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第三中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复习题(专题培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间转化完全正确的是( ) A .铜绿受热分解: 23Δ
Cu(OH)CO CuO
B .氢气燃烧:222
H H O →点燃
C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Δ
433NH HCO NH −−
→ D .镁条燃烧:2Mg+O 2
点燃
2MgO
2.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3.某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06
90
18
38
反应后质量/g
35 X 80 47
A .X=0
B .M 一定是化合物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P 与 M 的质量变化比为 16:7
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MnO 2 能加快 H 2O 2 的分解速率,所以MnO 2 也能加快H 2O 的分解速率
B .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
D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 2 和H 2O ,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B .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
D.因为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
6.某密闭容器中有R和氧气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R O2CO2H2O
反应前质量/g325800
反应后质量/g0x4436
A.X的数值为10
B.R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R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中O2和C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7.一定条件下,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2748
反应后质量/g10.5 2.5待测8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1:5
C.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8.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类别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元素观: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C.微粒观: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变化观: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9.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A.2CO+O2点燃
2CO2B.H2+CuO

H2O+Cu
C.2H2+O2点燃
2H2O D.H2CO3

H2O+CO2↑
10.某物质4.6g在氧气里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只含有碳、氢元素,D.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1 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501080
反应后质量/g16m2616
A.甲是化合物
B.m=38
C.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黑白两种固体混合物产生氧气的反应:_____。

(2)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属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组成空气的气体:_____。

(3)在潜水艇里配备氧气再生装置,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_____。

(4)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物质甲乙丙丁
碳原子
氧原子
微观示意图
氮原子
(2)请写出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14.追求化学家的足迹,建立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

(1)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a 、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
b 、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
22442Δ
2MnO +2H SO 2MnSO +2X+O ↑浓
①a 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_____。

②b 中物质X 化学式为_____。

(2)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

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②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_____。

(3)拉瓦锡还通过定量研究分析实验,推进了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的发现获得公认并成为化学的重要定律:即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也称物质不灭定律,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填字母)。

a 、原子种类 b 、原子数目 c 、分子种类 d 、分子数目 e 、元素种类 f 、物质种类 ②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如图表示,则m 2与m 1之差表示_____的质量。

15.根据题意写符号表达式。

(1)红磷燃烧时因其白烟浓厚,军事上常将其制成烟幕弹:________________; (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_________。

16.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1)发射嫦娥四号运载火箭的燃料有偏二甲肼(C 2H 8N 2),发射时与助燃剂四氧化二氮(N 2O 4)剧烈反应,2822422C H N +2N O =3X +2CO +4H O ↑↑ ,X 的化学式为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

(2)嫦娥四号降落相机镜筒由钛合金制作。

甲图是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则Y=_____;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氢、碳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值是_______,碳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乙烯(C2H4)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由乙烯的化学式C2H4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

(两条,合理即可)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如图是甲烷(C2H4)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C的微观模型图______。

②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为_______(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

生活中我们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医用酒精中乙醇的_______分数为75%(填“质量”或“体积”)。

如图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n倍,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是
__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

②酒精易挥发且易燃,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或储存时要注意________。

③起床后,测体温。

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汞原子_______。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我国自主研发的5G通信芯片主要原料是氮化镓。

如图1、图2、图3分别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镓元素、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图中数字“8”的含义为_____。

②请你判断图2中,x =_______。

③在化学反应中,镓原子容易 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

在化合物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氮化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④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镓原子_____;三个镓离子______。

(2)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中,“东风--41”核导弹惊艳亮相。

钚—239是制造一种核弹的重要原料,钚—239的相关信息如上图4所示。

①Pu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39”表示___________。

②高氯酸铵(NH4ClO4)是导弹推进剂的成分之一,其受热分解会生成氯气(Cl2)、水蒸气以及空气中两种主要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某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分析上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可以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迅速反应转化为
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 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A 20:11
B 20:7
C 5:4
D 16:11
(3)某化合物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44,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如图甲, X是氢气、汞、氯化钠三种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下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 。

Y是_________ (填微粒名称)。

(2)如图乙所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如图丁所示为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2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此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
22.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人。

芯片是电脑、智能家庭等的核心部件,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其运算速率与硅的纯度有关。

(1)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的粒子是 ______ (填粒子名称)。

已知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____ (填序号)。

(2)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也需用高纯硅。

在日光下高纯硅的作用主要是将光能转化为
...______ 能。

(3)自然界中的硅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请写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______ 。

硅胶是常用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可视作二氧化硅(如图),你认为硅胶可作干燥剂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 (一条即可)。

(4)高纯硅的制备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为原料,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上述四个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 。

②物质M是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写出步骤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因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难以满足要求。

人们就根据金刚石的组成和结构设法制造金刚石。

现有两种制造金刚石的方法,一是以石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二是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CH4)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 (写字母序号)。

A 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B 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 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结构不同
D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6)不仅硅与碳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其氧化物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也有相似化学性质。

试写出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7)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许多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考工记》中
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

这种溶液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一定含有 _____ (写化学式,水除外)。

(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贝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
23.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燃烧_____。

(2)在空气中加热铜片_____。

24.请按以下信息,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_____
(2)铁在氧气里燃烧:_____
(3)电解水_____
(4)常温下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是通入氧气后,就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一种常见的较稳定的无色液体_____
25.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D
5.B
6.C
7.D
8.D
9.A
10.B
11.B
二、填空题
12.
13.2︰2或1︰1
14.均含氧元素H2O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abe参加反应的氧气
15.【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注)进行书写即可
16.N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2四
17.非金属乙烯是化合物乙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4E体积
6n:(6+3n)避免接触火源以防发生爆燃间隔变大
18.四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31失去+3GaN2Ga3Ga3+金属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92NH4ClO4Cl2↑+4H2O+N2↑+2O2↑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2H2O22
19.BN2O【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与化学式有关的简单计算
三、解答题
20.
21.
22.
23.
24.
25.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A、铜绿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
2CuO+H2O+CO2↑,选项错误;
B、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
2H2O,
选项错误;
C、碳酸氢铵在受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Δ
NH3↑+H2O+CO2↑,选项错误;
D、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O2点燃
2MgO,选项正确。

故选D。

2.C
解析:C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由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

A.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B说
C. 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C说法不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3.B
解析:B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M的质量减少了106g-35g=71g,故M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P是生成物,生成P的质量为80g-18g=62g;Q是生成物,生成Q的质量为47g-
38g=9g;由质量守恒定律,106+90+18+38=35+X+80+47,X=90,故N未参加反应,可知→;
该反应为M P+Q
A、由以上分析知,X=90,说法错误;
→,M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
B、由以上分析知,该反应为M P+Q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D、P 与 M 的质量变化比为62g:71g=62:71,说法错误。

故选:B。

4.D
解析:D
A、在 H2O2的分解反应中,MnO2作催化剂,MnO2不是专门作催化剂的,其它的化学反应中加入MnO2不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此选项错误;
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此选项错误;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如:铁生锈是氧化反应,该反应是缓慢的,且不发光,此选项错误;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H2O,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此选项正确。

故选D。

5.B
解析:B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 H OH,故选项推
D、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25
故选:B。

6.C
解析:C
【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A、X=32+58﹣44﹣36=10,该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氢元素来自于R,R中碳元素质量:
12
44g=12g
44
⨯,氢元
素质量:
2
36g=4g
18
⨯,氧元素质量:32g﹣12g﹣4g=16g,即R中含有碳、氢、氧三种
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R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g4g
:=1:4
121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设该反应中O2和C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根据题意有:32x:44y=(58g﹣
10g):44g,x:y=3: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D
解析:D
【分析】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g+27g+4g+8g=10.5g+2.5g+待测+8g,待测=20g。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

甲反应后质量增多,甲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5g,乙反应后质量减少,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7g-2.5g=24.5g,丙质量增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0g-4g=16g。

该反应是:乙=甲+丙。

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错误;
B、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5g:24.5g=17:49,此选项错误;
C、丁物质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此选项错误;
D、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为20g,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确定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待测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8.D
解析:D
A .氧气和臭氧混合,只含有一种元素,是混合物,不是单质,故A 不正确。

B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概念中指的是“一类原子”,而不是“一类粒子”,故B 不正确。

C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例如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因此C 不正确。

D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判断D 正确。

故选:D 。

9.A
解析:A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有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且反应物中有一种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一种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选:A 。

10.B
解析:B
某物质4.6g 在氧气里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该物质一定含碳、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
128.8g 100% 2.4g 44⨯
⨯=,氢元素的质量为 25.4g 100%0.6g 18
⨯⨯=。

2.4g+0.6g=3.0g <4.6g ,故该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4g 0.6g 1:3121
=:。

故选B 。

11.B
解析:B
【分析】
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

甲的质量由50g 变为16g ,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的质量由8g 变为26g ,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的质量由0g 变为16g ,质量增加,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50 g +10 g +8 g +0 g =16 g + m g +26 g +16 g ,解得m =10g 。

乙的质量始终为10g ,质量不变,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

A 、甲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甲中至少含有2种元素,故甲是化合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以上分析,m =10g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由上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甲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二、填空题
12.
232MnO 2KClO 2KCl+3O Δ↑ 222CO+2NO N +2CO 催化剂
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2232CO +3H CH OH+H O Δ
催化剂 (1)氯酸钾是白色的,二氧化锰是黑色的,故加热黑白两种固体混合物产生氧气的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MnO 2KClO 2KCl+3O Δ↑;
(2)CO 和NO 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组成空气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 、N 、O ,故生成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CO+2NO N +2CO 催化剂;
(3)过氧化钠固体(Na 2O 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
(4)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3H CH OH+H O Δ催化剂。

13.2︰2或1︰1 解析:222CO+2NO N +2CO 一定条件2︰2或1︰1
(1)由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丁分子是由3个原子构成的;
(2)由题意可知,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2CO+2NO N +2CO 一定条件,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2或1∶1。

14.均含氧元素H2O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abe 参加反应的氧气
解析:均含氧元素 H 2O 234Fe+O Fe O −−−→点燃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增
加 abe 参加反应的氧气
(1)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a 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是含有氧元素;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Mn 、O 、H 、S 的个数分别是2、12、4、2,生成物中含Mn 、O 、H 、S 的个数分别是2、10、0、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O 、4个H ,故X 的化学式为H 2O ;
(2)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34Fe+O Fe O −−−→点燃;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故“燃素说”是错误的;
(3)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数目,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

故选abe ;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m 1表示镁的质量,m 2表示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m 2与m 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15.【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注)进行书写即可
解析:225P + O P O −−−→点燃 2Mg + CO MgO + C −−
−→点燃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注)进行书写即可。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25P + O P O −−−→点燃;
(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Mg + CO MgO + C −−−→点燃。

故填:(1)225P + O P O −−−→点燃;(2)2Mg + CO MgO + C −−
−→点燃。

16.N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2四
解析:N 2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 2 四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


2822422C H N +2N O =3X +2CO +4H O ↑↑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8个,氧原子都是8个,反应前氮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包含在3X 中,X 的化学式是N 2。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则X=22,Y=22-2-8-10=2;因为电子层数=元素所在周期数,由钛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有四个电子层,故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17.非金属乙烯是化合物乙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4E 体积6n:(6+3n)避免接触火源以防发生爆燃间隔变大
解析:非金属 乙烯是化合物 乙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 422CH +CO 2H +2CO 催化剂 4 E 体积 6n:(6+3n) 避免接触火源,以防发生爆燃 间隔变大
(1)①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8=2+x ,x =6,碳从汉字偏旁看,属于非金属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