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国内外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服务业国内外研究综述
胡玉霞;胡海林
【摘要】现代服务业发展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本文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得出现代服务业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规划研究、产业关联研究和集群研究等,此外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6(015)001
【总页数】3页(P72-74)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空间规划;产业关联
【作者】胡玉霞;胡海林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国外文献提及“现代服务业”较少,一般用“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或者“知识性服务业”等概念代称,从已有研究看,主要集中在关于现代服务业区位空间研究、与其他产业关联研究、影响因素研究以及集群等方面。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区位空间的研究。
Daniels(1985)对英国现代服务业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应该在什么地方发展何种服务业,认为投资成本是决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区位条件;Allen Seott(1988)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服务业开始从城市的中心区域向周边区域扩散;Beyers(1993)认为城市经济发展
越快则现代服务业发展越快,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应该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Muller(1999)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中小企业创新互动和外围区域演化关系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不仅巩固了核心区的主导地位,而且也促进了边缘区的发展;Michael(2008)对德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连接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服务业在城市关联中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关联的研究。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其他产业发展关联较强。
Riddle(1986)认为服务业充当一种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角色,发挥黏合剂作用,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Park and Chan(1989)认为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依赖、相互补充,随着制造业的扩大对服务业的需求必然迅速增加,而服务业的增长也促进了制造业的效率提高;Glasmeier(1994)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高效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的其他重要产业竞争优势的发挥; Bo Carlaaon(1999)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密不可分的双向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补充同时也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
(三)关于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Fisher(1935)认为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GDP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Singleman(1979)研究认为城市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化提供了服务产品供求双方面对面的机会,拓展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依托;Illeris(1989)认为人力资本基础和行业的前后关联性对现代服务业吸引投资力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Britton(1991)指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物质基础、文化氛围、经济结构、国际分工以及历史机遇等。
(四)关于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研究。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在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比制造业更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服务业的集聚降低了运行成本。
Sassen(1994)认为城市的知识型服务业集群,对开发和促进全球间的联系有着较大的优势;
Mi11er(2001)发现伦敦集聚了全英国最重要的服务业集群,为伦敦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活力源泉。
国内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文献逐渐丰富,而且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展开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现代服务业的演变和现状、集聚、现代服务业与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等问题开展。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演变及现状的研究。
刘志彪(2005)归纳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五大规律,即比重不断上升、要素依赖不断深化、集聚功能不断加强、产业不断融合以及垄断竞争性加强等,并在观念上、理论上、体制上、机制上、政策上、策略上以及模式上等提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王光辉和刘峰(2010)分析了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现代服务业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人才短缺凸显、融资困难以及规模品牌有待提升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组(2011)在对现代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基础上,基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优先发展公共服务业;马云泽和杜超(2011)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政策环境、产业结构、行业分布和投资规模四个方面对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四个趋势即分工专业化、产业融合化、产业聚群化以及全球分工体系不断完善等;陈艳春(2013)认为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领导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通过总结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提出四大战略思考即创新发展战略、融合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双向开放战略;此外,还有巫俊飞(2008)、王军虎(2008)和景跃军(2012)等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李玉龙(2014)对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行业演进规律进行分析,以及邢明(2008)对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马丽雅(2014)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等。
(二)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研究。
代文和秦远建(2006)基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提出现代服务业集群的三种模式,即虚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生态化发展模式和链群化发展模式;蒋三庚(2008)分别讨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与不经济两种情况,集聚经济表现在产生外部经济、规模经济以及交易成本的节约,集聚不经济表现在交通拥堵、要素成本上升、负外部性以及风险增大等;金荣学(2009)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认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对经济发展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阶梯分布,即东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吴艳(2013)基于现代服务业内涵和特征,总结出现代服务业三种集群发展模式,即内生型集群发展模式、迁入型集群发展模式以及外生型集群发展模式;张健(2014)基于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和集聚情况分析,认为中国现代服务业整体上呈现半环状分布,即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此外,还有吴强和平海(2013)从生态学视角对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的分析,以及朱娜和王彦飞(2012)分析现代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三)关于现代服务业与产业发展的研究。
现代服务业与产业发展关系主要包括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等问题。
从产业结构角度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产业影响的有:程大中(2004)认为现代服务业已经位于经济的核心地带,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黏合剂作用,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已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刘徐方(2012)基于菲德模型构建现代服务业对于第三产业增长贡献测度模型,研究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于第三产业贡献显著,而对于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明显;李建民和崔岳春(2013)从多角度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决定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同时产业结构也影响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雷娟和张莉娜(2013)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是三次产业调整的突破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是
加速制造业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路径和打造都市圈的需要;此外,还有宋培培(2014)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的
研究,陈婷(2009)运用Shift-share法对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效应进行分析等。
从主导产业角度研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对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如闫星宇(2010)构建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计算全要素生产率,采用层次分
析法选择出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等;李敦瑞(2011)以产业关联为视角依托
投入产出表选择出中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分别为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赵美玲(2011)基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构建了主导产业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图,探讨了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影响因素;此外,还有王一卉(2010)、陈丽珍(2011)、方丹(2012)和夏青(2013)等对江
苏省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陈欢欢(2013)对新疆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及魏修建(2014)对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等。
(四)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现代服务业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是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瓶颈制约,促进现代服务业迅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内一些学者纷纷展开了该领域的研究,如李娟(2010)在对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的基础上,构建了回归方程,认为消费需求对现代服务业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而第二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同时信息化和城镇化对现代服务业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夏新燕(2012)构建了回归方程,分析认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和城市化水平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显著正向影响;王海飞(2013)在对现代服务
业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对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市场需求、人力资源、信息技术、金融发展以及行业结构等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均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温敏(2013)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别为思维障碍和投资欠
缺等;以省级为研究单位的有:陈梦筱(2011)和刘战伟(2011)分析了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刘婷(2010)和姜霞(2014)对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彭生顺(2011)对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五)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的研究。
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合理评价是了解其发展现状及找出其存在问题的根本,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其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客观评价的重要保证,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评价方法逐渐成熟,一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被应用到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
一些学者以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评价对象,如邓泽霖(2012)基于现代服务业内涵,构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共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认为有11个省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东部地区占了8个;周秀玲(2013)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主张运用德尔菲法赋予指标不同权重,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此外,还有任英华(2009)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侯守国(2013)采用线性加权法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等。
另一些学者以全国某个区域为研究单位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如赵惠芳(2007)以中部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得出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与全国存在差距,中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匡后权(2011)构建了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方法得出评价得分,依据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将西部地区划分为四类即发展水平较高发展能力较高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发展能力较低地区、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能力较高地区以及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能力较低地区;侯祥鹏(2012)对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分别进行了整体优势和行业优势比较,并对各省之间和省份内部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还有周佳雯(2012)对珠江三角洲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以及李宝仁(2008)对区域间现代服务
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等。
还有一些学者以省域为研究单位对某个省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如张新(2012)和黄漫宇(2013)对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认为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较大进步,但与中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与东部地区则差距较大;杨行昌(2008)和张华平(2011)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认为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尽管领先于某些省份,但与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此外,还有杜慧(2012)和何育静(2012)对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徐冠宇(2009)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等。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在现代服务业内涵界定、评价方法、产业联动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些研究成果对清晰认识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以及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也对指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然而,通过对已有文献归纳分析可以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性推理和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定性描述,而缺乏系统完善的定量统计分析,由于分析方法的不统一而导致研究结论存在很大的差异。
比如在现代服务业行业类型划分上就没有实现统一口径,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中主观随意性较大,在影响因素分析中结论出入很大,以及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中出现部分研究空白。
胡海林(1986~),甘肃兰州人;兰州市委党校助教;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规划管理
【相关文献】
[1]P.W.Daniels. Services Industries:A Geographical Appraisal [M].London: Methuen,1985
[2]Allen Seott.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division of labor,the firm,and spatial process[J].Economic Geography,1988,62(6):25~42
[3]Beyers W.B.Producer services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3,17(2):221~231
[4]Emmanuel Muller. How innova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KIBS and SMEs may modify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peripheral regions[R].Karlsruhe,1999
[5]Michael Hoyler,Tim Freytag. Connecting Rhine-Main: the production of multi-scalar poly centricities through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Regional
Studies,2008,42(8):1095~1111
[6]Riddle,D.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M].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6
[7]Park S.Chan.A cross country input output analysis of 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and their employment
implications[J].1989,17(2):199~212
[8]Glasmeier,A&Howland,M.Service-led rural development:definitions theor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4,35(16):197~229
[9]Dilek,Cetindament K, Bo Carlaaon.Manufacturing in decline? a matter of
definition[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9,8(3):175~196
[10]Fisher,G,B.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M].London:Macmillan,1935:1~10
[11]Singleman.From agriculture to service[M].New York:Sage Publication,1979
[12]S.Illeris. Producer services: the Key sector for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1989,1(3):267~274 [13]Britton,S.Tourism,captial and place: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J].Environmental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1991,15(9):451~478
[14]Sassen,S.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M].Lordon:Pine Forge Press.Thousand Oaks,1994
[15]Mi11er,P.et a1.Business clusters in the UK:a first assessment[R].Trade and Indusry Main Report,2001,10
[16]刘志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与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5,6:207~2
[17]王光辉,刘峰.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10(26):122~123
[18]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J].调研世界,2011,4:9~11
[19]马云泽,杜超.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特点与趋势[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1,12:28~30
[20]陈艳春.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35:62~63
[21]代文,秦远建.基于产业集群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123~125
[22]蒋三庚.现代服务业集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2~45
[23]金荣学.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与经济发展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9,11:14~17
[24]吴艳.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3,34:86
[25]张健,狄乾斌,涂文伟.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现代服务业地理集聚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4:113~117
[26]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68~73
[27]刘徐方.现代服务业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2:73~74
[28]李建民,崔岳春.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9:10~16
[29]雷娟,张莉娜.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J].经营管理者,2013,25:208
[30]闫星宇,张月友.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6:75~84
[31]李敦瑞.中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产业关联视角[J].经济问题,2011,12:36~39
[32]赵美玲,陈丽珍,肖明珍.开放型经济下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商
论,2011,2:99~101
[33]李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2:112~115
[34]夏新燕.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2,22:120~121
[35]王海飞,闫秀霞.现代服务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5:103~104
[36]邓泽霖,胡树华,张文静.我国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2,10:60~63
[37]周秀玲,姜超.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探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13,6:63~71
[38]赵惠芳,王冲.中部省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21:83~84
[39]匡后权,刘渊,陈红.西部各省(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探索[J].中国商贸,2011,23:221~222
[40]侯祥鹏.我国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水平、结构与优势[J].华东经济管理,2012,
10:30~34
[41]张新.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竞争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2:14~15
[42]杨行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现代服务业评价[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