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轶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圣叹轶事
金圣叹视杀头如儿戏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文坛奇才,他因恃才傲物,得罪了权贵,又因反对地方官吏横征暴敛,他率领学生们去孔庙哭求减粮,地方官吏视之为眼中钉,以“哭庙抗粮,鼓动谋反”的罪名,处以杀头。

但这位幽默大师,在临死之前一点也不惊慌,仍以调侃幽默的口吻与旁人开玩笑。

临刑前,他的儿子去看他,他说:“我有一副对子,你对一对。

”接着便说出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当时心中悲痛,哪里对得出来。

他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呢?梨儿腹内酸。

”联中,“莲”谐音“怜”,“梨”谐音“离”,足可表达金圣叹的爱子之情。

到了杀头的那天,恰好下大雪,他便口占一诗,诗曰:
苍天为我报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

明日太阳来相吊,家家户户泪珠流。

及至临斩时,他不但毫不惊恐,反而哈哈大笑,对人说道:“斩首,至快事也,今日无意得之,不一快哉!”当监斩官问他有无最后遗言,他大声叫道:“受刑者痛,砍头者快,痛快!痛快!”
他死后,刽子手见他的右手紧握成拳,便掰开来看,只见手中捏有一纸条,纸条上写着:“付与大儿、小儿示知: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滋味。

”这位幽默大师临死都不让人占便宜,原来他知道死后刽子手肯定要验尸,便预先把纸条藏在手中。

金圣叹一生批了很多书,是位很有名的人物。

一天,他到西湖灵隐寺去见老方丈,要批佛经。

老方丈说:“佛经是不能批的。

”后来,他又向老方丈要佛经看一看,老方丈不给他看。

为这事他俩争吵起来,一直争论到半夜。

老方丈说:“我出个上联,你对得上,就让你看佛经;对不上,佛经你就别看了。

”金圣叹一想:对对子,那不是锅底下掏窝窝,手到擒来,有什么难处,就点头答应了。

老和尚当场出个上联:半夜二更半。

你别说还真把金圣叹难住了,左思右想怎么也对不上。

只好离开了灵隐寺。

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一案,被判了个杀头的罪。

临刑的那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

他猛个丁地想起了灵隐寺对对子的事,同时也想出了对句。

他自言自语地说:“我金圣叹临死之前,总算对上了老方丈出的那个上联,在文字上不欠什么账啦。

”说完,就在狱中写了下面的对句:中秋八月中。

他拜托狱卒将他的下联送交灵隐寺老方丈。

老方丈收到金圣叹的对句一看,连声称赞:“对得好!对得好!只是这人狂妄自大,不和一般人交往,这大概是他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吧!”
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

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应科试。

改称金人瑞考第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

评注不少古典,奇才也。

顺治十七年[1660],苏州府吴县调来新县令任维初对欠税者用重刑又私盗公粮,顺治十八年崩,苏州设灵堂哭临三日,大官云集,百多名秀才於第三日往孔庙哭庙,后向巡抚朱国治呈揭帖告发县令。

谁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结,捕18名秀才,反向朝廷告秀才们抗纳兵饷,鸣钟击鼓,聚众倡乱,震惊先帝之灵,要求严惩。

於秋後处斩,其中一人为金圣叹也。

金圣叹博览群籍,好谈《易》,亦好讲佛,常以佛诠释儒、道,论文喜附会禅理。

评点古书甚多。

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 拟逐一批注,但仅完成
后二种,《杜诗解》未成而罹难。


大师金圣叹文笔幽默言语幽默,幽默了一辈子,连临终要事也还是幽默——大师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

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大师。

但没想到大师的“临终要事”竟然还是幽默。

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

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

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

行刑日,凄凉肃穆,方圆不大的一块阴森森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显得阴森恐怖。

胸藏秀气,笔走龙蛇,蔑视朝廷的一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

刑场上,刽子手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

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 。

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

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

”接着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

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

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

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

只见寒光闪处,伴着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一代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文坛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金圣叹的舅父钱谦益,老奸巨猾,玩世不恭,原是明崇祯手下礼
部尚书,后李自成进京,他投靠了南明奸相马士英。

清兵南下,眼看南明快要覆灭,他又摇身一变,屈膝投降,当上清朝的礼部侍郎。

这天,钱侍郎生日作寿,金圣叹母命难违,前往祝寿。

酒席宴上,一个个摇头晃脑,弹冠相庆。

独有金圣叹板着脸,不卑不亢,沉默不语。

酒过三巡,一个打秋风的宾客过来拍马屁了。

他说:“钱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今日盛会,正好置酒论文,让我等开开眼界。

”一时间赞声四起,金圣叹倒也不推辞,站起来淡淡一笑:“盛情难却,只好献丑了。

就提一对联吧!”只见金圣叹手握斗笔,饱蘸浓墨,写道:“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一见,大惊失色,钱侍郞正在捋须的手一颤抖,不觉拔掉了几根胡子。

心想,这小子也太狂妄了!这七个字可以乱写?只见金圣叹不慌不忙又写了四个大字:“三朝元老……”众宾客一见,脸上露出笑容。

钱侍郎怕金圣叹又来什么邪劲,便走上前冲他伸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谁知金圣叹却冷冷一笑,毫不迟疑,“刷刷刷”写完,把笔一掷,拂袖而去。

众人一看,只见金圣叹写下的是十四个字:“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

”钱谦益两眼翻白,手脚冰凉,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金圣叹一生评点过不少古人名著,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甫的诗歌、《水浒》和《西厢》合称为天下“六才子书”。

并对《水浒》、《西厢》两书进行批改,很有独到见解。

后又把《三国演义》称为“天下第一才子书”。

一天早晨,金圣叹在茶馆吃茶,听到近旁桌子上有四五个人在谈论对对子。

其中一长须老者对一个中年人说:“这个下联我有了。

你上联是:‘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我下联对:‘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

’”。

中年人听了忙说:“您老真不愧对对子老手,佩服佩服”长须老者捻捻胡须说:“我也出一副联给你们对对。

”说着用手指盘中月饼:“上联就出个‘上素月公饼’吧,但我上联指的是食物,所以下联也只准以食物相对。

”长须老者说完,大家抓耳挠腮,因其中“上素”是“尚书”谐音,不容易对。

金圣叹见半天无人对出,心里一急,脱口而出:“这有何难!对‘中糖云片糕’不就行了。

”他这下联中,
不但“中糖”和官名“中堂”同音,云片糕也是食物,大家都点头称是。

关于金圣叹的故事,流传着许多版本。

有人说他本不姓金,也不叫圣叹,而是叫张采。

只因参加乡试时,考官出一考题:西子来矣。

他便发挥了他的幽默本性,提笔写道:开东城也西子不来,开南城也西子不来;开西城也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
结果考官一看,批道:美人来矣,可惜你一个秀才丢矣!
第二年,他冒了别人的名,顶替金人瑞参加乡试,并且故意把文章写得委靡迂腐,以应当时的文风。

这一来,主考官居然很欣赏,拔为第一名。

但正因为他用的是金人瑞的姓名,就不好改了。

他认为也罢,天下之事皆可以戏出之,变动个姓名也算不了什么。

从此,他就更名金人瑞了,还另取了一个名字,名喟,字圣叹。

别人问“圣叹”二字何义,他说:“《论语》有两喟然叹曰。

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自此,他便正式叫金圣叹了。

后来顺治翘了辫子,留下遗诏说要整顿吏治。

本来,这只是做做样子的举动,不想金圣叹却当真了,想要告倒吴县知县。

当然,告是没能告倒,反而背上了“大不敬”和“反判”两项罪名。

这两项都是杀头抄家的罪,于是金圣叹不得不死。

是年,金圣叹五十四岁。

金圣叹幽默了一辈子,到了死时,也没忘了幽上一默。

他写信托狱卒带给家人,信上说:“杀头,至痛也,灭族,至惨也。

圣叹无意得此,呜呼哀哉,然而快哉!”狱卒拿了信交给知县,知县“疑其必有谤语”,于是打开一瞧,上面写道:“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食,大有胡桃滋味。

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

”狠狠的戏弄了知县一番。

幽了一默的后果自然是掉了脑袋。

当然啦,幽一默也是掉脑袋,不幽一默也是掉脑袋,很有些不幽白不幽的意思。

这个故事倒是与英国的一则笑话有些相似。

说某犯人身在狱中,春耕时节已到,家中无男劳力,遂心生一计。

写信托狱吏带给妻子,
信上说,我们家的地里藏有黄金若干,如果生计无着,可掘而用之。

不久,妻子信至,说:正愁无人犁地,不知道是谁把田地都翻了个遍。

不用猜就知道,一定是狱吏偷看了信,然后大做其发财美梦,于是不自觉的便上了一当。

也许狱吏此刻还在怪自己挖得不够深呢。

英国的故事里,狱吏自然是冲着金子才上这一当的。

然而金圣叹的故事里,那位知县又是冲着什么才上了金圣叹一当呢?为了他的仕途!为了能再挖出一些金圣叹的“反动”证据,以求仕途更进一步。

当然,就算上了一当,官也是不在乎的。

反正你的脑袋也已经掉了,我的职位也保住了。

上当之后,官的反应是:官大笑曰,金先生死且侮人。

注意,是大笑,他很开心哩。

被侮一下不要紧,官也很开明,反正你动不了他分毫,好官他自为之。

金圣叹的脑袋掉了,家也被抄了,有的版本更说是灭了族,死前的小小胜利,更像是精神胜利了一把。

这样看起来,是那位知县赢了。

到底是金圣叹赢了还是那位知县赢了?流传的各式版本,都认为是金圣叹赢了,而且赢得漂亮。

版本的众多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也许,金圣叹在九泉之下,正在说,生前戏弄知县,身后众人传说,不亦快哉!
祭孔抢馒头
明末清初有位“狂傲有奇气”的文学家金圣叹,少有才名,喜批改书,曾批改《水浒传》、《西厢记》、《三国演义》等书,颇有独到之处。

金圣叹本姓张,名若采。

说起他的改姓换名,还有一段逸闻趣话。

有一次,他和一群秀才、监生到文庙去祭祀孔子。

大典方毕,那班平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莘莘学子,突然一冲而上,都伸手去抢借桌上的猪头肉与馒头,你争我夺,丑态百出。

文质彬彬的儒生何以如此精鲁?原来,当时的读书人信奉一种迷信之说:谁先抢到祭孔的猪头肉与馒头,就会科场中举,独占鳌头,继而官场高升,享不尽荣
华富贵。

张若采见状,哂笑不止,口占打油诗揶揄之:
天晚祭祀了,忽然闹吵吵。

祭肉争肥瘦,馒头抢大小。

颜回低头笑,子路把脚跳。

夫子喟然叹,晃头双摇脑:
“在陈我缺粮,未见止饿殍!”
生性幽默风趣的张若采,从此改姓金,名圣叹。

“金”者,偶像之金身也;“圣叹”者,孔圣人为之叹息也。

堪称诙谐辛辣之极!
金圣叹答卷戏考官
生性诙谐的金圣叹,倜傥不羁,视功名如草介。

对于明末统治者腐朽无能深感不满,常常借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抨击时政,捉弄那班主考官,因此屡试不能中第。

《清朝野史大观·艺苑》记载:金圣叹年轻时参加县试(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制度非常繁琐,童生要参加“县试”取得“出身”,才能参加“府试”;“府试”录取之后又要“院试”,及格者方有资格入府学或县学读书,谓之“入学”,也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见考题为《西子来矣》,他明知题意要求以越国美女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演绎,却故意用幽默的笔调答道:“开东门,西子不来;开南门,西子不来;开北门,西子不来;独开西门而西子来矣。

”考官览后又气又恼,批了个“秀才去矣”四字。

金圣叹闻之哂哂一笑,想戏弄那老夫子一番,于是次年又化名前往应试。

主考官出的考题是《王之将出》。

金圣叹嗤之以鼻,提起笔来一个字也没有写,只在纸上画了五个圆圈,中间一个最大,两边各两个小的,就交了答卷。

主考官刚公布题目,人还没有坐定,就看见有人前来交卷,觉得很奇怪,拿起来一看,不知是何意思,立即叫人传金圣叹上来问话。

金圣叹郑重其事地答道:“大人没看过戏吗?戏台上王之将出时,不都是四个跑龙套的先出来挺胸收腹站在戏台两边吗?”考官被问得满脸窘态,哭笑不得。

金圣叹受陷罹难
清人王应奎《柳南随笔》(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等记载: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清兵入关后,他绝意仕途,以著述为务。

清军入关后,为了充实国库,便在江浙湖广一带,高额征收田赋,弄得农民怨声载道,地方士绅也深受其害,于是他们慷慨陈词,上书要求减轻粮赋。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二月四日,清世祖驾崩的消息传到了苏州,巡抚以下官员都聚集在府县里举哀吊唁。

在学的生员们就乘机揭发检举吴县知县任维初种种违法乱纪的劣行。

但江苏巡抚朱国治正和这个县令打得火热,于是,诸生反被囚禁了五人。

金圣叹与秀才们在文庙(孔庙的别称。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即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子之庙为文宣王庙,简称孔庙)聚集“哭庙”,接着又涌向了巡抚大堂,要求驱逐知县任维初。

清政府不但没有因此减少粮赋,反而将金圣叹等逮捕入狱,都以大不敬的罪名对他们进行弹劾。

正当此时,盘踞台湾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的军队从海上进攻江南沿海一带,诸生中有随从郑成功的,都被加上了反叛之罪。

朝廷于是大肆地进行追捕判刑,朝廷决定派大臣立即进行审讯,同时也处理金圣叹等诸生哭庙的案件。

到判罪定案时,金圣叹和其他十七人都被牵强附会地以反叛朝廷的罪名按《大清律》论斩,家产没收充公。

听说金圣叹临死时,十分惊诧地叹道:“杀头,是最疼的,抄家是最惨的,而我却无意中都碰上了,真是大奇事!”于是一笑就刑。

他的妻子和儿女也被充军到边疆了。

另据当时的稗史、笔记,关于金圣叹的死,还有一说:
临刑那天,金圣叹想,杀头好似清风过颈,可要是挨到最后一个被斩杀,精神上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压力。

于是他就悄悄地对靠近他的刽子手说:“我手心里有一张1000个铜钱的字据,如果行刑时,你能第一个先砍我的头,这1000钱就给你。


贪心的刽子手为了得到这1000钱,真的第一个砍掉了金圣叹的头。

当刽子手掰开金圣叹的手时,却两手空空,他上了金圣叹的当。

正当刽子手举起刀来砍杀第二个人时,一个骑马的官差飞奔而来,传令赦免金圣叹的死罪。

监刑官前去查看,见金圣叹的人头已经落地,
虽有宪命,为时已晚。

金圣叹本可赦免不死,正因他出了先死为快的馊主意,反而误了自己。

金圣叹,吴县人。

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人们今天所看到的70回本《水浒》就是他砍去罗贯中后50回,又自为施耐庵作序于书前的版本。

金圣叹的一生,性情人生,玩弄生活,幽默滑稽恐怕无人能出其左。

早在其青年时期,就记有他参加乡试的一段趣闻。

那天考试的题目是“西子来矣。

”明明要求考生根据越国西子出使吴国的事件加以评说。

金圣叹可谓熟读诗书,不可能不知,但他偏不按题目要求答题,而是挥笔调侃曰:“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西子来矣。

西子来矣。

”这不是文人墨客酒后胡言,而是朝廷组织的乡试。

主考官阅卷时大怒:“秀才去矣。

”试卷为此做废。

及至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也仍性情不改。

在文人胆战颤惊的“文字狱”期间,他高呼“孔夫子死了”四处奔走,如此仍为不够,又带领学生到孔子庙去哭拜孔子。

朝廷闻知,大怒。

将其逮捕入狱,不许担保出监。

于是他的两个孩子就到狱中探视。

临行时一儿问“有何吩咐?”金圣叹一本正经,叫孩子附耳上前,悄声说:“花生米与五香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道。

”两孩儿闻言,面面相视,不知所云。

他又道:“千万不要叫刽子手们知道,免得他们大发横财。


最终,金圣叹以“蛊惑倡乱”的罪名,定为死罪,被“严打”。

这时,时值初春,行刑那天,金圣叹一路昂首走来,高声朗诵自悼诗:“天生悼我地丁优,万里江山尽白头。

一时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珠流。

”午时三刻,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

可惜金圣叹人头落地,滚去几尺开外。

这时,人们只人头滚动时,从耳朵里各掉下一个纸团,监斩官忙叫人捡起。

他接过一看,一个纸团上写“好”;另一个纸团上写“痛”。

不由得叫监斩官暗暗佩服金圣叹的真性情。

联句轶事1、自题联
老拳搏古道;
儿口嚼新书。

——金圣叹自题
大师金圣叹文笔幽默言语幽默,幽默了一辈子,连临终要事也还是幽默——大师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

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大师。

但没想到大师的“临终要事”竟然还是幽默。

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

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

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金圣叹的“临终要事”
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

行刑日,凄凉肃穆,方圆不大的一块阴森森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显得阴森恐怖。

胸藏秀气,笔走龙蛇,蔑视朝廷的一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

刑场上,刽子手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

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

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

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

”接着念出了下联。

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

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

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

只见寒光闪处,伴着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一代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文坛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刑场诀别自题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现方圆。

——金圣叹自题
上联是从杜甫《北征》诗中“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两句化出,杜诗原意为天赐雨露相同,而果实甘苦各别。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则指同样是雨露渗入花心,只因花自身的变化出现或甘或若的结果。

继上联表现水的质变,下联强调水的形变,即放入不同的器皿中,其形不同,器方则方,器圆则圆。

此联写得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给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如人应如何对待外界影响,应如何把握自身努力等等,正因此,当细读而深究。

2、撰题联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金圣叹题佛经
千古绝吟太白诗;
大江东去学士词。

——金圣叹题书房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叹感题时势
一个文官小花脸;
三朝元老大奸臣。

——题舅父钱谦益
金圣叹的舅父钱谦益,老奸巨猾,玩世不恭,原是明崇祯手下礼部尚书,后李自成进京,他投靠了南明奸相马士英。

清兵南下,眼看南明快要覆灭,他又摇身一变,屈膝投降,当上清朝的礼部侍郎。

这天,钱侍郎生日作寿,金圣叹母命难违,前往祝寿。

酒席宴上,一个
个摇头晃脑,弹冠相庆。

独有金圣叹板着脸,不卑不亢,沉默不语。

酒过三巡,一个打秋风的宾客过来拍马屁了。

他说:“钱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今日盛会,正好置酒论文,让我等开开眼界。

”一时间赞声四起,金圣叹倒也不推辞,站起来淡淡一笑:“盛情难却,只好献丑了。

就提一对联吧!”只见金圣叹手握斗笔,饱蘸浓墨,写道:“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一见,大惊失色,钱侍郞正在捋须的手一颤抖,不觉拔掉了几根胡子。

心想,这小子也太狂妄了!这七个字可以乱写?只见金圣叹不慌不忙又写了四个大字:“三朝元老……”众宾客一见,脸上露出笑容。

钱侍郎怕金圣叹又来什么邪劲,便走上前冲他伸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谁知金圣叹却冷冷一笑,毫不迟疑,“刷刷刷”写完,把笔一掷,拂袖而去。

众人一看,只见金圣叹写下的是十四个字:“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

”钱谦益两眼翻白,手脚冰凉,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

——金圣叹题书斋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金圣叹撰技巧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金圣叹题时令年节
一年中秋赏月,金圣叹偶得上联,可是苦思半夜未有下联,次日他把这上联写在壁上,每天沉思,终不能对。

直至大年三十除夕夜团年守岁,其妻叹曰:“今夜是最后一天,到明日又是一年的开头了。

”金圣叹一听,突然跳起来说:“下联有对了!”随即在壁上续接写出了下联。

这老翁舍得几文钱,斋僧布道,加几年阳寿足矣。

胡为乎,使金童玉女引上天堂;呀呀呀,玉帝也嫌贫爱富;
那婆子偷尝两片肉,破戒载荤,打两个嘴巴够了。

又何必,差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