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试题参考答案11

合集下载

2022年电大《法律逻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2年电大《法律逻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2年电大《法律逻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022年电大《法律逻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不是由外国人当经理,企业就搞不好”。

ד二难推理”的突出作用是在论辩中可置论敌左右为难的境地。

√驳倒了对方的论据,就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

×不矛盾律和排中律作用与所排除的逻辑错误是相同的。

×不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下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

×单独概念可以进行限制和划分。

×当“当且仅P才q”为假时,“PVq”为假。

×当且仅当联言判断的各个联言肢是假的,该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当且仅当相容选言判断的联言肢至少有一个是假的,该相容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定义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属种概念之间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凡有逻辑性的必然性推理,其前提反蕴涵结论,即当其前提真则结论真假不定。

×凡有逻辑性即形式有效的推理一定是正确的推理。

×概括的方法常常用于掌握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概念的限制就是在概念前面加上修饰词。

×概念的限制作用在于用以限定思考和议论的问题的范围。

√概念概括的极限是最大类概念(哲学概念)。

√概念限制的极限是普遍概念。

×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不是杀人犯”真。

×根据有关推理规则,SIP判断不能换位,SOP判断不能换质位。

×共变法的理论依据是原因和结果在量上的相应变化。

√关系的逻辑性质是关系判断和关系推理的理论基础。

√归谬法和反证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相同的。

×归谬法是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来确定原论题虚假。

×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除外)的逻辑性与演绎推理的逻辑性是相同的。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法律制度B. 法律关系C. 法律思维D. 法律行为答案:C2. 下列哪个原则是法律逻辑学中的“非矛盾原则”?A. 同一事物既是白的又是黑的B. 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是白的又是黑的C. 同一事物可以是白的,也可以是黑的,取决于观察角度D.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可以是白的和黑的答案:B3.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假言命题”?A. 一个命题包含两个或更多部分B. 一个命题表明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C.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条件和在该条件下的结果D.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事物的存在或属性答案:C4. “如果A,则B”这种命题形式在法律逻辑中属于什么?A. 条件命题B. 因果命题C. 选择命题D. 假设命题答案:A5. 在法律逻辑中,“归谬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推理?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逆向推理D. 无效推理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排中律”?A. 一个命题可以既是真的又是假的B. 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C. 一个命题的真假取决于上下文D. 一个命题没有真假之分答案:B7. 在法律逻辑中,“充足理由律”要求什么?A.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原因B.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结果C. 每个有效的论证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或证据支持D. 每个无效的论证都不需要理由或证据支持答案:C8. “如果A,则B”且“非B”,根据法律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A是真的B. A是假的C. 无法确定A的真假D. A和B的真假无关答案:B9.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归纳推理”?A.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B.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D.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类比推理”?A. 从已知事实推断未知事实B. 从一般规则推断特殊情况C. 从一种情况推断另一种相似情况D. 从一种逻辑结构推断另一种逻辑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逻辑学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法律解释B. 法律推理C. 法律制定D. 法律执行答案:A, B, C2. 下列哪些原则属于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原则?A. 非矛盾原则B. 排中律C. 充足理由律D. 因果律答案:A, B, C3. 在法律逻辑中,哪些命题形式属于复合命题?A. 条件命题B. 联言命题C. 选言命题D. 假言命题答案:A, B, C, D4. 法律逻辑中的演绎推理方法包括哪些?A. 直接演绎B. 间接演绎C. 归谬法D. 类比推理答案:A, B, C5. 在法律逻辑中,归纳推理的方式有哪些?A. 完全归纳B. 不完全归纳C. 统计归纳D. 类比归纳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如何通过逻辑方法得到合理解释和应用的学科。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非对称但传递的关系。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主、谓项都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某甲可能不是凶手为真。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或然性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求同求异并用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三、分析题1.可以推出“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因为“故意犯罪”是“犯罪”的一种,而“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则“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

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所有”;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一、填空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

A.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循环定义D.同语反复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三.双项选择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相容D.混淆根据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多出子项D.划分不全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四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反对关系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肯定概念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法律逻辑学试题跟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跟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 "有的犯罪不是成心的 "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 ,成心 ).2,一个充足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目前件 (真)尔后件 (假)_时 ,它才是假的 ;在其他状况下 ,它都是真的 .3,一般逻辑基本规律有 (同一律 ),( 不矛盾律 )和(排中排 ).4,在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这必定义中 ,被定义项是 (刑法 ), 种差是 (规定犯罪和刑罚 ) ,周边属看法是 (法律 ).二 ,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这必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2) 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认联项(4) 以比喻代定义2,以下判断形式中 ,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2 )(1) 所有的 S是P (2)所有 S 不是 P(3) 有S是P (4)有 S 不是 P3,"p → q"负判断是 ( 4)(1) p ∧g (2) p ∨q(3) p ∨g (4) _p 真且 q 假______p→ g4,与 "不用定 P"等值的判断是 (1 )(1) 可能非 P (2) 可能 P(3) 必定非 P (4) 不行能非 P5,"此刻不是重申法治吗就是说 ,重申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谈论 (1 ) (1) 违犯同一律的要求(2) 违犯不矛盾律的要求(3) 违犯排中律的要求(4) 不违犯一般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 "这两个性质判断拥有 (2 ) (1)反对关系(2) 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 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成心犯 ;这个行为是成心犯罪 ,所以 ,这个行为是贪污罪 ."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3 )(1)大项不妥周延(2) 不项不妥周延(3)中项不周延(4) 两否认推结论_______8,"p ∨g"的等值判断 (3 )_______ ______(1) p →g(2) p ∨ g____(3) p ∧g 9,当:"所有 S (1)反对关系(3)矛盾关系10, 当 p 假 q(4) p →g是 P"与"有的 S 是 P"均是假时 ,则(2) 差等关系(4) 下反对关系假时 ,以下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3 )S 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p ∧q (3) p →q (2) p ∨q (4) p ∧q三 ,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想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己保持同一.一般逻辑所说的 "同一思想过程 ",是指同一时间 ,同一关系 , 同一思想对象三个方面的 "三同一 "的思想过程。

(完整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规范标准答案(做完考试复习资料必备)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规范标准答案(做完考试复习资料必备)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3 )(1) p→g (2) p∨g (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 (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1)(3)2,(1)所有的(3)有S是3,"p→q"(1)p∧(3)p∨p→g4,与"(1)可能非(3)必然非5,"(1)(3)6,"(1)(3)7,"(1)(3)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_______?????????????______(1)p→g???????????(2)p∨g____(3)p∧g???????????(4)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1)p∧q???????(2)p∨q(3)p→q??????(4)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A是A."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1)(3)2,(1)所有的(3)有S是3,"p→q"(1)p∧(3)p∨p→g4,与"(1)可能非(3)必然非5,"(1)(3)6,"(1)(3)7,"(1)(3)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_______?????????????______(1)p→g???????????(2)p∨g____(3)p∧g???????????(4)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1)p∧q???????(2)p∨q(3)p→q??????(4)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A是A."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选择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选择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1、“书不可不读”中的“书”是( ①)。

①单独概念②普遍概念③属性概念④复合概念2、“中国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这一概念是( ④)。

①否定概念②简单概念③单独概念④普遍概念3、若A的部分外延与B的全部外延相同,则概念A就是概念B 的( ①)。

①属概念②种概念③交叉概念④矛盾概念4、“中国”(a)、“西安市”(b)、“西安理工大学”(c),这三个概念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②)。

5、符合下图所示外延关系的概念组是( ③)。

①男青年(a)、女青年(b)、中共党员(c) ②美洲国家(a)、欧洲国家(b)、最不发达国家(c) ③大学校长(a)、男学生(b)、优秀学生(c) ④抢劫犯(a)、盗窃犯(b)、罪犯(c)6、在“孔子的得意门徒是72个”和“孔子的得意门徒是孔子的门徒”这两个语句中,“孔子的得意门徒”这个概念( ②)。

①都是集合概念②前者是集合概念而后者是非集合概念③都是非集合概念④前者是非集合概念而后者是集合概念7、“大学生”与“共青团员”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①)。

①交叉关系②真包含于关系③真包含关系④全异关系8、“审判员”与“司法干部”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②)。

①交叉关系②真包含于关系③真包含关系④全异关系三、多项选择题1、“非诉讼法律事务”这一概念属于( ②③⑤)。

①肯定概念②否定概念③非集合概念④单独概念⑤普遍概念2、在下列概括中,正确的有( ②④⑤)。

①盗窃罪→罪名概念②菱形→平行四边形③鲸鱼→鱼④正当行为→行为⑤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3、下列限制中,不正确的有( ①③④⑤)。

①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②马→白马③周恩来→青年时代的周恩来④定义项→定义⑤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4、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有( ①②③④⑤)。

①痒是一种难定部位,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②石油是工业的血液③亲属是关系亲近的人④诉讼就是打官司,打官司就是诉讼⑤知识分子不是没有知识的人5、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属于矛盾关系的有( ①②③④)。

法律逻辑学试题含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含答案

7、下列划分正确的是()A犯罪集团分为主犯和从犯。

B C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D 、合议庭分为审判长和审判员、“这本书是我的。

”中的“书”法律逻辑练习题、单项选择(20分)1、“美国”与“纽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A、全同关系B、交叉关系 C 、全异关系 D 、属种关系2、“交叉关系”具有()A、对称关系,传递关系B、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C、对称关系,反传递关系 D非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3、“甲与乙是友好的。

”这是一个()A、性质命题B、模态命题 C 、联言命题 D 、关系命题4、“人固有一死”,这一句子所表达的命题属于()。

A、全称肯定命题B、全称否定命题C、特称肯定命题D、特称否定命题5、下列概念间具有反对关系的是()A、“黑色”与“红色” B 、“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C、“国内法”与“国际法”D、“罪”与“非罪”6、已知“某公司侵权”为真,则“某公司或者违约或者侵权”为()A、真 B 、假 C 、可能真 D 、可能假8、“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

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

”这个论述()。

A、无逻辑错误B、违反了同一律C、违反了矛盾律D、违反了排中律9、下列词能表达集合概念的是()A、“王某是中国人。

”中的“中国人” BC、“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的“工人”D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中的“中国”10、“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个三段论省略了()A、大前提 B 、小前提 C 、结论五、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命题。

1、写出下列命题的等值命题。

(8分)1)并非他既是杀人犯,又是抢劫犯。

2)并非如果那个死者身上有伤,那么他是被人杀死的。

3)只有构成犯罪,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

4)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特权。

2、写出“只有王某不是盗窃犯,李某才不是诈骗犯。

”四个等值命题。

(8分)六、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情况。

法律逻辑学试题跟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跟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答案

法律逻辑学答案

法律逻辑学答案
一、选择题
1-5、C D A D A 6-10、D C D C C
11-15、C B A A B 16-20、D C B C A
二、多选题
1-5 BD AB BC BC AC 6-10 CD ACD AD BD BD
三、简答题
1、例(1)可以推出:是性质判断对当关系的推理,前提是:SAP,结论是:并非SOP,两者是矛盾关系。

例(2)不能推出:这是换位法,从SAP不能推出PAS,因为P在前提中不周,而在结论中周延了。

例(3)可能推出:这是换位法,从SAP可能推出PIS。

2、这是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错误。

原因:这是否定前件式,违反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了“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3、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

前者违反了不矛盾律,后者违反了排中律。

原因:一个是联言判断,逻辑形式是非p ∧非q,真值情况是:假、假、假、真,一个是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是p∨q,真值情况是:真、真、真、假,两者是矛盾关系,对两个是矛盾关系的判断,同时断定为真是违反了不矛盾律,同时断定是假,则是违反了排中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逻辑学》试题参考答案11
一、1.只有P才q 只有、才P、q 2.真3.假、假、真4.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二、1-5DBADA 6-10BCD C C
三、表解题
运用真值表判定A判断和B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A:甲有罪或者乙有罪。

B:如果甲有罪则乙有罪。

设“甲有罪”为p;
设“乙有罪”为q;
A判断的逻辑形式为:p 或者q
B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如果p那么q
代入真值表判定A判断和B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以上真值表的情况表明A和B两个判断不等值。

四、论述题
1.三段论,推理错误。

违反“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或答:违反第一格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2. 答:三段论,推理错误。

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小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

3.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的规则,犯“由肯定到否定” 的逻辑错误。

4.充分条件三段论假言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的规则,犯“由肯定后件进而肯定后件” 的逻辑错误。

5.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的规则,犯“由否定后件进而否定前件” 的逻辑错误。

6.这两个判断无论同真或同假都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因为二者是矛盾关系判断,同时肯定二者为真,违反不矛盾律;同时肯定二者为假,则违反排中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