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与管理
二○一五·九社会经纬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杨方明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发展上,研究马克思
群众观有助于深化对唯物史观的创新,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在现实实践中,研究马克思群众观有助
于密切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助于促进中国共产党的
党风廉政建设,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
建。

本文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
的推动者以及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最终的成果享有者三
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研究马克
恩群众观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 现实意义
DOI:10.3969/j.issn.1674-537X.2015.09.057
一、研究马克思群众观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群众观是以马克思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无产阶级政党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权力观、地位观、利
益观的本质要求。

在中国,由于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表现为权力至上、等级观念和拜权主义等英雄史观思想渗透
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研究马克思群众观有助于我们科学
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并且通过无产阶级理论传播给广大的
人民群众,唤醒他们的阶级意识,引领他们积极投身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对于执政的共产党人来说,研究马克
思群众观能够使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定了执政目的是“为了
谁”的基本立场,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科
学有效的价值定位。

二、研究马克思群众观的理论意义
(一)研究马克思群众观有助于深化对唯物史观的创新
理论观点是为现实服务的,因此理论要保持旺盛的生命
力就必须伴随着时代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丰富和
完善,以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这是人类
认识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然不能脱俗,随着时代和
任务的变化,一些理论观点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就需
要根据时代和任务的变化具有更加丰富的新的内容,有新的
理论来代替。

马克思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
点,这也是唯物史观中最基本的观点,但由于在马克思主义
产生之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替代战
争与革命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新的主题,资本主义社会的生
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
我们要在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在实践的基础上
拓宽我们对当今新的阶级状况中的对人民群众构成的新的分
析,使马克思群众观中人民群众的内涵和外延得到相应的拓
宽,使唯物史观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创新性的发展。

(二)马克思群众观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提供理论
支撑
当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
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人民革命促进人民群众自身的解放的历史
任务转变成今天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今社
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国性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
治上完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来作为指导。

而从人
类社会发展进程看,共产党执政历程还比较短,党的理论仍
然处在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过程中,因此研究马克思群众观,
能够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开始就把人民群
众作为自己执政的根基,依靠人民的力量,为人民的利益而
奋斗。

这样人民群众就成为了执政的实质性主体,政党由人
民选择、受人民委托来行使执政权利的,所以执攻党必须真
正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三、继承发展马克思群众观的实践意义
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

今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
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不和谐的现象,虽有多方面的原因,
从本质上说都是根源于在我们党内和干部队伍内部在思想认
识上没有真正的理解马克思群众观,群众观点的淡薄,对群
众认识的不深入。

解决这些矛盾,重在转变观念,重新审视
马克思群众观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并以此指导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一)有助于加强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马克思群众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
的理论基础,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

执政党作为政
治生活的主体,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是与实现执政党功能和执政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党与
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无产阶级政觉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理性的本质要求。

就是因为有了马克思群众观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
人民群众才会真心实意的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社会主义
制度曾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国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形成了可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

直到今天,马
克思群众观仍然在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中发挥着积极
的理论指导作用,使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血肉关
系。

(二)有助于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促
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作
用。

在近年来国际社会上的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政权垮台
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贪污腐败,他们没有实现、维护和发
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们没有处理好人民群众和特权
阶层的利益关系问题。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了对腐败问
题的认识和目标,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研究学









·
九社会经纬
习马克思群众观,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信仰缺失问题,使他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坚持党与人民群众之间正确的关系定位,按照建立和维护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和谐的的党群关系的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三)有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虽然正确的理论对于每个国家都是普遍适用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只有理论适应了自身的国情,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造者。

马克思群众观表明,只有使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到极限、最大化,才能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建设,使社会得到发展进步。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繁荣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些都与人民群众的不断发现不断探索密不可分,从问题的创造性的提出和实施到政府的总结推广,这一步步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也都在尊重、实现、维护、保障和发展好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益问题上,提出了诸多重要思想,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高度关注民生,成为我们党现阶段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把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重大的政治原则,作为正确处理党群工作关系的工作基础,这是十分令人欣喜和振奋的,是我们党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马克思群众观的成熟的体现。

我们相信,随着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党的群众路线会得到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群众工作也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胡志刚.马克思恩格斯珍闻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6]洪波.马克思个人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王红艳
摘 要: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增长,高校固定资产的规模也在日益增多。

但同时高校健康发展的阻碍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高校想要健康发展,必须要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和对资产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的完善。

本文主要挖掘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资产 管理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4-537X.2015.09.058
国有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高校管理,高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高校要想快速发展,离不开资产的增加。

因此,当前高校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加强高校资产的管理,建立一个适应市场模式的高校资产管理体制,使高校资产管理向着规范化、法制化的步伐前进。

唯有维护高校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才能促进高校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大部分学校固定资产。

但一直以来,高校国有资产却存在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有的将高校资产管理这一职能划分在了财务管理这一部分,有的将高校资产管理这一职能划分在了国有资产监管这一部分。

这种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导致了各自职能不明确,导致高校资产管理成了谁也能管,但却谁也不用负责的状况。

因而,高校资产管理弱化最根本的问题可以说是高校对资产管理的职责不清,体制不顺这一原因所导致的。

(二)设备设施购置随意,造成浪费
当下许多高校将大部分的资产用于购买一些不实用,但却新颖、先进的设备设施,造成了购买的设备设施脱离的实际的需要,使用效率低下,资产过度浪费等现象。

如近几年各高校争购一些办公用品导致各办公室的办公用品过多,最后造成过剩,浪费。

甚至有的高校的办公用品过多堆积,失去其使用价值后,就将其当成垃圾扔掉。

有些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总量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可观的数量,但仍在不断购买,却忽略了图书的教学参考价值,使得许多图书的使用效率过低,甚至有许多还是新的。

(三)资产账实不符
高校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又一存在的问题是固定资产的存量不清晰,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

许多固定资产的记录不明确,要不是没有记录,要不就是明细不清。

在记录固定资产时,部分院校往往不按照部门的相关规定,而是按照传统的观念处理。

比如高校的固定资产不按照财务的有关规定核算和记录。

有总账,却无明细账,从而导致明细不清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