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本单元的内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也很多。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属于“数与代数”版块中数的认识,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本单元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自然数、整数和小数等知识,对分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借助操作实践和直观了解的学习活动,初步认识了分数。

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但是对于分数的具体知识,学生还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感性认识。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掌握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抓住分数与除法的统一点: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为后面的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改写成整数、带分数作准备。

2.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顺利学习比的基本性质。

4.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
公倍数,能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小公倍数是通分的基础,通分为后续的分数加、减法奠定基础。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前期学习中,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为互化奠定了基础,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也为今后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作了知识铺垫。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做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

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

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抽象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况,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

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式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

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比较和的大小,有的学生回答不一定谁大谁小,要看他们分的那个圆,哪个大,由此得出可能比大,也可能比小,还可能和相等。

造成这样错误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分依赖直观,而没有及时抽象。

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式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约分与通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都是必
须掌握的。

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尽管约分时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适当的数,通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数,但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

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凸显得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

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1 分数的意义2课时
2 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3 分数的基本性质1课时
4 约分3课时
5 通分3课时
6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课时
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教材第45、第46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卷尺、4张长方形白纸、4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

板书:分数。

谁来说几个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1. 分数的产生。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不知不觉地进入新课学习】
师:请一个学生用卷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那剩下的不足1米怎么记?
师: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课件呈现情景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

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应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

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怎么用分数表示?
2. 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的含义吗?
(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根据投影中的图形口答)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

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老师指名说出黑板上其他分数的分数单位。

集体说一说自己写出的3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

老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吗?(它们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说一说黑板上这些分数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为什么?
(1)学生思考,同桌讨论。

(2)学生交流后,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因为不同分母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有着不同的分数单位。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1.在重点知识上设计了探索性的问题,在难点知识上设计了引导性的问题。

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思维在碰撞中提升,掌握了重点知识,也突破了难点。

2.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在现实情境中把握分数的意义。

使学生感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分数概念,建立数感,当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分数时,可以说学生已经较好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本身的敏感性得到了增强。

分数与除法
教材第49、第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第1~8题。

1.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 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通过小组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重点:扩展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投影仪,量筒、量杯等教具。

(课件出示)小熊的疑问:猎豹的速度可达113千米/时,是“短跑冠军”,那么它跑1千米用多长时间呢?
生:1÷113=?
师:怎么计算呢?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大家就能帮小熊算一算了。

板书:分数与除法。

1. 投影出示例1。

师: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就是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

应该用什么法来计算?列一个怎样的算式呢?
生: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3。

师:每个人得不到完整的1个蛋糕,怎么表示结果?(用分数来表示结果)把1个蛋糕看作单位
小结:分数不但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可以表示具体数量。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已经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比较熟悉,因此在多媒体课件演示图解过程后,学生就可以理解除法计算的结果,在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下,是可以用分
2. 投影出示例2。

师:求每人分得多少个,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求每人分得多少块,就是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用除法计算,列式为3÷4。

师:下面我们一起动手操作,探究3÷4的计算结果。

要求:4人为小组,用手中的3个圆片代表3个月饼,动手分一分。

看看每人到底得到多少个月饼。

学生分组探究,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交流,投影展示操作结果。

【设计意图:借助学具分月饼的过程,抛开了情境给出除法算式。

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3. 观察分析,建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通过上面两个例题,同学们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发现什么?
集体交流得出: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除号可以转化成分数线。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想一想,这里的b为什么不等于0呢?
生:因为0不能作除数,而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数,所以分母b不能为0。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讨论、概括等自主发现规律的过程,彻底地弄清了分数与除法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4. 投影出示例3 。

师:在这个问题中是以谁为整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以鸭的数量为整体,从“养鹅的只数是养鸭的几分之几”可以知道。

师: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用分数的意义进行分析。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1. 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除号可以转化成分数线。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加强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

利用学生的感官认识,由分1个蛋糕到分3块月饼,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分层进行,有序地探究,在动手操作与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在建立分数与除法关系这一环节时,引导学生用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方法,由学生的回忆到结合自己的感受,用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同时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认识,将数学知识的学习纳入到一个认知结构中,并引导学生在辨析中区别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A类
1.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的()。

其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分母相当于()。

2. 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式的商。

4÷511÷1327÷35 9÷913÷1633÷29
B类
1.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2段,每段长多少米?
2. 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材第53页的内容及第54页做一做第1题和练习十三第1~5题。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理地、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的能力,并能解决一些有关问题。

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

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难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和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分数。

投影仪等。

师: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哪几类呢?板书:真分数和假分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精心设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巧妙地打破了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式,比较自然地引入新课】
1. 投影出示例1。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然后同桌交流。

师:把每个圆都看作单位“1”,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
生1: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三分之一,涂色部分表示三分之一。

生2:第二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四分之一,涂色部分表示四分之三。

生3:第三个圆平均分成了6份,每份是六分之一,涂色部分表示六分之五。

师: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它们各有几个相应的分数单位?
师: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比较上面的三个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提示:比较每个分数中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看看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
生:我发现涂色部分都不满1个单位,这三个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而且它们都小于1。

师:你说得很好。

师: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都叫做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

(板书)
2. 投影出示例2。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然后同桌交流。

师:把一个圆作为单位“1”,涂色表示各个分数。

师: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比较这三个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提示:比较每个分数中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看看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
生:我发现涂色部分有的正好是1个单位,有的大于1个单位,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它们都大于1或等于1。

师:你说得很好。

师: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都叫做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1或等于1。

(板书)
小结:有些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它们实际上是整数;有些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带分数。

【设计意图:引导观察图形,比较真分数、假分数的值与1的大小关系,从而真正掌握真假分数的特征。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1.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小于1。

2.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大于1或等于1。

3. 带分数:整数和真分数组合而成。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整数和真分数组合而成。

1. 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新知识沿着理解、掌握、熟练的过程不断前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 本节课中,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很重要,但概念的教学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教者如果创设一种动手操作的情境,把分数意义、分数单位、分数的组成这些知识综合蕴含其中,既为真假分数的概念的理解埋下伏笔,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十分有利。

A类
B类
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分子是6的假分数有()。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
2. (1) (2)✕(3)✕(4)
B类:
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
教材第54页的内容及第54页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十三第6~10题。

1.经历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的探索过程,理解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通过画图、分析、说理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能力,并能解决一些有关问题。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知道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投影仪等。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对于假分数,你们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假分数,也就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板书: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1. 投影出示例3。

师:把这些数化成整数,请大家在小组内说说你们的方法。

小组交流。

生1: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转化的,(出示图片讲解)我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涂了3份,正好涂满。

生2:我的方法与你不同,我是根据假分数的定义来判断的,当分子与分母相等时……
生4:我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计算的,3÷3=1, 8÷4=2
生5:我认为用除法计算比较简单。

生6:我们小组发现,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

反过来,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

师:同学们的做法都很好。

【设计意图: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与组内达成一致意见,对于有歧义的问题,先进行记录,在班级交流时再进行讨论。

班级交流后,由于学生各抒己见,对几种方法会有所了解,部分学生甚至会对这些方法进行优化,知道用除法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最简便】
2. 认识带分数。

师: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那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又能化成什么数呢?
生:带分数。

师: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带分数?
学生举例并解释带分数的意义、写法、读法,学生写带分数让其他学生读出来,或一人说带分数,其他人写出来,检查读、写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并知道带分数为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的另一种写法】
3. 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生1:我用的画图法。

总结: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学生应用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来思考,并在班内进行交流。

用分子除以分母后,难点是如何根据计算结果改写带分数,可以借助画图来帮助理解】
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假分数→整数分子÷分母分子是分母的倍数
假分数→带分数分子÷分母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1.在教学本课知识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时,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再让学生交流是怎样想的。

二是要组织学生观察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让学生对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的特点有明晰的认识。

2. 学生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不是很准确,引导学生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进行转化,引
导学生明确除得的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的分子,而分母不变。

但在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的速度和熟练程度上不宜提过高要求,学生掌握方法就可以,以后做的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第5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

1.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建构过程,归纳概括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3.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难点: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投影仪、每人四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等。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师:四兄弟分的地同样多,却以为自己很吃亏,争吵不休,引得阿凡提哈哈大笑。

那么,这几
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不一样,为什么大小都相等呢?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哪些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其实,这里包含了一个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创设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1. 投影出示例1。

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

师:同学们经过涂色,你发现了什么?
师:很好,同学们是不是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生:是。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我们把发现的规律用下面的式子表示出来,这样更直观。

师:你们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是不是所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