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会主义观1
我的社会主义观
我的社会主义观一公有化程度公式首先声明,我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我坚信社会主义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
在具体的道路上,我赞成欧洲共产主义,即通过议会选举和改革,逐步把资本主义社会改造成社会主义社会,把资产阶级政府改造成为大众服务的政府。
为了量化评价一个社会的社会主义化程度,我在此提出一个概念——社会公有化程度。
它不以传统上国家掌握生产资料为公有化的标志,而是以社会财富最终分配为研究的对象。
凡是用于全民的社会财富,我认为可以视这部分社会财富已经公有化了。
最终用于全民的社会财富主要包括政府的支出,强制性全民参与的保险,社会捐款等。
政府支出是最重要的部分。
支出来源于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债务收入,赤字收入,国有企业上交利润等。
但要分析某个具体的政府支出情况。
如果该政府廉洁程度高,支出极少贪污浪费等可以将支出全部列入。
如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贪污浪费等非用于全民的部分,应予以扣除。
对于支出基本用于维持政府自身运转,很少用于全民所需的政府,不适用这个概念。
特别谈一下中国的国企。
中国的国企已实行企业自主经营,即只依法纳税,不再上缴利润,与普通企业无异,我认为不应将中国国企的利润列入中国用于全民的社会财富。
公有化程度公式:社会公有化程度=最终用于全民的社会财富/全部社会财富乘以100%显然,公有化程度达到100%的时候,社会主义就实现了。
二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评价以我的概念为观察角度,任何提高社会公有化程度的改革措施都在促进社会主义的实现,不论是社会主义党派还是资本主义政党。
但公有化程度应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想适应,过高与过低的公有化程度均会阻碍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一百多年来各种经济理论的分歧,就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从我的概念可分为提高社会公有化程度和降低社会公有化程度两类。
我认为以下两点应得到确认:1资本主义的私人竞争能有效促进生产的发展。
而国有企业,不论改革前的中国,苏联,东欧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企,普遍存在经营不善,亏损的情况。
我眼中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篇
我眼中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篇【篇一】社会主义核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有一种精神,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有一种力量,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动力,给我们美好的前景。
这是信念理想,如同心中的灯塔,不屈脊梁。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有一个“大写的人”。
夏明翰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抱着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为真理以身殉志,为理想视死如归,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江姐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所展现出来的铮铮铁骨,再次证明信仰的力量多么伟大,人格的力量多么坚强。
历史证明,信念理想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生存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因素,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唯有民主法治,方能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
跨越千年,大道曾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当代的中国,民主是社会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法治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威,作为约束所有社会成员的根本规范。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引领我国的政党民主法制制度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光明。
再论爱国,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
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培育了无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
从屈原忧虑的眼神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正直和刚烈,他对祖国的无比忠诚。
从岳飞的戎马一生,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爱国精神和“无愧”之心。
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他那“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
从钱学森“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伟大精神中,我们能看到他义无顾地回到祖国,开创航天事业的卓越贡献。
从闵恩泽院士“国家需要”四字如明灯照耀着他的创新之路,他燃烧了自己,把才华和成就献给了祖国,照亮能源产业。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需要那么多血与泪的牺牲,要的是更多的平凡的付出和奉献,是尽职尽责、克勤克俭的努力和奋斗。
我的社会主义观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运动到社会主义制度,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实践,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始,经过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为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再到当代的江泽民等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各国的无产阶级其政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的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向前推进,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社会主义经过了数百年的探索过程,可以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在经验和教训中与时俱进的过程。
社会主义所获得的卓越成就,不仅仅赢得了世人的瞩目,更加引起了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与关注。
回顾这一百多年来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可以地看到一条清晰的线索:先行者为后来者留下了许多理论和物质的宝贵财富,而后来者有对先行者的理论进行创新与修正。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马克思主义做了新的创新与发展。
然而,整个发展过程是一个坚持与发展结合,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所以,学习和总结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观,要即坚持已有的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在此基础上又要发展未被认识的范畴,这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始终保持一个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先前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观,理论和实践上既有卓越、非凡之处,又因时代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失误之处。
我们在学习总结的时候,必须带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眼观去审视和分析,既不能乱加否定,又不能一律照搬,更不能以嘲笑和责备的态度去苛求前人。
社会主义在实践和认识中,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如何科学的认识社会主义和正确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巩固社会主义的领导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纵观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主义观,他们都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点,又因各自时代、国情不同,有着具特色的不同点,这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是一个开放的生气勃勃又与时俱进的体系。
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提法在近年来很流行,但我以前对它却很茫然,不明白这个中国特色指的是什么。
这学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我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了一些科学的认识。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前者的产生与发展和后者密不可分。
这就需要先知道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最初萌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展望,古代的大同社会就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
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出现,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带入了科学的范畴。
他们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是在亲身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批判的继承前辈们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这样形成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的,可以很好地解释、预测并指导现实社会主义,同时它也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他们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教条。
所以,在学习马恩社会主义学说时,核心的是学习其科学的历史分析方法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目标指向。
马恩社会主义采用了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与推测未来。
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一种教义,而是一系列的方法。
它提供的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他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那个时代社会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如果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也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马恩主义能一直保持活力的原因,也就在于使用的是唯物史观提供的方法论。
马恩社会主义是基于事实的,他们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历史事实,也拒绝对未来社会做出一锤定音的判定。
马恩社会主义是基于事实的。
恩格斯曾经作出过明确地概括:“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
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
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
”而且,他们不是提出一个绝对的观点。
他们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历史,拒绝对未来社会做出一锤定音的判定,而是在“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因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社会主义价值观个人层面
社会主义价值观个人层面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价值追求。
在个人层面上,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影响。
社会主义价值观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个人应当以社会的利益为先,将自己的利益融入到社会整体中。
这要求个人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公益事业等活动,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
社会主义强调人的团结友爱和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个人应当积极与他人合作,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社会主义价值观强调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追求的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要求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关注他人的利益,不损害他人的权益。
在个人层面上,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偏私、不欺压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
社会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关注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个人在物质利益追求的同时,也要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
个人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进步,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发展,促进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在个人层面上,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每个个人都能自觉遵守社会主义价值观,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秩序,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每个个人都可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我的社会主义观
我的社会主义观姓名:魏欢班级:动科112学号:113531239目录引言 (1)我的社会主义观民族的 (1)我的社会主义观殷实的经济 (2)我的社会主义观适合的政治......... 2-3 我的社会主义观强大的军事......... 3-4 文献 (4)我的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但是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阶级斗争的混乱时,全民族需要一个信仰去坚持去引领,走向和平,独立与自由。
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从此走入人们的心中,信仰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以史为鉴,我认为的社会主义观是以民族的,具有殷实的经济,出色的政治与强大的军事为主体的。
我的社会主义观——民族的,中国化的借鉴他人的优点并运用到自身实际上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同样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是一种必然。
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1] 经过党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的重要成果。
“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
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新些新东西,是用的了得。
”[2] 所以“中国特色的民族化的社会主义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新鲜的中国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典型。
”华夏民族历经千年的传承,蕴育出独有的文化,精神与内涵,则只有将社会主义民族化中国化才能得以发展,成为一种信仰。
我的社会主义观——殷实的经济经济不仅代表了国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也代表了国家的命脉,如国家经济没有了,国家也就衰亡了。
对于现代的观念,只要能使经济发展,不论何种方式以及何种性质。
这是错误的。
因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不是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我的社会主义观
我的社会主义观(西南石油大学5#216)羊通杨迪吴昱操朱新明吴兵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照搬经典理论具体设想, 去建设那种脱离国情、脱离人民、脱离时代的社会主义, 并顽固地坚持它, 压制任何的改革;然后又介绍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并说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只能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能套用传统的历史理论和经典社会主义。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化、本土化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一种社会形态,从这个概念的产生到现在已经一个多世纪了,为什么在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寥寥无几?苏联那么强大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最终会解体?到底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社会主义本应该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产生,但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的顽强抵抗,致使无产阶级的革命在西方遭到失败,所以,一些东方不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领导本国人民, 在资本主义世界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 首先发动革命取得胜利, 走上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和欧洲工业化国家不同, 这些东方国家是一些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 具有自己的历史文明和民族传统。
它们被资本主义的世界进程卷人了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现代世界体系, 但只是这个世界体系里被掠夺被压迫的外围和附庸, 其生产方式总体说来还是小农的和手工业的。
世界历史的这种情势决定, 它们既要赶上时代, 走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必由之路, 又不能重蹈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老路既要充分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又必须继承和创新自己的历史文明,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主义, 又面临着不同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课题。
显然, 不能套用传统的历史理论和经典社会主义, 只能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去开辟符合自己情况的新道路, 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社会主义本土化。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价值指导的理念和原则。
在我眼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这个价值观强调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同时强调民主、自由以及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法治是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人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它还强调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态度,以及个人的诚实守信和友爱互助的品质。
第四,科学民主和谐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追求知识和科学发展。
它也提倡民主的决策和参与机制,促进社会各方的和谐共荣和进步。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包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科学、民主和谐进步等多重价值观的体系。
这些价值观在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的社会主义观
我的社会主义观我们一直在讨论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即使我们现在无需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一开始可以留些悬念,同时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
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十八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是丑恶的,它处处都流淌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具有批判精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如此说道:“我们本可以生活在一个更加公平,更加正义,更加自由,更加和谐的社会。
而且如果我们不想随着这艘破船一起沉没,那么就现在就必须开始着手建一只新船。
”他们给那个可以用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取名叫做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之前,曾经有人有过类似的对美好社会的设想,不过那时不叫社会主义社会,而叫做理想国或者乌托邦。
但是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就一定能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呢?谁能保证这一点,理由是什么?马克思回答说,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无产阶级,只有依靠这些人去实现社会主义。
然而为什么无产阶级要拼死拼活地去给政府对着干,跟强大的国家机器作对呢?特别是当他们过得还不错,还能讨上媳妇吃上肉的时候,为什么你(假设你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还能说他们一定会去当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呢?当然,你可以认为,无产阶级虽然吃上肉了,但是生活依然很苦,比资产阶级差远了。
只要向他们宣传剥削,社会主义等等观念,他们就一定会产生对现存状况的强烈不满,从而投身革命的洪流之中。
但是事实一定如此吗?你在这里宣传,同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也在宣传,而且他们的宣传不会简单的就是一些你们要好好干活之类的令人反感的说教,资产阶级的媒体很聪明,他们宣传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浅薄的爱情主义,把无聊之极的工人引向美好而空洞的幻想。
他们的幻想可能会破灭,但是这个破灭本身不是你宣传的结果,而是他实践的结果——他确实追求不到金钱,爱情等等——即迷梦的幻灭。
我的社会主义观
我的社会主义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点一般人都知道,但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呢?作为一个大学生受过了高等教育,作为文科生,受过了大量的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教育,一般的学生一听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一大段的名词解释,但是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社会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道路,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国家基础之上的,而国家又是建立在民族基础之上的。
而由于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党带个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所以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的领路人和实体化代表。
近代我国我民族是在党的带领下走完成了独立共和,所以民族信赖她所以跟着她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是新兴的,经验少,所以走了很多弯路,有人开始动摇。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的思想冲击和拜金主义的盛行,大量的人开始动摇了社会主义观念,尤其是一些受到鼓动的知识分子,更是公然的1989年发动游行示威。
但是作为中国人,尤其是在百年衰败后生活的中国人,是不应该这么做的,大家要想一想我中华神族天朝上国被欺负了百年,是谁,是哪个团体,什么道路把我们从历史最悲惨的阴暗时代带到了独立自主不再看洋人脸色的国际地位的,中国人的劣根性就在于乱世时期待强者带领民族走出困境,和平时对英雄的建设,鼠目寸光,说尽风凉话,我们民族当时在危难之时既然选择了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要在建设复兴时期继续相信它,因为历史选择了它带领民族走出困境,它就有能力完成中华复兴!我们要做的是尽自己的全力,集民族之力,重塑天朝雄伟!马克思说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劣只是一家之言,是从经济的发展本质来看的,因为一般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经济中的根本矛盾(经济社会化)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当上层建筑和构建它的统治阶级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完全掌控经济基础的走向,尤其是资本主义这个完全不同于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者,它是一个团体,是一个民主的团体,它会在内部通过民主运作方式,找到合适的方式解决体制问题,尤其在拥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和牢固的上层建筑时,按其意志保持资本主义是不难的,像美日德英法等完善的资本主义国家,毕竟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已经发展了三四百年了。
我的社会主义观
一、工人运动关于民生、民主的诉求与马克思哲学的诞生胜利后的资本主义没有实现当初许诺的“自由、平等、民主”。
19世纪资本家通过血汗工厂让财富迅速增长,而普通人付出了劳动却无法供给生活、变得越来越贫困,经济危机像瘟疫不时降临,社会矛盾尖锐,穷人、女性没有选举权,期间工人运动不断爆发。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思考这些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现实矛盾,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是虚伪的民主,资产阶级的自由是附带条件的自由,他们博采众长,吸收了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剩余价值在利润、利息、地租中存在。
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矛盾是永恒的,矛盾和斗争是事物内在发展的源泉,物质是第一性的,自然界是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世界是可知的。
吸收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的观点: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因无序混乱导致经济危机,“严重的剥削”和“利己主义的私有制”把人变成魔鬼,是人祸与罪行的根源,劳动权是最重要的天赋人权,未来社会应重视经济生产、重视科学和艺术,公有制下的按需分配。
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社会的现实矛盾,他们有了新的发现和创新:过去的思想家们忽略的“经济”已经变成了现代社会的决定性力量,“经济事实”是阶级对立、党派斗争的现实基础,所以“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主义的视角从自然世界、精神世界延伸到人类社会,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视角从自然界延伸到人类社会,第一次提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认为社会历史的更变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政治结构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拓展剩余价值的含义,说明剩余价值来源泉是人的劳动;研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类型、阶级本质、经验,总结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问不仅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更有着鲜明的政治目的。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精选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精选【第一篇】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曾经有这样一则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某地幼儿园一女童的理想是“当贪官”。
虽说是童言无忌,但从深层次来看,它折射出当今社会的一种不良价值取向,那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庸俗化倾向。
这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和深入思考,因此,如何加强道德建设、培育良好风尚,如何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严峻课题。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社会转型期,经济越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越是深入,社会就越是需要建设与物质文明相协调的精神文明,就越需要凝聚人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何谓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一个人失去了自身价值观,就失去了精神依托;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失去了自身价值观,就失去了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可以凝聚人心,无论在什么时代和条件下,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激励人们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始终坚持“为国家图富强、为人们谋幸福”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由此形成了不懈奋斗、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但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也是具体的、丰富多样的,有大有小,因人而异。
但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如果失去了崇高色彩,离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恪尽职责、乐于奉献”等观念和意识,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12级软工一班 12436129 罗石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的认知之中,就是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适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我们逐渐富强的中国特色道路。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但是也随之而来许多的问题,比如自然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科技含量低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权利寻租,贪污腐败不断恶化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在正确了解并深入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以人为本,而后推进中国现代化,而不是一味追求GDP,舍本逐末。
中国的发展过程,就是对中国国情的筛选、改造和优化的过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解决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特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可以慢一点,但是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就是政策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的结果。
从生产力的角度认识“特色”。
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他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设计,必须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就在于摈弃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提出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目标。
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的总体发展目标,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生存为最高追求。
针对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与市场经济的接轨,提出“共同富裕”的最终发展目标。
正是中国的“特色”之一。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我的社会主义观
政治生活
在政治上,我们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生活: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厉行节约
总结:
总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要中国自己去走,我们每 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学 习社会主义思想,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为新中国创造美好的明天!
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车之鉴:
我 们 应 该 怎 样 建 设 的 社 会 主 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曲折失误,尤其是 在工作的指导方针上出现了严重错误。 在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错误后,我们终于认识到, 只有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才能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 小平提出的。
党的十八大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深刻领会和把 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创各项工作发展新局 面。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 “五位一体”,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要 全面把握“五大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扎实推进 文化建设,积极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增创科学发展新 优势。
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自1978年以来的30多年,中国改革经历了艰难的探索,确立了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改革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掩盖了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有些人认为经济的增长会解决所有问题,然而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化,一些深层次问题显现出来了,一些新的矛盾也产生了,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覆盖不均衡、自然环境恶化、文化建设落后、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障碍,成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严重制约因素。
本文就经济、社会、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和未来的道路进行论述。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速高达百分之九以上,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97983亿元人民币,约合6.04万亿美元,增速达到10.3%,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通货膨胀趋势明显,CPI连续数月环比增长突破百分之五;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劳动力的投入,是以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为代价,以中国广大劳动力、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为代价,是粗放式的增长;产业结构不合理,钢铁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而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有待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十一省市GDP占全国总量仍高达近六成;贫富差距严重,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并且仍在逐年攀升。
面对经济发展出现的困难,一些人有意将这些问题引导到国进民退上,鼓吹将国企私有化,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民企生存空间,才能壮大民企,解决目前经济问题。
但这似乎不是问题的根本:山西的煤矿倒是私有化很彻底,而结果是北京的高档住宅小区挂“晋、蒙”牌照的豪车比比皆是,财大气粗的晋商一掷千金;小煤窑事故不断;基层和地方的全面贪腐化、黑社会化。
也有人借高铁建设和运行的问题鼓吹铁路私有化,美其名曰健全机制、提升效率,但应该看到的是,铁路客运十几年不涨价,速度越来越快难道不是全民的福利吗?私有化后估计很多人连铁路都坐不起了。
我的社会主义观
我的社会主义观摘要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社会主义的两次飞跃,以及社会主义的变革探索,尤其是在两次课上看了一些关于苏联的历史,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和启迪,让我对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进行深刻思索。
普京说:如果谁不为苏联的解体而感到懊恼,谁就没有良心;如果谁还想回到过去的苏联时代,谁就没有头脑。
我觉得这句话不只对于俄罗斯人,而对于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本文通过分析苏联发展解体的过程,说明了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苏联解体启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历史命运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社会主义事业本身正是在这种从不间断的反思和革新中走向辉煌。
过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种种矛盾日趋尖锐,由此引发的苏东巨变意味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失败,人类历史更深入而全面地步入了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轨道,这一切都推动着人们从不同立场和角度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前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超级大国。
列宁采取的收缴征收农民全部粮食这一政策,严重的消减了百姓的积极性,忽略了轻工业的发展,经济增长水平出现倒退情形。
后来,迫于国内经济的萧条,列宁废除了先前的经济政策,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以政策无疑对农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善,农民得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国家再也不采用收缴征收农民的全部粮食,而是国家自己生产粮食,并优先用于发展重工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恢复经济和提高经济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这一政策并没有实施很久,而伟大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列宁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这时斯大林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一上台就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政策,把农民生产的粮食用于发展重工业。
这就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的资本国家由美国的金融中心纽约陆续的向四周蔓延,全球的经济出现大衰退。
我的社会主义观1
---------------------------------------------------------------最新资料推荐------------------------------------------------------我的社会主义观1我的社会主义观摘要:本文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改革造成的失误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主义信仰危机,并提出了以坚定对劳动社会主义的信仰来继续引导伟大的社会主义变革,建立起真正符合广大劳动者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社会主义劳动者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于有肉身,有生命,更在于有意识,有思想。
思想源自对生命活动的思考,思考使人形成对社会总体的意识,形成对矛盾的分析,形成解决矛盾的思想,形成对未来的理念与信仰。
这也就是主义。
至今,虽然财富的拜物教还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资本主义主导世界,但一种与之对立的主义社会主义也已成为一个思想体系。
由此开创了新的信仰对象劳动。
只要是劳动者,并且不指望或没有指望在明天早上出门时捡到装着巨款的皮包,或以暴力和欺骗成为大款或大官,由此彻底摆脱劳动,而是实在地将自己的生命与劳动统一起来的人,也都要、也都会信奉社会主义,因为它是我们的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危机蔓延文革结束后,苏联模式的1 / 16缺陷也日益明显,中国下一步该如何发展成为困扰当时人们的难题,中国是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不休。
此时,我们才发现已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已不能适应这种变革。
也是在那时,急于求成的主流经济学家便有了不顾主义不顾阶级的倾向,像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寻找可资借鉴的成分,寻求的结果便是我们今天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在意识形态上不争论不失为邓小平的智慧之举,在先富带动后富的口号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这样轰轰烈烈的进行了三十年。
从此,中国社会就一步一步向私有化推进。
社会主义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我的社会主义观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我的社会主义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古人对社会的美好向往,其实描述的是一种原始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有二百多年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认识和理解也不断地在加深。
什么是社会主义,由于人们的想法不同,经历和处境不同,肯定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从小就灌输着马列主义、歌颂着社会主义好、称赞我们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但真正的让我们说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社会、是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那个更幸福?也许我们用政治宣传那种可以给出肯定的回答,但真实的回答,却不一定给得出。
肯定的是我的社会主义观只是我一家之言。
下面我就从一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一、基本概念所谓社会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坚持全民平等、公平的秩序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执政党必须全心全意为民,为全民的政党。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总是平等、公平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对待每一个劳动者。
二、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是国家范围内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建立高度和谐的社会,并最大限度地为人民提供福祉,给人以更多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实现自我价值。
三、基本矛盾社会发展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当然这是目前的共识。
四、内部矛盾的化解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出现矛盾,当然都是一些人民内部矛盾。
既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就不能用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
应该用政治协商、发展经济、健全法制、提高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的方法妥善解决。
五、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当然是公有制社会,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
权力公有的口号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权利来自人民,具体措施是选出贤能的人管理社会,而这一切权力来自于“主人”,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所以说权力公有。
我的社会主义观
我的社会主义观我的社会主义观非原创社会主义观对我来说有点复杂,但是我知道现在的社会没有自己的能力是不行的,就算在学校成绩再好,家里多有钱,如果没有随机应变的头脑很难立足,很难赢得别人的肯定,我在网上看了很多的资料,有些东西很官方,我个人觉得这个社会太复杂,根据我听老师讲的和网上参考的资料社会主义是这样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所谓…社会主义?是指人们关于社会的观点、理论和主张,即社会思想体系。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和个人存在不同的社会主义。
如,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宗教的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等等,参考《共产党宣言》。
苏联及东欧的聚变,迫使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
中东的演变将进一步加快东亚、拉丁…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的进程。
历史的实践证明,直到目前所有社会主义都是空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同,生产方式存在差别,因此出现不同的社会机构。
正如人的成长过程一样,并指出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
任何人或政党阻挡资本主义发展的企图都是徒劳的、甚至是反对的。
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学习研究掌握资本主义运动发展的规律,减轻资本主义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我想说的是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我认为价值观决定个人的做事态度,做事态度决定个人做事能力,做事能力影响个人的人际交往,所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极为重要,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
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如对自由、幸福、自尊、诚实、服从、平等等,在心中有轻重主次之分。
这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
在同一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比如在同一环境,有的人对地位看得很重,有人看得较轻而注重工作成就,这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所致。
人的价值观决定于世界观,是从出生起,在家庭和社会中积累形成的。
事物的广泛联系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人与各种事物相互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社会主义观
社会主义从马克思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差不多150多年的发展。
这么长时间里,世界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自称自己是社会主义的国家。
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我觉得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就是在当今世界,不仅有世界共产主义流派的思想,还有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详细阐述,这些代表是中国领导人的著作、朝鲜领导人的著作、古巴和越南领导人的著作。
甚至还包括柬埔寨领导人的著作。
舍弃社会主义这个理论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出新的内容,我觉得归根到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的普遍幸福,这个幸福是建立在人民权利平等基础上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共产党一党执政、大政府的管理体制下,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私有制为辅的制度。
我们常常谈的社会主义制度,往往是经济方面的。
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初衷,是为了消灭剥削阶级,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平均富裕。
但是我觉得人民大众是这个社会的所有人,并不只是“无产阶级”。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着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为自己的幸福而奋斗的权利。
绝对的平均主义达不到,我们不能为了把吃苦耐劳、有一定资产人的钱无偿的送给好吃懒做的穷苦人。
所以我认为的平均主义,是人民大众权利的平等,社会没有特权阶级。
我觉得我们在阐述社会主义时,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不多,这是由当今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所定,因为中国人的物质水平还在发展中。
经济和政治是一个社会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制度既然是社会制度,就一定得详细的说明这个理论里的政治内容。
如果一个制度逐渐发展成只为或者把大多数社会利益转移到某些特权群体手中,必然是违背社会主义这个本质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成的是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而反对“革命成功后的”“优秀分子专政”。
政府的权利需要由人民来监督,这个人民是这个国家内的所有公民。
政府需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决定社会利益的分配。
一旦国家的资源控制在人民的手中,社会主义的普遍幸福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
所以,我觉得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扎根点还是所有人民的利益,我们需要摒弃意识形态的束缚,不要一时的意气用事,而忘了根本,毁了大局。
社会主义在革命时是暴利的,而在革命后,需要丢弃战争的思维,需要用和平建国的理念来发展这个国家。
发展中,需要改革,但改革不是突变,而是“改良”。
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在道德理性的角度来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