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
1、传播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施拉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

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

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分为人际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

(1)人际传播模式: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讯息循环反复周流不息的过程,参与双方同时具有发出讯息和接受讯息的功能。

(2)大众传播模式:媒介组织从信源输入讯息,经过译码,然后
通过编码发出。

由于媒介组织的放大作用,输入讯息只是针对媒介组织的个别人,而输出讯息却是面对广大受众。

(3)评价: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它代表的是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从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出发,凸显了信息反馈和传播互动等特征。

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只是把传播过程当成一个封闭的内部过程来考察,而忽略了传播过程之外的许多因素。

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1 956),[1]由美国教会全国委员会作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资料编辑出版后,曾得到美国领导集团的赏识和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授予的奖章。

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

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

1.集权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F·Siebert,1956)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

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

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

研究认为,这一理论本身在当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被摈弃了。

2.自由主义理论由约翰·弥尔顿(J·Milton)在《论出版自由》(1964)一书中最先提出,由约翰·密尔(J·S·Mill)的《论自由》一书加以系统化。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观点的公开市场”。

在此市场中,最好的思想总会得到承认,而最劣的思想则会失去作用。

赛伯特在论述中引用查菲(1947)的观点认为,下述控制或压制都是对报刊自由的冒犯:要求报刊出版必须事先领取执照;对传播内容进行审查;对触犯或批评当局的内容处以罚金;对有关传播者予以刑事处分,并在民事上承担损害赔偿;对信息采集与报道横加干涉;
对人们购买、阅读或收听、收看征税并加以干预。

最后,赛伯特写道:报刊自由“是含糊的,不确定的,而且有时是不一致的。

然而,它的最大的资产也就在于它的伸缩性、适应性,而更重要的,是它继续信赖用个人自我引导来促进人类的利益和幸福的能力的信心。


3.社会责任理论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个新思想的接技”。

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全部蕴含在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自由和负责的报刊》和霍京的《新闻自由;原则的纲要》的著作之中。

鉴于自由报刊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招致许多批评的现状,社会责任论主张:传媒(报刊)对社会有着种种义务,要不负公众的信任;报刊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它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要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

”作为真正的职业传播者,还应当遵循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不会为金钱而去做某些事,切实关心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

该理论的研究者彼得森在落笔时既肯定了社会责任论正在日益兴盛的前景,也看到了它还有不够成熟、有待完善的一面。

这无疑是个正确的。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特点:①客观性。

②系统性。

③定量性。

④显性内容。

1.内容分析的种类
①实用语义分析:对文字符号进行统计分析,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②语义分析: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

③符号载体分析
以文字出现的频率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所进行的内容分析。

2.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
长处:①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的特征。

②所需的费用低。

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4、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

具体来说功能有四点: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类型:组织传播分为组织内的传播和组织外的传播两种类型。

组织内的传播又分为正式渠道的传播和非正式渠道的传播:正式渠道的传播包括下行传播、
上行传播、平行传播,非正式渠道的传播包括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各种小群体传播。

组织外的传播分为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种:信息输出,是组织外传播的主体,它包括有公共关系、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即CIS)三种形式。

5、拉扎斯费尔德
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费尔德
> 他最早进行实例调查研究,著有《马里兰城里失业的人》一书。

之后又以总统选举为课题,于1948年将研究成果汇集出版,即《人民的选择》。

书中的结论显示:决定人们投票意向的,主要不是传播媒介的影响力,而是人际传播的影响力。

在对
人际传播的进一步研究中,他提出了“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

正是拉扎斯费尔德的竞选研究极其发现结束了“枪弹论”理论统治传播学研究的时代。

6、拟态环境
由李普曼提出,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
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
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

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

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
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

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
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
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

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

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7、民主参与论
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观点有:(1)任何民众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3)社会各
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4) 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核心价值)。

反映了一般民众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的加强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呼声。

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少地方自治体规定,商业有线电视必须开设“开放频道”,允许受众个人或团体可以按申请时间先后顺序播出自己制作的节目。

8、“议程设置”理论
议题设置理论(the agenda-setting theory),它是由美国传播
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最早提出。

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

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

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议程设置的“0/1”效果、“0/1/2”和“0/1/2/n“三个传播效果,“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

“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9、社会顺从论10、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直接延续。

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霍克海默,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代表人物有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

霍克海默在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一批地资本主义丑陋文明满怀厌恶和义愤的年轻思想家,便以此为阵地,用一篇篇冷峻严厉、入木三分的文字,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
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

第二代领袖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二、简述
1、简述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对传播学诞生的贡献
2、简述英国当代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内容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有:
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理解。

一、传播与意识形态。

加纳姆归纳出五个主要观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②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传播媒介所特有的“设定议题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③大众传播媒介所设定的“议题”是一种高度人工合生物,它经过传播者的新闻价值标准的过滤筛选,一般采取支持现在制度的立场。

④传播媒介的“设定议题功能”依存于其“非党派性”和“中立”的招牌,这些招牌能给人一种可信赖感,从而传播媒介所高定的和提示的“议题”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⑤资产阶级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在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基本是与人民对立的,但同时他们也在制度的以及本阶级的压力下从事着“议题”的选择和传播。

二、传播与垄断控制
①默多克对“所有权分散论”和“管理革命论”作了分析批判。

“所有分散论”不过是用表面现象掩盖问题的实质。

资本主义企业采用股份制,似乎造成企业所有权的分散。

实际上,由于小股东只有零星股票,真正控制企业的还是那些拥有大宗股票的大股东。

所有权的分散不但没有削弱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反而使之更加扩大和加强了。

②批判学派对“消费者主权”也进行了批判。

默多史指出,马克思早就预见到股份公司有着把管理工作从资本家那里分离来的趋势,但马克思把它看作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精密化。

资本家虽然退出了企业的日常管理,但他们通过董事会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受雇于人的地位决定他们不可能控制企业。

三、传播与大众文化
批判学派的观点:①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大众文化才得以兴盛;②大众媒介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而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
象;③它不仅在政治上成为操纵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在文化上
也担当着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他们的理论多少带有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情调甚至乌托邦色彩,他们的思想都不时流露着清高自负的贵族气质,表现出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孤傲色彩。

3、简述哈贝巴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他提出了著名的"公共领域"的概念,指出它是普遍关心的事情能被讨论和形成舆论的公众争论的场所。

但是,现代社会的这种民主争论被文化产业所压制,大众传媒和大众娱乐的发展使得公共领域基本上是徒有虚名。

商业利益战胜了公共利益,"公众舆论"不是通过公开、理性的讨论,而是通过操纵和控制而形成。

“公共领域”概念在哈贝马斯那里,是指在17世纪后期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开始出现的所谓“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种“公共领域”产生于私人领域和贵族的代表性公共领域的明确界分。

按照哈贝马斯自己的说法,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换是“公共领域”产生的前提,“私有化的经济活动必须以依靠公众指导和监督而不断扩大的商品交换为准绳”[19]。

其外在的显著特征,则是私人在阅读日报等传播媒介时形成了一个开放并富有弹性的交往网络,然后通过私人社团或学术协会、阅读小组、共济会、宗教社团这类机构,自发聚集在一起。

剧院、咖啡馆、沙龙等公共空间为他们的娱乐和对话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这些早期的公共领域逐渐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并且在话题方面……聚焦点由艺术和文艺转到了政治。

这种联系和交往网络最终成了处在市场经济和行政国家“之间”或“ 之外”、但与两者“相关”的某种市民社会的基本要素。

4、简述受众的选择性理论
1.选择性接触
2.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

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3.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住记那些能满足
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

传播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受众有选择的接触一种媒介,且往往只选择那些能加强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东西。

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一般加强自己已有的观点,而不是改变其信念。

> 受众的选择行为体现在自由的选择使用何种媒介及接受何种信息上> 一、选择性注意> 指认识结构、社会类型和有意义的社会联系所产生的,与这些因素有关的媒介内容注意力的方式。

从媒介选择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和喜爱的媒介,如知识分子一般选择印刷媒介,教育程度偏低者多选择电子媒介;从传播内容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能够支持其信念和价值观念的信息,以减轻认知上的不和谐;从传播的形式上来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取向。

> 二、选择性理解>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

> 在受众注意到的信息中,只有一部分才被进行深层认识、思考和处理。

>三、选择性记忆> 受众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容。

受众在选择性的接受和理解之后,能够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量大大小于前者。

5、简述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关系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
1、集权主义传播制度
在集权社会中,这种传播制度也大为盛行,特权阶级对传播媒介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中国的焚书坑儒、文字狱、和民国时期几位名记者之惨遭暗杀皆在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之下。

西方在中世纪时的黑暗,上个世纪法西斯的强化控制等,尤以戈培尔控制舆论为甚。

2、资本主义传播制度
1)自由主义传播制度
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机制。

理论基础:17、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
核心:自由主义思想
代表人物:英国的政治家约翰·弥尔顿传播与意识形态。

加纳姆归纳出五个主要观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②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传播媒介所特有的“设定议题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③大众传播媒介所设定的“议题”是一种高度人工合生物,它经过传播者的新闻价值标准的过滤筛选,一般采取支持现在制度的立场。

④传播媒介的“设定议题功能”依存于其“非党派性”和“中立”的招牌,这些招牌能给人一种可信赖感,从而传播媒介所高定的和提示的“议题”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⑤资产阶级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在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基本是与人民对立的,但同时他们也在制度的以及本阶级的压力下从事着“议题”的选择和传播。

6、简述人类传播活动演进的历史与规律历史: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4)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

4、电子传播时代:(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
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规律:1) 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存在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度发展趋势。

2) 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

传播本身正式人类文化创造和积累的产物。

> 3) 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一种传播必定是一种社会类型的反应。

德国著名传播学者K?梅尔腾曾指出两者的对应关系。

7、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不足: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④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