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稿)
学科组: 5年级数学组负责人:
时间2·19 星期二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高晓梅·
出席人
说课人高晓梅
王士丽·杨昌柏
初稿内容
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
教学内容:科教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索 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学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2、在观察、操作、讨论的过程中 掌握等式的性质 能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的方。

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培养积极的数学兴趣 在利用等式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体验方程的对称美和数学的严密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与检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探索 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学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1、谈话 同学们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
森林 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 繁衍着2600多种生物 其中不乏7000
万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 成为人类难得的生
态王国。

这里生活着一种被称为“世界独生子”的动物 人们都称它们
“仰鼻猴”、“牛尾猴”或“灰金丝猴” 因其数量最少 栖息地环境
最窄 生态学资料最缺 被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度最高的“E”级保
护动物 这就是“黔金丝猴”。

出示 据央视国际频道2004年6月1日报道,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数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 增加到860多只。

提问 根据以上
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2 1993年比2004年大约少多少只黔金丝猴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出示问题
“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
2、算一算 交流结果。

860-600=260 只
3、谈话并提问。

我们换一种思路来研究。

1 1993年大约有多少只黔金丝猴 ---- 600只
2 增加了一部分黔金丝猴 ---- x只
3 2004年大约有多少只黔金丝猴 ---- 860只
4 你能用等量关系式说明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出示 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的只数
5 你能用方程表示这个数量关系吗 出示 600+x=860
6 怎样求未知数x呢 请大家一起借助教具天平来研究一下。

二、实验探究体会领悟
1、实验一 天平的一边放上2听相同的啤酒易拉罐 另一边放上1瓶啤酒 使天平平衡。

提问
1 天平两边平衡 说明了什么
2听啤酒等于1瓶啤酒。

2 如果在天平两边再各放1听相同的啤酒易拉罐 天平会有变化吗 左右两边仍然一样重 还是平衡。

3 通过这个实验 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

小结 天平在平衡的情况下 两边再放上同样重的物体 天平还是平衡的。

2、实验二 将天平的右边放上20克的砝码 左边放上等重的物体。

提问 1 左边不知道有多重 用x来表示 右边重20克 天平两边平衡 说明了什么 左边的物体重20克 所以天平才会平衡。

板书 x=20 2 如果天平两边再同时放上10克的砝码 会发生什么变化 天平还是平衡 没有变化。

3 能用等式表示天平平衡的状态吗 板书 x+10=20+10
4 通过这样的实验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

小结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 等式仍然成立。

3、实验三 出示 62页对话框下面第一幅图。

提问 观察这幅图 你有哪些发现 天平左边有1袋盐和50克的味精 天平的右边有3袋50克的味精 天平平衡 现在将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1袋50克的味精 天平仍然平衡 并且可以知道1袋盐的重量与2袋味精的重量一样重 是100克。

4、实验四 1 出示 62页对话框下面第二幅图的第一部分。

提问 你能根据图示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吗 板书 x+10=10+10 2 出示 62页对话框下面第二幅图的第二部分。

提问 观察第二部分 你有什么发现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了10 等式仍然成立。

板书 x=10
5、根据以上的实验 同学们对等式有没有新的认识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数 等式仍然成立。

新知应用巩固深化
一 利用性质 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计算 600+x=860 600+x=860 是一个
方程也是一个等式 你能计算出x的值是多少吗? 2、提问 为什么方程
的两边同时减去600 等式的两边 也就是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
数 等式仍然成立 这样等式的左边就只剩下未知数x 也就可以知道
x的值是多少了。

教师提示 这个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又叫方程的解。

3、指导书写格式与验算。

教学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
书写格式。

(1)先写“解 设大约增加了X只黔金丝猴 ” 2 再根
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3 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像这样求
方程解的过程就叫做解方程。

4 最后要检验并写答。

把方程的解代
入方程 看看等式的两边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它就是方程的解。

我们也
可以口算检验是否正确。

二 尝试练习 知识巩固。

1、出示 信息窗1的第一题 2004年白鳍豚大约有
多少只 x+300=400 1 要求列方程解决问题并检验。

2 集体
订正。

2、出示 练习 解方程并口头检验。

x+8=13 2.5x
=5.3 教师指导学生解方程的格式要求。

3、出示 64页第二题的第一
小题
三、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1、这节课同学们利用天平解决了一些问题 你能总结一
下学习了哪些知识吗 2、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方程进行解
答。

用方程解决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请学生说一说 教师适时补
充。

3、用方程解决问题是简洁的 方程的两端是对称并相等的 你还
想知道方程的哪些知识
(评课)
学科组: 5年级数学组负责人:
时间2·19 星期二地点五年级
办公室
记录人
出席人
高晓梅·
王士丽·杨昌柏
主持人高晓梅
评课议题集体研训自由发言
活动内容

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合作探究法。

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方程。

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王士丽:
练习巩固法。

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晓梅: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生活。

杨昌柏:
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

(定稿)
学科组: 5年级数学组负责人
时间2·19 星期二课题等式与方程
定稿人高晓梅
内容
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
教学内容:科教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吗?
2、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让学生明确: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1、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
要说出理由。

2、交流。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50
X+50<100 X+X=200
第二种:
X+50>100 X+X=200
X+50<100
X+50=15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4、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试一试”
2X=500 12+X=20
2、“练一练”
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 36-7=29
60+23>70 8+X
50÷2=25 X+4<14
Y-28=35 5Y=40
小结:是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
2.看图列方程.
X+50=100 5X=50
4X=16.8 X+200=450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2题中的数量关系,要求学生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板书:
方程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反思
第 2 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稿)
学科组: 5年级数学组负责人:
时间2·20 星期三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高晓梅·
出席人
说课人王士丽
王士丽·杨昌柏
初稿内容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
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
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
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

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

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
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
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
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 2 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评课)
学科组: 5年级数学组负责人:
时间2·20 星期三地点五年级
办公室
记录人
出席人
高晓梅·
王士丽·杨昌柏
主持人王士丽
评课议题集体研训自由发言
活动内容

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王士丽: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高晓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杨昌柏: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第 2 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定稿)
学科组: 5年级数学组负责人
时间2·20 星期三课题认识负数
定稿人王士丽
内容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认识负数,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教参P19-22
学情分析:
负数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陈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4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

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

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

)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

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

+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

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

(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

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

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

(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

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

(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

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

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

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

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

我们把象+4、4、
+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

(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

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第 3 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稿)
学科组: 5年级数学组负责人:
时间2·25 星期一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高晓梅·
说课人
出席人
王士丽·杨昌柏
初稿内容
等式的性质(1)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
然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学习重点:
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学习例3
(1)根据图独立填空。

(2)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小结: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学习例4
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第2题
二、合作学习
1、说明下列各式变形的根据
(1)由x+2=5,得x=3 ()
(2)由9x=2,得()
2、判断括号内的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1)x-2x=7 (-7) ()
(2)x+3=3x-1 (1) ()
(3)x2-4=0 (2,-2) ()
3、解方程:
X-35=70
48+x=84
x-50=50
X+27=100
x-20=70
3+x=9
三、成果展示
四、课堂检测:小册第2页五、作业:大册第2页六、学习反馈
(评课)
学科组: 5年级数学组负责人:
时间2·25 星期一地点五年级
办公室
记录人
出席人
高晓梅·
王士丽·杨昌柏
主持人
评课议题集体研训自由发言
活动内容

学法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意、认知、思维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

王士丽: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高晓梅:
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
杨昌柏:
采用直观、启发、讨论、抢答、尝试、练习等多种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