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升初阅读理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解析版)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讲理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抑扬等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问答教学法范例演示法练习教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PPT
【课时安排】
2小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交流
与学生交流讨论最新时事热点,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教师根据当时的最新时事热点,自行准备)
二、题型讲解
1.复习导入
【问】上一讲,我们学习了分析插叙作用的技巧。
下面,请同学们回答如下两个问题:(1)从哪些方面分析插叙的作用
(2)简述分析插叙作用的答题步骤
【练】学生回答:略
【过渡】今天,我们专题学习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技巧。
【问】理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有哪些常见的题目类型?
【练】学生回答
【评】学生互评
常见的题目类型有:
(1)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写作)手法?
(2)指出本文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3)从写作技巧方面赏析第×段中画线句。
(4)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选文运用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
请问全文作了哪些对比?
(6)确定或寻找文中所运用的伏笔与照应。
2.公式解说
如何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有什么样的答题公式?
(1)真题展示一
请看下面的阅读题。
集中营的课堂
程刚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
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
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
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
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
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
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
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
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
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
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
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
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
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
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
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
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
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
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
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
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
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分)
【问】中考时考查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去答题。
本题说: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那么,本题应从哪一个方面去答题呢?
【练】学生回答:
表现手法。
【问】什么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有哪些内容?
【练】学生回答:
【评】师生互评后小结:
表现手法我们也称为写作技巧、写作方法、表达内容的手法等,是作者在塑造艺术形象或进行写作、反映社会生活时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技巧。
它是就构思、立意、内容、结构、情节的安排等方面而言的。
它体系众多,数量庞大,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人称变化、抑扬结合、联想想象、渲染烘托、以小见大、象征、悬念、伏笔照应、铺垫等。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考中常考到的表现手法。
【问】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衬托(对比),有和作用。
不清楚作用就不能答题。
【练】学生回答:
【评】师生互评后小结:
衬托也叫烘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多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常用的方法有:其一:用写景、坏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或心情,这种方法我们在前面已进行了专题分析,本讲就不说了。
其二:借助他人或他物来突出主要人物,这种方法是由他人或外人形成的,分析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找到对应物,即谁为主(红花),谁为衬(绿叶),确定谁衬托谁;二是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以美衬美、以好衬好、以丑衬丑、以坏衬坏等为正衬,以美衬丑、以好衬坏、以丑衬美、以坏衬好等位反衬。
无论正衬还是反衬,都是为了突出人物或事物的某种特点。
其格式是:以……衬托了……,突出了……,或以……反衬了……,突出了……。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举出来,进行对照比较的的方法。
其作用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或文章的主题,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分析对比,首先要找到谁与谁对比,对比什么,在分析其所表现的内容及表达效果,即:突出了什么+是人物形象更鲜明(或: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深化了主题)。
衬托强调的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对比强调的是二者的比较。
无论是衬托还是对比,都应为中心内容服务。
【收】根据作用,我们整理的答题公式是:
公式一:衬托(对比):以衬托,突出(体现)了。
【问】第二,我们讨论伏笔及其作用。
【练】学生回答:
【评】师生互评后小结:
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所做的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特点是含蓄交代,点到为止。
伏笔作为一种技巧,也是为中心服务的,所以有“突出”的效果;由于伏笔有“前伏后应”的效果,从情节的角度讲会让情节“更精致严密”。
在行文过程中,是未解惑的内容,就会有“设置悬念”的作用,前自然会“吸引读者兴趣”。
还有,后应的内容由于有前伏的缘故,就会使行文不突兀了。
怎样答题呢?
答题时,先要找到伏笔在哪里,怎么找呢?一是前文的一句话、一点小物品、一个动作、一种景致、一个眼神、一点线索等,后面用上了,或者后面有照应,这往往是伏笔;二是根据伏笔找照应,或根据照应找伏笔。
另外提醒一下:有时伏笔不只一处,务必要找全;伏笔一定是用在小说等由情节的作品里。
【收】根据作用,我们整理的答题公式是:
公式二:伏笔:①突出,使情节更精致严密;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③使行文不突兀。
【问】第三,我们讨论照应及其作用。
【练】学生回答:
【评】师生互评后小结:
照应指作品中下文与上文相呼应,即平时所说的“回应上文”。
其作用是:使前后呼应,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答题时,一定要搞清楚与前面的什么内容相照应。
【收】根据作用,我们整理的答题公式是:
公式三:照应:文章的与前文相照应,使情节更精致严密。
【问】第四,我们讨论欲扬先抑及其作用。
【练】学生回答:
【评】师生互评后小结:
扬,褒扬,赞扬,显扬;抑,贬抑,压制。
欲扬先抑,指本来要对某人或某事予以褒扬,却先采用贬抑的方法来写,然后再予以褒扬,故而形成欲扬先抑的或先抑后扬。
作用是:为后文作铺垫,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使形象更鲜明突出,使文章有波澜。
“抑”的目的是为了“扬”,前文铺垫的内容是为了后文的情节,因此有位后文作铺垫的作用。
为了保险一个人或事物,在前面的文字中保险对人物的不满,而后由于某个节点转变态度,这种转变自然就会让“情节有波澜”。
怎样答题呢?
答题时,要先指明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指明这种写法的表达作用是什么,如:表达了,突出了等。
如果题干已经指明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答题就要分两步答:第一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先抑后扬是由什么内容形成的,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二者形成了先抑后扬;第二步,分析其表达作用。
【收】根据作用,我们整理的答题公式是:
公式四:欲扬先抑:为后文作铺垫,使情节有波澜,表现(突出)了。
【问】第五,我们讨论详略得当及其作用。
【练】学生回答:
【评】师生互评后小结:
详略得当是指应当详细和应当简略的地方都处理得很妥当。
详略得当是一种布局谋篇的能力,与文章的中心或主题相关的就会详写,反之就会略写。
其作用是:突出中心。
怎样答题呢?
第一步,指明文章具有详略得当的特点,第二步指出文章详写了什么内容,第三步指出文章略写了什么,第四步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收】根据作用,我们整理的答题公式是:
公式五:详略得当:文章详写了,略写了,突出了中心。
【小结】
表现手法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有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动静结合、褒词贬用等技巧也要注意。
【问】接下来,我们开始分析试题: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引】题目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本题是分析伏笔的作用。
首先想想: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练】学生回答:
①突出,使情节更精致严密;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③使行文不突兀。
【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引】重点读第9段。
【练】学生回答:
【评】学生互评后小结:
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时,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
赛夫不能与沙宁联系,便让儿子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
谢达与沙宁接头后便把地图完整地画在了衣服里面,借逃跑被处死吊在营门外的机会,赛夫想办法把儿子抱回家,得到了情报。
【问】那么,前面哪些地方为后面的情节做了伏笔?
【引】谢达明知道逃跑后会被处死,为什么还要逃跑呢?
【练】学生回答
目的是为了让爸爸从自己的衣服里得到情报。
【问】谢达能把情报送出去吗?谢达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前面给了读者什么信息?
【练】学生回答
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
【收】这就是伏笔。
“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
作用是:一、交待了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二、表现了谢达慷概赴死的献身精神。
【问】其他的地方还有这样的伏笔吗?
【练】学生回答
【评】学生互评后小结:
“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为“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或“悄悄的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埋下伏笔。
【问】这个地方的伏笔有何作用?
【练】学生回答
交待谢达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的原委,表现了沙宁和谢达的机智、聪明。
【问】下面,我们就根据刚才的分析,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把答案整理出来。
【练】学生回答
【评】学生互评后小结:
参考答案:
示例一:例句:“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
作用:(1)交待了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2)表现了谢达慷概赴死的献身精神。
示例二:例句:“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为“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或“悄悄的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埋下伏笔。
作用:交待谢达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的原委,表现了沙宁和谢达的机智、聪明。
(2)真题展示二
请看下面的阅读题:
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①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的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
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正在盛开,一蔟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的花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在是标致极了。
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
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嫰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桃树下一盆盆茉莉、竹子、山茶、文竹、玫瑰、水仙,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
②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
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把只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
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象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
③钟情于金银花的叶子绿,花儿的美,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
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
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
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
甚至冬天还把他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
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④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
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
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是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⑤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
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作者写了“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的用意是什么?(4分)
【问】阅读全文后,说说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
【练】学生回答
“我”在院子一角随意栽了一颗金银花,也不曾照料,后来却长得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
【问】作者写这篇散文的目的是什么?
【练】学生回答
【评】学生互评后小结:
作者对两株金银花的态度是不同的:前一株只是栽种在院子的角落里,想起来的时候浇
些水,可见作者并未对这株花用心,而且对它也没有任何期待。
当作者惊喜地发现这花竟也有着独特的韵味并开始喜欢它时,就想栽一株在房间里,怡情雅致。
出人意料的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用尽心思打理的金银花不仅长势不佳,甚至连花都不能开,这是多么让人失望的结果。
通过这件事,作者认识到自由的空间不论是对植物还是对于人类,都同样重要。
显然,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这个道理。
【问】这篇文章本是写栽在院子里的金银花,作者为什么要写“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
【练】学生回答
【评】学生互评后小结:
作者是有意把院中的金银花和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着写,以突出“自由的空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一主旨。
【问】这种写作技巧叫什么呢?
【练】学生回答:
对比,也叫衬托。
【问】根据刚才的分析,回忆一下,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练】学生回答:
突出文章的主题或事物的某些特点。
【问】显然,这道题就是考查表现手法对比和衬托的作用。
那么,我们按什么样的步骤答题呢?
【练】学生回答
第一步,指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或衬托)第二步,根据文章内容指出文章是把什么和什么对比;第三步,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对比的作用和效果。
【问】下面,请大家根据题目的要求,根据公式把答案完整地整理出来。
【练】学生答题:
参考答案:
作者此处运用了对比(衬托、反衬)的写法,有意把院中的金银花和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这两个寓意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着写(或:以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衬托院中的金银花),以突出“自由的空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一主旨,给人以极鲜明的感受和极深刻的启示,增强了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三.考点演练(教材提供了8道练习题,老师可根据时间取舍)
(1)练习一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
④我一听,就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
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
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
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
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⑪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
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⑫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
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
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
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放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
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
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
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
”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⑰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⑱“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4分)
【问】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同学们阅读全文后,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要作这道题,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悬念,悬念的作用是什么?
【引】悬念与伏笔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的区别,但可以联系我们所看的电影、电视剧想想什么是悬念,悬念有什么作用?
【练】学生讨论。
【评】学生互评后小结:悬念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心理,在写作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法。
先设悬念,然后层层剥笋,把情节推向高潮,最后揭示谜底。
通俗地说,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其作用是:能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事件发展的深切关注,可以使情节形成曲折和波澜,使文章情节更具吸引力。
【问】联系全文,看看文章是怎样设置悬念的?(或设置了哪些悬念?)
【练】学生回答:
【评】学生讨论。
第②段中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给“我”香烟?他为什么对“我”油嘴滑舌?
第⑦段他为什么要坐“我”的车,而且只坐一会儿?
第⑬段他飞快地放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他的孩子为什么“飞快地推天车门,站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