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B .在0~20s 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
C .两同学在0~15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在0~15s 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 处相遇D
解析:D
【详解】
A .由图可知,乙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0~10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0~15s 内的平均速度,所以乙的速度为 100m 6.7m/s 15s
s v t =
=≈ 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0~20s 内时间相同,但路程不相同,根据公式s v t
=
可得,两个同学的速度不相等,故B 错误;
C .由图可知,甲在10~15s 内静止,故C 错误;
D .甲乙同学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0~10s 内甲运动的快,甲在乙的前面,甲在10~15s 内停止运动,在时间为15s ,路程为100m 时两图像相交,代表甲和乙相遇,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10s ~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
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
C .在015s ~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
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10m /s B
解析:B
【详解】
A .在010s ~内,在相同时刻甲运动的路程大,由s v t =可知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慢,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两同学在运动15s 时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故B 正确;
C .在015s ~内,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由s v t
=
可知二者平均速度相同,故C 错误; D .在015s ~内乙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 100m 6.7m/s 15s
s v t =
== 故D 错误。

故选B 。

3.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
A .v v >甲乙
B .v v <甲乙
C . v v =甲乙
D .无法确定B
解析:B
【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
s v t
=可知 v v <甲乙
故选B 。

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
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
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
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B
解析:B
【详解】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相对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变化,该龙舟是静止的,故
A 错误;
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相对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B 正确;
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相对龙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C 错误;
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龙舟是运动的,故D 错误。

故选B 。

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s 时间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第2s 时刻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
C .0-4s 时间内甲、乙运动路程相等
D .0-4s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5m/s B
解析:B
【详解】
A .由图甲可知,甲在1-3s 内处于静止状态,故A 错误;
B .由图甲可知,甲在1s 内的速度为4m/s ,1-2s 内静止,2s 内甲运动的路程
s 甲=v 甲t 1=4m/s×1s=4m
乙在2s 内的速度是2m/s ,2s 内乙运动的路程
s 乙= v 乙t 2=2m/s×2s=4m
s 甲=s 乙=4m
所以第2s 时刻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故B 正确;
C .0-4s 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
s 甲1=v 甲t 1+v 甲t 3=4m/s×1s+6m/s×1s=10m
0-4s 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
s 乙1=v 乙t 4=2m/s×4s=8m
0-4s 时间内甲、乙运动路程不相等,故C 错误;
D .0-4s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110m =4s
s v t '='甲甲=2.5m/s 故D 错误。

故选B 。

6.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 )
A .甲和丁
B .甲和乙
C .乙和丙
D .丙和丁A
解析:A
【详解】 由图知,甲、乙、丙、丁四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 30m 5m s 6s s v t ===甲 乙的速度为 3m 0.6m s 5s
s v t '==='乙 丙的速度为
3m s v =丙
丁的速度为
5m s v =丁
则甲的速度等于丁的速度。

故选A 。

7.如图甲是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a 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 车比b 车晚出发5s
B .图甲中的10s 时刻表示a ,b 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 .图甲中的b 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 车出发时间在a 车前15m 处
D .图乙中的图线是b 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A
解析:A
【详解】
A .由图甲可知,b 车出发5s 后a 车才出发,故A 说法正确;
B .由图甲可知,10s 时b 车的速度为
b v =20m 15m 10s
=0.5m/s a 车的速度为 a v =20m 5s
=4m/s 故B 说法错误;
C .由图甲可知,b 车的出发地在a 车前15m 处,b 车比a 车早出发5s ,故C 说法错误;
D .由B 解析可知,图乙中的图线不是b 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

故选A 。

8.2020年10月1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全面开放,妈妈带小明在手机上下单免费试乘,车在行驶过程很平稳,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妈妈
B .车玻璃
C .汽车座椅
D .路旁的树木D
解析:D
【详解】
小明和妈妈是坐在行驶的车中,行驶的车、小明及妈妈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

以妈妈、车玻璃、汽车座椅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而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小明与路旁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即小明是运动的。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经过6s ,甲在乙前面1.2m 处
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 .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
解析:D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 与运动时间t 成正比,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 与所对应的时间t ,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由图得出经过6s 甲乙通过的路程,而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得
出甲在乙前面多少m。

【详解】
A.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4.2m,乙运动了1.8m,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
4.2m﹣1.8m=2.4m
故A错误;
BCD.由图象知甲11s行8m,乙11s行3m,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10.一乘客坐在一辆以8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关于他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有()
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在向东运动
②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③以他后面的一辆以12m/s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
④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他都在向东运动
A.只有①对B.只有①和②对
C.只有④对D.①②③都对,④不对D
解析:D
【详解】
乘客坐在一辆以8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
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与电线杆之间发生了向东位置变化,所以他在向东运动;
②以坐椅为参照物,他与座椅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他是静止的;
③因为他后面的汽车的速度大于他乘坐的汽车的速度,所以以他后面的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
综上分析可知,①②③都对,④不对,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 B.4:3 C.1:1 D.1:3B
解析:B
【详解】
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根据
s
v
t
可得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4:3,故选B。

12.下列对一些常见的估测恰当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40cm B.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C.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1s D.我国高速公路限速300km/h B
解析:B
【详解】
A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符合实际,故B 符合题意;
C .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0.2s ,故C 不符合题意;
D .我国高速公路限速100km/h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3.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v ,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2v ,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221v v v - B .钢轨的长度为1221
v v t v v - C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121
v v v - D .钢轨的长度为(v 2-v 1)t B
解析:B
【详解】
因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即
21v v >
设钢轨的长度为s ,则声音在钢轨和空气传播的时间分别为
22
s t v =
,11s t v = 由题意知 2121
s s t t t v v -=-= 解得 1221v v t v v s =
- 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
22221211
21
s t v v t
v v v v v v v t -=-== 故选B 。

14.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B
解析:B
【详解】
AB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以更快的速度向东行驶,故A 错误,B 正确;
C .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一定向东行驶,故C 错误;
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快,故D 错误。

故选B 。

二、填空题
15.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1,则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2︰9【详解】设甲通过的路程为2s 时间为3t ;乙通过的路程为3s 时间为t 则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解析:2︰9
【详解】
设甲通过的路程为2s ,时间为3t ;乙通过的路程为3s ,时间为t ,则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23s v t =
甲,3s v t
=乙 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23293s s v v t t
==甲乙::: 16.暑假小明乘坐高铁去武汉旅游,坐在行驶中的高铁上,小明感觉两边的建筑急速后退,他是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进行观察的;若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40km/h ,从太原到武汉需要4h ,则太原到武汉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 km 。

高铁960
解析:高铁 960
[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2]根据s v t =进行计算。

【详解】
[1]小明乘坐高铁时,感觉两边的建筑急速后退,建筑相对于高铁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实际是以高铁作为参照物的。

[2]太原到武汉的距离为
240km/h 4h=60m =9k s v t =⨯
17.一个物体通过300米的路程,在前一半的路程中所用时间是10s ;如果在后一半路程中运动的速度为40m/s ,则在这一段运动的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8m/s 解析:8m/s
根据速度计算公式s v t =,计算出后半程用时,再根据总路程与总时间进行求解。

【详解】 由速度公式可知,后半程用时为
222150m 3.75s 40m/s
s t v =
== 总路程中总用时为 1210s 3.75s 13.75s t t t =+=+=
则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300m 21.8m/s 13.75s
s v t === 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甲丙静止
解析:甲 丙 静止
本题考查对路程时间,速度函数图像的理解,根据函数图像关系求解判断。

【详解】
[1][2]由图可知甲5s 运动的距离为20m ,则甲的速度为
20m =4m s 5s
s v t ==甲甲乙 乙的速度为6m s ,丙的速度为4m s ,则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

[3]甲、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且运动速度相同,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丙车相对于甲车静止。

1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

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______运动,速度为__________m/s ,乙做____________运动;第3s 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第4s 甲运动____________m 。

匀速;15;变速;速度;15;【详解】1分析图象可知甲的速度
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是匀速运动;2从纵坐标上可以读出甲的速度为;3乙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故乙做变速运动;4在图象里面交点表示两个物体速度相 解析:匀速; 15; 变速; 速度; 15;
【详解】
[1]分析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是匀速运动;
[2]从纵坐标上可以读出甲的速度为15m/s;
[3]乙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故乙做变速运动;
[4]在v t 图象里面交点表示两个物体速度相同;
[5]甲做匀速运动,则有
x vt
15m/s1s15m
20.甲、乙两人同时乘坐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匀速下降,则甲是在_____,乙是在_____。

(选填“上升”、“下降”或“静止”)上升;上升【详解】1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根据运动的相对性以地面为参照物甲在匀速上升2乙看见甲匀速下降实际上是以乙为参照物甲相对乙匀速下降甲相对地面匀速上升故乙相对地面也匀速上升且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解析:上升;上升。

【详解】
[1]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根据运动的相对性,以地面为参照物,甲在匀速上升。

[2]乙看见甲匀速下降,实际上是以乙为参照物,甲相对乙匀速下降,甲相对地面匀速上升,故乙相对地面也匀速上升,且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三、解答题
21.2020年11月10日北京时间清晨4时12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从机库推出,检测调试后放入水中开始下潜。

早上8时12分,潜水器顺利下潜至地球海洋最深处,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m,如图所示,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求:
(1)潜水器从机库推出开始到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共历时多少h?
(2)据总设计师介绍,海水中下带,随着深度增加,下潜速度越来越慢,“奋斗者”在下潜的最后50m,用了大约100s,则潜水器在这50m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m/s?
解析:(1)4h;(2)0.5m/s
【详解】
(1)潜水器运行的时间
t =8∶12-4∶12=4h
(2)潜水器在这50m 的平均速度 50m 100s
s v t ===0.5m/s 答:(1)潜水器从机库推出开始到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共历时4h ;
(2)潜水器在这50m 的平均速度约为0.5m/s 。

22.暑假期间,小罗同学在手机地图上筹划全家自驾游回南昌老家的路线,搜索到以下信息:
(1)深圳到南昌最近的距离是方案1(如图),走粤赣高速G45,全程约830km ,限速100km/h (不考虑中途变速、休息等其他因素干扰,下同),选此方案理论上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
(2)后来小明又发现京珠高速G4和韶赣高速G4E 的限速是120km/h ,于是始筹划方案2(如图),即从深圳走G4到韶关、再从G4E 转赣州、然后沿G45北上回南昌,距离会远一些,请通过计算判断小明选择哪个方案更省时?
解析:(1)8.3h ;(2)见解析
【详解】
(1)以最高速度v =100km/h 行驶,由s v t
=可得至少用时间为
830km =8.3h 100km/h
s t v =
= (2)深圳到赣州的路程为 s 1=920km-380km=540km
赣州到南昌的距离为380km ,从深圳走G4到韶关、再从G4E 转赣州、然后沿G45北上回南昌所用的时间为
111540km =4.5h 120km/h s t v =
= 222380km =3.8h 100km/h
s t v == 12 4.5h 3.8h 8.3h t t t '=+=+=
计算可知,两种方案所用时间相同。

答:(1)选此方案理论上至少要行驶8.3h ;
(2)两种方案所用时间相同。

23.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G101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图。

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解析:6h4min ;217km/h
【详解】
(1) 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所用的时间是
12:40-06:36=6h4min
(2)它的平均速度为
1318km ==217km/h 6h4min
s v t = 答:(1)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所用的时间是6h4min ;
(2)它的平均速度为217km/h 。

2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50km ,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10∶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5∶00到达乙地。

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500m 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50s 。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解析:(1)100km/h ;(2)500m
(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速度的公式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详解】
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10∶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5∶00到达乙地,则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
t1=15∶00﹣10∶30=4h30min=4.5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v1=
1450km 4.5h
s
t
=100km/h (2)火车的速度
v2=144km/h=40m/s
火车全部通过桥梁所行驶的路程
s2=v2t2=40m/s×50s=2000m
所以,火车的长度
L火车=s2﹣L桥=2000m﹣1500m=5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火车的长度是5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