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人民医院梅毒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
其通过性行为可以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并可以由母亲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
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梅毒,我科特制定《宁夏人民医院梅毒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现下发各院区、科室,请医务人员遵照执行。
一、梅毒病毒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
(一)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1、梅毒病人有条件情况下单间隔离,设隔离标识。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接触感染患者周围环境前后
应进行手卫生。
3、认真做好床边隔离,医务人员在对梅毒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及护理时操作放至最后集中进行。
4、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佩戴手套、口罩。
必要时
需佩戴双层手套、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及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5、患者产生的所有垃圾均视为医疗废物,病室设置医疗废物桶,套
双层医疗废物包装袋,收集前应在医疗废物收集标签上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交由医疗废物专职人员收集。
6、加强患者或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
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地面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7、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及器具,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用后置于
防渗漏的容器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与患者直接接触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治疗盘、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轮
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8、病人的送检标本放在固定的容器里,容器外不得污染,并有特殊标
记,送检容器在使用后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或高压消毒处理。
9、患者用后被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后,交由
专人收集清洗。
10、患者前往其他科室做检查、治疗、手术时,患者所在科室医护
人员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工作。
11、患者出转院后,病室做终末消毒。
(二)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
1、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梅毒患者应在感染手术间内手术,隔离手术间门外悬挂隔离标识,
房门关闭。
3、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需穿防渗隔离衣,佩戴帽
子、外科口罩及外科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可能发生污染物喷溅时佩戴眼罩或防护面罩,手术器械传递放置器械盘,避免锐器损伤。
术后及时正确脱去防护用品,并进行手卫生。
4、采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及器具。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术后置于
防渗漏的容器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5、术中所产生的医疗废液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h倒入下
水道。
污染布类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送洗。
手术结束后,手术间空气消毒2h,物体表面及地面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6、所有术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均应放置于双层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医
疗废物收集标签上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交由医疗废物专职人员收集。
7、手术结束后,手术间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三)医技科室消毒隔离措施
1、为患者做相关检查或检验时,应佩戴口罩、手套,检查或检验结
束后脱去手套并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
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必要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3、检查或检验时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或物品,对患者接触过重复使
用的器械及物品使用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检测后标本应先经压力蒸汽灭菌器处理后交由医疗废物专职人员
收集。
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1、皮肤: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眼、口等粘膜: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2、锐器伤: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
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按压。
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3、医务人员发生梅毒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
三、职业暴露登记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梅毒职业暴露后报告科室负责人确定暴露源,书写职业暴露过程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与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提供职业防护指导意见并填表备案,登记的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预防保健科根据暴露者情况开具相应检查单并做好随访与咨询工作。
预防性用药:参考预防注射长效青霉素,定期进行随访。
四、职业暴露处理与报告流程图
《流程》详见附件二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〇一五年三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