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7篇
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的计划,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202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的:
1、能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的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和内海
2、读图熟悉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欧洲西部实际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4、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繁荣的地区并分析原因,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各国经济发展概况、特点;繁荣的旅游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欧洲西部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我们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地区,它的面积只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这个地区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地理区域呢
一、位置和范围、国家
1、展示“世界地图”,指出欧洲西部的范围:即欧洲的西半部。
2、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说明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按如下步骤进行:
(1) 欧洲西部的北、南、西分别濒临什么海或洋
(2) 欧洲西部的东面与什么大陆相连这种三面临海,一面连陆的的分布可称作什么
(3) 欧洲西部最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最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在五带中大部分处于什么温度带
(4) 学生小结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
3、观察“欧洲西部图“,思考:欧洲西部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欧洲西部的气候和经济有什么影响(讨论)
4、引导学生在“欧洲西部地形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主要岛屿、半岛、海峡和海湾及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
5、设问:欧洲西部各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多属于何种性质的国家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1、引导学生阅读P54图2-26,设问: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的经济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过渡)欧洲西部作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2、学生阅读P54文字,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发达的经济可以从工业、农业、发达的交通业等方面说明
3、一学生朗读P55“阅读”,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教师结合有关资料适当补充说明。
(见教参P77)
(过渡)欧洲西部发达的经济还可以从其繁荣的旅游业表现出来
三、繁荣的旅游业
学生自读,思考:
1、欧洲西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
2、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熟悉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资源
3、讨论:欧洲西部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4、学生自读P56“阅读”,了解瑞士的自然风光和德国的啤酒节
5、完成P56活动
202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
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地图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
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
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
设问:
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
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
物.
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
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
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
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
对应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气候特征:
3、教师活动: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学生读图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最广的是非洲。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广的是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及大陆两岸地区,最广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结
现在,请大家把书合上,我们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5、课堂练习
202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的:
了解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环境意义;能在世界森林资源分布图上找出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教学重点:森林的环境作用,森林破坏情况及产生的严重生态问题。
教学难点:森林的环境作用。
教具:多媒体教学(漫画、图片、资料、实例)
教学方法:运用电教手段,引入漫画、图片、资料、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人体皮肤上附着很多毫毛、头发等,它们的排汗和保温作用对维持人体的水分和体温起重要作用。
对于地球来讲,什么是她的“毛发”呢那就是生长在地球表面上的森林。
今天,我们就了解有关森林的知识。
讲授新课:播放有关森林的纪录片,提问:森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一、森林的作用
1、森林的经济效益:由于学生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可直接通过提问。
教师总结:森林除了刚才提到的经济作用,还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2、森林的环境效益:
通过多媒体显示一组森林作用的数据,以及森林对环境的作用,由学生填图。
森林作用的数据
森林的环境作用
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
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
调节大气成份
每年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
净化空气
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气
增加空气湿度
通过上述的填图,使学生知道:森林具有调节大气成份,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因而,它被称为“环境的肺脏”。
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1:(护田林带防风动画示意图)注:图中沙尘应该和风画在一起,为表示清楚而画在上面,线的疏密表示风的强弱。
沙尘的多少受风力大小的制约。
教师问:图中的森林起什么作用
通过分析:由于森林带的阻挡,使强大的风变为微风前进,从而避免了大风对庄稼的危害;同时,风中的沙尘因风速降低而沉落。
学生回答: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2:(护坡林带保持水土动画示意图)注:图中箭头的粗细和颜色的深浅表示流量和含沙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径流中泥沙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被森林阻滞后,泥沙逐步沉积在坡上。
教师提问:减少的那部分径流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森林阻滞,水的流速减缓,大量的流水渗入地下,变成地下水。
结论:护坡林带使水土留在坡上,清水长流。
除此之外,教师提问:森林还有哪些功能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森林还有调节气候,减弱噪音,美化环境等作用,因此,人们把森林称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那么,森林资源在全世界的分布状况又是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森林资源的分布。
二、森林的分布:目前,世界森林面积为40亿公顷,覆盖率29.6%。
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3(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
教师提问:世界森林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学生回答:以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为主。
教师提问: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回答: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温带地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因此,我们又把森林资源称为“地球的毛发”,人们又是如何对待它的呢
三、森林的利用:
由学生表演小品:由学生事先排练,角色有森林法官,被告:人类,原告:森林,森林动物,森林其他植物,地球气候,表现在当今森林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森林被砍光,而植树更新的面积却很小,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50公顷的速度消失,热带雨林如果消失,不仅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将失去调节作用;许多野生动物丧失理想的栖息地,导致一些动物的灭绝。
由于森林的破坏,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滥捕,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
通过小品,使学生认识到:森林慷慨地向人类贡献着它的一切。
但它却得不到人类应有的保护和抚育。
当前森林资源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及森林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
四、森林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开始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各国制定
有关政策,鼓励人们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发展替代林和速生林,并用遥感技术监控森林火灾。
那么,我们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如何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条思考题,多媒体播放思考题:
某地有10000公顷森林,对这片森林有三种处理意见,你赞成哪一种,为什
么
1. 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
2. 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
3. 把此片森林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1片,砍伐后随即补种树苗,使其十年成材。
教师小结: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无私地向人类奉献它的一切,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并且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地区的环境因此而恶化。
为改变现状,应植树造林,绿化地球。
人们在搞经济建设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环境保护,不要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严防弄虚作假,要讲求实际效果。
202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能力目标
4、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5、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6、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7、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动一2题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动一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
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
3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
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
A组:主要山脉及山峰(喜玛拉雅山及主峰等)
B组:主要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
C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D组: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等)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
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的湖泊。
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
(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完成P5活动4、5题
202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地势的概念,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
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掌握三级阶梯的界线。
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掌握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2.通过对地势特征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3.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面貌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中国地形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本节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为主。
教具
中国地形图,中国阶梯状示意图的投影片,中国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为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就该学习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请问,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根据大家在世界地理学习中的经验,说说应该先学习哪个地理要素呢(地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我国的地形情况。
学习新教材
第二章中国的地形板书:
第一节地形概况板书:
读图练习: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然后沿北纬32°纬线画一幅东西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请一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画一幅示意图。
提问:通过对地形剖面示意图的分析,说出我国地形高低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西部高,东部低,由西向东像阶梯似的一阶一阶地降低的。
)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板书:
1.地势的定义: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
读图练习:
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三级阶梯各自的海拔高度、主要地貌类型及阶梯间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内)。
2.三级阶涕的概况板书:
注:括号内为要填写的内容。
教师讲解:我国大陆上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延伸就进人了海洋。
这部分被称为大陆架。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较浅的蓝色表示大陆架。
读图练习: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大陆架的分布状况。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板书]
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全部海底,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
分。
过渡:前面我们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板书:
提问:什么叫地形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具体形态。
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看“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都有哪些地形类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种类型都有。
)
1.五种地形齐全板书:
分析示意图:让学生看课本第12页“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说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山地最多,丘陵最少。
)
教师讲解: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那么大家再根据“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来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组成时,就可以看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2.山区面积广大板书:
小结: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地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板书:
讨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教师归纳: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和采矿业提供了条件。
不利方面: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
复习巩固
填图练习:在“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的空白图上,填注三级阶梯、主
要地形区、阶梯间分界的山脉。
思考:根据我国地势的特点,说明我国哪些地区水能资源可能最为丰富,其原因是什么
教案说明:
地形概况一节主要从整体讲述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揭示我国地形分布的基本规律,在全章起着重要整体控制的作用。
但是全节知识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本教案主要采用了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具体的做法例举说明如下。
1.让学生画出地形剖面图的简化示意图。
初看起来,让学生画地形剖面示意图好像过于简单,也不必要。
但是真的让学生画时,他还必须花费一定的精力、认真思索才能完成。
因为这里需要学生对原剖面图作一次仔细的分析,还要他考虑简化示意图的绘图的方法。
通过这样一画,学生对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分布特点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还提高了他们抽象、概括图象知识的能力,进而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读图、填表。
在学习我国三级阶梯具体特征时,教案中使用了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与“中国地形图”并填注表格的方法。
这一方法除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作用外,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其一,将示意图与地图结合使用,既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知识,又拓宽和提高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其二,用表格概括、总结学生口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并提高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讨论问题。
对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一类知识,学生已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
所以通过讨论的方法,让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是可以获得完整的知识的。
202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征,记住卡拉奇。
2.知道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