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开产前的管理工作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 养鸡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开产前的管理工作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养鸡技术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对开产后产蛋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
要提供适宜的营养,加强日常的管理,做好育成鸡开产前的转群上笼工作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
现对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工作以及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给大家!1、做好转群上笼工作蛋鸡在开产前要经过从育成鸡转群上笼。
为了使育成鸡提前适应新的环境,要提前将育成鸡转群上笼,这样对蛋鸡开产后产蛋率的上升有利。
转群上笼的时间要根据饲养的品种以及鸡的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一般白壳蛋鸡品系要早于褐壳蛋鸡品系,通常在17 -18周龄时转群上笼,最晚不超过22周龄。
做好转群上笼前的准备工作。
在转群前要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以及笼内的其他设施设备是否完好,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
对鸡舍以及舍内的工具、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提前将饲料、用具、药品以及器械等准备好,并安排好固定的工作人员。
上笼前的挑鸡工作。
母鸡在上笼前要对群体内的育成鸡进行调整,挑出健康状况良好的母鸡。
对于精神状态不佳、患病的鸡要隔离治疗,失去治疗价值的病弱鸡则要及时的淘汰。
对于体重偏低、生长缓慢的鸡要加强营养,单独饲养,使体重尽快达到标准。
转群上笼时要选择在气候较为适宜的时间,夏季避免在温度较高的时段转群,应选择在较为凉爽的清晨或者晚上进行,冬季则要在中午较为暖和时进行。
在转群抓鸡时动作要尽量的轻,避免粗暴,防止出现应激。
上笼时舍内
的光线要暗一些,减少惊群。
2、加强日常的管理创造适宜的环境。
鸡舍的最适温度要保持在15-25℃,相对温度保持在60%-65%之间,温度和相对湿度不适宜会影响产蛋率。
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做好舍温的调控工作,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冬季则要加强保暖。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防止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一般保持每只鸡有10 cm 左右的槽位即可。
加强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对提高舍内的新鲜度,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重要。
及时的更换饲料。
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阶段的鸡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因此要及时根据鸡的情况更换饲料。
蛋鸡在开产前,为了获得高产,一般从17周龄开始就应增加日粮中钙的含量,以使蛋鸡在开产前体内蓄积充足的钙以备产蛋所需,通常在产蛋率达到5%时钙量可提高到2.5%,在产蛋率达到20%-30%时日粮含钙量为3.5%。
减少应激。
开产前要尽量的减少应激,以免影响正常的开产和开产后的产蛋性能。
在转群上笼时动作要轻,并且要在鸡群适应新环境后再进行免疫接种,并最好选择在晚上进行。
保持舍内适宜的光照强度,同时还要做证工作程序稳定,不可随意的改变,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
为了减少应激可以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类的添加剂,如维生素C、多维等。
加强光照管理。
光照对蛋鸡的产蛋性能影响较大。
因此要加强开产前蛋鸡的光照管理工作。
对于体重达标的蛋鸡可以在16 -17周龄时将光照时间增加到13 h,以后则每周增加20 min,一直到16 h为止;对于体重偏低的蛋鸡则应在18-20周龄适当的进行光照刺激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3、进行合理的饲喂对开产前的蛋鸡要进行合理的饲喂,首先要重视钙磷的供应,以
满足产蛋的需求。
蛋鸡在育成期钙磷的需求仅用于维持所需,在开产前为了产蛋的需求,要适当提高日粮中钙磷的水平,一般要保持每天每只鸡提供钙2-2.5 g,有效磷为0.4 g。
适当的补充蛋白质和能量。
蛋鸡转群上笼后体重的增长迅速,生殖系统的发育也加速,卵泡开始大量且快速的生长,输卵管迅速的变粗变长。
为了保证体重的增长与生殖系统的生长,要加强日粮中营养,尤其能量和蛋白质,如果营养不足会导致开产不整齐,而使产蛋高峰期不可同时到达,持续时间短。
为了使蛋鸡在开产前获得适且的营养,可使用专门的预产期饲料,预产期饲料是根据开产前蛋鸡的营养需求来科学配制的,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可平衡供应,一般在16周开始一直用到开产,以使蛋鸡在开产后产蛋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饲料过渡时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做好饲料的过渡工作,同时还要保证充足且清洁的饮水。
4、搞好疾病的预防开产前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做好蛋鸡的全部基础免疫工作,同时要进行全群的驱虫,以使蛋鸡在开产后保持较为良好的体况,拥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和抗病能力,这对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产蛋性能十分的重要。
进行免疫工作前要制定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疫苗的来源要可靠,使用正确的方法接种。
接种后有必要进行抗体的检测,以确保免疫效果。
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加强消毒。
保持鸡舍的环境卫生,制定健全的防疫制度,并认真的执行。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一节养鸡场场址的选择原则1.场地选择场址选择应在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工业“三废”,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生产区域。
与畜产品加工厂和污物处理场、其他畜禽养殖
场、交通要道及村庄的卫生间距至少分别在五公里、三公里、一公里以上。
周围500米范围内,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2、水土标准(1)水:水质外观要求清澈、无色无味,河溪、池塘等地面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后达到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的标准才能使用。
资源量和供水能力应能满足鸡场的总需要。
且取用方便、省力,处理简便,水质良好。
(2)土:了解以往当地农药、化肥的施用情况,并采集土壤样品检测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生产要求。
同时土质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以砂壤土类最为理想。
第二节蛋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一.育雏前的准备及育雏方式1、育雏前的准备在育雏前一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净毒威熏蒸彻底消毒,然后用科尔威、菌毒速灭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2.育雏方式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2.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3.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二.育雏鸡的生理特点1.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蛋
雏鸡体温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之后才逐渐趋于完善。
所以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2.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蛋雏鸡一周龄时体重约为初生重的2倍,至6周龄时约为初生重的15倍,其前期生长发育迅速,在营养上要充分满足其需要。
由于生长迅速,蛋雏鸡的代谢很旺盛,单位体重的耗氧量是成鸡的3倍,在管理上必须满足其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3.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幼雏的消化器官还处于一个发育阶段,每次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酶的分泌能力还不太健全,消化能力差。
所以选用蛋雏鸡料时,必须选用质量好、容易消化的原料,配制高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
4.抗病力差幼雏由于对外界的适应力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在饲养管理上稍疏忽,即有可能患病。
在30日龄之内蛋雏鸡的免疫机能还未发育完善,虽经多次免疫,自身产生的抗体水平还是难于抵抗强毒的侵扰,所以应尽可能为蛋雏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5.敏感性强蛋雏鸡不仅对环境变化很敏感,由于生长迅速对一些营养素的缺乏也很敏感,容易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症,对一些药物和霉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反应也十分敏感。
所以在注意环境控制的同时,选择饲料原料和用药时也都需要慎重。
6.群居性强、胆小雏鸡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喜欢群居,并且比较神经质,稍有外界的异常刺激,就有可能引起混乱炸群,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
所以育雏需要安静的环境,要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噪音以及新奇颜色入内,防止鼠、雀、害兽的侵入,同时在管理上要注意鸡群饲养密度的适宜性。
7.初期易脱水刚出壳的雏鸡含水率在75%以上,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在呼吸过程中失去很多水份,造成脱水。
育雏初期干燥的环境也会使雏鸡因呼吸失水过多而增加饮水量,影响消化机能。
所以在出雏之后的存放期间、运输途中及育雏初期注意湿度问题就可以提高育雏的成活率。
三.雏鸡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1)温度要适宜,此乃首要条件,温度控制要有稳定性与灵活性。
适宜的温度即在一定范围内,视鸡群表现:过低时畏寒、密集,卵黄吸收能力受影响,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严重扎堆,可造成大批死亡;温度过高,食欲减退,发育慢,易引起啄癖,影响雏鸡正常代谢,易感呼吸道疾病;温度适宜时,分散均匀,叫声响亮,精神活泼,食欲、饮欲适度。
所以说不能只参看温度计,生搬硬套。
应注意温差,初期温差应在3℃内,至育雏后期可控制在6℃内温差,若不注意温差,也会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温度要灵活掌握。
对于健壮雏鸡,温度可以适当低些,因为此时雏鸡活动量大,采食量大,生长快。
对于体弱雏鸡,温度应高些。
在夜间、秋冬季断喙,接种疫苗,群体处于临病状态时,均应当提高温度。
(2)不同日龄的雏鸡对温度的适应根据雏鸡生长,对温度适应力增强,应适当调低温度,使雏鸡对低温渐渐适应。
这样可锻炼提高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尤其在秋天育雏时。
3育雏温度表:周龄一二三四五育雏温度℃35~3333~3030~2727~2424~21降低温
度应根据季节而定,一般每天降0.5~0.7℃亦可。
每周降3℃左右,这样才能保证鸡只对温度有较好的适应。
在昼夜温度较大的地区,白天停止供热后,夜间应供热1~2周,供热时间应根据季节变化与鸡群
状况而确定,秋冬育雏时应时间应长些。
2.对湿度的要求(1)为什么对湿度要特别注意①雏鸡的生理特点之一就是易脱水。
刚出壳雏鸡含水率应在75%以上,若在较干燥环境生存时间过长,体内大量水分就失去;所以适宜的湿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一个关键。
②由于雏鸡的生理特点决定其呼吸快,若舍内过于干燥,吸进的是干燥的空气,呼出的是湿的,这样就造成体内水分丧失速度加快,导致饮水增多,从而影响雏鸡机体的正常活动与消化吸收功能。
(2)雏鸡对湿度高低的表现,及湿度的控制①湿度过低时,饮水增多,易下痢,脚趾干瘪,羽毛无光泽,生长慢。
②湿度过高时,羽毛污秽零乱,食欲差,垫料湿,易患病。
④湿度的控制,在地面上洒水,或在炉子上放水盆蒸发,来增加湿度,若湿度过大时,可通过增温与加强通风来排湿。
3.通气在注意保温的同时,还应注意通风换气,否则对雏鸡的生长,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为雏鸡生长快,代谢旺盛,呼吸较频繁;饲养密度又大,生火炉消耗一部分氧气。
通风换气,目的有2个:(1)保持室内卫生与正常的生活环境,净化空气,把有害气体、水汽、热量、尘埃、空气中的微生物等排出(2)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新鲜空气。
保温与通风,有些养鸡场朋友认为是对立的其实不对,只保温不通气,导致缺氧,会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与抗病能力,亦会对其生理活动有影响。
在通风前,要先提高舍温1~2℃。
换气适当时,雏鸡鸡舍内无异味,舍内感到清洁,温度均匀。
换气过量时,若舍外温度过低,将导致舍温急剧下降,雏鸡对温度非常敏感。
换气不足时,空气污浊有不良气体,造成上下温差大。
在短时间内将污浊空气换成新鲜空气不会
使雏鸡受凉,亦不会感冒,反而能增强雏鸡体质及抗冷(寒)能力。
育雏一周左右即可使用此法,已经实验,养殖朋友可放心。
4.光照幼雏视力弱,为了让雏鸡很快适应环境,尽快学会饮水采食,初期应用较强的灯光,尤其平养的前三天,笼育头一周,光照时间尽可能长些。
前三天可使用60~100瓦的灯泡,三天后可以换成45~25瓦的灯泡。
光照稍暗些,鸡相对宁静;在过强的光照下,鸡活动量大,易出现互啄的恶癖。
光照时间在6周内光照的长短,还不会影响雏鸡性成熟的早晚,但光照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雏鸡的采食时间与采食量。
在育雏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增重过慢,达不到标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