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群复习学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
4.小组合作作业:分组进行动物观察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动物,通过观察、记录、分析,了解该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并制作一份PPT进行汇报。每组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要求PPT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6)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动物类群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拓展延伸:提供与动物类群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首先通过展示一组生动有趣的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认出这些动物吗?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接着,教师简要回顾已学过的动物类群,如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创作一幅动物分类图,将所学的主要类群及其代表性动物绘制在一张A3纸上,要求图示清晰,色彩丰富,具有创意。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动物界的分类原则,熟悉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包括无脊椎动物的门(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和脊椎动物的门(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各类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归纳总结各类群的共同特征。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请列举五种无脊椎动物及其特征。
2.请列举五种脊椎动物及其特征。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导学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比较法,复习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各大类群的特征。
2、通过比较,归纳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和认识动物的适应性的表现。
3、在复习过程中,归纳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
4、通过练习,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学习过程】一、动物的主要类群分类:1、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没有由组成的,可分为动物和动物。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2、分类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二、各大类群动物的特征比较:1、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腔肠动物身体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线形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节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2、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比较3、我发现:通过比较动物各大类群的特征发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结构由到,由等到等,生活环境由生到生。
三、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性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体型成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水的;适于水中运动的器官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是。
蝗虫适于陆地生活:体表有坚韧的,可减少;后足发达,适于,有两对翅适于。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体表有一层,防止消化液侵蚀;以小肠中的食糜为食,消化管的结构;生殖器官,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器官。
由此我发现:动物的的特点与其相适应。
2、鱼鳃的结构特点:鱼鳃鲜红,密布;鳃的主要部分是,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可见,鱼鳃适于在水中。
鸟的翼和蝴蝶的翅共同结构特点:鸟的翼上有排列整齐的较大型的,展开成形,表面积;蝴蝶的翅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产生升力,有利于。
由此我发现:动物某些器官的特点与其相适应。
四、这节课我学到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是五、练习反馈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之一是身体()A.有口无肛门B.有口有肛门C.无口无肛门D.无口有肛门2、(2014学年期末试题)蚯蚓与蝗虫的区别在于()A.体节是否相同B.体温是否恒定C.是否有脊椎骨D.是否在陆地生活3、“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一样,你认为美人鱼属于()A.鱼类B.软体动物C.哺乳动物D.两栖动物4、(2014学年期末试题)“美丽的珍珠”是由珍珠贝何种结构分泌形成的()A.鳃B.外套膜C.触唇D.足5、蛔虫生活在小肠而不被消化的原因()A.人体的消化液不能消化活的动物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C.蛔虫体表细胞生长快D.蛔虫生活在没有消化液的地方6、下列关于鸟类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骨薄而轻B.胸骨发达,有龙骨突C. 颈椎骨多而灵活D.长骨长而空7、(2015学年期末试题)小明为了减少蚯蚓在地面爬行的阻力,在蚯蚓体表涂上一层凡士林,你认为蚯蚓会()A.运动加快B.运动减慢C.没有任何变化D.很快死亡8、将甲、乙两只蝗虫做如右图的处理,结果是()A.甲蝗虫先死B.乙蝗虫先死C.同时死D.都不会死9、家鸽飞行时的呼吸特点是()A.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B.吸气时,肺内进行气体交换C.呼气时,肺内进行气体交换D.吸气呼气时,肺内都进行气体交换10、动物的身体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人 执教班级 教学课时 1 备课时间 课 题 上课时间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课
教学课型(新授、复习、 习题、实验等)
复习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动物的主要类群,了解动物的多样性。 2.概述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了解各种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感 2、加强对环境保护和个人饮食卫生的关注 教学重点: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 任务
教学 重点、 难点
班班通 媒体运用
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知: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各动物类群基本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的特点、多样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对比总结:通过两个表格分别对比六个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和五个脊椎动 物类群的基本特征
运用巩固:答题活动——生物版“一站到底”
鳞片甲
依靠四肢运动,爬行
不恒定
被覆羽毛 体表被毛
肺 肺
前肢变成翼,飞行 依靠运动系统
恒温 恒温
(四) 、运用巩固 生物版“一站到底”比赛规则:红队 1—5 号和蓝队 1—5 号站出来代表两个队答题,从红队 1 号和蓝队 1 号 开始,每人有一次求助机会,求助这能叫本组其他的号 1 号答错回座位,换 2 号答题,依此类推 最后站在台上人数多的组获胜 1—红队 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 150 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 无 ( ) A、脊索 B、脊椎 C、脊柱 D、脊髓 1—蓝队 下表是某同学对 7 种动物做出的简单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 类别 1 2 动物名称 家鸽、青蛙、牛、鱼 蝗虫、蚯蚓、蜘蛛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知识总结
巩固复习、承上启下
教师提问:
1、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可以分为哪几大类?
2、如果根据动物的结构特点来分,又可以分成哪几大类?
3、通过学习了三个环境中的动物你是否能将这些动物进行归类。
学生思考、回忆、回答
10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第111页页共333页页201920192019年年111111月月月303030复习第五单元第一章复习第五单元第一章复习第五单元第一章复习复习复习本单元的实验探究和观察内容较多所以教材后面的练习都没有完成了本单元的实验探究和观察内容较多所以教材后面的练习都没有完成了本单元的实验探究和观察内容较多所以教材后面的练习都没有完成了利用这节课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利用这节课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利用这节课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进一步成熟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进一步成熟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进一步成熟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本节有本节有本节有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一些总结一些总结一些总结分析性的内容对于分析性的内容对于分析性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知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知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知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激发学生热爱大自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然的情感然的情感确立爱护生命确立爱护生命确立爱护生命保护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情感态度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第一章:哺乳动物1.1 复习目标: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了解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1.2 教学内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温恒定、哺乳、有毛发、心脏四腔等。
哺乳动物的分类:肉食性、草食性、杂食性。
代表动物:狮子、大熊猫、猴子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讨论,分类讨论哺乳动物的代表动物。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哺乳动物。
第二章:鸟类2.1 复习目标: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
了解鸟类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2.2 教学内容:鸟类的主要特征:羽毛、飞行、体温恒定等。
鸟类的分类:猛禽、鸣禽、游禽等。
代表动物:老鹰、鹦鹉、企鹅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鸟类的主要特征。
小组讨论,分类讨论鸟类的主要代表动物。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鸟类。
第三章:爬行动物3.1 复习目标:掌握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了解爬行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3.2 教学内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scales、冷血、产卵等。
爬行动物的分类:蜥蜴、蛇、龟、鳄鱼等。
代表动物:蜥蜴、眼镜蛇、乌龟、鳄鱼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讨论,分类讨论爬行动物的代表动物。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爬行动物。
第四章:两栖动物4.1 复习目标: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了解两栖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4.2 教学内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皮肤光滑、湿润、双重呼吸等。
两栖动物的分类:青蛙、蟾蜍、蝾螈等。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等。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讨论,分类讨论两栖动物的代表动物。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两栖动物。
第五章:鱼类5.1 复习目标: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了解鱼类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5.2 教学内容: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有鱼鳍、用鳃呼吸等。
鱼类的分类:海水鱼、淡水鱼等。
代表动物:金鱼、鲨鱼、鲤鱼等。
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鱼类的主要特征。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生存环境主要类群主要特征常见动物中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河蚌、田螺、乌贼生存环境主要类群主要特征常见动物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线。
牙齿消灭分化------ 草食动物:门齿、臼齿。
肉食动物:门齿、犬齿、臼齿家兔猫、虎生存环境主要类群节翅动物〔昆虫〕主要特征常见动物有两对翅,能飞行。
有三对分节的足,蝗虫、蜜蜂能跳动或爬行。
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蜻蜓、蟋蟀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局部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内容: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生疏动物各主要类群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构造特征,尤其是与猎取食物和运动相适应的特征。
归纳各类群的最根本的特征,便于区分和识别;关注各类群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复习重点:各种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问考点: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依靠尾部摇摆和鳍的协调在鲫鱼、青鱼、草鱼、鱼水类水中游泳,依靠鳃在水中呼吸。
鲤鱼、鲢鱼等。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水螅、珊瑚、海葵甲壳动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虾、蟹物表有外骨骼。
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或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2)具有强壮的四肢,支持躯体和运动以便觅食和躲避敌害;(3)具有气管和肺,能在空中呼吸;(4)具有兴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准时作出反响。
2.陆地生活的动物:环节身体由体节构成;无特地呼吸器官,靠潮湿的蚯蚓陆动物体壁完成呼吸;依靠刚毛帮助运动。
沙蚕空和腹部。
有外骨骼。
用气管呼吸。
豆娘、蝉中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依靠翼运动进展飞行。
用肺呼吸。
流线型家鸽、大雁体型,胸肌兴旺,长骨中空,适于飞行。
其次局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内容: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行为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环境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理解动物运动的方式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以“哺乳动物”为例,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获得的途径、适应特征和进化趋势;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了解争辩动物行为的方法。
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至第三节)一、学习目标:(1)认识各动物类群的生活环境以及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尤其是与获取食物和运动相适应的特征。
(2)归纳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便于区分和识别各种动物。
(3)关注各类群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快速浏览课本P2—P17,找出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腔肠动物常见种类: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1)生活环境: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
(2)代表种类:水螅①生活习性:生活在清洁淡水中,营附着生活,以水蚤(鱼虫)为食。
②形态:一端有基盘附着在其他物体上,另一端有口,口周围有5~12条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③结构:身体呈_________,由两层细胞——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及中间的胶状物质构成。
有消化腔,体表有刺细胞(攻击和防御),有口无肛门。
④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3)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二)扁形动物常见种类:涡虫、绦虫、血吸虫、华支睾吸虫(1)生活环境: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少数自由生活。
(2)代表种类:涡虫(自由生活):①特点:生活在清澈溪流中,身体背腹扁平,具有眼点(感光),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三)线形动物常见种类: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1)生活环境:有些是自由生活的,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体内。
(2)代表种类:蛔虫①生活环境:寄生在人的_____中。
②形态结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_____,体表有_______,消化管的结构简单,生殖器官_____。
③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雌雄交配产卵。
(3)总结线性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四)环节动物常见种类:蚂蟥、水蛭、沙蚕、海参(1)代表种类:蚯蚓①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分类(复习)
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分类(复习)[学习目标]1、掌握各种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导入:学生观看“蓝色星球”视频,找出自己熟悉的动物并将其进行归类学习任务:一、动物的分类(1)根据体内是否有,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代表动物——水螅(1)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
(2)形态结构: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肛门。
(3)消化: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两胚层间填充的胶状物质叫中胶层。
其中外胚层中的是其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由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是,其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排出。
(4)生殖:出芽生殖。
2.其他腔肠动物: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扁形动物1.代表动物——涡虫(1)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
(2)形态结构:身体背腹扁平,呈对称,有口肛门。
(3)消化:口、咽、肠2.其他扁形动物: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等。
大多数扁形动物营生活,这些寄生虫的器官很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活,而它们的器官却特别发达。
3.与人类的关系:寄生类的扁形动物可以感染人,使人患病。
例1: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A.背腹扁平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例2: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很利用酵解感染血吸虫病。
那么血吸虫、钉螺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A.腔肠动物、环节动物B.扁形动物、节肢动物C.线形动物、扁形动物D.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1.代表动物——蛔虫(1)生活习性:寄生在人的内。
(2)形态结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有口肛门。
(3)消化:消化管,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
(4)生殖:生殖器官,生殖能力强。
(5)运动:专门的运动器官,身体弯曲、伸展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蛔虫可通过饮食使人患蛔虫病。
如人吃了沾有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会导致患蛔虫病。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doc
专题一标题动物的类群复习课课型复习教案序号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教室、课件、教案、课本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1、能够列举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代表动物及共同特征。
2、能填出是否能将鱼、蝗虫、鸟类的图中的结构名称填出。
3、是否能说出个类群的运动及呼吸器官专题学生活动设计专题教材处理环节一:导入1.出示家知识框架2.让学生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类群环节二:复习内容:老师出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表格让学生对着表格复习自己能看着表格想起知识点,不会的在看书。
1.老师提问,学生个别回答。
老师在学生回答时,随时点拨学生的回答,点拨要点知识。
2.小组交流提问。
老师出示表格答案,小组内检查提问。
3.老师精讲点拨(每个点拨中要有方法的归纳与提升)(重点点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每一类群的共同特征以及每类动物中代表动物如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每一类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4、重点图:(填图)填写重点图的结构名称及重要知识考查。
看是否能掌握个结构的名称及功能。
环节一:导入环节二:复习知识运动及呼吸器官列表比较:(看能否将典型动物蝗虫、蚯蚓、鱼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的呼吸和运动器官比较填出)环节三:练习1.基础练习2、变式练习环节四:应用回去查阅资料,了解龟壳与薄壳建筑。
环节三:练习学生先自己做,老师出示答案后不会的相互讨论,错的多的老师点拨。
5、7、3题。
评价要点(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1、是否能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各类群的共同特征。
2、是否能将鱼、蝗虫、鸟类的图中的结构名称填出。
3、是否能说出个类群的运动及呼吸器官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教案)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提纲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提纲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一部分梳理知识点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动物与植物的显着区别: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_光合作用_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_食物来获得_现成的_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_水母、_海葵、_海蜇、_珊瑚虫等;少数在淡水中,如水螅。
3.水螅,周围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4.水螅的身体称为_辐射对称,这样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5.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_内胚层和_外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食物残渣仍从_口_排出。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其中的_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_体表有刺细胞; 有口无肛门。
海蜇经加工可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珊瑚礁填图:图1: 1口;2触手;3外胚层;4内胚层;5消化腔6芽体图2:1眼点;2背面3腹面;4口5咽7.涡虫,自由生活,身体背腹扁平、背面呈褐色, 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_眼点。
8.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
它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_肠_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_肛门。
9.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生殖器官发达,消化器官简单,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_运动_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10.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_华枝睾吸虫、_血吸虫、_绦虫_,猪肉绦虫_。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_日本血吸虫_感染引起的,人若是进入含有_钉螺_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身体呈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 有口无肛门。
12.钉螺感染人过程:交配产卵,水中成幼虫,钉螺(繁殖后溢出),钻入人体皮肤,发育成虫。
《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根据一些特征被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通过进修动物的主要类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从而更好地珍爱和钻研动物世界。
二、目标1. 了解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2. 掌握各类群动物的分类特征和代表物种;3.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吗?2. 不同类群的动物有哪些不同的特征?3. 你能否通过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四、进修内容1. 动物的主要类群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不同类群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如哺乳动物有毛发、哺乳腺和体温恒定等特征;鸟类有羽毛、喙和翅膀等特征;爬行动物有鳞片、爪和四肢等特征;两栖动物有湿润的皮肤和两对腿等特征;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等特征。
3. 通过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它们正确地分类到相应的类群中。
五、进修方法1. 观察和比较动物的外部特征,如是否有毛发、羽毛、鳞片等;2. 了解动物的内部特征,如哺乳动物的哺乳腺、鸟类的喙、爬行动物的鳞片等;3. 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如两栖动物生活在水陆交替的环境中。
六、实践应用1. 观察周围的动物,尝试将它们分类到相应的类群中;2. 到动物园或自然珍爱区参观,了解更多不同类群的动物;3. 参与动物珍爱活动,为珍爱和钻研动物做出贡献。
七、总结通过进修《动物的主要类群》,我们对动物的分类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爱护动物,珍爱自然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以上就是今天的进修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掌握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谢谢大家!。
初中生物_动物的类群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考点聚焦1、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的主要特征。
①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从身体对称方式、口、肛门等方面说出两类动物的异同点;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举例说明蛔虫、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③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掌握外套膜、足、外骨骼、气门等结构及其功能。
2、概述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复习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腔肠动物:身体呈对称,体表有,有无。
扁形动物:身体呈对称,背腹,有无。
典例:在捕捉海蜇时,不小心就被海蜇蜇伤,这是因为( )A. 海蜇触手上分布着很多刺细胞B. 海蜇发达的中胚层含有毒素C. 海蜇伞部有很多刺丝D. 海蜇的口能将人咬伤变式:水螅的体壁由什么构成?()A.外胚层和内胚层B. 3层细胞C.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D.单层细胞复习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形,体表有,有口有。
典例: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中,哪项是比水螅在进化上高等的地方?()A体形细长B具有消化腔C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D具有口和肛门变式: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包括()A.体表有角质层B.消化管结构简单C.生殖器官发达D.以上都是(二)环节动物1代表蚯蚓(1)体形:呈_______形,由许多相似的________组成,呈_____对称。
(2)运动:_______的配合(3)呼吸:_______(4)其它环节动物如、。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形,许多由彼此相似的构成,靠或辅助运动。
典例: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活动,其原因是( )。
A.洞中缺少食物B.洞中缺少阳光C.洞中缺少氧气D.洞中温度过低变式:下列有关“观察蚯蚓”实验中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A.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表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B.蚯蚓身体的后端是靠近环带的一端C.蚯蚓的呼吸要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D.实验中要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触蚯蚓身体表面复习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区分动物的五大类群: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2)了解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动物类群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运用分类的方法,将动物按照特征进行归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动物的五大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2)各类群的代表动物。
2. 教学难点:(1)各类群动物特征的区分和记忆。
(2)动物类群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动物类群的图片和实物标本。
(2)分类卡片和分类表格。
2. 学生准备:(1)预习动物的五大类群及其特征。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动物分类知识。
(2)提问:你们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五大类群吗?它们有什么特征?2. 课堂讲解:(1)分别介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特征。
(2)举例说明各类群的代表动物。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类群,讨论并总结该类群的特征和代表动物。
(2)各组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练习与巩固:(1)分发分类卡片,让学生进行动物分类练习。
(2)填写分类表格,巩固对各类群特征的记忆。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类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提问:你们认为动物的分类有什么意义?如何保护动物?五、课后作业1. 绘制动物类群的特征表格。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动物的栖息环境。
1. 课堂讲解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评估学生对动物类群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与巩固评价:(1)检查学生分类练习的正确性。
(2)评估学生对分类表格的填写情况。
3. 课后作业评价:(1)评估学生绘制动物类群特征表格的准确性。
动物主要类群复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一动物的主要类群班级姓名复习任务一:无脊椎动物动物【温故知新】依据体内有无动物可分为和,无脊椎动物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
考点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腔肠动物身体呈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食、防守,体表拥有〔内有毒素〕,有口无肛门,如水母、海葵、珊瑚虫、〔淡水〕;◆水螅长 1 厘米,口周有触手,喜附着在水草上,身体由层和层组成。
2、扁形动物身体对称,使运动更,背腹,有口无肛门;大部分寄生生活如、华枝睾吸虫,它们器官简单甚至没有,器官兴盛;少量自由生活如。
涡虫形似柳叶,反面褐色,有两个黑色眼点,身体由层、层和层组成,消化系统由咽、口、肠道组成。
考点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线形动物:身体修长如线,呈;体表有,有口有肛门。
类型有生活的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自由生活的如艳丽隐杆线虫。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构造简单,有兴盛的生殖器官,这与相适应。
2、环节动物:浑身呈,由很多相互相像的组成,靠或协助运动。
如蚯蚓、沙蚕、水蛭。
考点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软体动物身体柔嫩,有独有的包裹身体,运动器官是。
大多有贝壳如河蚌扇贝、石鳖;有的贝壳消逝如乌贼、章鱼;水生软体动物经过与水流互换气体,陆生软体动物经过呼吸,少量掘足类用体表呼吸。
入水管吸入的水含带食品,食品残渣由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分泌物形成。
2、节肢动物的特色是:身体由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包含了组成,体表类如蜜蜂苍蝇蚊子蝴蝶等;,足和触角。
节肢动物类如虾、蟹、水蚤;蛛形纲如蜘蛛;多足纲如蜈蚣、蝎子;〔此中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的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独一会飞的动物,因此是散布最宽泛的动物〕。
◆、昆虫身体分、、、三局部,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 2 对翅。
〕●、昆虫的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嫩器官、防备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但外骨骼不会随动物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有现象。
【讲堂检测】一、选择题1、以下动物都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疟原虫和海葵 B 、海蛰和珊瑚虫C、水螅和草履虫 D 、涡虫和绦虫2、蛔虫和猪肉绦虫同样的构造特色是〔〕A、雌雄异体B、消化器官兴盛C、有口无肛门D、生殖器官兴盛3、以部下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A、针螺、乌贼、虾B、海蛰、蜗牛、虾C、鲍、海蛰、扇贝D、石〔一〕、请你选择鳖、乌贼、河蚌4、在以下蛔虫的形态构造特色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A、身体呈圆柱形B、体表有角质层、 C 、生殖器官兴盛D、消化管构造简单5、蜻蜓适于空中翱翔,最重点的原由是〔〕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局部B、身体表面有坚韧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的作用C、翅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兴盛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D、有一对触角作为感觉器官6、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日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日夜晚你用以下哪一种办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A .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B .将蚯蚓放在留有少许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C .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批的水D .将蚯蚓放在装有润湿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7、以下各项表达中,不行能惹起蛔虫病的是〔〕A、喝了含有感染性虫卵的生水B、用粘着感染性虫卵的手拿食品吃C、吃了未洗净的粘有感染性虫卵的蔬菜 D 、吸进了不干净的空气8、以下列图中圆圈表示生物拥有的特色,重合局部表示它们的共同特色,那么以下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 M能够表示完整变态发育B.M能够表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N能够表示体内有脊柱 D .N 能够表示构造层次拥有系统9、以下对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得食品的方式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捉猎物B、寄生虫平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得寄主体内的养料生计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得水里的食品颗粒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得食品10、据报载,我国洞庭湖区已成为血吸虫的疫原地之一,假如人们不注意防备极易感染血吸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学案
1.自然界中已命名的记录的动物约有150万种,可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身体没有脊椎骨动物叫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蛔虫,等有脊椎骨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如鱼,蛙,龟,鹤,兔等。
3.无脊椎动物又分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脊椎动物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4.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是原生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5. 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珊瑚,水母,海蛰,腔肠动物身体都是由两层细胞及其围成的一个消化腔组成,淡水中的桃花水母被誉为“水中国宝”美丽的珊瑚是死亡珊瑚虫体的骨骼积累形成的。
6.扁形物的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米猪肉”是猪肉绦虫幼虫的肉。
7.环节动物的身体呈蠕虫状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体节,大多为蠕动爬行,常见动物有蚯蚓。
蚯蚓必须生活在湿润的环境是因为他要依靠湿润的皮肤进行呼吸。
8.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包有贝壳。
常见动物有蜗牛,河蚌。
9.节肢动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10.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是昆虫,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11.节肢动物全身被有坚韧在外骨骼,身体一般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节伸展自如;每个体节有一对分节的附肢;有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官,
12.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是哺乳类
13.鱼类终生生活生活水中,体表覆盖着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14.两牺类的青蛙幼体是蝌蚪生活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是青蛙,水陆两牺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常见动物有青蛙,大鲵。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型两牺类。
小练习
1.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B.有时生活在水中,有时生活在陆地
C.主要生活在水中,也可以在陆地生活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以生活在水中
7.下列除哪一项外,都使哺乳类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A体表长有毛B胎生、哺乳C体温恒定D身体里有脊椎骨
5.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8.蚯蚓、蚂蟥属于()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
10.青蛙用()呼吸
A.鳃
B.肺
C.肺和皮肤
D.皮肤
(2006潍坊)夏季雨后,地面上往往会出现许多蚯蚓,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雨后地面上比较凉爽,适于蚯蚓生活
B、地面上更容得到食物
C、地面上比土壤中更加潮湿
D、雨后地下缺少空气,爬到地面上便于呼吸。
(4)蚯蚓在干燥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A、蚯蚓穴居生活怕干燥
B、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C、血液循环不通畅
D、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答题卡姓名
1.自然界中已命名的记录的动物约有中,可分和
2.身体没有脊椎骨动物叫,如,,等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如,,,,等。
3.无脊椎动物又分动物动物动物动物动物动物动物动物。
脊椎动物分,类类类类。
4.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是,整个身体由构成。
5. 常见的腔肠动物有,,,,腔肠动物身体都是由及其围成的一个组成,淡水中的被誉为“水中国宝”美丽的珊瑚是死亡珊瑚虫体的积累形成的。
6.扁形动物的身体,,“米猪肉”是的肉。
7.环节动物的身体呈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大多为爬行,常见动物有。
蚯蚓必须生活在湿润的环境是因为他要依靠进行呼吸。
8.软体动物身体,分为,,三部分,体外有,常常包有。
常见动物有,。
9.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数量,分布的一个类群。
10.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是,胸部有、。
11.节肢动物全身被有坚韧在,身体一般为,,,三部分,伸展自如;每个体节有一对分节的;有发达的,灵敏的,和独特的,
12.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是
13.鱼类终生生活生活,体表覆盖着黏滑的,身体一般为,用游泳,用呼吸。
14.两牺类的青蛙幼体生活中,幼体是,用呼吸,成体是,两牺生活,用呼吸,辅助呼吸。
雌雄体,体受精。
常见动物有,。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