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2节功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2 追寻守恒量—能量功
一、教材分析
功和能量转化的关系不仅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是分析解决电磁学、热学等领域中问题的重要依据。

但是学生在能量概念的建立上没有概念基础,所以教材在第一节设立迫寻守恒量,旨在让学生对能量能够有清晰的认识。

教材从著名物理学家的理论出发,展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逐步引导能量的概念建立,继而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给出势能和动能的概念.教材具体说明了引入能量概念的必要性。

功是本章知识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为进一步提出“能”这个概念服务的,是初中学习的继续和提高。

学生对于F与L同向时功的求解掌握很好。

对于F与L有任意夹角的情况能接受但应用时对各量的物理含义理解不深,另外对功的概念和正负含义的理解存在困难。

教学重点
1、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
2、功的概念(实际情况中如何理解力和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

二、教学难点
1、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后,能意识到存在的巨大使用前景.
2、功的概念(实际情况中如何理解力和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

三、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2、能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因素。

4、正确理解、应用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θ。

5、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实质,能正确判断正功和负功。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学习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
2、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做功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理解外力做功的两不可缺少的因素。

3、通过实验、讨论与交流,展现学生思维过程,掌握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实验、观察、分析和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形成科学探究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物理。

2、经历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

3、通过学习,要善于把实际问题理想化.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一、追寻守恒量—能量
实验演示一: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教师设疑:大家从这个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并回答:上升到几乎同一高度
教师设疑:观察到的这个特点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人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存在某一个特殊的物理量,应该是不变的。

后来,人们把这个物理量叫做能量。

当初伽利略也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也想到其中存在某一个物理量应该是守恒的,不变的。

但是他并没有直接给出能量这个概念,后来人们才提出了这一概念。

教师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一边操作一边解释:我们把小球从水平桌面,让它上升一定的高度,小球从释放位置相对与这一水平桌面具有了一定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称为势能。

而当这个小球沿着斜面向下滚动,它离桌面的高度减小,说明势能不断减小;而另一方面小球运动越来越快,这时小球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这种能量,我们称之为动能。

实验演示二:重力势能小车
教师设疑:大家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A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设疑:这个小车的原理是什么?
A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从这个实验我们得到:动能与势能应该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

实验演示三:温差发电机
教师设疑:大家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B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在自然界中,能量与能量之间是相互转化或者转移的。

教师设疑:那么能量与能量之间的转化或者转移需要什么条件呢?比如:我手上的小车,如何才能让它的势能增加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做功、抬高、力、位移……
教师继续设疑:科学家们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需要力和位移,那么,力、位移与势能存才一种什么样的定量关系?你能不能用某种方法通过桌面上的仪器实验论证你的观点?
学生分组实验,其中一组在讲台做,实验之后各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得出方案,共同研究并演示实验四:功的斜面实验
大家手中的实验仪器不够精准,下面我们换一套精度更准确的装置来做这个实验。

表格一:F与L方向平行
表格二:F与L方向有夹角θ
教师与学生一起数据分析:从表格一,我们发现小车完成同一份工作,上升同样的高度,Gh= F1 L1= F2 L2,力与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是一个不变量,这个不变量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与能量转化有关系的物理量,后来人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作:功。

(work)
从表格二,我们发现F3 L3不等于Gh= F1 L1= F2 L2,人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实验,用大量的数据说明FLcosθ= Gh= F1 L1= F2 L2。

当力与位移存在夹角时,我们把力分解到沿位移方向,它的这个方向的分力与位移的乘积= Gh= F1 L1= F2 L2。

二、功
PPT展示:
功的概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力的方向发生一段位移,则该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功的计算表达式:W=FLcosθ(着重分析力与位移的夹角)
教师设疑:PPT这两个人对车作用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PPT展示:
师生共同讨论功的正负号的意义:
当0°≤α<90°时,cosα为正值,W为正值,称为力对物体做正功,或称为力对物体做功。

当α=90°时,cosα=0,W=0,力对物体做零功,即力对物体不做功。

当90°<α≤180°时,cosα为负值,W为负值,称为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
做功。

PPT总结: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力对物体做正功,该力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力对物体做负功,该力成为物体运动的阻力
PPT展示:功的单位J
学以致用:例题1、例题2
三、课堂小结
(一)、能量
1.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三)、功的一般计算公式:W=FLcosθ
(四)、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力对物体做正功,该力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力对物体做负功,该力成为物体运动的阻力
四、布置作业:课本第36页“问题与练习”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