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作文例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的野菜作文
大家有没有吃过故乡的野菜呢?对于故乡的野菜大家还有什么印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故乡的野菜作文一
每年春天,我都会想起家乡的野菜。
尤其是这个周末的下午,当我在涧河畔的公园里散步,不经意间发现草坪上的几株荠菜时,怀旧的思绪,浓郁的乡愁,立刻淹没了全身的每个细胞。
我一直认为,在那些清贫的岁月里,野菜是造物主对乡下孩子特有的恩赐,更是给我们带来无限童趣与纯情记忆的朋友。
东风吹来满眼春,此刻若在故乡,他们早已在春风中折射着墨绿油亮的光泽,摇曳着袅娜多姿的身段了。
我的久违的老朋友们,我怎能不忆起你们呢?
旧时老家的民谣里说:“富正月,贫二月,青黄不接三四月。
”到我们儿时,虽然不像民谣中说得那样艰难,但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确是实情。
这不,忽如一夜春风来,簇簇野菜道边开,我的老朋友们赶来救急了。
首先登场的是荠菜,这也是最受乡亲们喜爱的野菜。
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适应性极强。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井台边上,甚至是瓦砾堆上,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似乎只要有块空地,他们就能扎根生长,全然不介意土壤是否肥沃,水分是否充足,那种坚毅顽强的生命力,不由得让人生出几分敬意。
做出的荠菜鸡蛋馅饺子,更是难得的时令美味,鲜香扑鼻,回味悠长,令人赞不绝口,久久难忘。
而这,不正是我的荠菜朋友对大地母亲的感恩和回报么?
绿油油、肥墩墩的面条菜也很值得一提。
像这样的大好时节,放学后和小伙伴们一块儿,挎个篮子,带上铲刀,随便到哪个田埂地头,蹲下来小心寻挖,很快就可以挖上一满篮子。
择好淘洗干净,放在沸水锅中淖一下,稍显毛糙的面条菜立刻变得光滑细腻起来,拌上香油、食盐、葱姜蒜等佐料调好,在面条煮到九成熟时倒入搅匀,不大一会儿,清香醇厚的气息便氤氲开来了,很能刺激人的食欲。
最奇特的要数茵陈。
农谚里说得好:“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割
了当柴烧。
”阳春三月是吃茵陈的最佳时节。
这时的.茵陈色泽灰绿,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故又称绵茵陈,性味苦辛、微寒,不但能够做菜,还能起到清湿热、利胆保肝、降血脂、降血压和抗菌等作用,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
淘净后拌上面,均匀地摊在铺了干高粱叶的篦子上,用大火猛蒸,半个多小时后,一篦子松软嫩润、辛香可口的茵陈蒸菜就做好了。
母亲总会提前把大蒜、青椒、生姜捣烂后加水调匀,再放入油盐,给我们做好调料。
往往是蒸菜还没盛好,我便迫不及待地夹上一筷子,再蘸一下调料,往嘴里一送,味道真是好极了。
回想起来,那是种蒸菜的辛香与调料的清香、香油的醇香相融合的味道,让人越吃越爱吃。
这还只是地面上长的一部分野菜,树上还有香椿芽、榆钱、槐花,河坝里还有水嫩鲜脆的菱角,都被我们做成调剂生活的各类美味。
回想起来,故乡的野菜真是丰富得很啊!是他们让乡下孩子清贫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让我们融入自然,感悟生活,热爱生活,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了淳朴坚毅的品性。
他们不愧是我们可敬的朋友,无言的导师。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正是对他们最好的注解么?
现在,儿时的伙伴们都去了南方打工,乡亲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村里却更加空寂了。
只有这些可爱的野菜,仍在坚守着这片寂寞的土地,仍在为故乡奉献着春意,只是很少会有人去采挖他们了。
有时我就想,如果没有农村生活的体验,没有与大自然长期的亲密接触,尤其是没有野菜们的陪伴,我的人生将是多么的残缺,将会缺失多少美好的记忆。
这种记忆,在这个日益浮躁与冷漠的世界里,愈发令人倍感温馨。
故乡的野菜作文二
我的故乡在一望无际的鲁北平原上,这是渤海湾苦涩海水退去后留下的土地。
几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还保留着出世时的盐碱,每当二月开河,大地解冻,远远望去白花花泛着一片盐花。
但一场春雨过后,软绵绵的土地上一夜间冒出一簇簇的野菜。
把大地染成娇嫩的青绿色。
二十多年前,初春的农村青黄不接,农人们粮食尚且短缺,更不
要说新鲜蔬菜。
这时节,母亲便领了我们,提了竹篮到坡里挖野菜,挖回家有嫩生生的曲曲菜,灰灰菜,扫帚菜,阳沟菜等。
把它们掺在粮食里充数,或是蒸着吃,煮着吃,都有原野的清香,真是既节约了粮食,也改善了一个冬天寡淡的口味。
母亲最早教我们辨认曲曲菜:它有长条的带齿轮的叶片,带了微弱的苦涩,却越嚼越香,像一颗袖珍版的小油麦。
曲曲菜总是一小片一小片聚集在一起生长,那是一朵花的种子被风吹到了这里散播后长出来的,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
那时候菜油还是稀缺品,大部分的农户吃的是猪油。
心灵手巧的母亲便用猪油炝了锅,调了面,做一锅野菜粥。
我们姐弟几个总是手臂支了饭桌,托着一大海碗的粥,一边喝一边听故事。
母亲说那时候的我们简直是“粘粥罐子”,一碗一碗喝不够。
村子里也有饮食不讲究的主妇,直接把野菜,黄豆,麦子米放在一锅清水煮,这样的做法口味是寡淡些,但清香和维生素也是有的。
不管哪种食用方法,一锅野菜粥,一篦子馏开口的红面馒头,一叠腌萝卜条便是农户晚饭的标配。
除了做粥,母亲还用野菜蒸菜团子,把新鲜的野菜洗净切碎,掺了面粉或棒子面粉,团成团,放在篦子上清蒸即可。
这时候已经到了春耕时节,为赶时间春播,农人多半中午不回家的。
在给他们送往地头送的饭菜里,经常是冒着热气的野菜团子和几块咸萝卜干。
这样的饭菜他们也是高兴地,也是生机勃勃的。
天气一天天回暖,农人地里自种的蔬菜长起来,野菜才暂时退出了饭桌,变成了家禽的饲料。
母亲擅长饲养家禽,每年都要养五六只鸭子和十几只母鸡。
她是非常疼爱这些鸡鸭的,每天黄昏她都亲自赶它们回家,点了数才放心。
这时我们都已经上学,挖野菜的任务就都落到母亲身上,母亲在干完农活都要挽一篓子的野菜回来。
无论中午太阳多么毒辣,晚上光线如何模糊,遇到风雨时归家多么急切,她是从不空手的。
回家后母亲第一件事就是蹲在地上剁野菜,把碎碎的野菜掺了麦麸或棒子面搅拌,喂鸡喂鸭。
她的手从春天野菜发芽到深秋庄家凋落都是绿色的,那是一天天挽菜或侍弄庄家留下的。
剁菜用的案板也由于经年的菜汁浸染,绿色再也褪不去了。
母亲养的鸡鸭肥壮
高产,每个早晨都能在鸡窝里拾出10来个鸡蛋,在鸭子栅栏里拾出五六个青壳的鸭蛋。
母亲把鸡蛋擦干净,赞起来,拿到集市上去卖,同时买回家里的油盐,香皂,我们的铅笔,作业本等。
鸭蛋腥味较重,在农村并无多大市场,母亲便洗净腌在瓦罐里,二三个月后,我们餐桌上就有了流油的咸鸭蛋。
到了夏天,麦子收割后的田地里种了玉米,随着玉米一起疯长的是大棵的马笕菜。
马齿笕在中药里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疗急性痢疾最有效,在大酒店里也经常见到他们影子,我的出身城市的朋友以为他们是珍贵的中药材。
可在我故乡,玉米地里,大豆地里,甚至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它太普遍太泛滥。
母亲总会在估算好未来几天无风无雨的日子里,挽回一篓子的马笕菜,洗了放大锅里煮。
马笕菜在滚烫的开水中由碧绿色变成暗红色,却也脱去土腥味留下醇香。
母亲找来梯子,吩咐我们在地上扶稳,她便放心地爬上爬下,把煮熟的马笕菜平摊开晾晒在房顶上。
这个过程中叶片极容易脱落的,只剩下马笕菜的茎能收存起来,所以这一篓子的新鲜野菜最后只能得到一小篮子。
到了冬天以萝卜咸菜度日的时候,母亲便泡开了干马笕菜,细细切碎,拌了粉条,豆腐,还有少许五花肉包成包子。
那些青春发育期的日子我的食量惊人,经常在晚自习回家后饥肠辘辘。
这时候锅里篦子上经常为我留着这样的包子,咬一口,香气顺着热气升起来,好吃极了。
那时艰难岁月里难以遗忘的记忆,包含一个母亲细腻的爱,也是一个普通农妇生存的智慧。
家乡有一种叫黄金菜的野菜,叶片细小多汁,像多肉植物。
它们天生适合生长在盐碱的土地里,看一块土地的盐碱度,只要看黄金菜的长势就知道大概。
在远离村子的大荒场里,一望无际的黄金菜在这里自生自灭,生生不息。
借了夏天的雨水,一棵黄金菜能长到一米多高,铺散出一大抱。
到了秋天结出一层红色的种子,远远望去丛林尽然,一片苍凉。
农人们忙完秋,便开始四面八方聚集来收割这些熟透的黄金菜,我们叫做拾草。
它们在农人院子里剁成草垛,做为冬天取暖或做饭的柴火。
而他们的种子早已遗落在生前的土地上。
春风吹又生,明年的春天又挤满了憨憨嫩嫩的叶片,开始又一茬宿命的轮回。
有一次超市里,我看到久违的曲曲菜。
他们三五颗一小把,包在保鲜膜里,价格不菲。
从宽大肥美的叶片看,是人工施肥浇水的产物。
我买回一把,学着母亲当年的样子,油盐炝了锅,调了面芡,却怎么也尝不出应有的清香,那是混合了大地和春天的香气。
我不甘心,又把剩下的和了面蒸菜团,依然不是当年的味道。
我恍悟:卑微野菜只能生在贫瘠的田野里,任凭风风雨雨,兀自生生灭灭,才能沉淀出岁月的苦涩与清香交融的真滋味,一如我那卑微的父老乡亲,一如我那此时蹲在地上剁菜喂鸡喂鸭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