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理合格考专用)专题7 地貌(教师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7地貌
一、考情分析:
内容要点
学习水平列举
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7.1主要的地貌类型
7.2等高线地形图 7.3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理解流水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的分布和成因
◆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盆地(或洼地)、山脊、山谷、
鞍部、陡崖
◆判断地貌类型,阐明主要特征和形成条件
◆判断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地形特征
◆评价某地地貌类型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旅游等的影响
二、知识构建:
三、归纳与练习: (一)主要地貌类型
1.地貌的成因:外力作用:来自太阳能和重力,通过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使地表趋于 平坦 ,表现为 侵蚀 、 搬运 、 堆积 。

2.流水地貌: 河流中游段的凹岸凸岸:
A.河流的右岸左岸、凹岸凸岸: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北半球的河流向右偏,河流侵蚀右岸,在左岸堆积;南半球的河流向左偏,河流侵蚀左岸,在右岸堆积。

B...假设站在河道中间,离我远去的是凹岸;向我靠近的是凸岸。

...........................
C.河水流经弯曲河道,受离心力作用,表层水流偏向凹岸,底部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造成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如果在河道中间有一个小岛的话,小岛最终必然会和堆积岸相连。

D.在河道剖面图中,受到侵蚀的凹岸..坡度比较陡峭..,受到堆积的凸岸..坡度较和缓..。

E...深水河港选择建在凹岸处...........,这里水深,泥沙不易淤积。

农业和人口集中在凸岸处...........,因为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易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且便于灌溉。

*丹霞地貌: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以广东韶关丹霞地区发育最为完善,因此命名为丹霞地貌。

1.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水流特征差异明显,河床特征也各不相同,其中曲流主要发育于长江的( C )
A .河源区
B .上游
C .中游
D .下游 2.右图为某曲流景观图。

图中河流发生侧蚀作用的地点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3.读某河岸线示意图,沿 L1—L2 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 A )
A .①
B . ②
C .③
D .④
河段 地势起伏 水流速度 作用方式 地貌类型 对人类的影响 上游 大 快 侵蚀、搬运
深切的峡谷
水能
中游 较小 较快 侵蚀、搬运 曲流
航运、灌溉、渔业、农业
下游
平坦

堆积
三角洲平原
航运、灌溉、渔业、农业
4.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以广东韶关丹霞地区发育最为完善,因此命名为丹霞地貌。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
A
.风力堆积
B .流水侵蚀
C .流水堆积
D .风力侵蚀
3.喀斯特地貌:
(1)成因: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再造作用而形成 (2)形成条件:气候 暖湿 , 可溶性 岩石广布
(3)分布:世界上的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 石灰 岩地区,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也十分常见,尤以 西南 各省区最为突出
(4)发育过程:初期: 石芽 、 溶蚀洼地 、 落水洞 中期: 溶洞 、 地下河 、 溶蚀盆地 、 峰林 后期: 孤峰
(5)分类:喀斯特地貌包括 地表 和 地下 两部分 (6)利弊:
①优点:具有很高的 旅游 价值;
②缺点:岩层的 渗水性强 、且地下多 溶洞 ,影响基本建设,土壤不 保水 、 肥力 低 5.2011 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中首篇的撰写日期(5 月 19 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喀斯特地貌,我国四大高原中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的是( B )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青藏高原
6.下图所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A )
A. 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7.吉林雾淞、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被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

四大自然奇
观中成因相同的是(D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地貌类型 地貌景观
典型分布
成因
地表喀斯特 石芽、溶蚀盆地、落水洞、孤峰和峰林 云南 省的 路南 石林 广西桂林 就坐落于一个大型的溶蚀盆地 地下喀斯特
溶洞
溶蚀 石笋、石钟乳、石柱
沉积 ①



4.海岸地貌:
8.舟山群岛有优美的海岛自然景色,图二呈现的海岸地貌景
观名称是 海蚀柱 ,该地貌是由海水的 侵蚀 作用形成的。

5.风成地貌:
*雅丹地貌: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6.黄土地貌: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貌
1)分布:世界: 中纬度半干旱地区 ;中国:黄土高原 2)成因:
A.黄土高原的形成:风力沉积地貌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流水侵蚀地貌
C.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流水沉积地貌
3)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塬 (顶部平坦), 黄土墚 (长条形), 黄土峁 (孤立小山丘)
黄土地貌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

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变成长条形的黄土墚。

黄土墚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4)黄土地貌的利与弊:
①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钙、磷、钾等矿物养分;垂直节理发育, 直立性好。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黄土淤塞河道。

5)治理措施:1、植树种草,保持水土;2、平整土地,修建淤地坝;
3、修建梯田,草田轮作;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经济林等 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塬、墚、峁地形广布。

下列图中,与塬、墚、峁地形对应的是( A )
分类
地貌景观 岸线特征 在我国的分布 开发利用
海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
洞、海蚀柱 岸线曲折、地势
险要、坡陡水深 杭州湾以南、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海港、深水养殖、旅游
海积地貌 沙滩、沙洲、沙堤
岸线平直、地势
平坦、滩涂广阔
杭州湾以北
晒盐、滩涂水产养殖、种植棉花、围海造陆
分类
地貌景观 分布
利害评价及对策 风蚀地貌 风蚀洼地、风蚀柱、风
蚀蘑菇、风蚀城堡
世界:风力较强的干旱地区
中国:西北内陆
旅游业
风积地貌 沙丘
流动性沙丘埋没草场和建筑物。

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图二 某海岸地貌景观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甲、丙
10.下列黄土地貌中,从形成过程看,最晚形成的是(B)
A.黄土塬B.黄土峁C.黄土墚D.黄土冲沟
11.下列与我国黄土高原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A )
①风力作用②流水作用③生物作用④板块运动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12.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

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黄土桥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B.海蚀桥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风蚀桥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13.目前我国已经建设比较完备的公路系统,它既成为各族人民的团结路、致富路、幸福路,也将我国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读“312国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12国道东起上海,先后穿越了四季分明的水乡泽国、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和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漠。

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分别是__流水____地貌、___黄土_____地貌、__风成_____地貌。

(二)等高线地形图
1、通过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判断基本地形:
基本地形海拔高度相对高度等高线特征
平原不超过200米等高线稀疏
高原500米以上中央部分等高线稀疏,边缘部分等高线密集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西周逐渐升高
丘陵500米以下不超过200米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和缓
山地500米以上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表示河谷的等高线呈“V:字形2、通过等高线的数值和形状判断地形部位:
地形部位山峰地形部位盆地
等高线图等高线图
判断方法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
降低判断方法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
升高
地形部位鞍部地形部位陡崖(河流流经,形成瀑布)等高线图等高线图
判断方法两个闭合线圈(山峰)的中间判断方法不同高度的等高线重叠
地形部位山脊地形部位山谷(发育河流)
等高线图等高线图
判断方法等高线弯曲,凸出部分指向_低处判断方法等高线弯曲,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3、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等高线重叠,陡崖。

4、等高线与工程建设选址:
道路建设:几乎沿着同一条等高线,坡度缓,工程量小
港口建设:等高线稀疏处,地形平坦;等深线密集,港阔水深
水库大坝的选址:河流狭窄处,节省工程量;上游为盆地地形,便于蓄水
14.从形状特征看,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向低处的等高线凸出部分是( D )
A.洼地
B.山峰
C.山谷
D.山脊
15.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中有一火山口湖,该湖位于( A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6.右图所示等高线图(单位:米)范围内(B )
A.有一座山峰
B.有两座山峰
C.有三座山峰
D.无山峰
17.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适宜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D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8.右图为某地区地形图(等高线单位:m)。

图中甲所示的小区域为( B )
A.平缓的山头
B.山间小盆地
C.平缓的山脊
D.狭长的山谷
***河流位置的判断:由于只有山谷
..中才存在河流,所以河流位置的判断实质上就是山谷位置的判断。

19.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A)
A.a区 B.d区 C.e区 D.g区
地势的判断: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

我们在描述某张地形图的地势时,
必须首先找到图中海拔最高处
....
.....**..(方向)
...和最低处
...的方位,然后以“**..(方向)高
低.”的语句来表述。

20.右图所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C. 上、下部均平缓
D.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三)地貌与经济建设
1、地貌与农业生产
地表起伏:
平坦: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业;干旱区发展畜牧业。

地表平坦利于机械化耕作,适合发展规模农业。

起伏大:海拔较高的山地,土层薄,发展林业;较高的高原发展高原畜牧业。

地表起伏大,适合发展多种经营。

坡度3°-7°就要采取等高种植,超过7°就需要修筑梯田,超过25°的山地则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只适宜发展林业或留作自然保护地。

地貌物质组成:
流水地貌:由颗粒较细的泥沙构成,土壤肥沃;
黄土地貌:土层厚,持水性好,富含钙、磷等矿物,但同时黄土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喀斯特地貌:土层薄,肥力低。

2、地貌与工程建设
海拔:
高:自然条件恶劣(海拔高,施工条件十分恶劣,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环境脆弱,影响施工条件和使用效益;
低:地下水埋深较浅,容易发生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增加施工难度和防潮、防盐碱的费用。

地质基础:
平原:土层深厚,地基松软,多流沙层;
喀斯特地貌:地基不稳,岩层渗水性强,多地下溶洞,水库易渗水,大坝开裂。

21.下列有关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喀斯特地貌区适合建设水库大坝
B.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有利于大型船只泊靠
C.坡度超过25°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D.黄土地貌区的黄土富含钙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22、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钙、磷并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多见于( B )
A.流水地貌
B.黄土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海蚀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