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作业设计方案-高中数学人教B版19必修第一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
1. 理解和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并应用不同类型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3. 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概念理解:学生需阅读并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然后回答以下问题以验证理解:
a. 如果“下雨”是“我在下雨”的充分条件,那么请解释原因;
b. 如果“我买了汉堡”是“我需要一个汉堡”的必要条件,那么请解释原因。
2. 练习题:完成以下题目,以便更熟练地识别和应用不同类型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例如:
a. 如果“天气足够暖和”是“我可以去游泳”的充分条件,那么当天气不足够暖和时,我为什么不能去游泳?
b. 如果“我正在参加比赛”是“我需要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那么请解释为什么。
3. 案例分析:学生需要阅读并分析以下案例,然后解释其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一个学生决定参加数学竞赛,这是他为了获得大学奖学金而努力的一部分。
如果他在竞赛中表现优秀,他将有机会获得奖学金。
在这种情况下,“参加数学竞赛”是“需要获得奖学金”的必要条件。
因为如果不参加竞赛,他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并获得奖学金。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能依赖他人;
2. 答案应清晰、准确,如有可能,请提供推理过程;
3. 鼓励小组讨论和交流,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将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
2. 优秀答案应能准确理解和应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推理过程清晰;
3. 对于错误答案,将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正建议。
五、作业反馈:
1. 学生将收到关于自己作业的反馈,包括建议和改正意见;
2. 教师将根据学生整体完成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识别和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能力。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应能够:
1.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及其逻辑关系;
2. 能在不同的命题中判断某条件是否是命题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3. 培养逻辑推理和思考问题全面细致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选择题:
以下哪项是条件P是命题Q成立的充分条件?请选择正确的选项。
(1)若气温达到30℃,则开始下雨。
A. 当气温达到25℃时,开始下雨;
(2)若花费一定,则购买数量; C. 若考试通过,则获得奖学金;
(3)若下雨,则出门要带伞。
D. 若打雷,则必须躲避。
2. 填空题:
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步骤(请填写完整):_______ → 确定命题→ _______ → 得出结论。
3. 判断题: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这个事实说明催化剂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请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
2. 完成选择题和填空题时,需认真审题,理清逻辑关系,确保答案正确;
3. 判断题需结合题目所给信息,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
4. 提交作业前,需认真检查和核对答案。
四、作业评价
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将作为期中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并据此给出相应的评分。
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下次课上进行重点讲解和示例说明,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或线上交流小组内彼此的作业及答案,以便相互学习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
请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填写以下反馈表格:
1. 你认为本次作业的难度如何?为什么?
答:我认为本次作业的难度适中。
因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比较抽象,需要仔细阅读题意并理清逻辑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不过通过本次作业,我对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2. 你对本次作业的评价如何?
答:我认为本次作业很好地巩固了我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的练习,我更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点。
3. 你认为本次作业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答:我觉得本次作业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更加认真地审题和思考。
如果能够增加一些实际应用案例的练习,可能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