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艺术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美术2
荷马时代——这个时代因一部文学作品《荷马史诗》而得名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奥林匹斯神系之前 :叙述了开天辟地和宙斯神以前的神系变化
《希腊神话》
(分两个阶段) 宙斯、赫拉、哈得斯、波塞冬 •奥林匹斯神系 雅典娜、阿波罗、阿尔忒弥斯、阿弗洛狄特
荷马时代的艺术
•艺术的黑暗时期和学习时期(多利安人的入侵)
埃皮道罗斯剧场
半圆形观众席直径约113米,他不 仅规模大而且体现了古典后期剧 场建筑的一些新特征,主要体现 在观众席和表演区两个方面
阿尔忒弥斯神庙山墙浮雕
公元前6世纪早期,梅杜莎命中注定要被英雄柏修斯所杀,在她死的那一刹那,她生 下了两个孩子,一个是柏伽索斯(带翼的飞马,位于左面),另一个是男人奇里塞 奥(位于右面),当梅杜莎的头被割下时,奇里塞奥就从她的脖子里跳出来
赫拉克勒斯与安泰搏斗
库罗斯
大约公元前575——570年,青铜, 高17cm,卢浮宫藏
Baidu Nhomakorabea
牧马者残雕
大约公元前550年,雅典出 土,大理石,高27cm,卢 浮宫藏
妇女雕像
大约公元前630年,可能出土于 克里特,石灰石,高75cm,卢 浮宫藏
古希腊建筑
科林斯城的阿波罗神庙
希腊人知道好几种建筑方法, 其中包括拱门和拱顶,但它 们只用于较小的或者是纯粹
雅典卫城
卫城在雅典城中央一个不大的孤立的山冈上,山顶石灰岩裸露,大致平坦,高于 平地70—80m。东西长约280m,南北最宽处约130m。
雅典卫城山门平面及剖面
山门建于公元前437—432年, 建筑师是穆尼西克利 (Mnesicles) 它突出于山顶西端。但地面不 取平,而任西半比东半低1.43m。 屋顶也同样断开,保持前后两 个立面各自合宜的比例。 山门北翼是绘画陈列馆,南翼 是个敞廊,它们遮掩了山门的 侧面,所以山门屋顶的错落在 外面不易被看出来。 门的西半部,沿中央的道路两 侧,有3对爱奥尼式柱子。在多 立安式建筑中采用爱奥尼式柱 子,是雅典卫城上首创的。
帕特农神庙雕刻
帕特农的雕刻也是最辉煌的杰作, 相传为菲迪亚斯所做。 东山墙上刻着雅典娜诞生的故事, 西山墙上刻着波塞东和雅典娜争夺 雅典保护权的故事。全部92块陇间 板上刻着一幅幅雅典娜与雅典人征 服各种敌人的神话故事。东面是神 与巨人之战,西面是雅典人与亚玛 松之战,南面是与羊身人头怪之战, 北面是特洛伊战争。
2、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 8*17柱,台基棉30.89m*69.54m,柱高 10.43m。
3、是卫城上唯一的围柱式庙宇,形制 最隆重
帕克农神庙东部 4、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
帕特农神庙各视图
采用了“视差纠错”
加粗角柱、缩小角开间;所有的 柱子都略向后倾斜约7cm,同时 它们又向各个立面的中央微有倾 斜,愈靠外的倾斜倾斜愈多;整 个台基是一个极细微的弧面,额 枋和台基上沿都呈中央隆起的曲 线。 它的内部分成两半 朝东的一半是圣堂, 圣堂的南、北、西三 面都有列柱,是多立 安式的,为了使它们 细些,以反衬出神像的 高大和内部的宽阔, 这些列柱座成了上下 两层,重叠起来。 朝西的一半是存放国 家财物和档案的方厅, 里面的4根柱子用爱奥 尼式的。
小型雅典娜· 尼凯神庙
位于山门南面,是建筑师卡列 克拉蒂斯( Callicrates )的作品, 建于公元前 5 世纪末(前 449— 前 421 年 ) , 台 基 面 积 5.38*8.15m,柱子比较粗壮() 1 : 7.68 ),是爱奥尼式中少有 的。
檐壁上和女儿墙外侧的浮雕, 主题都是反波斯侵略战争的胜 利。 典型的爱奥尼亚式的中楣是作 为一个整体来装饰的;楣梁被 分为三个横带,每个横带都比 下面的突出一些。
运用装饰图案 相同形状不同比例的使用
2. 3.
对埃及的模仿
彩图为库罗斯像,公元前550 年,雅典国立博物馆藏 黑白图为男子立像,公元前7 世纪晚期,高184cm,纽约大 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自然风格的发展
亚里斯多迪科雕像,约作于 公元前500年,高195cm,雅 典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姿势的改变
克雷提奥斯的少年,约作于公元前 480年,高86cm,雅典卫城博物馆藏
乌尔契出土的杯子
公元前5世纪初期,直径40.2cm,柏林夏洛滕堡博物馆藏 上图所见的《德尔菲御者像》是采用脱蜡法制作的青铜雕像,用7部分的空模制成:头、 两只手臂、在腰带之上和之下的长袍、两只脚踝和脚板 图中的瓶画就展示了分段铸造的过程
斯芬克斯
雅典娜支持斩首美杜沙的普修斯
德尔斐的希弗诺斯神庙上的中楣浮雕
这是希腊古风时期建筑浮雕的优秀代表作品。希弗诺斯神庙是一座小型的爱奥尼亚式建筑,因此它 的中楣是一个完整的横带装饰,据说这座神庙是由两位无名艺术家进行装饰的,风格并不一致,较 优秀的作品位于北面和东面,这两面的浮雕装饰已经显出了向古典时期装饰风格过渡的趋势。在神 庙的北中楣上表现的是“神灵与巨人的战斗”,在其中有一个场景是一头凶猛的狮子在咬食一名战 士,这头狮子的造型与大致同一时期的波斯波利斯宫殿浮雕中的狮子几乎完全相同
多利安柱式
柱式 爱奥尼亚柱 式 克林斯柱式
利维陶酒罐
大约公元前640——630年,白底彩绘,高 39.5cm,卢浮宫藏
双柄高颈水瓶
约公元前690年,白底彩绘, 高80cm,卢浮宫藏
雅典黑绘瓶画
大约公元前580年,高93cm,卢浮宫藏
黑绘瓶画
大约公元前515——510年,高 44.8cm,卢浮宫藏
阿波罗神庙
位于巴赛,建造者是帕特农神庙的建筑师伊克蒂诺,大约公元前5世纪末 南北朝向,与传统的方位不同,暗示着里面藏着什么仪式秘密。在这座神庙里有最早的科林斯的 遗迹。 该神庙被遮挡在帐篷下以防止被风化
李西克拉特(Lysicrates)合唱队纪 念碑
这是一个小型神庙,建于公元前335— 334年,以筹资建造它的人的名字命名。 李西克拉特也以其为当年的酒神节捐 款而著称。这是首次在建筑物外部运 用科林斯柱式,而以前这种柱式只以 一个孤立的装饰圆柱形式用于建筑物 的内部
•主要艺术形式 几何形小雕像 几何风格陶瓶
牛首人身怪
公元前8世纪晚期,青铜,卢浮宫藏 是一个水盆三脚架的一部分
赫拉克勒斯和萨提洛斯
几何风格陶瓶
•几何纹样: 圆、三角、曲线等纯粹的几何图形 •几何风格纹样:用剪影和几何归纳的方法表现神话、人物和社 会生活
古风时期美术
•背景:希腊的海外殖民和商业贸易活动 •主要艺术形式 东方风格 瓶画 黑绘式 红绘式 雕塑 男子雕像(库罗斯)多是裸体像 女子雕像,多为着衣像 装饰浮雕 :三角墙、 墙壁间饰
在德尔斐发现的爱奥尼亚式柱和 柱头的遗迹,其爱奥尼亚式局部 雕刻制作的相当细致复杂
科林斯柱式主要是更富 于装饰性的爱奥尼亚式 的变体 它的主要贡献在于它的 有更多装饰的柱基和新 诗的柱顶。柱顶的形状 看起来像是一个口朝上 的钟。 科林斯式不常被希腊人 采用,但在罗马人中十 分流行,特别是在罗马 帝国时期。
欧罗巴被劫
赫拉克勒斯和克考派斯
舍利诺斯神庙浮雕
舍利诺斯(Selinus)是西西里 岛上最偏远又是最晚成立城邦 (在公元前665年成立)的地方, 但也是这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 古风和古典早期最有代表性的 建筑浮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 充分体现了古风时期的稚朴风 格,而且极具“东方”韵味。 人物形象多是比例失调,头重 脚轻,躯干和四肢制作粗矿。 结构虽不准确但很有力度,与 两河流域早期的浮雕作品有异 曲同工之妙。
帕克农神庙复原图
帕特农愿意为“处女宫”,是 守护神雅典娜的庙,是卫城的 主题建筑物。
始建于公元前447年,438年完 工并完成圣堂中的雅典娜像。 431年完成山花雕刻。 主要设计人是伊克底努 (Iktinus),卡里克拉特参加 了设计,雕刻由菲迪亚斯和他 的弟子完成。
突出点
1、放在卫城上最高处,距山门80米左 右
古风到古典时期大型雕像的发展
希腊人不仅学会了埃及雕像的比例系统而且还从埃及人那里学到了雕刻技术 下图就展示了制作大理石雕刻的过程
希腊人牺牲了他的埃及模特儿的平滑的自然 主义,关心在优美的设计于自然的现象 之间寻求平衡,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美学 方法:
1.
追求自然匀称的美,不仅在垂直轴线的 两旁形成对称,而且还找到了能使上下 对称的水平轴线
北 檐 壁
厄勒忒奥神庙(Erechtheum) 位于帕特农神庙之北,是爱奥尼亚柱式最优 秀的作品之一,他不对称的设计是极为独特 的。令人觉得建筑物似乎永远处于未完工的 状态。 厄勒忒奥是传说中雅典人的始祖, 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前406年,雅典与斯巴 达波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是希腊古典盛期最 后一件作品 建筑师皮忒欧(Pytheos)
协和女神神庙
公元前5世纪,位于希腊殖民地时代 西西里的主要城市之一的阿格利琴托
小型雅典娜· 尼凯神庙
座落于雅典卫城,是建筑师卡列克 拉蒂斯( Callicrates )的作品,建 于公元前5世纪末
典型的爱奥尼亚式的中楣是作为一 个整体来装饰的;楣梁被分为三个 横带,每个横带都比下面的突出一 些。
系鞋带的尼凯 大理石浮雕,高140厘米,公 元前5世纪末,希腊雅典卫城 博物馆 大概在公元前427年,利用与 斯巴达人的停战间歇,雅典 人按照建筑家卡利克拉特的 早年设计,修建了这个只有 一个房间的小神殿,这块浮 雕位于小神殿的正门。在东 檐壁上刻的是各路神祗,而 其他三面刻的都是战争场面。
多立安式圆柱最主要的特点 是雕成的半椭圆形凹槽纵贯 整个柱身。各凹槽相交处形 成的锐角时至今日仍相当锐 利,凹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 16条到24条之间,视建筑的 时代即规模而定,公元前5世 纪,一般为20条。凹槽是在 神庙建成后雕成的
柱子中的懋孔
爱奥尼亚柱式 (Ionic)
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 邦里。 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 间宽阔,反映了从事手工业 和商业平民们的艺术趣味。 一些评论家们认为优美的爱 奥尼亚柱式具有“女性美” 的特征。它的柱顶有着形状 像一个纸卷的涡旋形饰,圆 柱各有一个相同的柱基。
多立安柱式(Doric)
流行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 它包括一个基础,即四周有三个阶梯的无柱底基; 基础最上面的一层阶梯称为柱座。圆柱没有柱基, 直接放在基础表面上。柱身可以是独块巨石,但 它通常是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 柱身和柱顶一起构成了多立安柱式的特点。 柱身从下到上到其总高度的约三分之一处,粗细 是不变的,然后就向柱顶方向逐渐变细,这种比 例造成一种直径向着柱基增大的错觉,而使圆柱 具有一种独特的“大肚皮”的外貌。
实用性的建筑物。在更重要
的用于举行仪式的建筑物中, 则使用梁柱系统。这是一种 最简便的建筑方法,它由一
块水平石料即楣梁和两个垂
直支柱构成。
仅由正殿和前殿组成 的简单神庙的平面图
正面和背面均有门廊 的神庙的平面图 有绕柱式柱列的神庙的 平面图 有两排绕柱式柱列的 神庙的平面图
神庙建筑四种地基方案
多立安柱式及爱奥尼亚柱式(各部件名称)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西山墙修复图
婚礼上,半人半马怪埃乌里狄昂欲侮辱拉庇泰人的国王庇里托俄斯的新娘,新娘正奋力抵抗。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东山墙复原图
东山墙的雕塑以珀罗普斯和比萨的国王俄诺玛俄斯比赛驾车为主题,这是根据当地传说创作的
檐壁雕塑 大理石高浮雕,公元前472年,奥 林匹亚考古博物馆(希腊), 雅典娜正帮助赫拉克勒斯扛起地球, 而阿特拉斯得到了赫斯珀里得斯们 的金苹果。 赫拉克勒斯的12件苦差是东、西檐 壁的装饰主题,他的12件苦差是在 后来的文献中才聚集在一起的,但 是宙斯神庙的立项却与后人正是排 列出来的内容完全相符。
厄勒忒奥是传说中雅典人的始祖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前406年雅典与斯巴达波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是希腊古典盛期最后一件作品建筑师皮忒欧年雅典与斯巴达波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是希腊古典盛期最后一件作品建筑师皮忒欧pytheos埃皮道罗斯剧场半圆形观众席直径约埃皮道罗斯剧场半圆形观众席直径约113米他不仅规模大而且体现了古典后期剧场建筑的一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观众席和表演区两个方面米他不仅规模大而且体现了古典后期剧场建筑的一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观众席和表演区两个方面阿尔忒弥斯神庙山墙浮雕公元前6世纪早期梅杜莎命中注定要被英雄柏修斯所杀在她死的那一刹那她生下了两个孩子一个是柏伽索斯带翼的飞马位于左面另一个是男人奇里塞奥位于右面当梅杜莎的头被割下时奇里塞奥就从她的脖子里跳出来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西山墙修复图婚礼上半人半马怪埃乌里狄昂欲侮辱拉庇泰人的国王庇里托俄斯的新娘新娘正奋力抵抗
青铜雕像的制造过程
从公元前5世纪早期起,希腊人开始较多的使用青铜作为雕塑的材质
德尔菲御者
青铜,高1.8cm,公元前475年,希腊德尔菲博物馆藏 希腊古风时期的雕塑经战争的刺激,以惊人的速度迈 过了“古风的微笑时期”,步入“严谨风格”的过渡 阶段,继之又进入到表现运动、完善技巧的成熟时期, 这一转变大约花了三十年的时间 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的大多数雕塑作品是用青铜铸造的, 大概因为连年战争,很多青铜雕像被熔化锻造成了武 器,这件青铜像是幸存者之一,在希腊德尔菲发掘出 土,据说出于伯罗奔尼撒匠师之手,这件雕像面部塑 造细腻,双眼凝视前方,衣纹有规则的下垂,造成一 种静穆庄严的效果
荷马时代——这个时代因一部文学作品《荷马史诗》而得名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奥林匹斯神系之前 :叙述了开天辟地和宙斯神以前的神系变化
《希腊神话》
(分两个阶段) 宙斯、赫拉、哈得斯、波塞冬 •奥林匹斯神系 雅典娜、阿波罗、阿尔忒弥斯、阿弗洛狄特
荷马时代的艺术
•艺术的黑暗时期和学习时期(多利安人的入侵)
埃皮道罗斯剧场
半圆形观众席直径约113米,他不 仅规模大而且体现了古典后期剧 场建筑的一些新特征,主要体现 在观众席和表演区两个方面
阿尔忒弥斯神庙山墙浮雕
公元前6世纪早期,梅杜莎命中注定要被英雄柏修斯所杀,在她死的那一刹那,她生 下了两个孩子,一个是柏伽索斯(带翼的飞马,位于左面),另一个是男人奇里塞 奥(位于右面),当梅杜莎的头被割下时,奇里塞奥就从她的脖子里跳出来
赫拉克勒斯与安泰搏斗
库罗斯
大约公元前575——570年,青铜, 高17cm,卢浮宫藏
Baidu Nhomakorabea
牧马者残雕
大约公元前550年,雅典出 土,大理石,高27cm,卢 浮宫藏
妇女雕像
大约公元前630年,可能出土于 克里特,石灰石,高75cm,卢 浮宫藏
古希腊建筑
科林斯城的阿波罗神庙
希腊人知道好几种建筑方法, 其中包括拱门和拱顶,但它 们只用于较小的或者是纯粹
雅典卫城
卫城在雅典城中央一个不大的孤立的山冈上,山顶石灰岩裸露,大致平坦,高于 平地70—80m。东西长约280m,南北最宽处约130m。
雅典卫城山门平面及剖面
山门建于公元前437—432年, 建筑师是穆尼西克利 (Mnesicles) 它突出于山顶西端。但地面不 取平,而任西半比东半低1.43m。 屋顶也同样断开,保持前后两 个立面各自合宜的比例。 山门北翼是绘画陈列馆,南翼 是个敞廊,它们遮掩了山门的 侧面,所以山门屋顶的错落在 外面不易被看出来。 门的西半部,沿中央的道路两 侧,有3对爱奥尼式柱子。在多 立安式建筑中采用爱奥尼式柱 子,是雅典卫城上首创的。
帕特农神庙雕刻
帕特农的雕刻也是最辉煌的杰作, 相传为菲迪亚斯所做。 东山墙上刻着雅典娜诞生的故事, 西山墙上刻着波塞东和雅典娜争夺 雅典保护权的故事。全部92块陇间 板上刻着一幅幅雅典娜与雅典人征 服各种敌人的神话故事。东面是神 与巨人之战,西面是雅典人与亚玛 松之战,南面是与羊身人头怪之战, 北面是特洛伊战争。
2、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 8*17柱,台基棉30.89m*69.54m,柱高 10.43m。
3、是卫城上唯一的围柱式庙宇,形制 最隆重
帕克农神庙东部 4、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
帕特农神庙各视图
采用了“视差纠错”
加粗角柱、缩小角开间;所有的 柱子都略向后倾斜约7cm,同时 它们又向各个立面的中央微有倾 斜,愈靠外的倾斜倾斜愈多;整 个台基是一个极细微的弧面,额 枋和台基上沿都呈中央隆起的曲 线。 它的内部分成两半 朝东的一半是圣堂, 圣堂的南、北、西三 面都有列柱,是多立 安式的,为了使它们 细些,以反衬出神像的 高大和内部的宽阔, 这些列柱座成了上下 两层,重叠起来。 朝西的一半是存放国 家财物和档案的方厅, 里面的4根柱子用爱奥 尼式的。
小型雅典娜· 尼凯神庙
位于山门南面,是建筑师卡列 克拉蒂斯( Callicrates )的作品, 建于公元前 5 世纪末(前 449— 前 421 年 ) , 台 基 面 积 5.38*8.15m,柱子比较粗壮() 1 : 7.68 ),是爱奥尼式中少有 的。
檐壁上和女儿墙外侧的浮雕, 主题都是反波斯侵略战争的胜 利。 典型的爱奥尼亚式的中楣是作 为一个整体来装饰的;楣梁被 分为三个横带,每个横带都比 下面的突出一些。
运用装饰图案 相同形状不同比例的使用
2. 3.
对埃及的模仿
彩图为库罗斯像,公元前550 年,雅典国立博物馆藏 黑白图为男子立像,公元前7 世纪晚期,高184cm,纽约大 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自然风格的发展
亚里斯多迪科雕像,约作于 公元前500年,高195cm,雅 典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姿势的改变
克雷提奥斯的少年,约作于公元前 480年,高86cm,雅典卫城博物馆藏
乌尔契出土的杯子
公元前5世纪初期,直径40.2cm,柏林夏洛滕堡博物馆藏 上图所见的《德尔菲御者像》是采用脱蜡法制作的青铜雕像,用7部分的空模制成:头、 两只手臂、在腰带之上和之下的长袍、两只脚踝和脚板 图中的瓶画就展示了分段铸造的过程
斯芬克斯
雅典娜支持斩首美杜沙的普修斯
德尔斐的希弗诺斯神庙上的中楣浮雕
这是希腊古风时期建筑浮雕的优秀代表作品。希弗诺斯神庙是一座小型的爱奥尼亚式建筑,因此它 的中楣是一个完整的横带装饰,据说这座神庙是由两位无名艺术家进行装饰的,风格并不一致,较 优秀的作品位于北面和东面,这两面的浮雕装饰已经显出了向古典时期装饰风格过渡的趋势。在神 庙的北中楣上表现的是“神灵与巨人的战斗”,在其中有一个场景是一头凶猛的狮子在咬食一名战 士,这头狮子的造型与大致同一时期的波斯波利斯宫殿浮雕中的狮子几乎完全相同
多利安柱式
柱式 爱奥尼亚柱 式 克林斯柱式
利维陶酒罐
大约公元前640——630年,白底彩绘,高 39.5cm,卢浮宫藏
双柄高颈水瓶
约公元前690年,白底彩绘, 高80cm,卢浮宫藏
雅典黑绘瓶画
大约公元前580年,高93cm,卢浮宫藏
黑绘瓶画
大约公元前515——510年,高 44.8cm,卢浮宫藏
阿波罗神庙
位于巴赛,建造者是帕特农神庙的建筑师伊克蒂诺,大约公元前5世纪末 南北朝向,与传统的方位不同,暗示着里面藏着什么仪式秘密。在这座神庙里有最早的科林斯的 遗迹。 该神庙被遮挡在帐篷下以防止被风化
李西克拉特(Lysicrates)合唱队纪 念碑
这是一个小型神庙,建于公元前335— 334年,以筹资建造它的人的名字命名。 李西克拉特也以其为当年的酒神节捐 款而著称。这是首次在建筑物外部运 用科林斯柱式,而以前这种柱式只以 一个孤立的装饰圆柱形式用于建筑物 的内部
•主要艺术形式 几何形小雕像 几何风格陶瓶
牛首人身怪
公元前8世纪晚期,青铜,卢浮宫藏 是一个水盆三脚架的一部分
赫拉克勒斯和萨提洛斯
几何风格陶瓶
•几何纹样: 圆、三角、曲线等纯粹的几何图形 •几何风格纹样:用剪影和几何归纳的方法表现神话、人物和社 会生活
古风时期美术
•背景:希腊的海外殖民和商业贸易活动 •主要艺术形式 东方风格 瓶画 黑绘式 红绘式 雕塑 男子雕像(库罗斯)多是裸体像 女子雕像,多为着衣像 装饰浮雕 :三角墙、 墙壁间饰
在德尔斐发现的爱奥尼亚式柱和 柱头的遗迹,其爱奥尼亚式局部 雕刻制作的相当细致复杂
科林斯柱式主要是更富 于装饰性的爱奥尼亚式 的变体 它的主要贡献在于它的 有更多装饰的柱基和新 诗的柱顶。柱顶的形状 看起来像是一个口朝上 的钟。 科林斯式不常被希腊人 采用,但在罗马人中十 分流行,特别是在罗马 帝国时期。
欧罗巴被劫
赫拉克勒斯和克考派斯
舍利诺斯神庙浮雕
舍利诺斯(Selinus)是西西里 岛上最偏远又是最晚成立城邦 (在公元前665年成立)的地方, 但也是这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 古风和古典早期最有代表性的 建筑浮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 充分体现了古风时期的稚朴风 格,而且极具“东方”韵味。 人物形象多是比例失调,头重 脚轻,躯干和四肢制作粗矿。 结构虽不准确但很有力度,与 两河流域早期的浮雕作品有异 曲同工之妙。
帕克农神庙复原图
帕特农愿意为“处女宫”,是 守护神雅典娜的庙,是卫城的 主题建筑物。
始建于公元前447年,438年完 工并完成圣堂中的雅典娜像。 431年完成山花雕刻。 主要设计人是伊克底努 (Iktinus),卡里克拉特参加 了设计,雕刻由菲迪亚斯和他 的弟子完成。
突出点
1、放在卫城上最高处,距山门80米左 右
古风到古典时期大型雕像的发展
希腊人不仅学会了埃及雕像的比例系统而且还从埃及人那里学到了雕刻技术 下图就展示了制作大理石雕刻的过程
希腊人牺牲了他的埃及模特儿的平滑的自然 主义,关心在优美的设计于自然的现象 之间寻求平衡,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美学 方法:
1.
追求自然匀称的美,不仅在垂直轴线的 两旁形成对称,而且还找到了能使上下 对称的水平轴线
北 檐 壁
厄勒忒奥神庙(Erechtheum) 位于帕特农神庙之北,是爱奥尼亚柱式最优 秀的作品之一,他不对称的设计是极为独特 的。令人觉得建筑物似乎永远处于未完工的 状态。 厄勒忒奥是传说中雅典人的始祖, 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前406年,雅典与斯巴 达波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是希腊古典盛期最 后一件作品 建筑师皮忒欧(Pytheos)
协和女神神庙
公元前5世纪,位于希腊殖民地时代 西西里的主要城市之一的阿格利琴托
小型雅典娜· 尼凯神庙
座落于雅典卫城,是建筑师卡列克 拉蒂斯( Callicrates )的作品,建 于公元前5世纪末
典型的爱奥尼亚式的中楣是作为一 个整体来装饰的;楣梁被分为三个 横带,每个横带都比下面的突出一 些。
系鞋带的尼凯 大理石浮雕,高140厘米,公 元前5世纪末,希腊雅典卫城 博物馆 大概在公元前427年,利用与 斯巴达人的停战间歇,雅典 人按照建筑家卡利克拉特的 早年设计,修建了这个只有 一个房间的小神殿,这块浮 雕位于小神殿的正门。在东 檐壁上刻的是各路神祗,而 其他三面刻的都是战争场面。
多立安式圆柱最主要的特点 是雕成的半椭圆形凹槽纵贯 整个柱身。各凹槽相交处形 成的锐角时至今日仍相当锐 利,凹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 16条到24条之间,视建筑的 时代即规模而定,公元前5世 纪,一般为20条。凹槽是在 神庙建成后雕成的
柱子中的懋孔
爱奥尼亚柱式 (Ionic)
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 邦里。 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 间宽阔,反映了从事手工业 和商业平民们的艺术趣味。 一些评论家们认为优美的爱 奥尼亚柱式具有“女性美” 的特征。它的柱顶有着形状 像一个纸卷的涡旋形饰,圆 柱各有一个相同的柱基。
多立安柱式(Doric)
流行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 它包括一个基础,即四周有三个阶梯的无柱底基; 基础最上面的一层阶梯称为柱座。圆柱没有柱基, 直接放在基础表面上。柱身可以是独块巨石,但 它通常是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 柱身和柱顶一起构成了多立安柱式的特点。 柱身从下到上到其总高度的约三分之一处,粗细 是不变的,然后就向柱顶方向逐渐变细,这种比 例造成一种直径向着柱基增大的错觉,而使圆柱 具有一种独特的“大肚皮”的外貌。
实用性的建筑物。在更重要
的用于举行仪式的建筑物中, 则使用梁柱系统。这是一种 最简便的建筑方法,它由一
块水平石料即楣梁和两个垂
直支柱构成。
仅由正殿和前殿组成 的简单神庙的平面图
正面和背面均有门廊 的神庙的平面图 有绕柱式柱列的神庙的 平面图 有两排绕柱式柱列的 神庙的平面图
神庙建筑四种地基方案
多立安柱式及爱奥尼亚柱式(各部件名称)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西山墙修复图
婚礼上,半人半马怪埃乌里狄昂欲侮辱拉庇泰人的国王庇里托俄斯的新娘,新娘正奋力抵抗。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东山墙复原图
东山墙的雕塑以珀罗普斯和比萨的国王俄诺玛俄斯比赛驾车为主题,这是根据当地传说创作的
檐壁雕塑 大理石高浮雕,公元前472年,奥 林匹亚考古博物馆(希腊), 雅典娜正帮助赫拉克勒斯扛起地球, 而阿特拉斯得到了赫斯珀里得斯们 的金苹果。 赫拉克勒斯的12件苦差是东、西檐 壁的装饰主题,他的12件苦差是在 后来的文献中才聚集在一起的,但 是宙斯神庙的立项却与后人正是排 列出来的内容完全相符。
厄勒忒奥是传说中雅典人的始祖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前406年雅典与斯巴达波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是希腊古典盛期最后一件作品建筑师皮忒欧年雅典与斯巴达波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是希腊古典盛期最后一件作品建筑师皮忒欧pytheos埃皮道罗斯剧场半圆形观众席直径约埃皮道罗斯剧场半圆形观众席直径约113米他不仅规模大而且体现了古典后期剧场建筑的一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观众席和表演区两个方面米他不仅规模大而且体现了古典后期剧场建筑的一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观众席和表演区两个方面阿尔忒弥斯神庙山墙浮雕公元前6世纪早期梅杜莎命中注定要被英雄柏修斯所杀在她死的那一刹那她生下了两个孩子一个是柏伽索斯带翼的飞马位于左面另一个是男人奇里塞奥位于右面当梅杜莎的头被割下时奇里塞奥就从她的脖子里跳出来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西山墙修复图婚礼上半人半马怪埃乌里狄昂欲侮辱拉庇泰人的国王庇里托俄斯的新娘新娘正奋力抵抗
青铜雕像的制造过程
从公元前5世纪早期起,希腊人开始较多的使用青铜作为雕塑的材质
德尔菲御者
青铜,高1.8cm,公元前475年,希腊德尔菲博物馆藏 希腊古风时期的雕塑经战争的刺激,以惊人的速度迈 过了“古风的微笑时期”,步入“严谨风格”的过渡 阶段,继之又进入到表现运动、完善技巧的成熟时期, 这一转变大约花了三十年的时间 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的大多数雕塑作品是用青铜铸造的, 大概因为连年战争,很多青铜雕像被熔化锻造成了武 器,这件青铜像是幸存者之一,在希腊德尔菲发掘出 土,据说出于伯罗奔尼撒匠师之手,这件雕像面部塑 造细腻,双眼凝视前方,衣纹有规则的下垂,造成一 种静穆庄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