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 期中阶段测试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阶段测试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
1.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夕阳西下时,你在校园内,面对北方,你看到你的影子在你的()
A. 前方
B. 后方
C. 左侧
D. 右侧
2.扫地机器人工作时会自动躲避障碍物,其避障的工作原理类似蝙蝠,则它对外发射的是()
A. 激光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三种都有可能
3.如图所示,取一可乐罐,在其底部开一个孔(直径为5cm),去掉盖子,
蒙上一张牛皮纸。

在桌子上沿一直线每隔5cm放置几支点燃的蜡烛。

用手
不断地敲击纸膜,会看到蜡烛火焰由近及远逐一被“吹斜”,此实验生动
的证明了,声音在向前传播的过程中,减小的是()
A. 响度
B. 声速
C. 音调
D. 频率
4.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5.国庆假期,在溱湖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
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A. 黑色
B. 红色
C. 绿色
D. 白色
6.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 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7.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10℃
B. 人发高烧时人体温可达40℃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D. 正常的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2000Hz
8.对甲、乙两物质同时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t2
B. 乙物质的沸点可能大于t2
C. 甲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没有吸热
D. 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液态
9.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
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 不成像
B. 仍成像,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 仍成像,像上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D. 仍成像,像还在原来位置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
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1.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
是()
A. 冰的质量减少了
B. 冰的质量没变化
C. 冰的质量增大了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2.晚上,小明挑着一盏不带光源的工艺品小灯笼在家里玩。

当把小灯笼移到
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正下方时(如图所示),会在小灯笼正下方的水平白
纸上出现一个影子,关于这个影子的形状,图中正确的是()
第2页,共23页
A. B. C. D.
13.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A′B′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
是因为()
A. 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亮
B. 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C. 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
D. 光照射像后,人的感觉不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0.0分)
14.手机已经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不仅能为我们提供通讯联络、存储信息、上网外,它还能
录音。

那么,手机录音的信号,和我们说话的声音一样,从“声现象”角度“录音信号和真人说话一样”,指的是______和______不变。

15.小红站在穿衣镜前2m处,这时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若小红向穿衣镜移动1m,则像的大
小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若小红举起自己的右手,则她的像举起的是______(左手/右手)。

16.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①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②剥
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③把冰棒放进玻璃杯。

不一会儿。

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
④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

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此
物态变化过程伴随______热量。

日常生活中还会看到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如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发黑是由于灯丝先______后______形成的;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料是通过______方法变成液体的。

17.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______混合而成,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
棱镜另一侧的白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A处是______色光。

18.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日全
食,如图是某校同学用一盆墨水观察到的日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是
光沿______传播,当我们位于右图中的______区域时,就能看到日全食
现象。

19.“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柳絮本来是白的,太阳光穿过一片红色的桃花时,白光中只
有红光被______,其它颜色的光被桃花______,出来的光再照到白色的柳絮上,柳絮呈现出淡淡的______色。

20.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
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______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
形成的,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雪糕冒“白气”符合实际的是______图。

(选
填“甲”或“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如图甲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6)在实验过程中,小芳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2.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化学性质。

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
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_____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_____时要______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23.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小明和小刚进过讨论;提出一个猜
想“声音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的试验:(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明轻敲桌面,小刚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他______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小刚______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

因此,他们的到了结论:______。

(3)放学后,小明和小刚走到车站附近时看到一根钢轨架在路边,小明提议利用钢轨在作一次课堂上的实验。

这次,由小刚在钢轨的一头用石块敲一下,小明把耳朵贴在钢轨的另一头。

结果他听到了两
第4页,共23页
次声响,“这是为什么呢”小明产生了疑问,但他马上恍然大悟“这是因为______和______都能传声”,第一次声音通过______传过来,第二次声音通过______传过来。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
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
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5.如图所示,O′是O在平而镜中成的像,请你画出平面镜及其放置的位
置并画出物体AB的像。

26.请在图中画出物体MN通过小孔成在半透明纸上所成像的光路图。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
27.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
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
纸制成的光屏。

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
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填“变大”、“变
第6页,共23页
小”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如右图所示,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10毫米的正方形的“孔”。

把这块挖有方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亮斑(选填“正方形状”或“圆形”“三角形”),这是______造成的;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最后你会发现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亮斑(选填“正方形状”或“圆形”“三角形”)。

28. 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

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实验中,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变化,某时刻,温度计如图1所示,示数为______℃。

(3)根据数据描点连线如图2所示,第6min 时,该物质状态为______(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熔化过程用时______min 。

29. 为了探究水的沸腾,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他们应选用______温度计(煤油/酒精)(煤油和酒精的沸点分别为140℃和78℃)。

(2)实验中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安装铁圈______(M /N ),当他们将温度计的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_。

(3)老师建议小组同学用热水来做沸腾实验,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你同时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4)图乙中E ,F 分别是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其中______图是水沸腾前的气泡的变化情况: 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5)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分钟时的数据;
(6)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7)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在此过程中是否需要继续吸热呢?你的验证方法是______
(8)实验完成后,好学的小明想到上课时老师说水浴加热可使物体均匀受热,于是将实验组装成如图丁所示,则______
A .A 、
B 中的水会同时沸腾
B .A 中的水会沸腾,B 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
C .A 、B 中的水均不会沸腾、
D .B 中的水会同时沸腾,A 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夕阳西下时,你在校园内,面对北方,则太阳在身体的左侧,故影子在身体的右侧。

故选:D。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
沿直线传播的;
2.【答案】B
【解析】
解: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它能准确的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
声定位的原理。

机器人能够自动躲避障碍物,其工作原理类似蝙蝠,也是采用超声波波来侦测、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

故选:B。

蝙蝠总是傍晚出来,追捕飞虫。

它飞行可不是靠眼睛观察,而是靠嘴上一个小喇叭形的器官发
出一种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从而判断飞虫的位置。

本题考查超声波的定义和应用,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3.【答案】A
【解析】
解:A、响度跟物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物体的振幅在空气传播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在振幅相同时,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

符合题意。

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变的,不合题意。

C、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物体的振动频率在空气传播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

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振动频率在空气传播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

不符合题意。

第8页,共23页
故选:A。

掌握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看影响因素是否在空气中发生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

属于基础性习题,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4.【答案】B
【解析】
解:A、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生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能改变频率,不能改变音调,符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易错点。

5.【答案】B
【解析】
解:照片上的花为红花,说明只有红色光能通过,因此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红色的。

故选:B。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

本题考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光的颜色决定的。

6.【答案】A
【解析】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都是振动了四个波形,故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

故C错误;
(2)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B错误;
(3)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两个物体的音色不相同,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

(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4)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7.【答案】B
【解析】
解:A、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最低在0℃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温度为37℃左右,变化不大,发高烧时可达40℃.故B符合实际;
C、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的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20000Hz.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8.【答案】B
【解析】
第10页,共23页
解: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错误,若是熔点的话,乙物质的沸点可能大于t2,故B正确;
C、甲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
解:在图乙中作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如图所示:
故选:D。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作图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

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10.【答案】C
【解析】
解: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
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故选:C。

解决此实验需要利用放大法进行分析,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放大法进行分析解答。

11.【答案】C
【解析】
解:-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后,热量会由水传递给冰块,水的内能减小,温
度下降,水的温度低于0℃,所以水会结冰,故冰的质量会增大;
故选C.
解决此题需掌握:物体之间有温度差时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水的凝固点为0℃.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热传递的条件和水的凝固点,会分析冰和水的变化情况.
12.【答案】C
【解析】
解:
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的光被灯笼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灯笼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吸顶灯的面积较大,所以在灯笼影子的边缘是光线较暗的半影区,中间是没有光线的全影区,所以C符合时间情况。

故选:C。

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本题主要通过影子考查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一知识点,要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
有关的现象。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答案】C
【解析】
第12页,共23页
解: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而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
故选C.
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
而成的虚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确定经过镜面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物体反射光线的多少进行分
析物体的明暗.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的掌握情况,会根据物体所反射的光线
多少判断物体的明暗程度.
14.【答案】音调音色
【解析】
解:录音信号和真人说话一样,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和音色是相同的,由于录音可以改变响度的
大小,故响度可能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
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
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5.【答案】4 不变左手
【解析】
解:依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红离镜子2m远,她像离镜子也是2m 远,像与小红相距2m+2m=4m;
当靠近离镜时,镜中的像视觉上变大了,但真实的大小没变;
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且关于镜面对称,所以若小红举起自己的右手,则她的像举
起的是左手。

故答案为:4;不变;左手。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且关于镜面对称,不论物与镜的距离多远,都相同;像与物到镜面
的距离相等,物靠近镜,像也靠近镜,物远离镜,像也远离镜。

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灵活运用。

注意视觉的像大小变化和真实的像大小变化的不同;注意“像与物的距离”和“像与镜的距离”问
法上的不同。

16.【答案】②③放出升华凝华压缩体积
【解析】
解:
(1)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了固态小冰晶,看起来像“白花花的粉”。

②剥去包装纸,冰棒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③把冰棒放进玻璃杯后,由于热传递,所以茶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对它放热液化形成了液态小水滴,看起来像“汗”。

④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冰棒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②③,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2)日光灯通电时,灯内温度升高,日光灯的钨丝吸热升华,一部分固态的钨变成了钨蒸气,日
光灯断电后会逐渐冷却,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灯管壁会放出热量凝华成固态的钨附着在日
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上,所以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
(3)气体打火机中的液体是在常温下通过对燃气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故答案为:②③;放出;升华;凝华;压缩体积。

(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2)液化的方法: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
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
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第14页,共23页
17.【答案】多种色光紫
【解析】
解: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该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

因图中三棱镜是倒置的,所以A处为紫色,B处为红色。

故答案为:多种色光;紫;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太阳光是复色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

当让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在后面的光屏上依次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色光,即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该知识点经常与凸透镜的焦距的大小判断相联系,所以我们在处理时应特别注意与该块知识的结合。

18.【答案】直线 1
【解析】
解: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所以,解释日食现象要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
(1)1区是太阳光完全照射不到的区域,因此在1区域会看到日全食;
(2)太阳的部分区域发出的光能照射到2区,因此在2区域内会看到日偏食;
(3)在3区域内看不到太阳的中间部分,但可以观察到太阳的边缘部分,因此在3区会看到日环食。

故答案为:直线;1。

①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
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②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