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次分析
一、明末清初世事巨变,引出男 女主人公 二、吴三桂与陈圆圆由初相识到 几经离合 三、就圆圆家乡同伴好友的反映, 写其不寻常的身世 四、对吴、陈二人的故事的评议
《圆圆曲》:
• 一、吴三桂为了陈圆圆而引清兵入关,击败了李自 成。 • 二、叙述吴三桂与陈圆圆一波三折的悲欢离合。 • 三、吴三桂在战场上迎娶陈圆圆,后相携入陕,宠 爱有加。 • 四、诗人对吴三桂宠爱陈圆圆的直接议论。
“神韵”即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韵味,王士祯极赏唐司空图《诗品》“冲 淡”、“自然”、“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 悟”、“兴趣”之说,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的境界和含蓄隽永的语言。
1、顾炎武: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 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 不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 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 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 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 响巨大。
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 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 也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 律,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 精神。
“梅村体”:
吴伟业的七言歌行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 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 《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 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 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 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梅村体” 超迈前人的艺术造诣主要体现在:用典精当,声律 和谐,辞藻华丽,叙事婉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一、 清初诗歌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 前期诗人 : 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 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 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 后期诗人: 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别 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士 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王 士祯影响最大。
(一)清初遗民诗人:
清代诗歌
( 1 )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簃yí诗汇》 收录诗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 (2) 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 宗宋派,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 性灵派。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 (3) 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 量新型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 种诗体的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 如。 •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吴诗“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 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
吴伟业(1609-1672)
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 是明清之际著名诗人。其诗感怀身 世,反映现实,以七言歌行著称。 早期风格绮丽,明亡后多激荡苍凉 之音,自成“梅村体”。有《吴梅 村全集》。
圆圆曲
(一)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 关于主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歌颂爱情说与 讽刺卖国说。 • 诗艺解析:1、纵横捭阖的结构 2、顶针修辞的运用 3、对照手法的运用
(三)王士祯与其他诗人
1、王士祯
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诗话》等传世。 左右诗坛数十年,论诗提倡“神韵”。擅七言近体,善融情 入景,创幽静闲远境界,引人入胜,如《江山》《真州绝句》 等。 2、“神韵说”
(四)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 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xiè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简 析
这是“梅村体”的代表作,也是 吴伟业著名的长篇歌行。以史诗般的 叙事风格,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悲欢 离合的故事,反映了明清易代的历史 风云,讽刺了吴三桂重色卖国“冲冠 一怒为红颜”的可耻行径。全诗夹叙 夹议,叙事精巧,用典贴切,精警隽 永,为千古妙文。
(三)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jiù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hú珠连万斛愁,关山飘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飏yáng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 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 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 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 白描手法、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清初入仕诗人: 1、钱谦益: 清初宗宋派领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张 “转益多师”,“有本”(性情)、“有物”(学 问) , 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投 笔集》中怀念故国,悔恨平生,颇有佳作。 《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秋兴》八首 原韵, 8 首一组, 13 组共 104 首。其规模之大,造诣 之精,令时人难望项背。 2、吴伟业: 清初尊唐派领袖。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是感慨朝代 兴亡和悲叹自身失节。
(二)
shāng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晧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