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总结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总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资料链接
(1)文学常识:略
(2)背景材料
庄子和他的好朋友惠子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

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忱。

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

他往往将主观的思想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

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庄子的所谓“真”。

他们俩常在梧桐树下谈论学问,或往田野上散步。

文中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秋水》。

2.文章中心概括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展现了二人不同的认知态度,同时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他“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3.写作特点
(1)采用对话的形式。

本文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将这场论辩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论辩,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却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感染。

4、问题探究
①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答: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②庄子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
答:庄子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足见庄子的机智。

③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答: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

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④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答: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⑤《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鱼是快乐的?
答: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不无启发。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乐”是理所当然的事。

5、课文分析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

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
游从容”的鱼也快乐。

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在濠水的桥上感到鱼的快乐的,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__(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

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辩,重分析。

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