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制定ABCD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讲授方针的方法 --- ”ABCD“法之袁州冬雪创作
如何制定讲授方针呢?一般要从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尺度(Degree).故通俗地称为”ABCD“法则.采取ABCD发设计讲授方针可使方针的表述做到详细、明白、便于操纵,利于指导和评价讲授.如“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图时,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识表记标帜出来,准确率达90%”这一方针中,“初二学生”是“对象”,“能标识表记标帜出来”是“行为”,“在观看各种云图时”是“条件”,“准确率达90%“是”尺度“.下面临这四个要素停止分析
(1)对象:即说明讲授对象
讲授方针制定中,讲授对象或者说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员,所以不要把讲授方针写成“教会学生…“,而应写成”高二学生“等.如果这个对象或主体已经明白,也可以从方针阐述中省略.
(2)行为:即应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
的变更),获得怎样的学习
成果.四个要素中,行为是最基本的成分.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布局的短语.其中,①行为动词用来讲明学习的类型,如“操纵“、”说出“、”罗列“、”
比较“、”背诵“、”说明“、”使用“都是行为动词,而不要用”知道“、”懂得“、掌握”、“欣赏”等动词.因为,这些动词可用来表述总结性的课程目次和单元方针,但表述课时方针则不明白,给以后的讲授评价带来坚苦.②宾语则用来讲明学习的内容.如,“学生能找出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能说出人体骨骼的称号”,“对照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这样的动宾布局中,宾语部分与学科内容有关,学科教员都能很好地掌控.
(3)条件: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环境因素下发生
的
它既说了然学生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完成规定的行为,也说了然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条件的表述常与诸如“有没有工具?“”有没有时间限制?“等问题有关.如”通过观察,准确描绘…“,”通过详细实例,说明….“比方,一位体育教员在制订”提高平衡和空中定向才能“这一方针的行为条件是”通过测验测验动作组合,改善身体姿态“.一般而言,条件主要包含如下因素
(4)尺度: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尺度(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是做为学习成果的行为可承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尺度“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暗示,也可以用定性的方法、定性定量相连系的方法暗示.例如,”至少能正确默写80%的词语“.尺度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
学习方针中,有些条件和尺度较难区别,如“能在5分钟以内“即可懂得为时间的条件,也可以看做行为速度尺度.对这一情况不必过多争论,只要能清楚说明讲授方针便可以,对条件和尺度的区别其实不重要.
以上四个要素,简单说就是谁(对象)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做了什么(行为),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尺度).需要指出,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不需要,也不成能完全机械地按上述要求编写学习方针.在一个学习方针中,行为表述是基本部分,不克不及省略.相对而言,条件和尺度是两个可选择的部分,一般可以不将条件和尺度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