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完胜4个选考题选修6环境保护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人体健康,污染 土壤,危害生物,腐 蚀建筑物
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开发新能源;发展 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 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 加强绿化等
固体 废弃 物污 染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 活垃圾和工业等生产活动排 出的生产垃圾
污染大气、水体、土 壤,占用耕地,影响 环境卫生,危害人类 健康
填埋、焚烧、堆肥、分 类处理并回收利用
[答案] (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3)4.9 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 (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 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加强国际合作
[例 2] 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 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 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 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如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 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工矿业生产排放废弃物;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 除草剂;部分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较高。 (2)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降,通过食物链而影响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环 境遭受破坏 (3)保护草场,避免使用各种化学农药和杀虫剂;推行生物防 虫技术和绿色防控,形成良性的草原生态系统;草场建设要 远离矿区,避免受矿区的污染;开展对草场附近生活污染及 工业污染的治理,管控好点源污染。
形成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水 污 染
影响工业生产、人民 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
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 生活,危害人体健康,放、建污水处理厂、合
弃物排入水中
破坏生态,影响动植 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
物繁殖
环保意识
大气 污染
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 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 体 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 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 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
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和工作,损伤听力, 诱发各种疾病
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 制,接受者的保护
[演练冲关] 1.(2019·盐城四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已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读全国各类土地污染状况图,回 答下列问题。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 传,加强湿地保护立 法和执法,建立湿地 自然保护区、退耕还 湿地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 立生态走廊、采育结 合、合理放牧、实行 休渔期制度
[演练冲关]
(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 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 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 死亡”“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 64%被海洋表层水(0~ 700 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 30%的 CO2被海洋溶解而导 致海洋酸化”可知,导致浅水珊瑚发生白化的原因是海水温度 上升和海水酸化。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大气圈与陆地植被、 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结合图即可找 出陆地植被、土壤和海洋之间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 作用把碳释放到大气圈中,进行交换。第(3)题,注意图中箭头 的方向。指向上的箭头代表大气中碳的收入=60+60+8+0.9 +90=218.9,指向下的箭头代表大气中碳的支出=122+2+90 =214,因此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 4.9×1012kg。从图中可 以直接看出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释放 CO2 到大气圈。第 (4)题,注意题干要求不需要从全球气候变暖角度考虑,因此主 要从人们的保护意识、法治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监测、恢 复其生态、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回答。
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 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 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 剧、水污染加重、生物 多样性减少等
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 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 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采育结合、 退耕还林,制定和完 善相关法律法规
控制人口数量、改善 经济结构、退耕还草、 牲畜舍饲等
(1)分析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2)土壤污染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奶品受污染,生产出让百姓放心的绿色奶粉, 牧业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2.(2019·南京盐城三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为我国西部部分省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统计图。
(1) 目 前 图 示 省 区 农 村 生 活 垃 圾 最 常 见 的 处 理 方 式 是 ________和_________。 (2)图示垃圾主要处理方式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 (3)与内蒙古相比,四川焚烧垃圾产生危害更________(填 “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的科学措施有______________。
草地 退化
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 水减少。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 度农垦
湿地 干涸
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 满湖泊和沼泽。
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 境污染、围湖造田等
生物 多样 性减

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 为原因:狩猎、污染,森 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 统的破坏
危害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 剧、土地沙化、河道淤 塞、温室效应增强、物 种灭绝等
[答案] (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 (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 围海养殖;填 海造地 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
[重难点拨] 生态环境问题
原因
森林 破坏
自然原因:病虫害。人为 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 柴、商业采伐等
密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环境质量/(mg/kg)
水环境质量/(mg/L)








氟化物 硫化物
石油类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பைடு நூலகம்
A区 0.12 23
18
37 130 11 0.4 0.9 0.6
0.3
0.1
0.1
B区 0.64
67
112
91
162
36 0.3 1.7 0.9
0.8
0.5
1.3
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目前图示省区农村生活 垃圾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填埋、焚烧等。第(2)题,从占用耕 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传染病毒、污染大气等方面分 析其危害。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与内蒙古相比,四川焚 烧垃圾的比重更大,地形多为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扩散; 阴雨天气较多,易加重污染程度;四川人口多,产生危害更 大。第(4)题,从分类回收、堆肥两方面分析。 答案:(1)填埋 焚烧 (2)占用耕地,影响土壤质量;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传染 病毒;污染空气 (3)大 多为盆地地形,不利空气扩散;四川阴雨天气较多, 空气较湿润,焚烧的烟雾与水汽混合加大污染程度;四川人口 稠密 (4)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实现资源重复利用;增加堆肥比重
[解析] 第(1)题,阅读表中内容可以看出,A、B 两区大 部分指标都合格,只有 B 区的镉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 第(2)题,如题图显示,无论是蜘蛛还是青蛙,都是 A 区的密 度较大。第(3)题,根据题干描述,B 区农药的使用次数、种 类和使用总量都大于 A 区,这是造成其有益生物密度小的原 因。第(4)题,根据以上分析,要控制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可以考虑根据食物链规律进行生物防治。
(1) 导致 近期全 球性珊 瑚白化 事件 频发的 主要原 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 要自然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________× 1012kg;造成 大气圈 CO2 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修⑥ 环境保护
1
考点一 环境污染问题
2
考点二 生态环境问题
3
考点三 资源开发问题
4
专题过关检测
阶段目标达成
考点一 环境污染问题
[思维线索]
[题点突破]
[典例] (2019·江苏高考)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 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
的 A、B 两区进行对比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内,A 区施用农 药 2 次,用量 1 259.25 g/hm2,施用 4 种农药;B 区施用农药 5 次,用量 2 959.05 g/hm2,施用 7 种农药。下表为 A、B 两 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如图为 A、B 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需要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湿地的功能, 湿地可以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第(2)题,从图中可以 看出自然海岸线变化不大;人工海岸线因围海养殖、填海造 陆而总体增加;分析海岸线变化原因可知,海岸线变化造成 了红腹滨鹬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第(3)题,保护湿地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宣传、提高人们湿地保 护意识、依法加强管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0~2010 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格 标准
≤0.6
≤100
≤300
≤300
≤250
≤50
≤ 1
≤2
≤1.5
≤1
≤1
≤1
(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 A、B 两区水、土环境 质量的影响。
(2)据试验结果,比较 A、B 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 (3)简析 A、B 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 农药?
解析:第(1)题,从土壤污染的来源的角度分析:工矿业生产 产生的“三废”、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等。第(2)题,从直接 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回答:直接影响土壤质量下降,土地 生产力降低;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人体健 康和生态环境等。第(3)题,从保护草场着手,避免使用各种 化学农药和杀虫剂、推行生物防虫技术和绿色防控、草场建 设远离矿区、治理草场附近的生活和工业污染等。
[答案] (1)A 区水、土各指标均合格;B 区镉和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超标。
(2)A 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大(B 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小)。 (3)B 区施用农药次数多;用量大;种类多。 (4)控制农药使用的频率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农 药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加强对农户施用农药的指导。
[重难点拨] 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二 生态环境问题
[思维线索]
[题点突破]
[例 1]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 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 64%被海洋表层水(0~700 m)吸收; 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 30%的 CO2 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 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 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 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如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