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材料一什么是工业互联网?简单来说,“工业互联网,就是把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

具体来讲,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通信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起来,共享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效率,推动整个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就是让各种数据流通起来。

单个节点,非数字化,没有网络,它就是孤岛,是“死”的。

随着传感器等数据采集技术的升级,节点开始产生数据,有了“生命”。

新一代通信像血管和神经一样,帮助无数孤立的节点,交换数据、共享数据。

(摘编自《一分钟带你通俗易懂地了解“工业互联网”》,“搜狐网”2020年10月) 材料二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支撑,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制造业所带来的最突出的生态变迁,是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工业互联网由制造业向实体经济各领域广泛延伸,已拓展至30余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在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摘编自《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指数白皮书》,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2020年10月) 材料三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工业互联网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培育新动能、把握新机遇、开辟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集关键基础设施、全新产业生态和新型应用模式于一身,体现了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的变革力量,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互联网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在应急物资生产、调度、产能扩大和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期短、部署灵活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有助于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特殊情况下,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分担了工业企业生产调整的转化成本,帮助制造业提升供应链弹性、增加生产制造柔性、提高快速响应速度。

工业互联网的这种能力,使其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稳定供应链产业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有助于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国家治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摘编自《工业互联网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人民日报2021年2月) 材料四《21世纪》:持续一年多的疫情,对中国工业互联网意味着什么?
徐晓兰:疫情使广大企业深刻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核心竞争力和红利,令他们从最早观望到开始进入,再到现在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

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使得企业大幅提升了疫情防控效率,加快了制造业的复苏。

疫情期间,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了5600余家单位的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发布物资有效需求8700多万件、供给5000多万件,服务1075家单位。

我们主动建设了核酸产业链监测平台,目前已汇聚全部19家核酸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以及3972家检测机构的基础数据。

此外,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我们主动承担了疫苗生产流通使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通过打通疫苗全生命周期数据,提前研判疫苗需求,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全国疫苗接种机制优化改进。

(摘编自《工业互联网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复苏),《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3月)
4.下列对工业互联网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业互联网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把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连接起来,实现数据
的流通与共享。

B.工业互联网能跨越式连通不同的设备、系统、厂区、地区、提高效率,推动整个制造
服务体系智能化。

C.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支撑,是第四次工业
革命的重要基石。

D.工业互联网由制造业延伸向实体经济领域,能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促进大中小
企业融通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业互联网可以使单个节点,非数字化的的数据有“生命”,“活”起来,在中国的数
字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变革,逐渐与实体经济融合,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
应用是其发展的重要助力。

C.在新冠疫情暴发时期,工业互联网在抗击疫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了其在国家
治理体系中的价值。

D.工业互联网能够降低工业企业生产调整的转化成本,提高响应速度,因而成为制造业
的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6.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发展与新冠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C(“正在成为”错误,已然和未然混淆,原文是“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支撑”。

)
5.D(因果表述不当。

工业互联网可以赋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但选项提到的两个特点不是其全部原因,原因列举不全,因果失当。


6.①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广大企业感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优势,主动加入工业互联网。

②在抗击疫情时,工业互联网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提升疫情中应急处置效率。

③在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互联网在产能扩大和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工业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全国疫苗接种机制优化改进。

(每点2分,其中第一点必答,后三点任答两点即可)
7.B(“倒叙”手法错误,此处应是“插叙”。

)
8.①开篇的鸟鸣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

②渲染了气氛,营造出一种明快、温暖的气息,暗示美好的结局。

③小说多次写到“叽咕里,巧咕里”的鸟鸣声后照应(或照应标题),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④鸟啼之音贯穿全文,串联情节,含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9.(1)文学性:①人物刻画生动细致,林子、朱老伯、刘主任、披发女等不同人物形象鲜明。

②故事情节紧凑,尺幅兴波,富于变化。

③“鸟音”与“碰瓷”相伴,创设意境,增添审美意趣。

④插叙、抑扬、逆转等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故事极具感染力。

(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
(2)现实性:①环境背景的现实性。

林子被碰瓷现场行人的反应,表现了生活中对警民关系不良认知的现象。

②人物形象的真实。

林子这样爱岗敬业、心系百姓、忘我付出的人民警察也是真实存在的。

③故事情节的典型。

林子和朱老伯之间的警民关系的感人故事,具有生活的真实,表达了现实的美好。

(每点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厅中,四件巨型的玉石璞料静静地陈列其间,显得其貌不扬。

但在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眼中,这几块曾作为三星堆玉器制作原料的石块或许正是解开三星堆文明玉器工艺之谜的钥匙。

“上面发现了几种痕迹,其中一种据称是线切割造成的切割痕。

所谓线切割,即类似于一根线绳双手各执一头,左右横向拉动进行切割。

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切割,往往会在石料上产生一种半圆、上凸的曲线。

”刘卫东说,“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多件玉器都出现了呈下凹状的曲线痕迹,这种痕迹是‘线切割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玉石璞料质地坚硬,用线切割的方式很难攻透。

刘卫东认为古人的“片状轮式切割机”一定使用了质地坚硬的物质,线切割作为一种猜测是值得怀疑的。

“不仅如此,在这几块玉石璞料上还发现了多处巴掌大的镜面。

按照我们的理解,如果是用类似刨子的工具去挫出镜面,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有一种由浅入深的痕迹。

但在三星堆玉石上的几个镜面并非如此,它的镜面仿佛直接落在上面,其痕迹呈一条一条的弧状平行线。

这些弧线彼此之间相隔就一毫米左右,非常平整,相连紧密。

如此走过的痕迹,向我们揭示了制作这种镜面所使用工具的特点。


“时至今日,我们都没有制造出这样的仪器古人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别忘了,这些平面的周围仍然是粗糙的石料,说明这种工具是直接切入石料打出一条平面,而在周围没有任何晕染。

工艺不仅很先进,而且手法细致入微。


而展出的青铜神树高达3.95米,不少网友都对这个青铜神树很感兴趣对此,刘卫东认为,“神树”这一形象,早在汉代画像石里就有许多描写。

这实际上体现了我们中国古代对上古文化的一种。

如今,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中发掘出了实物,还有如此大的体积,确实是很值得惊叹的。

这么大的器物究竟是如何铸造出来的?
“我给大家的解释是,青铜器的铸造不像我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

铸造青铜器并非是简单地做一个模子再进行失(脱)蜡浇铸那样简单《周礼·考工记》曾记载铸造青铜器有六种配方,制作不同用途的青铜器根据它的功能,应采用不同的金属配比。

从技术的角度谈,跟青铜器生产制造直接有关的是锻、錾、焊、铸、锉、磨。

在铸造青铜的过程中,高温之下,有些还需要锻打,再进行錾刻,此外还有焊的过程。

例如,如果要铸造一个圆,有时候直接做不成正圆,那么工匠可能做出完全一样的4瓣或者3瓣,经过浇铸,然后再焊接起来。

最后,再通过锉和磨进行善后工作。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三星堆如此高大的青铜神树也不可能是一下子制作完成的。


刘卫东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两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

其实可以解释为两河流域既孕育了中华文明,又统一了中华文明。

“孟子在两千年前就注意到,中华文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发挥影响,‘变夷于夏’。

”“众多考古发现都说明,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一样,起源未必在于一点,只不过很多文明后来融入到华夏文明中。

”刘卫东认为,三星堆青铜器与商周青铜文化时间相仿。

但是公众需要知道的是,青铜是距今三四千年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材质的文化产品,使用几乎是全球性的。

世界各地的文明差不多都有青铜器,并非只有中华文明制作。

三星堆的青铜器只能说明它证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但并不能证明整个三星堆文化的历史,它只能说明三星堆文化的晚期是符合青铜器时代特征的。

三星堆文化很有可能要比青铜时代所标定的时代早得多。

据三星堆博物馆介绍,三星堆遗址地处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是迄今为止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编选自董振杰《全民热议三星堆我们到底该看点啥?》)材料二:
历经数月发掘的新一轮三星堆祭祀区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琳琅满目的文物展示了古
蜀人的富庶与强大,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厚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而此次三星堆考古重大发现无疑是给建设文化强国打了一剂“强心针”。

从文物存量来看,大国重器彰显深厚文化底蕴。

祭祀坑内,丝绸的痕迹将古蜀人丝绸使用记录推到了3000年前。

黄金面具虽有残缺,但其完整形态却比金沙遗址大面具更重。

还有造型奇特、极具艺术价值的顶尊跪坐人头像,更有大量的青钢器、象牙。

然而这仅仅是大国重器的冰山一角,悠久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无数文化宝藏,还有更多更久远的遗产等待我们去追寻。

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底气。

从发掘过程来看,开放合作体现全新文保理念。

此次考古,科技含量比以往更高。

不仅有巨大的能控制现场温湿度的“考古舱”,考古实验室里必要的先进设备也是一应俱全,实现了考古、保护、研究的无缝对接。

同时,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联合参与,也让多学科融合、开放合作的理念渗透到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当中。

在全新的理念支撑下,考古不再是一个行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多家联动协调,集发掘、保护与研究为一体的事业。

从社会反响来看,全民热议反映强大文化自信。

此次考古挖掘不仅在传统媒体上进行了报道,还在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上开展了跟踪。

网友们在惊叹文物的丰富与精美,遐想三星堆背后灿烂文化的同时,也丝毫不吝赞美之调,发出连珠妙语。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民对文化保护发展的高度参与感以及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强烈的自豪感。

当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器物出土面世,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体内文化自信、自尊、自强的意识在觉醒、在沸腾。

新时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造成了文化环境的改变,信息井喷和过剩带来了快餐文化的冲击。

面对此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古代文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继往开来,建成文化强国,这不仅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为全体国民出的一道思考题。

(编选自兰潇潇《三星堆遗址惊艳出世助力文化自信再提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卫东认为三星堆玉器璞料上的切割痕有可能不是线切割造成的痕迹,而是一种工艺先进、手法细致入微、使用了某种质地坚硬物质的“片状轮式切割机”切割时留下的痕迹。

B.世界各地的文明差不多都有青铜器,三星堆发掘的祭祀青铜器不能证明整个三星堆文化的历史,只能说明三星堆文化的晚期是符合青铜器时代特征的。

C.琳琅满目的三星堆文物彩显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全民热议则反映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而整个三星堆文物的发掘过程又体现了开放合作的全新文保理念。

D.此次发掘是由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联合参与,考古工作者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考古、保护、研究的无缝对接,确保了考古工作的高质量与高水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玉石上的镜面痕迹呈一条一条的弧状平行线,非常平整,相连紧密。

这些痕迹足以表明古代匠人制造出的切割仪器比我们现代的切割仪器要先进得多。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必须要先经过高温下锻打、浇铸和錾刻等多道工序铸造完成不同局部,然后再通过衔接、套装、焊接等方式拼接在一起。

C.三星堆遗址的新一轮发掘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一定是一元而可能是多元,只不过很多文明后来都入到了华夏文明中,中华文明的发展可能是典型的多元一体模式。

D.目前展出的三星堆文物只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瑰宝的一小部分,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考古研究队就会发掘出比之前更多更久远的三星堆文物。

3.材料一是一段新闻报道,根据材料主要内容,你觉得下列哪一个问题不太可能出现在记者此次采访的提问中?(3分)
A.三星堆玉器有怎样神秘的工艺?
B.青铜器“神树”是如何铸造出来的?
C.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吗?
D.三星堆是不是来自于古蜀国?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
5.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建设文化强国。

(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C。

偷换概念,“整个三星堆文物的发掘”应是“新一轮三星堆文物发掘”。

2.C。

A 项强加关系,切割痕迹并不一定就能表明古代匠人制造出的切割仪器就一定比我们现代的切割仪器要先进得多。

B 项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高温之下有些还需要锻打”。

D 项依据不足,“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考古研究队就会发掘出比之前更多更久远的三星堆文物。


3.C。

C 项对应的问题应是“发掘三星堆对勾勒中华文明的起源意味着什么?”“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母体吗?”具体见材料一最后一段。

4.①全文采用了“总—分—总”论证结构。

先总说三星堆考古发现提升了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心,然后从文物存量、发掘过程、社会反响三方面论证观点,最后提出要弘扬传统文化,建成文化强国。

(2 分)
②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答其它论证方法如引证法,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 分)
5.①弘扬文保理念,科学发掘、积极保护和研究文物。

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

③升级传播方式,活用新媒体,贴近群众,缩小文化事业与国民之间的距离。

④自觉抵制快餐文化的冲击,把古代文明和现代思想结合起来。

(每点 2 分,答出任意 3 点即可得满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的日常交谈总是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书面语则主要用来满足我们对抽象思维的需要。

长时间以来,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网上我们也只能以书面语来交流。

一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无奈才会用纯文字来交流,这种情况下就要做精简。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把符号分为“表达”和“指号”。

在他看来,所有的发声的言语都是表达,一说出来就能起到传递意义的作用。

说话者要表达的意义当下对听话者呈现。

当我们用书写来传达意义时,会失去语音表达所具有的当下性和直接性。

言语(书写)使得人类的发现可以代代相传,并且可以对原初的发现不断改善和添加,但导致发现的意识状态和意识活动是很难通过书写保留下来的。

现在各种图像使我们有望传达我们的意识状态。

加拿大语言学家格雷琴·麦卡洛克(Gretchen McColloch)在《因为互联网》一书中说:“古典和中世纪的文本只会描述人物做了什么,不会描述他们的精神状态,近代的作品有了独白,人物表达他们的思考过程(如哈姆雷特和朱丽叶对死亡的思考)。

随着小说的出现,无所不知的讲述者可以暗示角色自己也不能充分理解的意识状态,20世纪的现代派作家开始唤起读者对某种精神状态的真实体验。

”现在更进一步,表情符号等东西可以让我们不仅是精神状态的读者,也是它们的作者。

我们可以用表情符号来表达发呆、奸笑、难过、抓狂等等。

麦卡洛克认为,表情符号并不是一种新的语言,但它是语言有益的补充。

“表情符号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它们是一种语言,而是因为它们不是一种语言。

它们不是要在词语的主场跟它们展开竞争,增添的表情符号是为了表现另一层含义。

字母表示声音,标点表示语调,表情符号和其他图像则填补了沟通的第三个重要的支柱:表达我们的手势和物理空间。

表情符号介于文字和图像之间,是一种表达我们的意图、在线分享空间的灵活的方式。

”有人喜欢表情符号,有人喜欢老派的情感符号或者缩写。

但人人都需要某种手段,不然会感觉网络不友好、不称心。

(节选自薛巍《网络互动为什么需要表情符号》,原载自《三联生活周刊》) 材料二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你写了《占领世界的表情包》一书,认为表情符号有助于良好的沟通。

5年过去了,你是否对表情符号在沟通上的作用有了新的看法?
马塞尔·达内西:如今,人们几乎下意识地使用这种轻松的方式,去表达悲伤、幸福、讽刺、怀疑等情绪。

如果说表情符号自诞生以来有了任何变化的话,那就是它本身的使用更加频繁了,以增强其消息的情感基调。

三联生活周刊:表情符号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减少歧义。

然而,不同人对同一表情符号的看法越来越不同。

例如,微笑在你的书中被认为是核心词之一,但它的意义在中国发生了显著变化。

中国的年轻人认为这是一种嘲弄、不友好的表情,而老年人认人认为这只是友好的微笑。

你是如何看待表情符号的通用性下降这一现象的?
马塞尔·达内西:正如我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在任何符号系统中歧义实际上都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为什么表情符号发展出了不同的“方言”(Dialets)或“地域性语言变体”(RegionalVants),以反映不同使用群体的意义系统(Systems oif Meaning),任何试图将意义标准化或加以控制的尝试都是无用的。

三联生活周刊:表情符号最初是由于通用性的目的而减少了其个人特征,比如你提到为了减少种族问题选择了黄色圆形的简笔轮廓来概括人的面部。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平台都在追求表情符号的可定制化,这是否违背了初衷?
马塞尔·达内西:是的,这的确违背了初衷。

可定制化实际上与发明表情符号的最初想法相反——最初想法即简化的图片比起文字更易于理解。

但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人们对于表情符号的解释并不可能完全地精确化。

我们是历史中的存在,并从成长过程中积累了认知,这些认知不断地与从新旧世界输入的信息相对照。

除非将个体认知标准化,否则他们将保持个体化。

三联生活周刊:随着表情符号的兴起而被频繁讨论的是——表情符号的社交礼仪,你对此持何种看法?
马塞尔·达内西:这是意料之中的。

正如我在书中讨论的那样,表情符号具有寒暄的交流功能,并反映了通常社会语言学中的“语域”(Register,指在特定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所使用的语言变体风格)。

这并不会因为从文本到图像的转变而消失,而是存在于所有的交流方式之中。

(摘自《我们正处于沟通和表达的过渡阶段——专访人类语言学家、符号学家马塞尔·达内西》,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塞尔认为,书写会失去语音表达的时效性与直接性,且难以传达并保留我们表达时的意识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