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必考内容、选考内容、写作三部分组成。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您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
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第一部分必考内容(7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颤.动/打颤.商贾./余勇可贾.暴露./泄露.天机
B.折.腾/折.耗停泊./水泊.梁山牵累./连篇累.牍
C.靓.妆/靓.丽蔓.延/顺蔓.摸瓜肥胖./心广体胖.
D.拓.片/开拓.伺.候/伺.机而动菲薄./日薄.西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
....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赵本山、
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
....的角色。

C.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后”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人作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
....。

D.作家陈月·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传。

看来,因“销
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喊
....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有效净化音像市场秩序,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和新闻出版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打击盗版贺岁影片和“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的活动。

B.春节期间,很多地方举办了以祭天礼、祭祖礼为内容的“过传统春节,行中华礼仪“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成为春节文化活动的新亮点。

C.2008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D.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进行京剧教学试点的通知几天来引起巨大争议,
在所有的质疑中,15个学唱曲目有13个为“样板戏”成为最大焦点。

4.仿照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4分)
现如今,个性早巳成为新新人类的代言词。

“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那忠贞爱国的热切与无望;▲▲▲▲;▲▲
▲▲。

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份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
5.请你根据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林秀贞的主要事迹介绍,写一段话,向杰出母亲林秀贞表达你的敬意。

要求言简意赅,事、理、情结合,不超过80个字。

(5分)
林秀贞,60岁,汉族,初中,中共党员,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村民。

林秀贞用母爱精心呵护儿女成长,力助儿女成为国家栋梁。

30多年来,使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社会困难群众,圆了求生、求学、养老、就业梦:使1名外地遗弃病婴重新找回了“母爱”;使14名贫困学子不再为无钱上学而发愁;赡养6位孤寡老人,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而悲伤;招收8名残疾农民在自办的企业上班,使他们不再为无处就业而备受煎熬。

1999年至2006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8分)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

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

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置仲甫掌书记。

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

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

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

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

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

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

未至,崇忧懑失据,谓宾佐曰:“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

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辨矣。

”崇如其言。

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

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

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六年,移知彭州。

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

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苯之。

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

禽百余人,尽斩之。

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

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太祖问群臣文武兼资者为谁,赵普以仲甫对。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

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

”辽主竟不能屈。

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

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

八年,加右谏议大夫。

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

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

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

咸千三年卒,年七十四。

《宋史·卷二六六》
6.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吏故稽其狱狱:案件
B.第远侦使者第:但,只管
C军资民储,皆赖以济济:救济
D.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知:主持、掌管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辛仲甫“能吏事”的一项是(3分)
①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②请易吏以雪冤愤
③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④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
⑤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⑥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A.①③⑥B.②③⑥C.②⑤⑥D.①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彭州土兵谋划在长春节宴会之日进行叛乱被仲甫识破,他出城巡视,命人将护城河中很深的草烧光、拔除,避免贼人隐藏埋伏,叛乱者见其阴谋败露前来自首。

B.太平兴国初年,辛仲甫担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

契丹皇帝请他评价党进是什么样的人,辛仲甫的回答收到了提升大宋国威的效果。

C.在成都时,辛仲甫关注民生,为政崇尚宽厚简便,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铜钱,废除官府对酒的专卖,蜀人因此得以安居乐业。

D.辛仲甫担任陈州知州任职期满后回到朝廷,正碰上蜀地贼寇作乱,朝廷准备让他抱病前去招抚,由此可见朝廷对他非常信任。

9.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

译文:▲▲▲
(2)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
译文:▲▲▲
(3)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
答:▲▲▲
(2)颈联锻宇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人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
(2)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3)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4) ▲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5)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6)见贤思齐焉,▲▲。

(《论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一块地的怀念
刘静峰
①一块地,永远不会闲着。

你种它,它就长庄稼;你不种它,它除了庄稼什么都长。

②那时这块地就是庄稼地。

一年四季,这块地都很忙。

春雨潇潇,滋润着田野。

麦子拔节,分蘖,开始变得稠密。

阳光下的麦田如碧绿的地毯。

微风吹送,丝绒般的奢华。

眼见得麦子抽穗,由绿而黄,然后金黄遍野,麦浪滚滚。

田野里都是沸腾的声响和味道。

麦子伫立成军阵,如威武雄壮的秦俑,马踏黄土,浩荡而来。

③庄稼的色彩就是大地的色彩。

麦子在轰隆的机器声里完成了生命。

这块地的庄稼也会接茬长,没有间断。

玉米的小苗躲在土窝里,只露两片叶芽,张开的手掌,如祈祷的仪式。

玉米此时应该是个女巫,念动的是大地的咒语,立的草睡的草能听见,爬的虫飞的虫也能听见。

这些田野里以及田野以外的事物都会听从这咒语的召唤。

④我在这片田野行走,遇到的是庄稼的事。

庄稼的事情让人有成就感。

比如看到麦子灌到麻袋里,玉米装进篓子里。

甚至瓜秧上开了一朵花,结了一个瓜纽,人的心都抹了蜜似的甜。

那是大地的成果,大地的孩子,也是庄稼人的孩子。

我能呼吸到来自庄稼身上的热烈蒸腾的气息,这种炙烤的热力让我迷醉。

⑤这样的美感,持续了几年。

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快乐。

四季变换的色彩,收获的场景,生长的荚丽,都在我的内心珍藏。

我触摸着庄稼,融入它们的生长,繁衍;也悸动于生命的腾跃,奔跑和飞翔。

这里每时每刻都是童年的境界,无邪,天真,纯洁。

⑥这块地每年的庄稼,如果用经济的眼光去看,价值不会太高。

虽然它装点了一块地,人怎么能容许一块地长在城市里呢?
⑦这块地被很多眼睛盯着。

它是这个城市内部唯一一块还长庄稼的土地。

价格也因为处在城市内部的地界而急剧飙升。

你争我夺,胜者为王。

终于,今年的春天,麦苗没有来得及返青。

这块地插上五彩的旗帜,迎来一批钢铁战士的光临。

然后,麦子惨遭蹂躏,土地的肌肤被划开,深入腹地。

土地不再柔软,不再温和,它有了钢铁的骨骼,冷硬的身躯。

许多可能存活的生命被挤压到无人知晓的去处。

⑧于是,今年的田野不是田野,今年的田野没有庄稼。

这里只有尚未建成的楼房,轰鸣的吊车,来往的运输车,飞扬的尘土。

还有翻起的土丘,土丘上覆盖的野草。

熟土被生土覆盖,乱石趁机浮上表面。

许多不知名字的野草,在土丘上长得蓬蓬勃勃。

整块土地失去了原来庄稼具有的纯净无瑕的植物气息,到处弥漫着失序和放荡的味道。

玉米秸秆成为这块地最后的记忆,此后这里只有丛立的高楼。

一切大地拥有的丰富韵味都逐渐消失,只有单调的尘世喧嚣盈耳。

没有建筑的地方,是野草的乐园。

庄稼依靠人力与野草争锋,庄稼没有败过。

没有了庄稼,野草开始肆意扩张。

高高低低的土丘上,野草安营扎寨,野蛮地殖民。

⑨这块地最终的归宿,就是一片巨资搭建的楼台。

它将永远失去曾经的丰富性和可以觉察的活力。

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本性就消泯了。

⑩我每天还是要走过这块地。

我经过这块地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庄稼。

想到庄稼,栽才感觉到土地的生机。

我的心里,都是对这块庄稼地的怀念,怀念一块长满各种各样庄稼的地消失。

尽管我的怀念无人知晓,或者不一定有什么价值。

(选自2007.11《散文》,有删改) 12.“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本性就消泯了。

”这句话有什么样的内涵?(4分)
答:▲▲▲
13,从文中看,作者由城市中的一块庄稼地感受到怎样的美?(4分)
答:▲▲▲
14.文章第二、三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联系全文,这样写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6 分)
答:▲▲▲
15.作者对城市发展占用耕地现象流露出否定的态度。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作简
要阐述。

(6分)
答:▲▲▲
第二部分选考内容(18分)
“选考内容”分别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请从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
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般到处讲学,贩卖“口水式文化”。

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
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里。

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

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④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

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

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于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

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已,身心交瘁。

⑤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

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

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⑥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⑦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

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

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

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

(选自2008.3.6《新华日报》)
16.下列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3分)
A.精神追求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

B,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忙碌着。

C.对事业缺乏激情,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人缺乏感情,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D.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

1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思想评论,围绕“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这一论题,联系生活实际,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B,本文第六段在前两段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全球化、世俗化的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从更高的层次来论述中心,增强了论证的深度。

C.文中引用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的话,进一步揭示了“精神亚健康”症状的实质,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禁不住物欲的诱惑,不能泰然面对挫折的人,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时代的特征,缺乏社会责任感。

8.本文第二段说:“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

(6分)
答:▲▲▲
19.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怎样才能支撑起自己的精神大厦?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深情的问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季羡林纪实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季老,我看您来了。

”6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95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丈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

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今天,季羡林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

温家宝说:“您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非常精神。

您现在是红衣少年。

”顿时,大家都笑了起来,房间里气氛显得轻松而热烈。

听说季羡林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思维敏捷,温家宝高兴地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李羡林感慨地说:“我的一生大起火落。


温家宝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温家宝说:“无论是实现科学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分子。

我们要坚持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爱护、信任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季羡林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

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温家宝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

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

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

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囚难、挫折、荣誉。


季羡林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好,经济发展,政通人和。

要注意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高人的素质。


温家宝说:“中国要受到世界的尊重,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学术民主。

中国历史上的先秦、魏晋南北朝,出了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重要的一条是思想解放。

我们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温家宝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品表示景仰,他说:“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

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温家宝起身告辞时说:“我对您的生日记得特别清楚。

您在书上写道: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官庄一个农民家庭。


临别时,温家宝紧紧握住李羡林的手,久久不愿离去。

16。

有关“和谐”这个话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季羡林先生考虑很久的话题,他认为我国在“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做得非常好,但在人内心和谐方面还需不断完善。

B.温家宝总理对《管子·兵法》上说的“和合故能谐”进行了精辟的阐释.表达他对人内心和谐的理解。


C.季羡林先生认为现在这个时代很好,政通人和。

但需要注意的是,应纠正只发展经济而忽视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不良倾向。

D.温家宝总理举“中国历史上的先秦、魏晋南北朝,出了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事例,是为了说明当时社会思想解放,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17.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温家宝总理对季羡林先生的生日记得特别清楚,充分说明季先生在温总理心中有很高的位置,体现出一位总理对一位学者的深厚感情。

B.季羡林先生精通多种语言,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在许多学科都有很深造诣,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C.温家宝总理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称赞了季羡林先生可贵品质,表达了对季老无比景仰的心情。

D.季羡林先生为迎接温家宝总理的到来,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这使病房内充满喜庆、轻松而热烈的气氛。

18.温家宝总理特意送给季羡林先生一盆君子兰,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19.纵观全文,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怎样的学者?请分点概括。

(6分)
答:▲▲▲
第三部分写作(70分)
六、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08年春晚之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已家喻户晓。

他的身世颇多曲折,8个月时就因病失去了光明。

但他一直在用心去感受阳光,触摸这个世界,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

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

他说:“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

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
请以“拥有阳光”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连云港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加试内容试题(选考历史)
注意:本试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试题。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

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筒子曰正且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1.请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6分)
2.这段文字蕴含了什么道理?(4分)
答:▲▲▲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3.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女神》的突出贡献是将“五四”的时代精神化人诗中,从而开了一代诗风。

《凤凰涅架》是其中最优秀的一首诗,诗歌借凤凰与群鸟共同采集香木自焚更生的传说,象征了旧中国的毁灭和新中国的诞生。

B.《家》中着力刻画了一系列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瑞珏,这几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但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

作品通过对她们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C.为了改良社会,改变国民劣根性,鲁迅作品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目的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在《呐喊》中塑造了阿Q、闰土、孔乙己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