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关系史:第六讲 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冲突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鸠摩罗什
• 唐代始以华人为译经主力,但异域僧人也在继续译经。
– 异域僧人从事佛典汉译的中心人物是善无畏(637-735,北印 度)、金刚智(669-741,南印度)、不空(705-774,狮子国)。另 有于阗人实叉难陀、南印度人菩提流志。 – 玄奘西行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律论520夹,657部,自贞观十九 年(645)到高宗麟德元年(664)译出经、论75部,1, 335 卷。 “唐梵二方,言词明达,传译便巧”,融会直、意,译 文“精严凝重”。 – 义净(635-713), 671-695年西行求法, 武后久视元年(700) 至睿宗景云二年(711) 共译出佛经56部, 230卷。常于译文下 加注以分辨梵语音义。
第六讲
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 的冲突融合
2008-10-29
第六讲上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佛教在印度和西域 2、东来传经与西行求法 3、佛典汉译 二、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 1、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 2、佛教与儒教的关系 3、佛教与道教的关系 4、三教合流
• 关键词:
– 印度佛教 – 西域佛教 – 中国佛教 – 佛儒之争 – 佛道之争 – 三教合一
– 原始佛教:约为释迦牟尼之后100年间,“和合一味”时期。 – 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世纪间 – 大乘佛教:1世纪以后。
原始佛教
上座部
大众部
七次分裂 为十二派
四次分裂 为八派
• 阿育王的帝国 覆盖喜马拉雅 山、迈索尔、 阿姆河、兴都 库什山之间的 广大区域,阿 育王曾多次派 传教士去四方 传播佛教,佛 教极可能公元 前3世纪后半 叶就影响中亚 及西域
• 佛教的反击: – 针对以上批评各有反驳,总体思路是论 证佛教非但无损于儒学,还能补益儒学 的教化目的,两者针对不同领域而相辅 相成。还有人更进一步提出,儒学只探 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佛教直探性 灵幽奥之真实,更高于儒教。 – 佛教清楚地意识到儒学是中国传统学术 和文化的主流,因此在总体上对儒学一 直采取迎合、依附的态度。而与儒教相 互斗争的最终结果是相互吸收和融合。
• 3世纪末或4世纪初,围绕“老子化胡说”出现了有关佛 道争论的最初征兆。 – 老子化胡说起于2世纪后半叶的道教圈子,起初并非 被当作排佛策略,而是通过把佛陀与中国古代圣人相 联系而显示佛法的清净和慈悲为怀。提供了一个把道 教思想和实践同一知半解的佛教相混合的佐证,很可 能受到成长中的道教阶层以及最初的佛教教团领袖的 双重欢迎。 – 约公元300年,开始围绕老子化胡说出现争论,缘于 道教徒王浮因屡屡与僧人帛远辩论受挫,故伪造一部 《〈老子〉化胡经》,此著在随后几百年被不断扩充, 正是佛道相争的核心表现,而在此过程中道教围绕 “化胡”主题生发了一整套伪经体系。 – 4世纪初的化胡说表现出明显的民族主义和排外特质
图莫 澄高 洒窟 酒初 灭唐 幽 州 大窟 火北 等壁 事佛 图 澄 神 异 故 事 画 , 佛 3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莫高窟西魏285窟顶伏羲女娲图,人首蛇身,头束寰髻,着交领大袖襦,胸 前圆轮中分绘金乌、蟾蜍,象征日月,伏羲一手持矩,一手持墨斗,女娲两 手擎规,双袖飘举。他们之间绘摩尼宝珠,见中原传统与佛教的交汇。 摩尼珠为佛教法器,全称“摩尼如意珠”,“摩尼”为音译,意为光净不为 污垢所染。按《大般涅槃经》、《无量寿经》、《大智度论》、《杂宝藏经》 等佛经,摩尼珠是一种晶润光洁、坚不可摧、能满足人们一切愿望、具魔术 般力量的宝物。佛将此宝散落人间,以益众生。
– 慧琳《一切经音义》,元和初年。集诸家训释佛经音义 大成的佛教辞书,堪与《尔雅》、《说文》并列。
1、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 比附黄老方术
佛图澄
• 中国人的认知特点:东汉早期听说之 佛教神灵的基本特征与中国人想象中 的神仙同类;桓帝以前对佛教所知甚 少;中国社会炼丹、谶纬、符咒、阴 阳、五行、占星术等层出不穷。 • 佛教的生存需要:必须尽量与中国固 有的思想和当时的风俗协调,并要善 于利用流行的大众心理推行其教。 – 宣扬长生不老术 – 采取神异灵验的手段或看病占卜 的方法 • 安世高、支娄迦谶、佛图澄、 昙无谶在记载中以巫术见长。 • 体现西域佛教的特点
鹿野苑里的阿育王石柱,阿育王为纪念佛陀初转法轮而立,按玄奘 所记,有七十余尺。柱顶四头连体雄狮为其精华,现设鹿野苑考古 博物馆大厅。柱身残留原地,下段刻有阿育王铭文
• 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迦腻 色伽的贵霜帝国势力范围与 影响达于喀什噶尔、叶尔羌、 于阗一带,促使佛教在这一 带传播,有两条传播路线: 从贵霜中心巴克特利亚到喀 什噶尔和更东面,从西北印 度和克什米尔到和田与塔里 木盆地南部诸绿洲。 • 传入北部绿洲吐鲁番和库车 的时间没有明确记载,但一 般认为在公元初。汉文史料 表明公元300年,龟兹(库车) 有1000所佛教寺院和神庙, 4世纪龟兹已成为重要的佛教 教育中心。
– 汉明帝夜梦金人而派 人西行求法,四十二 章经,白马寺
2、东来传经与西行求法
洛阳白马寺的白马
• 东汉以迄魏晋,大量 南亚、中亚僧人来中 国弘法。
– 见诸记载者有康僧会、 维祗难、竺律炎、昙 柯迦罗、支谦、竺法 护、竺叔兰、佛驮跋 陀罗[觉贤] 、求那跋 摩[功德铠]、求那跋 多罗[功德贤]、波罗 末蒂[真谛],僧伽婆 罗[僧养、僧铠]、曼 陀罗[宏弱]、须菩提 [善吉]等。
2、佛教与儒教的关系
1)佛儒之争 • 儒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属世间法;佛教是站在远高于人的立 场说话,归结点在佛不在人,为出世间法。公元4世纪开始, 出现一条强烈反对僧权的轨迹:僧伽作为国家之内有组织的 团体,其活动及弘法目的遭到直接反对,个体僧人的生活方 式也遭反对。以340年庾冰和何充的辩论,402-404年桓玄 和王谧、慧远的再次争论为标志,有关僧人地位的论战开始, 并断续重复了几个世纪。
新 疆 吐 鲁 番 附 近 吐 峪 沟 出 土 西 晋 元 康 六 年 《 诸 佛 要 集 经 》
• 南北朝时期有帛尸梨蜜 多罗、僧伽跋澄、佛陀 罗刹、昙摩难提、僧伽 提婆、僧伽罗叉、竺法 念、竺法度、鸠摩罗什、 昙无谶、佛陀跋陀罗、 拘那罗陀等,以印度僧 人为多。还有个别中国 僧人,如道安、帛远、 法显。最著者为鸠摩罗 什(343-413),直译与意 译相结合的方法 。
铁门关,玄奘所经,粟特地区与吐火罗地 区的分界线。14世纪帖木儿改名沙赫里萨 布兹。“左右带山,山极峻峭……两傍石 壁,其色如铁。即设门扉,又以铁固,多 有铁岭,悬诸户善。”(《大唐西域记》)
3、佛典汉译
• 外国僧人起初是佛典汉译的主 要承担者, “手执胡本,口宣 秦言” 。
– 原出小乘经典《阿含经》的 《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的 汉译佛典,译文体现佛教初传 中原时的“格义”特点[禅玄互 证]。 – 东汉末年著名者有摄摩腾、竺 法兰、竺佛朔、竺大力、支娄 迦谶[支谶]、支曜、支亮、安 世高、安玄、康巨、康孟祥。 中亚僧人为主,西域语言为中 介。 – 魏晋时期最著者为竺法护, “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 悉矣,而辞质胜文也。”
那烂陀寺[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玄奘在此驻扎五年
– 佛经翻译与汉语新词汇
• (1)梵语音译词而变成中文熟语,如“涅槃”、“般若”、“菩 提”、“瑜伽”、“禅那”、“刹那”、“由旬”、“袈裟”、 “夜叉”等。 • (2) 汉字新造词,如“真如”、“光明”、“法界”、“众生”、 “因缘”、“果报”、“地狱”、“天堂”、“无量”、“方 便”、“圆通”、“不可思议”、“不二法门”、“五体投地”。 • (3) 中文本有的词汇,但佛经借用并使其词义发生变化,如“本 师”(《史记· 乐毅传》)、“祖师”(《汉书· 丁姬传》)、 “居士”(《礼记》、《韩非子》、《魏志· 管宁传》)、“侍者” (《国语》、《汉书》)、“眷属”(《史记· 樊哙传》)、“长 老”(《汉书》)、“布施”(《国语》)、“供养”(《嵇中 散集》)、“烦恼”(河上公注《老子》)、印可(皇侃疏《论 语》)。
敦煌出土玄奘画像
• 三国至唐中期,西行求法僧人 有名可考者二百多人。 – 朱士行:三国曹魏时人,第 一个按佛法度为比丘的汉族 人。魏甘露五年(260)去于阗, 求得《大品》经。 – 法显(约340—422):东晋隆安 三年(399)经陆路西行,义熙 八年(412)海路而还.译经律 论6部,《法显传》。 – 玄奘(560—664):唐太宗贞 观元年(629) 陆路西行,645 年经陆路回到长安。带回大 量印度佛教经典并将其部分 译为汉文,是法相宗[唯识宗] 创始人,《大唐西域记》。
3、佛教与道教的关系
1)佛道相争 • “道教”这个词表述一种集宗教与养生于一体的实 践或信仰,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宗教运动源于东汉, 基本目的是追求肉体不死、羽化登仙的境界。既可 作为一种宗教教义,又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期 的道教圈子由属于上层阶级的道教领袖和有教养的 信徒组成。 • 佛、道之争更为激烈,即由于同道教对立不会直接 危及佛教在中土的存在和发展,也因为佛教与道教 在思想内容上有许多直接对立的观点。 – 佛法以有形为空幻,道法以无我为真实;道教求 “长生不死”和“得道成仙”,与佛教以为人生 是一大苦海、以“觉悟”求解脱”的主张根本相 悖。
• 反对僧权的论点主要有四种:
– 政治和经济的论点:僧人的活动以各种方式危害政府的权威,危及 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 功利主义的论点:寺院生活不能给这个俗世带来任何具体的成效, 因此是无用和没有生产价值的。 – 文化优越感的论点:佛教是一种“胡”教,在整体上被认为与中国 文化的特质格格不入,适合于未开化的外国人的需要。 – 道德的论点:寺院生活意味着有损注重社会行为的圣训,因此是反 社会的和极不道德的。
慧远
•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初三百年,士大夫们反对寺院生活方式及 其蕴含的一切,导致这个阶段佛教在士人阶层中传播缓慢。 四世纪开始出现杰出的中国法师,佛教方才真正渗入士大夫 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佛教阶层领袖用一种与 中国传统观念相糅合的、可被普遍理解和接受的观点护教和 弘法,由此也加快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镌有希腊文题铭和“诸王之王”称 衔的迦腻色伽一世钱币
和田出土用佉卢文抄写在桦树皮上 的《法句经》抄本,大约3-5世纪
库车出土2世纪印度戏曲《舍利弗剧》残卷
• 目前新疆发现的佛教遗迹都 属2世纪以后,但不能因此 认定佛教这时才传入西域。
• 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初 传时间有西汉说和东 汉说两种,目前学术 界多认同东汉初年是 佛教正式传入中原之 始。
1、佛教在印度和西域
• 公元前6—5世纪, 古印度迦毗尼卫 国王子悉达 多· 乔达摩(约 公元前566—前 486)初创,以 印度古代婆罗门 教、耆那教为基 础。
鹿野苑,寺庙,佛陀初转法轮之地,佛教四大 胜地之一。距此地10公里的城市瓦拉纳西,唐 初佛教已衰落,现为印度教圣地。
•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前268—前232)和贵霜王朝的迦 腻色迦时期(约1世纪末至2世纪上半叶)是佛教在印度快速 发展的时期
• 4世纪出现佛道之争的原因: – 此时因政治形势导致的排外情绪和民族主义深刻 影响了这时开始的佛道之争; – 佛教在农村人口中的逐渐扩张势必削弱道教教团 的力量,利益之争激化道教领袖及其朝廷代言人 的排佛态度。 – 大约公元300年,佛教开始在士大夫及上层社会 中、在朝廷权臣和王室成员中产生影响,导致两 个集团之间冷酷的竞争,佛道间此后的冲突主要 发生在朝廷内部。
阿富汗坎大哈阿育王时期阿拉美语、波斯 语双语铭文,这类石刻诏书见于帝国各地
• 当天亲仁颜大王陛下登极十年, 因悔悟而施行正法。此后人们 的罪恶减少,他使争吵消失。 幸福已遍于世界。除此之外, 这[是]在食物方面,我们皇上 也戒杀生。看到这所有人停止 了[这样做]。所有那些捕获生 灵者,已被禁止[这样做]。这 样,他们[因热情驱使]受到限 制,那些人停止这样做因为受 到限制。而且,[已可看到]善 待其母、其父和老人已作为天 职加于他们。而且,施行法律 以反对任何人已不存在,他们 是虔诚的。这将饶益于所有人 并将使[他们]一切人受益
2)佛教对儒家传统的迎合 • 首先,佛教通过对自身教义的调整,以对 佛典的删改、比附、衍生、补益等多种方 式,来追寻与儒学伦理思想的契合。 • 其次,由于“孝”在封建宗法伦理中是一 个核心的观念,佛教也费了很大力气发展 佛学的孝亲观,为佛教的生存开辟道路。
– 佛教孝亲观的成熟,使佛教终于在与儒家的争 论中站稳了脚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