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及其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及其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及其启示
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和其启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教育也把握住机遇,台湾中小学生补偿教育
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赏。

台湾中小学生补偿教育是针对资源缺乏、能力不足跟不上,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困难学生等特殊情况实施的特殊教育举措。

通过管理和教学改革,包括普及文件、制定标准、精准定位、成绩考核和追踪跟踪等,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学术能力。

其中亮点之一是家长教育。

家长是教育起重要作用的一环,家庭环境对子女的
状况及学习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台湾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开展家庭教育,向家长传递科学的育儿思想,倡导家长采取合理的参与,以协助孩子取得更好的学习进步和成长。

另外,台湾中小学生补偿教育聘请熟练的专家帮助学生,从而进行小组教学,增
进学习交流,让老师从好学生那里学习他们的做事方法,对困难学生和补偿学生施教,使其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台湾中小学生补偿教育要求教师加强专业能力,提高师德,以及担负社会
责任感,致力于继续努力,以正确的教育指导,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台湾中小学生补偿教育的实践中,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

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困难青少年的系统性培养,采取合理的补充教育措施,横向衔接资源和文化信息,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浅析教育补偿原则

浅析教育补偿原则

浅析教育补偿原则作者:马晓华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81期摘要:教育公平理解为教育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的配置,教育补偿原则作为其保障机制,要求在立足于教育的整体利益分配时,对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利群体的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偿,从而达到对教育资源公平配置。

关键字:教育公平补偿原则自主招生一、教育补偿原则的内涵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

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制度上的体现,就是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遵循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性原则。

考虑到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性,虽然目前教育资源配置是不平等的,但通过补偿原则却是公平的,使教育在追求社会公正、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一致。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

这句话所体现的就是补偿原则。

该原则与罗尔斯的差别补偿原则是一致的,即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不平等的利益分配都要符合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教育中的"不利群体",通常是指处于家庭经济不利地位的贫困家庭学生、身体或智力不利的肢体障碍学生和智力障碍学生,处于与主流文化相对不利地位的少数民族学生。

补偿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挑选出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群体,从这一不利群体的特殊地位、视角来看问题、分析问题,以"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一不利阶层的利益为标准来确定教育的分配。

"二、补偿原则在发达国家的运用发展补偿原则之所以作为教育配置公平的保障原则,原因在于在教育资源配置的起点和过程中,由于资源的公正性和差异性的欠缺,补偿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教育过程中追求机会平等还是缩小结果差距,都需要补偿。

台湾子女大陆读书政策

台湾子女大陆读书政策

台湾子女大陆读书政策对于许多台湾家庭来说,让孩子到大陆进行学习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选择。

为了响应这一需求,大陆政府推出了一项针对台湾子女的教育政策。

一、政策背景如今,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许多台湾家庭也开始寻求在大陆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但是,在大陆上学并不像在台湾那么容易,因此大陆政府为了吸引台湾学生到大陆学习,制定了“台湾子女大陆读书政策”。

二、政策内容该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1. 报考大陆高中阶段学校。

这些学校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以高中部为主,其中不乏一些享誉全国的重点中学。

2. 报考大陆高职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

这些学校在技术方面的教育非常出色。

3. 报考大陆高等教育机构。

这些学校包括大学和研究生院,其中一些学校具有世界声誉。

4. 享受各种奖学金。

大陆政府为台湾学生提供了许多奖学金计划,以提供经济帮助。

三、政策效果该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更多的台湾学生来大陆学习,他们获得了更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机会。

这也促进了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同时,台湾学生在大陆学习也顺利地融入了当地的学习和生活,并取得了成绩。

四、政策优劣虽然该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大陆和台湾学校之间的教育体制和考试体系不同,这对台湾学生可能会带来困难。

此外,大陆与台湾在许多方面存在文化差异,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综上所述,台湾子女大陆读书政策对于两岸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不断努力,我们相信这个政策会越来越完善,并最终实现两岸学生之间的融合和互惠。

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

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

台湾地区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台湾地区实施生命教育的历史进程:1996 年,在美国系统实施生命教育 20 年后,台湾中小学校生命教育全面施行。

1997 年,台湾“教育部”委托台中晓明女中设计课程,办理研习、训练师资。

1998 年,在全台湾地区初中实施,高中则于第二学期实施。

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规定:2001 年为“生命教育年”,并组织生命教育委员会。

此计划将实施 4 年,以高中及初中学生为优先对象,逐年阔至小学及大学。

台湾“教育部”计划在 40 所初中及 10 所高中首先设置生命教育中心。

( 1 )台湾生命教育的兴起背景:暴力与侵害生命安全①台湾生命教育的提倡背景与暴力有关;②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生命的暴力;③青少年的自残或自杀。

( 2 )台湾生命教育目标:(为了使每位学生)①有一颗柔软的心,不做伤害生命的事;②有积极的人生观,终身学习,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③有爱人的心,珍惜自己、尊重别人并关怀弱势团体;④珍惜家人、重视友谊并热爱所属的团体;⑤尊重大自然并养成惜福简朴的生活态度;⑥会思考生死问题,并探讨人生终极关怀的课题;⑦能立志做个文化人、道德人,追求生命的理想;⑧具备成为世界公民的修养。

( 3 )台湾(国、中、小)生命教育课程教育内容① 1996 年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全面推行。

②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系统融入各学科教学中。

③ 2005 年起,生命教育已列入为高中正式课程的选修课。

④高中生命教育类的八门选修课程 ( 各高中可选开其中一至两门课程 ) :《生命教育概论》、《哲学与人生》、《宗教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抉择》、《性爱与婚姻伦理》《生命与科技伦理》、《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⑤生命教育在“国中小”九年一贯课程中分别融入于语文、数学、自然与生活科技、社会、健康与体育、艺术与人生及综合活动等七大领域,并分别从环境、两性、人权、信息、家政与生涯发展等六大议题教学让学生学习带得出校园的能力。

( 4 )台湾“生命教育课”的 12 项主要内容国一:第一,敬畏生命①帮助学生认识生命,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②协助学生如何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③引导学生用爱心经营生命及思考生命方向。

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家庭教育重要举措比较及其启示

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家庭教育重要举措比较及其启示
对两岸家庭教 育的重要 举措进 行 比较 和分析 , 探讨 其 中的优 劣 , 以期扬 长避短 , 推动 家
庭教育的健康发展 , 并在 比较 分析 的基 础上对 家庭教育的发展 趋势做 了一个展望。
【 关键词】 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 家庭教育; 比较 【 中图分类号】 G 7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 8 7 9 4 ( 2 0 1 3 ) 0 8 — 0 0 4 7 — 0 3
..— —
4 7. . — —
律。强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 童少年成长 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 正确 的教育观念 , 掌握 科学的教育方法 , 培 养子女 的 良好 习惯 , 加强 与学 校 的沟通 配合 。 2 . 我 国 台 湾地 区在 家 庭教 育 法律 政 策 方 面的
A DUI J T E DUC AT I ON
No. 8 201 3
( 总第3 1 9期)
T 0 t a l N o . 31 9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8 7 9 4 . 2 0 1 3 . 0 8 . 0 1 3
业 的发展 。
【 基金项目】 江西省 2 0 1 1 年教育科学规划项 目“ 我 国家
庭教 育的有效评价研 究” ( 1 1 Y B 0 6 8 ) 研究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 郭礼智( 1 9 7 2一 ) , 男, 江西永新人, 硕士, 副
教授 , 研 究方 向为教 育管理 、 家庭 教 育 ; 李 小兰 ( 1 9 7 3一 ) ,


大陆和台湾地区家庭教育重要举措的比较
( 一) 家庭教 育相关法律政策制定与完善方面的 比较

台湾实施12年义务教育政策的要义与启示

台湾实施12年义务教育政策的要义与启示

台湾实施12年义务教育政策的要义与启示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我国台湾地区将于2022年8月正式推行12年义务教育政策,将义务教育年限从9年延长到12年,后面3年(高中、高职、五专前3年)有条件免学费但不强迫入学。

为此,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

虽然在过去几年里围绕12年义务教育引来了各种争议与讨论,但是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已成为世界趋势,势在必行.此项举措必将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台湾地区;12年义务教育政策;免试入学;特色招生:超额比序台湾自1968年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40多年来培育出大量的高水准技术人才,创造了台湾经济奇迹。

12年义务教育政策是台湾地区的重要教育决策,它将增加受教育的人数,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带动台湾地区整体教育环境的改善与品质的提升。

12年义务教育政策旨在引导学生发挥潜能,让他们在生命中找到适当的位置;同时,提升台湾地区的人才素质,增强台湾地区的竞争力。

经过长期的讨论和研究,台湾各界逐渐形成了推动12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共识。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于2022年1月宣布12年义务教育政策正式启动,并从2022年起全面实施。

具体来说,12年义务教育政策分为两个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级中等教育(见表1)。

一、要义(一)目标设定12年义务教育政策的目标非常明确,从地区发展、社会及学生个人的不同视角,制定了总体目标与分阶段具体目标。

12年义务教育政策分为两个阶段稳步推进: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为启动准备阶段;2022年8月起,为全面实施阶段。

1.总体目标(1)提升民众的基本素质,培养现代公民素养;(2)强化民众的基本能力,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力;(3)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4)充实高级中等学校资源,均衡区域与城乡教育发展;(5)落实学生性向探索与生涯辅导,引导多元适性升学或就业;(6)有效舒缓过度的升学压力,引导初中正常教学与五育均衡发展;(7)建立学力检测机制,确保学生学力品质。

发达国家、地区学前教育弱势补偿政策及启示

发达国家、地区学前教育弱势补偿政策及启示

政 府 的弱 势 补偿 作用 还做 出 了 明确 的定 性 .指 出要 “ 缩小 少数 民族儿 童 和非 少数 民族 儿 童 、 境不 利 儿 处 童与 相对 优 势儿 童群 体之 间差 异 的鸿 沟 ” 美 国 的这 些计 划 、法 案 以法 律 形式 确定 了政府 对 学前教 育 补
经 费 , 国台 湾地 区也在 《 育经 费 编 列 与 管理 法 》 我 教
旨在 通 过对 弱 势 家庭 的支 持 、 养 建 议 、 康 服 务 、 教 健 早 期 学 习等方 式 . 这些 家庭 的孩 子做 好 入学 准备 。 为
《 让 一个 儿 童 掉 队》 案 ( 0C i e e id 对 不 法 N hl L f B hn ) d t
为此 .美 国 政府 还 不 断 扩 大弱 势 教 育 经 费投 入 , 同
16 9 5年相 比 ,0 6财 政 年度对 《 端计 划 》 目的投 20 开 项
入增 长 了 7 0多倍 . 到 6 . 达 89 美 元 。f 9亿 1 - 英 国 政 府 于 19 9 8年 推 出 的 针 对 低 收 人 家 庭
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在 2 0世 纪 八 九 十 年代 就 提
出通 过 弱 势 补偿 实 现 教 育 公 平 的倡 议 。例 如 ,9 9 18
年联合 国{ L J 童权利公约》 19 ,90年OL 童生存 、 保护
和发展 世 界宣 言》 都对 弱 势补 偿 问题 提 出了倡 议 。 等 世 界 上许 多 国家都 十分 重 视学 前教 育 弱势 补偿 的作 用 , 制定 了相 关 的法 律 。2 并 0世 纪 6 0年 代 , 美 国政府 针 对 弱势 家 庭 3岁 ~ 5岁幼 儿 实施 的《 开端 计 划 》 H a tr) 1 9 ( edSat,9 5年 针 对 0岁 ~ 3岁 弱势 家庭 婴 幼儿 制 定 的 《 期 开端 计 划 》 E r a tr) 都 早 ( al HedSa , y t

涉台教育观看心得体会

涉台教育观看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与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涉台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期,我有幸观看了关于涉台教育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深入了解台湾历史与文化观看涉台教育讲座,让我对台湾历史与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讲座中,我了解到台湾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的沧桑巨变,以及台湾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展现出的英勇精神。

同时,台湾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台湾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涉台教育,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认识台湾社会现状涉台教育讲座让我对台湾社会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讲座中,专家学者们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台湾的发展态势,使我了解到台湾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然而,台湾社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治对立、经济困境、社会矛盾等。

这些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

通过涉台教育,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台湾问题,理性分析两岸关系的发展。

三、增进两岸同胞感情观看涉台教育讲座,使我深刻认识到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在讲座中,专家学者们强调了两岸同胞之间的亲情、友情和民族感情,使我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

同时,讲座还介绍了两岸交流合作的成功案例,让我看到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的美好前景。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积极宣传涉台教育,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涉台教育讲座不仅让我对台湾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在讲座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此外,讲座还培养了我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使我更加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关心祖国的繁荣富强。

[分享]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分享]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教育与大陆一脉相承,两岸人民同是炎黄子孙,社会、家庭对教育都是一样重视,教育发展所走过的历程以及当前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在小学教师素质的培养上,更有着大体相同的基础和发展历程,更具借鉴意义。

本文试图就从分析台湾教师队伍现状、教师学历水平、师资培养途径及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出发,总结出其中的一些经验和不足,并粗浅地提出一些可供大陆地区教师教育借鉴的看法。

一、教师队伍现状在台湾,尊师重教具有良好的风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较为稳定、充满活力。

台湾教师的工资高于公务员,小学教师的月薪为新台币3—5万元;中学教师的月薪为新台币5—6万元;大学教授月薪为新台币9—12万元。

加之教师在购房贷款、退休、子女上学、医疗保健等方面,政府都给予高于、好于公务员或其他行业人员的优惠和照顾。

如购房贷款可以0.2%的利率、退休可拿88%的原薪退休金、子女上学领取补助费等等。

因此,高中毕业生都愿意报考师范院校,原因是:职业有保证、贷款有照顾、工资比同期毕业生高一级、退休待遇好、还有寒暑假等等。

所以,在台湾,教师除了考研究生、移民出国和退休等原因外,几乎没有离开教师队伍的,至于“下海”、“跳槽”现象,几乎没有听过。

可见,台湾教师队伍是十分稳定的。

二、教师学历水平应该说,就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而言,台湾地区的起步明显早于大陆地区。

1945年前,台湾办有4所师范院校及2所师范预科。

这些学校招收中学或女校毕业生,学制3年。

尽管师范学校名义上为中等教育,但实际上培养出的教师已相当于专科毕业程度。

后来,台湾改革学制,对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要求及培养学校层次,具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46年至1957年。

这一时期主要是为了适应改变日本占领时期奴化教育的性质,广泛发展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需要。

在学历层次上,要求小学教师普遍达到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水平。

《现代特殊教育》2020年总目录

《现代特殊教育》2020年总目录

本刊2020年总目录(作者姓名后的数码是刊期和起始页码)【理论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特质研究李尚卫(8,3)我国民办聋人教育:历程、经验与展望高宇翔买合甫来提•坎吉(8,8)中国融合教育本土化发展与反思谢正立邓猛(22,3)【政策研究】广东省特殊教育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程国选吴武典郑剑虹(10,3)以''三个坚持”办好特殊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俞锋(14,3)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高随班就读师资专业水平胡洪全沈剑辉谈秀菁(14,9)融合教育视域下资源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双重困境及其应对华兴夏李拉(16,3)国际融合教育政策转变的价值导向与保障机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策报告的文本分析杜媛孙颖朱振云(16,7)[学科与专业建设研究】《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背景及内容分析顾定倩童琳郭志云(4,3)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成果转化模式探索——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胡梦娟刘晋宣努尔署瓦克•托列别克王春晖关文军(4,11)综合型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设——以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为例宿淑华陈建军胡金萍张婷(12,3)新时代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以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翟海珍(14,14)特殊教育“三型”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西南大学“小班精英化嵌入式课程立体大课堂”培养模式的实践赵斌秦铭欢(16,13)岭南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发展与建设实践杨溢郑剑虹吴武典(18,3)校城融合全程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都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及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彭韵潼卢悦莫春梅刘颖(22,9)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一以“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实验教学平台为例何侃(22,14)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国际化建设的思考——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顾辰月(22,20)【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支持体系推进中国高等融合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总结会综述范莉莉(4,17)高等融合教育的思考与对策—长春大学髙等融合教育试点T.作总结张洪杰(4,20)以学生发展为本推动高等融合教育发展—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总结齐再前李爱国滕祥东(4,23)进一步完善听障大学生的高等融合教育——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高等融合教育试点丁作总结甘勇(4,27)把握四个要诀扎实推进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四川大学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总结卢希芬(6,3)构建“五位一体”布局开展高等融合教育丁•作——武汉理工大学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总结韩同远(6,6)创新模式促进改革做亮融合教育——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总结华兴夏范莉莉杨枫陈禧琴(6,8)融合教育背景下聋人大学生职业期望调查—■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胡蓉薛饪楠熊琪(8.25)语用学视角下的国家通用手语推广刘永萍(8,32)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马红霞(14,40)高等融合教育背景下辅导员丁作的挑战、机遇及应对李霞妹(14,47)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听障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张环王晶杨萍(16,39)聋生高等教育课堂手语翻译省略策略探析—一以摄影专业为例周改丽(16,46)“融分结合”精准分层提高视障大学生计算机学科素养——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张居晓(20,31)77自我污名对听障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链式 中介作用刘莎门瑞雪范志光(20,3刀听障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齐红段玉敏(20,42)残障大学生入学准备服务发展历程的叙事研究王蒙蒙 张悦歆 刘建会 赵博雅(22,24)肢体残疾大学生的歧视知觉对焦虑的影响:感恩的中介作用王艺霖张会平(22,30)听障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李国敏符昱叶(24,53)【特殊儿童发展研究】神经印象策略与视觉提示策略对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流畅性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陈建军 刘鑫宇 单盛楠 黄雪雯(10,11)学习障碍儿童家长心理弹性结构及提升策略的个案研究董思雨朱宗顺(10,17)特殊儿童家庭功能的研究进展孙涛申仁洪(18,41)我国数学学习困难干预研究的现状韩丽莹赵微(20.48)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智力障碍青少年注意品质测试及注意特点研究刘纯敬李世明宫炜男髙丽丽翟佳丽刘世玉(20,55) 近十年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自闭症矫治中的应用及展望周森(20,63)融合体育游戏活动对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金梅穆莹郭晓艳俞梅(22,35)增强或虚拟技术在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微(22,48)张兰香(22,42)我国数学学习障碍学生执行功能研究热点与前瞻朱星星赵 绘本教学对智障学生功能性词汇学习成效的个案研究余丽(24,15)黄珊儿童阅读影响因素的新模型探讨——阅读成分模型 张乐乐微(24,21)赵听障儿童英语语音发音干预的个案研究徐琴芳宗刘琦锤【发展性障碍研究】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潘威赵楠 特殊儿童父母亲职压力与婚姻质量关系研究蒋娜娜【教师教育研究】普通小学教师对学习障碍的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王玉玲张旭马立梅王莉萍教师赋权增能视角下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刘宝超 武子璇(24,27)蒋盈(2,43)李海军(2,50)尹宝霞(2,17)任春雷(2,22)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教助理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王红霞(6,12)普通教育教师实施融合教育效能感的调査研究陈光华张锤梅金雪松(6,17)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调查王玉玲(8,14)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参训需求的调査研究齐红李玉向(8,21)北京市学前教育师范生实施融合教育自我效能感的调査研究吴俊毅罗丽(12,7)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职业素质准备现状的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胡佩王辉(12,15)特殊教育教师情绪劳动和职业幸福感的关系----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文英张树东(14,19)特殊教育康复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与提升对策冉娜娜王辉阳泽(14,26)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习投人对专业认同的影响:自我效能感 和自尊的链式中介效应胡义秋刘茜冯倩胡建郭余丽(14,33)实施课程思政在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目标中落实师德教育张阿妮(18,7)重大疫情期间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査研究段玄锋李燕王M (18,12)21世纪以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热点分析—基于CNKI 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刘茜冯倩(18.18)职业人格: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维度申承林郝文武(20,3)特殊教育学校新手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王伟杰邵华徐敏(20,9)荷泽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査与策略韩玉亭毛丕显(20,19)培智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态度的调查研究李良秀贾婵娟林云强蒲蔚芳(20.25)“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培训实践探索王婷婷(24,33)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师在线专业活动调查分析高珂娟党凯琳(24.38)英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硕士层次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刘邦丽李尚卫(24,47)【课程与教学研究】定向行走课程与教学专业能力研究杞昭安(2,26)听障大学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以《信息技术基础(听障)》为例张艳琼葛修娟朱锐王锤莹(2,38)78论融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及其实施肖竟张树东(4,34)翻转课堂在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张琳吴凡刘东明(4,40)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内隐学习徐莉(6,22)指向核心素养的聋校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刘琴(6,28)培智学校新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董俊花蔺红春邓欢(6,33)培智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中信息媒介的使用现状研究刘全礼周旭讷蕾蕾张晓成张阿妮(12,23)智力障碍儿童理财教育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査研究——以上海市四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邓靓坍郭文斌(12,32)聋校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认同度与实施度现状的调查研究田寅生田兆丰(16,19)培智学校教师实施新课标现状的调査研究——基于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名培智学校教师的调査韩婷婷马岳勇(16,29)澳门普通学校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知能量表的编制董志文(16,34)我国盲校汉语盲文分词连写规则教学情况的调査研究磅四化徐琴张居晓孙敏(18,24)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医教结合”现状的调查研究许海燕王琴(18,3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聋校语文学业评价的设计刘琴王振洲(18,35)“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课程建设为例石晓辉汪斯斯(24,3)聋人汉语分级阅读测试的方法与建构付平(24,8)【残疾人发展研究】《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9)>内容解读孙友然凌亢白先春(2,55)我国智力障碍者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郭文斌杨艳赖振爱(2,60)后疫情时代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困境及其应对策略涂平荣(22,54)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经验及本土化策略周姊毓(22,61)【比较研究】阅读辅助犬在干预学生阅读中的应用及启示王娇娇高利朱楠(6,40)盲聋人触觉记忆研究的进展及启示马红霞雷江华(6,46)美国普通学校智力障碍学生功能性课程的发展经验与启示黄汝倩(6,51)融合教育背景下日本残障大学生支援与支持保障研究曹卫红(10,58)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自闭症者脑功能的研究进展王智田朱紫桥(10,64)澳大利亚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举措及启示美国残疾人定制化就业的发展及启示雷梦杨福义(10,73)潘威林真平(14,52)国外孤独症谱系障碍成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综述于松梅(14,58)【融合教育专题研究】江苏推进融合教育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T勇(2,3)澳大利亚高等融合教育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张悦歆杜建慧陈梅浩肖非(2,10)融合教育中视障大学生替代性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磅四化徐琴(4,44)我国台湾地区学前巡回指导的实践模式与启示秦铭欢赵斌张燕诊(4,49)近十年融合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可视化分析赵楠潘威(10,26)融合教育背景下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的现状分析—以广西南宁市为例黄钟河钱小龙黄丽辉汤璐璐苏夏唐建荣(10,32)我国残疾学生融合体育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潘红玲(20,70)特殊教育教师指导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融合支持服务效果研究黄丹彭晓玲(20,75)【自闭症专题研究】自闭症儿童情境情绪理解的研究综述李慧邵伟婷徐胜(2,68)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入学准备研究综述王露(2,75)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目光接触障碍的研究进展王静罗佳琦荆伟(8,39)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与学前期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的相关研究吴宏宇李欢(8,46)互动游戏促进自闭症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个案研究程秀琳李潇王滔(8,52)同伴介入法在自闭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石灿胡青兰(8,60)自闭症儿童青少年情绪认知的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研究进展李金花姚瑞王和平(10,38)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来自神经多样性的视角及反思闫竹青林云强朱慧敏(10,44)79教育戏剧对自闭症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教学成效研究金京李闻戈黎辛舒李秋玲刘桂彩麦泳仪曾丹英(10,51)国外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就业转衔的相关研究及启示徐添喜张春宇丁艳丽(12,39)关键反应训练联合干预自闭症儿童沟通技能的研究李丹龙嘉张志敏(12,46)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家长的亲职压力评估魏予昕王志丹(12,51)录像示范法干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游戏能力的研究综述王娇娇张春宇(14,65)师范生对孤独症儿童认知度的调查与建议胡志全兰继军(14,73)近十年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干预自闭症人士的国际研究综述何淑娟李闻戈(16,50)早期丹佛干预模式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于预效果的元分析王智田殖朱紫桥(16,58)绘本剧在孤独症青少年社交技能团体十预中的应用李莎陈光华(16,67)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教学研究述评马永强胡晓毅(18,47)运用虚拟游戏提升自闭症儿童人际H动能力的策略研究汪辰郑权(18.54)自闭症谱系障碍青少年自我就业模式探讨——以武汉市“M私厨”为例杨慧宋快(18,59)孤独症儿童在正、负性情境中的情绪识别特点兰继军片永玲(22,68)图形组织者在自闭症儿童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综述12-马李金花王和平(22,75)入户式母婴互动策略教育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母亲亲职压力和育儿效能感的干预研究杨溢李素贤(24,59) iPad应用软件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数学运算能力的干预研究唐静杨柳(24,67)【手语专题研究】语用学视角下的国家通用手语推广刘永萍(8,32)成人手语能力评估内容研究综述任媛媛赵晓驰(16.75)【无障碍专题研究】视障大学生网络学习中的信息无障碍现状研究蔡聪(12,58)人工智能时代听障生无障碍学习路径研究杨会良黄璐娅(12,67)江苏奢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状研究白先春李越(12,72)【诊断评估专题研究】表达性词汇测验的演变及其在特殊儿童评估中的应用赵鑫鑫肖悦希内学习能力测验(H-NTLA)的发展及应用王芬萍周凯燕阅读障碍诊断的成分模型与差异模型的比较研究苏林阳严晓芬伍德科克-约翰逊成就测验的发展演变与临床应用王露Conners量表的版本演变及临床应用付锦霞自闭症谱系量表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简单于孙玲源赵微(4,55)王庭照(4,64)卢海丹(4,72)冯建新(6,56)荆伟(6,64)王庭照(6,72)赵微(8,64)马芳陈静瑞文推理测验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及挑战翟珊珊闫娟国Achenbach行为量表的版本演变及其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李绍汀聂景饪王庭照(8,72)【研究方法专题】让叙事研究丰富特殊教育的话语体系邓猛(18,64)特殊教育需要“叙事”的声音赵勇帅(18,66)叙事研究对残疾群体的作用冯秋涵(18,69)叙事研究——特殊教育教师身份研究的必然之路汪甜甜(18,3)掩蔽视觉分析在单一被试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刘晓玲雷江华(18,76)【学术动态】“疫情’大考’与特殊教育高峰论坛”会议综述李永康(10,79)“十四五”期间特殊教育规划和重大问题在线专家研讨会综述张悦歆王雁(12,77)聚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共话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高峰论坛综述康丽(24,73)促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特殊教育学科与历史研究的融合——“学科建设与特教史研究”高层论坛综述杨克瑞郭永(24,75)【新书评介】全纳理念在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中的体现——评《全纳视域中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刘全礼(4,78)总结昨天把握今天推进明天把握现状发现问题推进发展——评《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9)》吕世明(8,80)80。

台湾地区惩戒教育的做法及特点

台湾地区惩戒教育的做法及特点

台湾地区惩戒教育的做法及特点作者:李睿陈雪儿佘永璇马早明来源:《中国德育》2020年第19期摘要我国台湾地区的惩戒教育模式颇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立了一个比较健全合理的惩戒教育实施程序,包括明晰惩戒对象与手段、明确惩戒过程的注意事项、建立“四位一体”的惩戒措施及学生申诉制度等。

整个惩戒流程充分体现出平等性、参与性、关怀性等特点,有效地保障了惩戒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台湾地区;惩戒教育;做法;特点作者简介李睿,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陈雪儿,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讲师;佘永璇,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马早明,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我国台湾地区,“惩戒教育”被称为“辅导与管教”,即以积极正向协助、辅导学生,减少学生违规或者不当行为为目的,采用各种处置措施促进学生养成优良行为和习惯,或者实施处罚等各类处置措施來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和习惯。

在此,借鉴台湾地区惩戒教育的做法,以为中国大陆的惩戒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台湾地区惩戒教育的目的及原则长久以来,台湾地区三令五申禁止教师体罚学生,但是体罚不当的管教案件还是层出不穷。

在1997年之前,台湾地区并没有具体的管教学生的规定,导致教师在管教学生时感到无所适从。

直到1997年,台湾地区制定了所谓“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以后,教师群体才有了具体的法令规范指导如何管教学生。

2005年,台湾地区开始推行零体罚政策,颁布了所谓“学校实施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须知”,对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的原则、程序与手段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为避免教师误用管教措施,2016年5月台湾地区教育行政当局重新修订了“学校订定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注意事项”(以下简称“注意事项”),以期尽可能消除模糊地带,让教师管教与辅导学生的办法更加明晰。

香港、台湾地区房屋征收补偿制度及其启示

香港、台湾地区房屋征收补偿制度及其启示

香港、台湾地区房屋征收补偿制度及其启示冯向伶;易志勇【期刊名称】《城市住宅》【年(卷),期】2017(024)009【总页数】5页(P46-50)【作者】冯向伶;易志勇【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从政府视角出发,阐述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房屋征收补偿机制,分析其房屋征收补偿制度特点,对构建法制化、多样化、透明化的房屋征收补偿制度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土地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我国大部分城市因土地稀缺而进入存量规划时代[1]。

城市更新作为缓解土地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可通过征收、搬迁、拆除、重建老旧城市房屋对土地进行再利用。

其中征收搬迁的补偿方案是民众最关注的核心问题[2],如无法顺利征收房屋并使居民获得安置,就无法进行下一阶段工作。

因此补偿方案的民众满意度对房屋征收乃至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城市发展相对较早,征收补偿制度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有效推动了城市更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借鉴香港和台湾地区征收补偿政策对大陆征收补偿制度进步和完善有较大意义。

大陆地区对征收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拆迁现象经济学分析、制度演变、制度构建、法律层面、公共利益等方面,同时也有对香港、台湾地区的城市更新制度演变方面的研究[3-14],但在房屋征收补偿制度方面目前还没有深入对比分析。

我国房屋征收补偿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颁布第一部专业法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开始对房屋征收补偿进行规范,将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所有人的补偿定义为拆迁补偿。

这一部拆迁条例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强调快速拆迁,促进城市发展利益,而忽视被拆迁人权利的状况[15]。

直至2007年我国颁布《物权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但仍无法全面解决房屋征收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2011年1月和6月国家分别颁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用于规范房屋征收补偿。

台湾教育制度

台湾教育制度

台湾教育制度台湾的教育制度是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分为幼儿教育、大众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幼儿教育是指对3至5岁的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

在台湾,幼儿教育不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但被视为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的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体能等各个方面。

在教育机构中,儿童可以参与各种活动,如游戏、绘画、音乐、体育等,以锻炼他们的多种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是台湾的义务教育体系。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初中三年级结束,共九年时间。

义务教育主要致力于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在这个阶段,学生接受各种学科的教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和体育等。

此外,学生也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是指大学和研究所阶段的教育。

在台湾,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大学的学制通常是四年,而研究所则分为硕士研究所和博士研究所,学制则会视学位层次和领域不同而有所调整。

高等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除了修读专业课程外,还需要参与实习、实验和研究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台湾的教育制度有很多优势,一方面,它注重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充足,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提高自己的个人发展。

此外,台湾的教育制度也比较灵活,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然而,台湾的教育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学习成绩,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下降。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地区的学校条件好,教学质量高,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面临教育资源匮乏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总的来说,台湾的教育制度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致力于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台湾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台湾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科学教育课程的演进(2001以后) 科学教育课程的演进 课程的演进
台 湾 中 小 学 科 学 教 育 之 演 进
1996年公布「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 为九年一贯课程做了暖身。 1998年公布「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 总纲纲要」 学科的名称由原来的科目改为领域。 课程教材的发展之编辑由原来的出版商, 下放至学校本身,教师甚至可以自编教材 学校必须成立课程发展小组,发展並審核 学校本位課程或老師自編的课程教材。
课程松绑
由统一之课程 课程标准,转变为课程 课程网要的原则性规 课程 课程 范。
教育目标调整
九年一贯课程目标以能力培养做为第一要务
学习方式改变 由原来的分科学习转变为领域统整学习。 语文领域内容扩增
语文领域内容除国语文之外,增加乡土语言,以 及自国小五年级起的必修英文。
四个阶段
台 湾 中 小 学 科 学 教 育 之 演 进
科学教育课程的演进(1993-2001) 科学教育课程的演进 课程的演进
台 湾 中 小 学 科 学 教 育 之 演 进
公布修订之「国民小学课程标准」 1993年以后,由于世界局势的转变,台湾的科学 教育也起了变革。 国际间由原来培育科学家的观点,转变为重视培 育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science for all)。 教学方法的改变,由传统的制约学习转变为建构 学习(constructivist learning),。 因此教科书的内容重点,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再只是科学过程技能的训练。 在此时期,教材也由原来的「国编版本或部编版 本或统编版本」,转变为所谓的「审定本」。
审定制(国中:2001年以后;国小1996年起)
国小自1996学年度一年级起,国中自2002年起,逐 年全面开放民间编辑。

中国台湾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及其启示

中国台湾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及其启示

家庭教 育 是 一切 教 育 的基 础 和起 点 , 既是 人
家庭 教育 指 导 服 务 体 系 ” 。可见 , 家 庭 教 育 指 导 服务 体系 的建 立 和完 善 已经 被 提 上议 事 日程 , 迫 在眉 睫 。在此 过程 中 , 有 许多 问题 亟需解 决 , 如法
的一 生 中接 受 最早 的教 育 , 又是 伴 随 人 一生 的教
业 务 的重点 转为 积极 督导 各县 市成 立 家庭教 育 服 务 中心 , 落 实基层 推 广工作 , 建 立专 业性 咨询 服 务
首都 师 范 大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a pi t a l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5年 第 3期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2 0 1 1 年 颁布 的 《 中 国儿 童 发 展 纲 要 ( 2 0 1 1 —2 0 2 0
年) 》 提出, 将“ 适 应 城 乡 发 展 的家 庭 教 育 指 导 服
务体 系基 本 建 成 ” 作 为 主 要 目标 。2 0 1 2年 , 全 国
尚未 满 足群众 需求 ; 家庭 教育 指导 服务 市场 、 队伍
1 9 9 0年 )
1 9 4 5年 , 台湾 地 区 的最 高 教育 行 政 部 门颁 布 《 推行家庭教育办法》 。它 是 台 湾 地 区 推 动 家 庭
教 育 的最 高行 政 命 令 , 也是 最 早 的行 政 命 令 。这
项 法令 的实施 目的 , 在 于加 强伦 理 道德教 育 , 改进
程, 并 推 出 了针 对 不 同 类 别 家庭 的 教 育 计 划 。 中 国 台 湾 地 区 家庭 教 育 指 导 服 务 体 系 的

台湾学生学习成就评量资料库及其启示

台湾学生学习成就评量资料库及其启示

学生 学业 成就 质量监 控是 全球 教 育系统 的核心 话题 。随着新课 改 的推进 ,它也 日渐 成为我 国基 础 教 育的热 门研究 领域 之一 。台湾学 生学 习成 就 资料 库 (a a ses et f tdn civmet简 称 Ti nA ssm n u etA hee n, w oS
!芏 堡 墨 遂 垫 教 育
台 湾学生学习 成就评量资料库及其启示①
张志红 张雨 强
【 要】台湾学生学习成就评量资料库(A A 是我国台湾地区为了解学生学业成就表现而建立的一项长期评估 摘 TS )
项 目。深入分析其建构 背景 、 动机 及 目的、 建设 架构 、 研究方法 , 究其评 价机 制与技 术 , 探 可以为我 国 内地基础教 育课
本文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目( 目编号 :7c 8 o 7 、 项 OJ 80 0 ) 山东省“ 十一五” 教育科 学规 划课题( 课题 编号 : 2 0 G 3 ) 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 目号 : sd 0 7 2 ) 0 8 G14 、 项 Bq 2 0 0 9 资助 。 张志红, 师范大学 化学 与化 工学 院硕士生。( 曲阜 曲阜 2 3 6 ) 7 15 张雨强, 曲阜师范大学化 学与化工学 院、 教育部基 础教育课 程研 究 曲阜 师范大学 中心 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 师 , 究领 研
域 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 科学教育等。
2 1 年 6月 00

学 校管理与 发展●



I 融 疆 |薯 |I 吾 靠潘叠 雷 耋譬 夏詈 雪 Ii { 蕾 毋 置糌曩冒I 量哺 i 蛋言 矗 —暮 高
圈 豳
科, 每名 受测 学 生从 三 科 中抽 测 两科 ;2 国小 六 年 () 级 、 中二 年级 、 中二年级 及 高职二 年级 : 国 高 国语 、 英 语、 数学 科 、 自然科 及社 会 科 , 名 受测 学 生从 五科 每 中抽 测 两 科 ;3特 殊 考 科 : () 每年 每 科 抽 测 2 0 30 0 ~ 2 名 学生 , 测试 科 目包 括 国语写 作并 加考 国语 、 英语 写 说 及 自然科 实作 , 测验 时 间为两节 课 ;4学 生 问卷 : () 正式施测 通 过对整 个 台湾地 区的大样 本抽测 ,藉 以 收集 国小 、 中 、 中及 高职 学生 各领 域科 目的学 习 国 高 成 就表 现现 状 ,将 统计 数据 及分 析资 料作 为拟订教 育 政策 的参 考 ,并 规 划发展 为县 市学 习检测 或补救

《台湾问题》教学案例与反思

《台湾问题》教学案例与反思

《台湾问题》教学案例与反思台湾问题是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大课题。

台湾问题教学是促进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加强台湾民众认同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经之路。

本文以我校中学台湾问题教学案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教学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台湾问题教学的思路和建议。

首先,就教学过程而言,我校的台湾问题教学注重有效的课堂互动,学生多样化参与,老师和学生相互沟通,共建良好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多媒体、影像、表格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台湾问题,并且以实例阐释。

此外,老师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与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老师从台湾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两岸关系发展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地讲解,让学生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了解。

同时,老师也明确告知学生台湾问题是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大课题,台海两岸关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统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课题,要求学生以“两岸一家亲”的思想去看待台湾问题。

综上所述,以我校中学台湾问题教学案例为例,可以看到,教学案例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以及明确指出“两岸一家亲”的思想等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提倡“一中原则”等方面存在不足。

因此,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台湾问题教学,首先应当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系统,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其次应当注重国际问题的教学,使其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最后,在台湾问题教学中,要充分提倡“一中原则”,把台湾问题教学与台湾民众认同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有真正的认同感,从而为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作出贡献。

台湾义务教育是几年制

台湾义务教育是几年制

台湾义务教育是几年制
台湾是称作国民教育,2014年,台湾开始规划将9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以实现12年义务教育。

1970年,台湾召开第二次教育大会,制订了新阶段的教育纲领及实施“科学教育”的革新方案,组织人力编写在中小学实施“科学教育”的实验教材。

台湾当局甚至把加强中小学教育当成“百年大计”和发展经济的最大投资,采取强化义务教育的许多具体方案。

1979年和1982年,台湾先后制订了《国民教育法》和《国民教育法施行细则》,规定6到15岁的儿童强制入学;后又相继制订《强迫入学条例》、《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及《改进国民教育六年计划》等,将国民教育法制化、具体化。

1988年,台湾召开第三次教育大会,制订新的“国民教育”发展计划,提出未来“国民教育”要以德、智、体、群、美五育全面发展的目标。

同时将国民教育向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延伸。

台湾中小学性教育情况简介

台湾中小学性教育情况简介

台湾中小学性教育情况简介
陈丽浓
【期刊名称】《教育导刊》
【年(卷),期】1990(000)0Z3
【摘要】台湾教育界及关心青少年问题的专家、学者们,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由来已久,但“性教育”被提出来,进而受到重视,直到决定在中小学实施,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事。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台湾社会的发展,工商业的高度发达,相继的是传播媒介、娱乐场所和商业广告、色情书报杂志等方面的声色报导泛滥,酿成了日渐严重的青少年问题。

台湾教育界、医学界的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陈丽浓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中小学性教育的实践探究r——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多措并举,率先试水性教育[J], 张伟伟;李静;苗婧雯
2.关于中小学性教育模式的研究——《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模式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J], 张玫玫
3.欧盟和我国台湾省摩托车催化转化器使用情况简介 [J], 王颂秦;董宏
4.对性教育课的新思考——基于区域中小学性教育教师培训 [J], 魏旋;
5.台湾地区中小学性教育开展情况及其启示 [J], 龙正凤;李金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教育制度

台湾教育制度

台湾教育制度
以下是台湾的教育制度概况,并稍微做些说明:
1、幼稚园小中大班3年-->国民小学6年-->国民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高级职业学校3年/综合高中3年/五年制专科学校5年-->普通大学4年/四年制技职院校4年/二年制专科学校2年/二年制技职院校2年-->研究所硕士班2年-->研究所博士班4年。

2、幼稚园在大陆就是称为幼儿园,而国民小学在台湾简称国小。

3、国民中学简称国中,也就是相当於内地的初中,从国中要再升学必须要考升学考试,名为基本学力测验,简称基测相当於大陆的中考。

4、高级中学与大陆一样简称高中,台湾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国中生毕业後会选择念高中学制,主要在培养基础学科的能力,对於国中学科底子较好或是家境不错的同学大部分还是会选择高中就读。

5、高级职业学校在台湾简称高职,也就是类似大陆的中专、职高.与大陆的技职体系不同点在於高职有另外的技职院校升学考试,名为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简称统测可根据此成绩进入四年制技职院校、二年制专科学校或甄选普通大学,且好的技职院校也可以相当於大陆的二本甚至211、9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及其启示作者:尉迟学军闫琳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01期
[摘要] 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地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每一个孩子个性化成长,台湾地区行政当局将中小学生补偿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实施了“教育优先区计划”“课后照顾服务”“补救教学”等以课后辅导为主题的补偿教育方案。

分析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补偿教育的发展背景与动因、内容与成效,本文提出应从以下三方面提高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发展水平。

第一,明确补偿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责任主体;第二,加强对补偿教育政策的全面布局和顶层设计;第三,增加弹性课程,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关键词] 补偿教育;教育平等;课后辅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19)01-0143-07
[DOI] 10.13980/ki.xdjykx.2019.01.024
补偿教育即提供修改的或附加的教育计划、教育服务,扩大那些因处于不利地位而丧失接受良好教育权利的人的教育机会[1]。

美国学者卡特认为,补偿教育没有统一不变的定义,也不仅仅是单一的教育措施或教育项目,“不能简单地解释或者描述补偿教育,它是由不同项目、实践与服务组成的综合体”,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保证教育细节的公平,促进教育结果更加平等[2]。

补偿教育的实践形式受地区环境和受益群体特征的影响而多样,其中,以校内课后辅导的形式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受教育机会与服务是实施中小学生补偿教育的主要路径。

中小学生补偿教育的实施有助于使弱势家庭和少数民族儿童获得更加平等的教育机会,缩小各阶层间的教育差距,弱化社会矛盾,为经济稳定、政治和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国大陆地区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儿童入学机会的平等,但在基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深层次的不平等问题日益凸显,通过课后辅导、额外补偿的形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成为保证教育质量公平、教育结果平等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实施20年来,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致力于保证垂直公平、缩小地区和个体学业差距、看护特殊儿童,采取课后校内辅导、补救的方式,弥补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追求教育结果的平等,在政策体系、补偿内容及具体设置等方面已成特色,对我国大陆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发展的背景与动因
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补偿教育的产生及发展深受世界民权运动、追求教育公平等国际活动的影响,也是基于台湾地区社会现状做出的适切性选择。

(一)补偿教育在美英地区的实践与传播
补偿教育是民权运动在教育上的反映,源于对教育平等权的追求。

教育平等理念由最初的“入学机会平等”发展到“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结果平等”,各国普遍意识到仅在入学机会上有形式的平等远远不够,还应对处境不利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额外帮助,使其得到更多的教育机会。

补偿教育在许多国家付诸实践,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平等理念的落实,其中,美国和英国是实施补偿教育较早的国家。

美国的补偿教育发端于1965年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之后,美国教育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作为其实施依据。

补偿教育以学业效果为导向,成为促进美国教育机会平等的重要措施之一,最初面向贫困群体,划拨更多的教育经费,弥补由于经济资源占有不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3]。

20世纪80年代,亨特的“文化剥夺”理论成为影响美国补偿教育的主流思想。

“文化剥夺”理论认为,对于弱势儿童而言,克服文化剥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补偿教育开始从经济补偿转向文化补偿,从强调教育公平走向教育满足,从财政责任转向教育责任。

尽管美国的补偿教育内容常有变动,但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补偿性政策的宗旨始终未变。

虽然未能使所有处境不利学生在正规教育中都获得成功,但必须承认,美国处境不利地位与优势地位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英国政府于1968年起实施“教育优先区”政策,为经济、文化落后地区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1968—1972年属短期实验性质,从1973年起进入长期实施阶段,并扩大了补助的对象。

“教育优先区”成为英国政府实施补偿教育、实现垂直公平理想的教育政策之一,虽然在其执行过程中,出现地方教育局对评估指标的认识不到位、资金使用去向不明等不良现象,但是它对英国现代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以补偿教育的形式追求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质量和结果公平的思想深深印在英国国民心中。

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教育在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共同资助下,不断完善和发展。

随着补偿教育实践及理论在欧美国家的完善,我国台湾地区教育界也行动起来,1993年台湾地区将“教育优先区”理念引入,借鉴英国的以“积极性差别待遇”对待学生的观念以及美国应对复杂文化环境的经验,开始了台湾地区补偿教育在政策与实践上的探索。

(二)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教育改革的推动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开启“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用课程大纲取代课程标准。

教科书一纲多本,每科教科书至少有3个内容有异的版本,每个版本又有配套的参考书,但这些资料完全由书商和市场控制,价格较高,经济条件差的家庭难以担负。

学校上课时数减少,教授内容浅显。

受升学主义和精英主义影响,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会将所有教科书和参考书买来让孩子学习,且纷纷送孩子去补习班、课后托管班,以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争取更多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

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来说更加困难,学生的学业差距受家庭经济能力的影响而拉大。

我国台湾地区不得不通过教育资源的补偿为弱势地区、弱势家庭的子女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保证学生的教育过程及结果相对平等。

教育平等的概念已由“就学机会平等与保障”演变至“实施补偿教育”,倡导以积极性差別待遇来补救学生学习环境,提升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教育质量。

以课后辅导为主要形式的补偿教育成为我国台湾地区行政当局为缩小学生个体差距、保证中小学阶段整体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