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新区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高新区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A卷
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妖娆.(ráo)忧戚.(qì)矫.揉造作(jiǎo)
B. 宽宥.(yòu)伶.俐(líng)画龙点睛.(jīng)
C. 惘.然(wǎng)作揖.(yī)顿开茅塞.(sè)
D. 灰烬.(jìn)栈.桥(zhàn)前仆.后继(pū)
【答案】A
【详解】考查字音。

A.忧戚.(qì)——qī;故选A。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若使后之学者默守前人的旧说,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

B. 一个人不应该防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C. 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绸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

D. 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答案】D
【详解】考查字形。

A.默守——墨守;
B.防碍——妨碍;
C.绸密——稠密;
故选D。

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农民的脱贫信心与日俱增。

....。

B. 在抗疫战士的大公无私面前,任何文字的阐述都显得言不及义
....
C. 雪停了,西岭雪山在夕阳装点下,一派红妆素裹。

....。

D. 那些荒诞不实的言论,在时间和现实面前终究会不攻自破
....
【答案】B
【详解】考查成语运用。

A.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

形容增长得很快。

正确;
B.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

与“文字的阐述”语境不合;
C.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正确;
D.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

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正确;
故选B。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以成都为主基地的川航公司,计划在2021年夏航季以10架飞机运力开启天府转场新篇章。

B. 传统戏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造成的。

C. 不仅青春是一个年龄阶段,更是一种砥砺向前、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D.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敢拼敢搏,终于取得了冠军。

【答案】A
【详解】考查病句修改。

B.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C.语序不当,改“不仅青春”为“青春不仅”;
D.成分残缺,在“敢拼敢搏”后加“的精神”;
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
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县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罕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而下
C. 云归而岩穴暝.暝:黄昏
D. 客.此客:客居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负者歌于.途
C. 居庙堂之.高四时之.景不同
D. 水落而.石出者朝而.往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A. 被贬的政客和发牢骚的人,多在这里聚会,看到自然景物的情况,恐怕不会有所不同吧?
B. 被贬的政客和发牢骚的人,多在这里开会,看到自然景物的情况,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C. 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开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不会有所不同吧?
D. 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选文景物特色不同。

甲文绘洞庭湖壮阔浩荡,乙文画琅琊山变幻多姿,丙文描西湖雪景洁净脱俗。

B. 选文语言特色各异。

甲文骈散错落呈音韵之美;乙文巧用虚词舒缓自如;丙文善用白描意趣高雅。

C. 选文言志有别。

甲文抒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乙文言先忧后乐的政治情怀;丙文寄隐隐的故国之思
D. 选文细节处理精当。

甲文开篇交代作记缘由十分必要;乙文于自问自答问隐含“太守谓谁”的悬念;丙文用“湖中人鸟声俱绝”言雪后西湖的空寂。

【答案】5. C 6. B 7. D 8. C
【5题详解】考查词语释义。

C.句意为: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故选C。

【6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介词,来/介词,因为;
B.相同,介词,在;
C.不同,倒装助词,无实意/助词;
D.不同,表顺承/表修饰;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骚人,诗人。

会,聚会。

览物之情,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

得无,恐怕。

异,不同。

故译为: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故选D。

【8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

C.根据甲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抒发了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

根据乙文原文中的“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可知,乙文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故选C。

【参考译文】
【甲】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
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

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丙】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三、默写(共6分)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名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若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李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

(《月夜忆舍弟》杜甫)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苏轼)
(2)请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或李商隐《无题》的首联和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写题目,再默写诗歌)
【答案】
①.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②. 戍鼓断人行
③. 千里共婵娟
④. 《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戍、婵娟、铎、声、茅、蜡炬。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低姿态进入
崔耕和
①你见过打太极拳吗?无论是陈氏还是杨氏,无论是“四十八式”还是“七十二式”,或弓或曲,轻灵沉稳,势断意连,讲究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天人合一。

②你一定欣赏过不少世界名曲,至少经常听流行歌曲。

你是否发现,很少有歌曲是以高音起奏的,几乎每一首歌曲的过门都是舒缓的低音,只有用低音切入,才会带来歌曲的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③你观摩过中国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吗?当宣纸铺好,构思了然于胸,几乎没有画家会先泼重墨。

他们大都先施底色,由浅入深,深浅结合。

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生动,是韵味,是内涵,是层次。

同时他们还不忘“留白”,“留白天地宽”、“留白留余韵”。

④以上这些似乎都说明一个道理: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才能打好基础,蓄足势头,把事做好。

⑤做人也同理。

勾践若抱住“越王”身份不放,只想当年风光,全无卧薪尝胆、当牛做马的低姿态,是不会灭夫差、平吴国、成霸业的。

(甲)______三国的刘备若无“三顾茅庐”的求贤之举和平时礼贤下士的谦恭姿态,是不会成鼎足大业的。

⑥人的一生要经历千门万坎,千曲百折,所面临的事情不见得件件称心如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姿态和心态,否则就有可能碰壁。

学会低姿态,该低时就低,绝非懦弱和畏缩。

(乙)________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掉光后,柔软的舌头还在。

学会低姿态,是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

⑦你没见哪个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会取得成功的,即使成功也肯定是一时的成功,也没见哪个高高在上、华而不实、从不俯下身子的人会干成实事的。

亚里士多德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的必备条件。

”看来低姿态当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

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悟事情的真谛。

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预期的高结果
(选自《智慧》,有删改)
10. 通读全文,梳理论证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

一、第①—④段,列举事实,引出论点:A________(举例论证)
二、第⑤-⑥段,由事及人,分析论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三、第⑦段,正反说理,得出结论: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11. 原文“战场上,当面临敌人枪弹袭来时,最明智的选择是低下身子甚至卧倒,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险。

”在选编过程中不小心被删除,如果进行还原,你觉得放在甲处还是乙处更合适?请简述理由。

12. 结合自己的学习或成长经历,谈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低姿态进入”。

【答案】
10. ①. 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

②. 唯有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方能实现预期的高结果。

③. 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
11. 放在乙处;此句列举“战士面对敌人袭击要低下身子躲避危险”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学会低姿态,是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这一分论点。

12. 在学习中,当我确定要实现远大的学习目标时,我会将目光聚焦在当下,低姿态进入。

从小事做起,打好基础,蓄足势头,保持低调踏实做事态度,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逐步实现远
大的目标。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第一空,根据选文第①段“你见过打太极拳吗”、②段“你一定欣赏过不少世界名曲,至少经常听流行歌曲”、③段“你观摩过中国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吗”和选文第④段“以上这些似乎都说明一个道理: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才能打好基础,蓄足势头,把事做好”可知,选文①—④段,列举打太极、欣赏乐曲、观摩山水画等事实,引出论点: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
第二空,根据选文第⑦段“你没见哪个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会取得成功的,即使成功也肯定是一时的成功,也没见哪个高高在上、华而不实、从不俯下身子的人会干成实事的”“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悟事情的真谛。

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预期的高结果”可知,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进而得出“唯有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方能实现预期的高结果”这一观点。

第三空,根据“亚里士多德说:
人生的必备条件。

’”可知,此处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论证高中标准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属于引用/道理论证。

【11题详解】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结合选文第⑤段“做人也同理。

勾践若抱住‘越王’身份不放,只想当年风光,全无卧薪尝胆、当牛做马的低姿态,是不会灭夫差、平吴国、成霸业的”可知,此处引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例,意在论证“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才能打好基础,蓄足势头,把事做好”这一分论点;
结合选文第⑥段“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掉光后,柔软的舌头还在。

学会低姿态,是修身、正
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可知,此处引用老子所说的话,意在论证“学会低姿态,是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这一分观点;
“战场上,当面临敌人枪弹袭来时,最明智的选择是低下身子甚至卧倒,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险”是在论述“学会低姿态,是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大智慧”,因此,该语段应放在乙处。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主旨把握。

根据④段“做事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才能打好基础,蓄足势头,把事做好”、⑦段“你没见哪个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会取得成功的,即使成功也肯定是一时的成功,也没见哪个高高在上、华而不实、从不俯下身子的人会干成实事的”等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论,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谦虚、谨慎、不懂就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才能打好基础,把事情做好。

切不可骄傲,目空一切。

五、作文(共60分)
13. 按要求作文
你欣赏的少年,是什么模样?他(她)当然跟年龄有关——月下捕盐的小闰土是活泼强健的少年,战胜孤独的杜小康是勇敢坚强的少年;他(她)也许跟年龄无关——仕途遇挫后举杯高歌,坚守理想的李白是潇洒乐观的少年,遭遇贬谪却励精图治、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是荣辱不惊的少年,茫茫雪原中豪情激荡的毛泽东是胸怀天下的少年……少年,你究竟有多少故事值得讲述,有多少诗章值得抒写,有多少感悟值得分享?
请以“的少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略。

B卷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淮中晚泊犊头①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释】①庆历四年,诗人被削职为民,逐出京都。

此为途经犊头镇时所作。

14. 诗歌描绘了不同时段(白天、夜晚)的两幅画面,请简述人与景物的动静关系的变化。

15. 诗歌既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也流露出“孤独无奈”的情感。

请从以上两面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方面,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4. 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景为静,人在“动中观静”。

夜里:船泊古祠下,人为静,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人在“静中观动”。

15. “超然物外”
[答案示例1]:无论是一二句的“动中观静”,还是三四句的“静中观动”,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置身事外的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

[答案示例2]:三四句中泊舟看潮,诗人稳坐观景,安闲自在,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表达了诗人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

“孤独和无奈”
[答案示例1]:诗人被贬离京,心中孤独,一个“孤”字可见一斑;晚上不宿镇店,借宿孤舟更添孤苦,坐看风雨潮生,自己的船在风雨中飘荡,怎能不“孤独和无奈”。

[答案示例2]:从诗歌的选景(春阴、幽花、孤舟、古祠、风雨、潮生等)及用词(阴、幽、孤)来看,都流露出孤独、苍凉与无奈之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

诗歌的前两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描写了春天的阴云笼罩着草色青青的原野,偶尔有一树野花冒出头来,在眼前豁然一亮。

这是白天行船江上,人是动的,景是静止的,人在“动中观静”;
诗歌的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所写为: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静观外面的风起潮涌,此时人是静的,风雨潮水却动荡不息,人在“静中观动”。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首二句在春天沉沉的暗绿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

无论是一二句的“动中观静”,还是三四句的“静中观动”,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表达作者超然物外的悠闲从容心境。

而这首诗是诗人被削职为民,逐出京都,途经犊头镇时所作。

此时的作者被贬离京,心中自然孤独烦闷,从诗中的“孤舟”“春阴”、“幽花”、“孤舟”、“古祠”、“风雨”、“潮生”等选景和“阴”、“幽”、“孤”用词可体现出来。

诗人途径犊头镇,风雨来袭却不宿店,在孤舟中坐看风雨潮生,船上风雨中飘摇不定,心也飘摇,孤独苍凉和无奈油然而生。

示例: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结合诗中描写的景物“看潮生”“一树明”“草青青”,可以体会到超然物外的从容心境。

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可体会到诗人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传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

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而妻子衣食,仪能自杀充,仲淹晏如也。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

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

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夷简不悦。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

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秦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

进枢密直学士。

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而好施子,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首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水沃.面沃:肥沃
B. 食不给.给:充足
C. 人不能堪.堪:承受
D. 帝常遣使赐药存.问存:看望,慰问
17.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而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仲淹晏如也。

(2)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18. 范仲淹是否践行了他在《岳阳楼记》中体现的精神追求与政治情怀呢?请结合本文内容作
答。

【答案】
16. A
17. (1)(他)曾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但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能(供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却泰然处之(或安然自若的样子)。

(2)况且提拔和贬谪(天子的)近臣,凡是超出标准的,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

18. 是。

(1)他吃苦耐劳,在条件艰苦、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学习,却不以为苦:(2)他安贫乐道,面对妻儿衣食仅能自给时,仍泰然处之;无论贫困还是显贵,始终保持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这些都践行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精神追求。

(3)他乐善好施,用自己的俸禄奉养四方游士,设置义庄赡养族人;(4)他为政崇尚忠厚,面对不合理的升迁现象敢于直言进谏;(5)他正直无私,用自己无功来推辞皇帝的升迁奖赏。

这些都体现了他“先人后己、先忧后乐”的政治情怀。

【16题详解】考查词语解释。

A.句意:用冷水洗脸。

沃,洗。

故选A。

【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
(1)尝,曾经。

奉,俸禄。

以,来。

食,供养。

而,表转折。

仅,只。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2)况,况且。

凡,凡是。

者,……的人。

宜,应该。

委,委托。

【18题详解】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首段中的“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可知,他吃苦耐劳,在条件艰苦、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学习,却不以为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