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现代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
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第Ⅰ卷(共36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冬天,村庄更是衣衫褴褛,一任世界欺凌,袒露在天空之下,任风雨雷电疯狂得意地挞笞,一声不吭。

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因为苍老,羸弱,傍土而居,不会表达,(沉湎/沉醉)于太久的往事?
亲爱的村庄,你老了,___________,你的台阶长出了蓟草和青苔,你的墙土扑簌簌地往下掉落,獾和鼠成为主人。

上苍选择永恒,却(疏漏/疏忽)了你,你将蜷缩在大地深处,慢慢随风飘去,化为尘土齑粉。

但是,那些与我们生命中的欲望和禁忌紧紧贴在一起的东西,给我们的行为划界的东西,是不会老去和消逝的。

村里的墙又在风雪中訇然倒了一片,就像叶子又落了一层;___________。

我会在村子里不停地(徜徉/徘徊),带着淡淡的忧伤摄取最后的残败。

哪一天,当我的心莫名地颤栗的时候,村庄它更像是一蓬草,在目送我远走的天的尽头,摇曳着,沉入夕阳。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羸弱(léi)褴褛B.扑簌簌(sù)挞笞
C.颤栗(zhàn)袒露D.蜷缩(juǎn)摇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湎疏漏徘徊B.沉醉疏漏徜徉
C.沉醉疏忽徘徊D.沉湎疏忽徜徉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的门楣不再用柔软厚实的手摩挲
以往主人进进出出的头顶草叶被虫子啃了就像一些上锁人家的窗户破了
B.以往主人进进出出的头顶不再被你的门楣用柔软厚实的手摩挲了
一些上锁人家的窗户破了,就像草叶被虫子啃了
C.你的门楣不再用柔软厚实的手摩挲
以往主人进进出出的头顶一些上锁人家的窗户破了,就像草叶被
虫子啃了
D.以往主人进进出出的头顶不再被你的门楣用柔软厚实的手摩挲了
草叶被虫子啃了就像一些上锁人家的窗户破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犯,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B.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C.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D.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自己的代表曲目《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引导我国的制造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微观基础,也是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B.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16日在浙江乌镇开幕,与会代表围绕互联网治理、发展和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C.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D.“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诗正是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最终没能归隐山林的真实写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现实”与“历史”“未来”形成对应关系,尽管历史和未来题材创作同样可以表达现实意蕴,但现实题材创作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更为直接,更容易对社会现实产生显见的作用,因而,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用现实主义精神引导创作,这是很自然的,也有利于文学创作获得强盛的生命力。

现实主义的本意包括正视现实、不回避现实、如实写
照现实的要求。

肯定这一要求,表现了国家的自信。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主流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同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国际声誉,正说明现实主义道路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繁荣发达的主要途径。

当然,现实主义不是文学发展的唯一样态,近年来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在相当规模上带来了浪漫主义创作的新气象,打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获得了更广泛的受众,但现实主义创作依然是体现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和最高水平的创作。

特别是在反映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报告文学创作为代表)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以小说创作为代表)两方面,具有大众文学、网络文学无法比肩的优势,更集中地显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现实主义的力量,体现于其深厚的美学价值。

现实主义主张客观地、如实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

现代人以更成熟的目光审视世界,少有浅薄的冲动,重视事实,习惯独立思考,不愿意在文学阅读中随便迁就作者的教化,更以真实感作为审美感觉的基础,这些都决定了现实主义创作必然成为文学读者,尤其是高层次文学读者的主要需求。

作为文学创作形式之两翼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又从来都是互有补充的,人们不仅需要真实的观照,也需要理想的想象。

正由于主流文学在一个长时期内将现实主义定为一尊,忽视了身旁一大片荒芜的文学土壤,才使大众文学和网络文学赢得异军突起的广袤余地。

最初,青春文学兴起,几乎在一夜间征服了无数青年读者的心,其本原正出自于浪漫情怀。

后来,网络创作以言情、武侠、侦破、玄幻、奇幻、穿越等为样式,蔚为大观,其内质也来自于浪漫的想象,而这些样式都是以往正统主流文学所不为的。

传统文学是倾向现实的文学,网络文学是倾向理想的文学,代表着不同文化气质。

传统文学以揭示真实为最高目的,主张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再现世界;幻想文学首先看重愿望,依照理想的面貌制造幻象。

网络文学更迎合人的本性,传统文学则无意屈从于人的善良愿望。

所以网络文学是一种轻松消遣的文学,传统文学是一种严肃的文学。

理想的写作也有其鲜明的美学特征,它们满足了人们关于美好、善良、正义、理性和瞭望未来的愿望,弥补了现实主义的冷酷。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可以同时改变两种文学的样态。

(摘编自胡平《刍议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题材创作比历史题材和未来题材创作更直接地介入现实生活,更容易作用于社会现实。

B.国家自信的表现之一,就是肯定现实主义创作正视现实、不回避现实、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C.近年来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大众文学、网络文学,获得了比现实主义作品更多的受众,成了主流文学。

D.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主流文学创作形式是现实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国际社会所注目和赞誉。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反映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这两个方面上,现实主义创作具有浪漫主义创作无法比肩的巨大优势。

B.现实主义创作与浪漫主义创作都是文学发展的样态,但是现实主义创作更集中地显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C.青春文学和以言情、武侠、侦破、玄幻、奇幻、穿越等为样式的网络文学,分别以浪漫情怀和浪漫的想象征服读者。

D.现代人以更成熟的目光审视世界,重视事实,习惯独立思考,因而现实主义主张客观地、如实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国家都重视用现实主义精神引导文学家进行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这样,文学创作可以获得强盛的生命力。

B.现实主义以揭示真实为最高目的,其作品适合高层次文学读者阅读;浪漫主义依照理想的面貌创作,其作品只适合浅层次文学读者轻松消遣。

C.我国文学创作既要坚持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又不能排斥浪漫主义的创作,否则,就会失去一部分读者,文学就不会全面繁荣发
展。

D.浪漫主义创作能表现人们对美好、善良、正义、理性的追求和瞭望未来的愿望,它与现实主义创作相结合,可互取其长互补其短,相得益彰。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张珏,字君玉,陇西凤州人。

年十八,从军钓鱼山,以战功累官中军都统制,人号为“四川虓将”。

宝祐末,大兵①攻蜀,破吉平隘,拔长宁。

顺庆、广安诸郡,破竹而下。

明年,合诸道兵围合州,凡攻城之具无不精备。

珏与王坚协力战守,攻之九月不能下。

珏魁雄有谋,善用兵,出奇设伏,算无遗策。

其治合州,士卒必练,器械必精,御部曲②有法,虽奴隶有功必优赏之,有过虽至亲必罚不贷,故人人用命。

自全汝楫失大良平,大兵筑虎相山,驻兵两城,时出攻梁山、忠、万、开、达,民不得耕,兵不得解甲而卧,每饷渠③,竭数郡兵护送,死战两城之下始克入。

咸淳二年十二月,珏遣其将史炤、王立以死士五十斧西门入,大战城中,复其城。

合州城壁甚固。

然开、庆受兵,民凋弊甚,珏外以兵护耕,内教民垦田积粟,未再期,公私兼足。

十年,加宁江军承宣使。

德祐元年,升四川制置副使、知重庆府。

征其兵入卫,蜀道断,不得达。

已而泸、叙、长宁、富顺、开、达、巴、渠诸郡不一月皆下,合兵围重庆,作浮梁三江中,断援兵。

自秋徂冬,援绝粮尽,珏屡以死士间入城,许以赴援,且为之画守御计。

二年二月,遣张万以巨舰载精兵,断内水桥,入重庆。

六月,遣赵安破神臂门,执梅应春杀之,复泸州。

重庆兵渐解去,围泸州。

十二月,赵定应迎珏入重庆为制置。

大兵会重庆,驻佛图关。

遣泸州降将李从招降,珏不从。

至元十五年二月,大兵破绍庆府,执守将鲜龙。

珏率兵出薰风门,与大将也速儿战扶桑坝,诸将从其后合击之,珏兵大溃。

城中粮尽,赵安以书说珏降,不听。

安乃与帐下韩忠显夜开镇西门降。

珏率兵巷战不支,归索鸩饮,左右匿鸩,乃以小舟载妻子东走涪。

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明日,万户铁木儿追及于涪,执之送京师。

珏至安西赵老庵,其友谓之曰:“公尽忠一世,以报所事,今至此,纵得不死,亦何以哉?”珏乃解弓弦自经厕中,从者焚其骨,以瓦缶葬之死所。

(选自《宋史.张珏传》有删改)
【注】①大兵:元兵。

②部曲:指军队。

③渠:渠州,今四川渠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饷渠,竭数郡兵护送饷:食物、给养
B.内教民垦田积粟,未再期期:满一周年
C.执守将鲜龙执:捉住、抓住
D.珏乃解弓弦自经厕中自经:上吊自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兵不得解甲而卧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B.执梅应春杀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与大将也速儿战扶桑坝彼与彼年相若也
D.乃以小舟载妻子东走涪不赂者以赂者丧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B.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C.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D.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军大举入侵,诸郡相继沦陷,合州被重重包围;张珏操练士兵,整治器械,在军中赏罚分明。

B.开州、庆州遭受敌军袭扰,张珏就派军队护耕,并指导百姓农业生产,官府和百姓都有了充裕的粮食储备。

C.重庆被围,几成孤城。

张珏收复泸州,解了重庆之围;与敌
大战扶桑坝,城破后亲率兵巷战。

D.张珏十八岁从军,为国家出生入死。

大厦将倾而独木难支;因部将开城投降,张珏被俘身亡,令人扼腕。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有过虽至亲必罚不贷,故人人用命。

(3分)
(2)珏屡以死士间入城,许以赴援,且为之画守御计。

(4分)(3)珏乃解弓弦自经厕中,从者焚其骨,以瓦缶葬之死所。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游边
尚颜
边阴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有什么作用?(4分)(2)诗歌的后两联反映了怎样的现实?请简要分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写作者感觉江面辽阔,仿佛在太空中乘风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2)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出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景象。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
过15个字。

(5分)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
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①________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中
则是紫色。

更令人惊奇的是②________,比如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

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③_________,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给“浙商成长基金”下定义。

(不超过60个字)(4分)
浙商成长基金2015年9月23日在杭州正式成立。

该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投资机会,通过投资并购、产业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浙商成长基金目标管理资产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轮封闭规模约80亿元,其余部分将于半年之内募集到位。

该基金是由沪上知名浙商企业——复星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一只产业母基金。

18.学校校刊编辑部准备出版一期专刊《北极星》,刊载前几届高三同学的学习、生活经验,请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为《北极星》撰写一句卷首语,表明对同学们的影响和作用。

不超过40字。

(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易水不寒
卢世龙
①在漂泊与寻找之间,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感到岁月就像一条河。

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

②对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荆轲的英雄。

世间孤胆锄暴的好汉多得很,然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临河高歌,绝尘远行。

慷慨悲壮,不但成就了英雄,也成就了易水。

③那时,平静的燕国,大地常绿,燕山常青。

冬日里,雪花大如席,漫天落下,给茫茫山岭笼罩厚重冰盖。

然后,春夏之季,慢慢溶化。

条条涓流融入易水河道,汇成清澈透明的涟漪,抚慰鲜活的水草
游鱼,抚慰多姿的大地生灵……
④人生不过是一场漂泊,并无意义可言。

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

⑤英雄去了远方,那里是另一个世界,谁也无法知道那边是个啥模样。

不过,英雄和筑而歌,仰面痛饮,登车壮行的易水仍在,仍是千秋万代子孙们感受英雄精神的场所。

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

⑥没错,面前的易水河,枯草杂存,乱石遍地,更像平缓沟渠。

它非但无水,反倒让人燥热难奈。

如此沧桑,或许是在证明,伴随时间河流消失的,更有自然河流。

如同一个小小的“!”号,我再怎么疲惫不堪地为她奔波,也注定只会留下慨叹。

使劲揉搓眼睛,擦拭满脸汗泥后,便想,这黄沙漫天,黄尘遍地的世界,真的是英雄所要拼却宝贵生命捍卫的家园吗?历史长风,蔓延一沟惆怅。

既然眼睛看不到水,就用脚去看吧。

尽管步履沉重,我仍打起精神,奢求收获易水对我的哪怕点滴馈赠。

顺缓坡而下,我将苍凉枯槁沙地踩出大串印痕,它也在我裤腿留下道道黄泥标志。

有砂粒相继入鞋硌人,有顽石偶尔绊人跌撞。

但生活路上的磕绊再怎么复杂多变,我们也不能因之忘却既定目标。

我屏息直奔河的中心地带……不远处哄地飞出一只小鸟,吓一跳。

原来,水是有的。

密集枯苇菖蒲,裹挟一线时断时续的浊流,浮些黑不溜湫的塑料泡沫,猛一下还难看清水的模样。

原来,似无却有的水,蜿蜒于沟心草丛,时不时蜷个凼①,积成汪。

⑦我轻轻提起裤管,悄悄蹲下身去,生怕一不小心,扰乱这脆弱的宁静。

慢慢拨开漂浮物,但见水底融着厚厚的黑色汁液,仔细瞧,怎么也看不清凼的底部是个啥模样。

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的翻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把底牌给藏着掖着……可我依稀看见,水中有个秃秃的圆球,悬浮不定。

人或许是生着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就会是什么模样;也或许是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事物。

醒过神来,才知那是自己的脑袋。

世界真是越来越莫名其妙,对照浊流看自己,原来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⑧正感慨着,右脖颈生生地酸痒起来。

抬头,满天沙尘纠结菖絮和杨絮,如城市噪音,一阵紧接一阵疯狂扑来。

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
它们却魔鬼般钻进衣里,某处发痒,浑身难奈。

这世间呀,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家园。

所有追求,都直接影响人格发育。

且人们让河流沧桑不堪,成了河不河鬼不鬼的样子;河流便让人们痛苦不堪,活得有话说却无处诉说地憋屈。

于今的燕山系脉,恰似难于收拾的乱石堆;而纤毫般的易水,更像它的一行辛酸浊泪。

⑨我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完全是在亲近易水河的残骸。

⑩一条以水承载人文精神的河流,于今连水都没有了,这失去的又岂止是蓬勃生机,它更是全部的精华和荣光啊。

.在华北平原的广袤背景里,易水显然不够小鸟们饮用。

游人满怀肃穆接踵而至,满目苍凉,易水不寒,心寒。

.适有老汉路过,见我一身狼藉,面露哂容。

遂问,这是易水河吗?答,那是荆轲塔,不是易水河是啥。

这河三十年前还清水滔滔,断流也就近些年的事哩!顺老汉手指方向,山坡一座灰不溜湫的塔儿,孤立尘暴之中,情形酷似荆轲他老人家伫立云层,默默静观华夏众生茫无头绪地折腾时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在岁月长河里,这次生命实在过于短暂,寻找生命作为的机会便更加宝贵。

舍个人生命,挽民族大厦于将倾也好,照亮他人行程也罢,给予他人福祉也行……生命的漂泊,原是个实践过程,只有及时而认真进行把握,才能找到真正意义的价值归属之地。

(有删节)
【注】①凼,Dàng,塘,水坑。

19.文章第③段写易水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20.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1)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

(2分)(2)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

(2分)
21.在文章第.段里作者为什么说“易水不寒,心寒”?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4分)
2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一些学校要求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还举行了穿汉服等仪式。

对此,有人认为这些活动很好地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几千年前的东西已经过时,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

对于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或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高三语文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D(蜷缩quán)
2.A(沉湎:沉溺。

沉醉:深深沉浸在某种气氛和思想活动中。

疏漏:疏忽遗漏。

疏忽:粗心大意,忽略。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来回回地走)
3.C(第一处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选取,第二处根据叙述重点和句式一致的原则选取)
4.B(A.清规戒律:束缚人的死的规章制度。

C.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使用对象错,并且不能带宾语。

D.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5.D(A.“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搭配不当。

B.语序不当,“治理、发展、建设”的正确语序是“建设、发展、治理”。

C.成分残缺,应把“各级政府出台的”改为“出台了”)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7.D(“因而……”因果关系不成立)
8.B(“其作品只适合浅层次文学读者轻松消遣”理解不当,原文的表述是“现实主义创作必然成为文学读者,尤其是高层次文学读者的主要需求”,意思是高层次的读者需求现实主义创作,但也不排除他们对于浪漫主义文学的需求)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9.A(饷:输送给养,动词)
10.A(A.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B.代词,他/代词,我。

C.介词,和/连词,和。

D.介词,用/介词,因为)
11.C(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12.D(“因部将开城投降,张珏被俘身亡”因果关系无中生有)
四、(24分)
13.(1)有过错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必定惩罚不宽恕,所以人人听从他的命令(效命)。

(第一句1分,第二句1分,翻译出句子关系1分。

第一句重点词语“虽”“贷”,“虽”翻译成“即使”,翻译成“虽然”不对;“贷”翻译成“原谅”“宽恕”,这两处只要有一处翻译错误,整个句子就变了意思,不得分。

第二句重点词语“用命”,“用命”是“效命”,翻译成“效力”“听从命令”都对,没有这个意思,不得分。

两句[包括前一句]是因果关系,“故”字必须翻译,如果不翻译,句子体现不出因果关系,不得分)
(2)张珏多次派敢死的武士秘密进入城中,答应前去援助,而且为他们谋划守御之计。

(第一句2分,重点是“死士”“间”。

“死士”翻译成“敢死的勇士(武士、的人)”;“间”翻译成“秘密”,翻译成“从小路”不对,因为上文“援绝粮尽”,所以是不可能有小路可走的。

第二句1分,重点是“赴援”,“赴”前去,“援”援助。

也可以翻译成“用前去支援的话许诺他们”。

第三句1分,重点是“画守御计”。

如果漏掉一些词,如“屡”“且”“为”,酌情扣分)(3)张珏就解下弓弦在厕所中自缢,随从的人焚烧了他的尸骨,用瓦罐把他埋葬在死的地方。

(“自经”是自杀,自缢。

从者:随从的人。

死所,死的地方。

虚词“乃”“其”“以”“之”酌情扣分)
14.(1)前两联用边疆浓重的阴云、饥饿的战马、枯丛和广袤天空吹来的西北风,描绘了阴冷、荒寂的环境(2分),反映了战士给养不足和作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作战和生活做了背景铺垫(2分)。

(第一问,答“阴云密布、荒凉萧瑟和西风凛冽”也可,但必须概括全面,第一句和第四句扣住“阴冷”,第二、三句扣住“荒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