均含水饱和度为 和度,
采
气
工
程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主 讲 人:廖锐全 2006 2006年9月
课程主要内容
1、天然气性质 2、气田储量计算 3、天然气田的开发特点
2.1 基本计算方法 4、气田开发设计与分析 2.2 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5、气井产能
6、气井井筒和地面管流动态预测 7、气井生产系统与举升工艺 8、气井井场工艺
1 Φ= hR
∑Φ
j =1
j
h j
hR—储层总厚度(包括非生产层); 储层总厚度( 储层总厚度 包括非生产层) j—层段序数; 层段序数; 层段序数 n—层段总数; 层段总数; 层段总数 △hj—j层段的厚度; j层段的厚度; Φj—j层段的孔隙度。 层段的孔隙度。 层段的孔隙度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1 Sw = hR
∑S
j =1
n
wj
h j
hR—储层总厚度;j—层段序数;n—层段总数; 储层总厚度; 层段序数 层段序数; 层段总数 层段总数; 储层总厚度 Swj—第j层的含水饱和度;△hj—j层的厚度。 第 层的含水饱和度; j层的厚度。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2.2
三、烃孔隙体积
若各井的饱和度是随机变化的,气藏可采气部分的平均含水饱 若各井的饱和度是随机变化的 , 和度为
超深层>4000 超深层>
课程主要内容
1、天然气性质 2、气田储量计算 3、天然气田的开发特点
3.1 4、气田开发设计与分析 气田的驱动方式 3.2 天然气向井流动特点 5、气井产能 3.3 气田开发阶段 3.4开发天然气田的采收 3.4开发天然气田的采收 6、气井井筒和地面管流动态预测 率
7、气井生产系统与举升工艺 8、气井井场工艺
2.2
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原始油藏条件下气体的体积系数除烃孔隙体积即得天然气的原始 地质储量G 地质储量G G=Vhc/Bgi
Psc ZT (1 + RMLG ) B gi = PTsc
Bgi—原始地层压力下的地层体积系数; 原始地层压力下的地层体积系数; 原始地层压力下的地层体积系数 Bgi明显地取决于压力和温度 而原始气藏压力和温度取决于高程 明显地取决于压力和温度,而原始气藏压力和温度取决于高程 而原始气藏压力和温度取决于高程( 海拨) ,即不同深度的 gi不同。 即不同深度的B 不同。 海拨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定义、 2.1 定义、基本计算方法
容积法--适用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 容积法--适用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不同的圈闭类 --适用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 基本方法 型、不同的储集类型和驱动方式 物质平衡法--利用生产资料计算动态储量。 物质平衡法--利用生产资料计算动态储量。只有在 --利用生产资料计算动态储量 油、气藏开采一段时间,地层压力明 气藏开采一段时间, 显降低(大于1MPa),已采出可采储 显降低(大于1MPa),已采出可采储 ), 量的10%以上时,方能取得有效的结果。 量的10%以上时,方能取得有效的结果。 10%以上时
S wr
1 = ∑ S wk nw k =1
nw
Swr—该储层的平均含水饱和度; 该储层的平均含水饱和度; 该储层的平均含水饱和度 nw—井数; 井数; 井数 K—井序数; 井序数; 井序数 Swk—第K口井的含水饱和度。 口井的含水饱和度。 第 口井的含水饱和度
第二章 气田储量计算
四、 天然气和凝析油原始储量
G--气体原始地质储量 气体原始地质储量
G Lpa = E RL G L = E RLVb Φ R (1 S wR )RVLGi / B g
GL --原始凝析液地质储量 --原始凝析液地质储量 ERg—采收率.采收率取决于开采方法、 气藏非均质性、 井网密度 采收率. 采收率 采收率取决于开采方法、气藏非均质性、 和经济开采极限,后者即最小的采气量 , 气藏以此气量开发 , 仍然 和经济开采极限, 后者即最小的采气量,气藏以此气量开发, 有经济效益 .
采气工程系统
气藏
气田 气井系统
第三章天然气田的开发特点
一、基本概念
3.1 气田的驱动方式
气田的驱动方式——应理解为地层中决定天然气流向井底的动力 气田的驱动方式 应理解为地层中决定天然气流向井底的动力 气田有两种驱动方式:气驱和水驱。 气田有两种驱动方式:气驱和水驱。 气驱:气体流向井底的动力是压缩气体的弹性能量。 气驱:气体流向井底的动力是压缩气体的弹性能量。 特征: 气驱的特征: 在开发过程中 , 边水或底水实际上不进入气藏 气驱的 特征 在开发过程中, 或者根本不存在。 或者根本不存在。 气驱的特点: 在开发过程中气藏的 含气孔隙体积保持不变 。 特点: 含气孔隙体积保持不变。 气驱的 特点 在开发过程中气藏的含气孔隙体积保持不变 但是,开发气田的经验表明,气驱时,气藏含气体积由于凝析油在 但是,开发气田的经验表明,气驱时, 地层中的析出而减少。在开发裂缝性、裂缝 孔隙性(碳酸盐岩) 孔隙性( 地层中的析出而减少。在开发裂缝性、裂缝—孔隙性 碳酸盐岩) 变形储集层的气田时,也要注意到气藏孔隙体积和含气体积的减 变形储集层的气田时 , 少。在开发气体水合物矿藏时,气藏的含气体积不断增加。 在开发气体水合物矿藏时,气藏的含气体积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