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并重”原则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煤炭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第一期矿长资格证复训班
论
文
题目:对“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的认识姓名:袁小林学号: 020
2012年2月25日
坚持“三并重”原则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管理、装备、培训”是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在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自然灾害日趋严重,井下生产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重要意义进行再认识,从而把煤矿安全工作做好做实,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建设持续、稳定好转。
一、“管理、装备、培训”的基本内涵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对煤矿生产组织和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所进行的规范活动。
它包括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贯彻执行,工程设计、审批及组织生产计划实施的管理以及安全监督检查,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正常化,确保在煤矿生产经营活动中人身安全健康、财产安全和生产建设的持续健康地发展。
安全技术装备主要是指煤矿生产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系统诸多方面所采用的设备设施。
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的重要保障。
安全技术培训主要是指企业为增强员工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安全技术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而进行的专业教育。
它包括对干部和工人进行的安全法律法规和规定规章教育、安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操作技能训练等内容。
提高职工队伍安全技术素质是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是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二、管理、装备、培训的辩证关系
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原则是煤矿安全生产实现“人、机、环境”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
加强安全管理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本要求。
只有严格管理,督促员工落实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按章操作,按标准作业,把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才能得到
增强。
提高装备水平是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必要手段。
落后的装备水平,势必影响正常的安全生产,即使管理再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之,再先进的生产设备,不加强管理,不及时维护和检修,就会随时产生隐患,影响正常运转。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是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正常化的前提,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低,就不能正确理解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安全文件及会议精神,就不能掌握先进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技能,就不能将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现场应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满足不了正常安全生产的需求。
因此,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煤矿安全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切不可顾此失彼。
三、要在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是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必须持之以恒,付诸实施。
(一)规范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层层、级级安全责任明确,项项安全工作责任到人。
重点强化单位、生产区队和班组主体责任,分级抓落实。
2.突出安全工作重点,完善防治重大事故责任体系。
煤矿防治重大事故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矿井瓦斯与煤尘治理、防治火灾、防治水灾、矿井安全供电和大型生产设备保护设施系统的完善与管理、顶板及冲击地压、高温治理等。
要结合业务范围,量化细化安全责任,做到每个管理环节、每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和实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严防实施过程中出现管理空档,真正把好重大事故防治关。
3.坚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将安全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做到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有目标,人人头上有指标,并坚持安全目
标与干部政绩和单位及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4.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改善工作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从抓工作质量入手,抓工程和生产设备安全运转质量、抓质量标准化标准和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的落实,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5.要创新安全管理。
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上级对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采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有效措施及办法,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实现预期安全工作目标。
6.完善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应严格考核,对安全工作目标的考核,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结果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
严格安全奖惩制度,对实现安全工作目标的,安全工作成绩显著和在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奖;对未实现安全工作目标、或发生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要给予重罚。
奖要奖得让人眼红,罚要罚得让人心痛。
通过奖罚机制,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
应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
凡是发生事故和严重隐患的,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追查和处理。
(二)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装备水平
提高矿井装备水平是煤矿安全生产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是提升煤矿生产力的一项必要措施,我们切不可忽视安全投入问题。
一方面安全投入应严格实行计划性管理。
要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建设发展的实际,以完善大的生产系统、大型生产设备保护装置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主要内容,以建设安全本质型矿井为目标,制定安全投入规划和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实行按需安全投入。
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影响正常安全生产,急需安全投入而未列入安全投入规划和计划的,应及时制定补充安全投入计划,抓好落实。
要通过加大安全投入,保证矿井生产系统、大型生产设备
保护装置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完善,不断提升矿井装备水平,从根本上夯实安全基础,进一步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三)不断改进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整体安全素质
要从强化安全意识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以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安全宣传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和正常化,务求实效,进一步提升员工对依法治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重要性,以及发生重大事故危害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促进其自觉地按章操作、按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及标准作业,从根本上规范员工行为,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
严格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坚持脱产与业余培训、强制性与主动性、鼓励职工自学和岗位安全技术练兵相结合,突出培训重点,实行多层次和多种形式培训,形成安全生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水平,提高职工队伍整体安全素质和抗灾应变能力。
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把引导职工“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轨道上来。
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消除无证上岗现象。
总之,只有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才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