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中学2008 届 高 三 年 级 月 考(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宝鸡中学2008 届高三年级月考(二)
语文试卷
第I卷(共42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度假披沙拣金跨跃振聋发聩
B.取缔缘木求鱼装潢甘败下风
C.循私忠贞不渝熨帖改弦更张
D.精简绵里藏针蹉商平心而论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现在的青年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往往过分强调自我独立性,不懂因人成事
....的道理,普遍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
B.读完诗,我们才大彻大悟
....,原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不过是个引子,主题之所在则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他是连队里少有的俊小伙,穿上这身合体的新式军装在队列里一站,真是有点鹤立
..
鸡群
..的味道。
D.登上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
回肠荡气
....的感觉。
3.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组委会11月12日下午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49岁的铁凝为中国作协主席。
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女性作家。
B.“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C.在这次志愿者活动中,有“爱心天使”美誉的护士黄卉和电视台记者杨洁两位女性,除了跟男性志愿者一起参加活动外,还到福利院的老婆婆们清洗衣物。
D.最近,湖北假日旅游协调办公室发布了2007年“五一”黄金周旅游信息预报。
文中声称,乡村旅游将成为2007年“五一”黄金周的热点。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的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很值得一提的就是“入得从容,出得自在”的政治文化。
所谓“入得从容”,就是很多人在政之前是扮演过其他一些很有社会意义的角色,比如商人、律师、记者、学者
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由于有,他们容易,也容易;由于有,相对来说他们容易,也容易。
①适应政治角色
②抵御外来的诱惑
③广泛的社会阅历和人脉
④心平气和地享受这段实现自我价值的政治生涯
⑤打开局面
⑥相当的物质积累和成功经验
A.⑥①⑤③②④B.③⑤①⑥④②C.③①⑤⑥②④D.⑥②④③①⑤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网络文化乱象治理该下猛药了
近几年来,文化乱象日益严重。
其中,网络文化中的垃圾是最为恶劣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也是最为严重的,给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相当的危害,特别是对成千上万青少年的毒害,如再不采取及时措施,必然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釜底抽薪的危机,着实不能掉以轻心了。
历史早经证明,文化混乱即会导致思想混乱,思想混乱定将引发行为混乱。
去年一年之中,不良网络文化乱象所带来的思想、行为乱象真是不可理喻、不可思议地惊人:青少年因为网瘾而辍学、退学、离家出走、暴力犯罪甚至自残自杀;有些孩子为了上网玩游戏而不惜欺骗、打骂以至伤害、杀害自己的亲生父母;还竟然有父母由于网瘾问题而亲手残杀甚至肢解自己的孩子!而且,现在已经不只是孩子们受影响了,不少成人也因为网瘾、网恋、网婚、网上同居、网络赌博等造成种种家庭悲剧、甚至犯罪;还有行政领导干部、公务员在上班时沉迷网络游戏或网上聊天而被处罚或开除公职的。
另一种普遍的网络文化乱象,就是不少网民可以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胡言乱语、肆意污蔑、恶性侮辱、破口漫骂。
由于缺乏实质性的监管约束,他们不用负任何责任。
更糟糕的是,有些已经形成群体性的乱象,相互鼓噪。
加上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隐蔽性及无处不在的广
泛性,如果这样的恶性群体在网上膨胀发展的话,将来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难以估计,切切不可低估。
有人打着发展网络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扭曲网络的健康发展方向,一步步地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充填自己的荷包。
电脑、网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
但是,现在的网络被严重地娱乐化、游戏化、低俗化,网络从高科技的工具退化为使人们玩物丧志并进而危害社会的玩具。
不良的网络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泛滥成灾,大量网民上网主要是受这些迷乱网络文化的影响。
这种网络文化现象是不正常的失衡表现,它所带来的负面社会问题早已令人痛苦地证实了这一点。
这些不正常文化现象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又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于重视经济、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标准。
在这样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社会文化——拜金文化,或可称之为金钱文化。
在这样文化的熏陶下,就会产生相应的思想观念——以钱为本,把“一切向前看”蜕变为“一切向钱看”。
这样以钱为本的指导思想,必然会把不少人引向歧途。
社会文化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引导人民向上,向前,是帮助人民提升素质而推动社会进步的。
娱乐是文化的部分职责,但决不能是文化主流或发展方向。
要指出的是,娱乐文化的主要目的也应该是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
不良娱乐文化的恶性泛滥会成为社会精神毒品,会给个人、家庭、国家带来危害,甚至毁灭。
(摘自《回顾与展望——全社会都来关注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删改)5.下列不属于“网络文化乱象”的一项是()A.网络文化中的垃圾文化。
B.网民在网上不负责任地毫无顾忌地污蔑、恶性侮辱等。
C.充填自己“荷包”的不良网络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络游戏。
D.网络文化中的娱乐文化。
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网络文化中的垃圾文化不仅给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造成毒害,而且也危害到了成年人。
B.严重的娱乐化、游戏化、低俗化,使网络已经完全退化为人们玩物丧志并进而危害社会的玩具。
C.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使网络文化出现了不正常现象。
D.健康的网络娱乐文化能够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网络文化混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思想混乱定将引发行为混乱,给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危害。
B.恶性群体在网上膨胀发展,将来导致的负面社会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C.重视经济,忽视思想,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导致网络文化乱象。
D.在拜金文化的熏染下,会产生以钱为本的思想观念,也必然把不少人引入歧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司马穰笡者,田完之苗裔也。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景公患之。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駆,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燕晋之师。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焦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三军之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
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
”使者大惧。
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
”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
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醦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
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
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
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
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
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君擢之闾伍之中闾伍:指平民
B.不佞大夫亲戚送之不佞:不才,自谦之词
C.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限制
D.百姓之命皆悬于君悬:牵系,悬系
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司马穰笡“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一组是()
①将兵扦燕晋之师②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③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④最比其羸弱者
⑤誓盟而后入邑⑥景公与诸大关郊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A.司马穰笡虽然仅是田氏的庶子,但他文武全才,所以晏婴向齐王推荐了他。
他认为自己人微权轻,所以提出让德高望重的庄贾做监军。
B.司马穰笡说“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袍鼓之急则忘其身”,这表明他具备了一个杰出将领舍家为国、舍生忘死的高尚品质。
C.司马穰笡与监军庄贾约定会合,有意致使庄贾因迟到被斩杀。
这种立威的方法使司马穰笡的军队具有严明的纪律和无往不胜的战斗力,这也是最终使晋、燕两国军队
先后撤离的原因之一。
D.司马穰笡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所以“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封内故境”。
第Ⅱ卷(共120分)
四、古诗文阅读
11.翻译下面一卷文言文中的句子。
(10分)
(1)穰笡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
(3分)
译文:
(2)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袍鼓之急则忘其身。
(4分)
译文:
(3)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宿洞霄宫①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
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
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作简明解说。
(3分)
(2)此诗颔联是写景佳句,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4分)(3)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3分)
13.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所部分(两组中只选一组)(5分)
(1)①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然秦以区区之地,,,百有余年矣。
”
②秦观在《》词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
(2)①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予于仆道,,
何可胜道也哉?”
②杜甫在《》诗中写道:“,。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五、文学作品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散文,回答后面题目。
渐行渐远的村庄
黄辉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根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
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
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温暖的胸膛吗?
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
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
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
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
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
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
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
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撅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史蒂文斯说:“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
”这让我想象在一个有月亮的村庄的夜晚,月辉是那么皎洁,我们在晚忽后信步到村边的树林旁散步,我们的孩子睡在家里,出来时,她告诉我们要把月亮带给她,然后,等我们回家,一轮月亮就折叠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里了。
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
她可以看到乡村最纯洁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颗童稚的心。
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
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
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
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言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颜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
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
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
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
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14.结合原文,理解“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一句的含义。
(4分)
15.画线句子“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中的“这样的村庄”指怎样的村庄呢?(4分)
16.文章中作者一再提到“月亮”这一意象,有何作用?(6分)
17.阅读全文,体会“渐行渐远的村庄”的含义。
(6分)
六、语言运用
18.高三生活单调而紧张,高三生活中的我们,有太多的奢求,太多的渴望。
请以“高三的渴望”为主题,仿照下面例句划线部分的形式和修辞,再写两组句子。
(6分)紧张之后,单调之中,多渴望,多渴望余光中、戴望舒、三毛和舒婷那或清丽或婉约的诗行带我去梦中;;。
19.阅读下在的新闻稿,按要求答题。
(4分)
校园烈焰突起消防演练鸣警报
“呜、呜、呜……”3月10日下午3时半,一阵急促的警报在××区实验中学校园内拉响。
顿时,高二(9)班的教室里浓烟滚滚,“火势”伴着浓烟直往走廊上涌。
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衣服捂着鼻子从安全通道紧急撤离到操场。
全副武装的消防官员冲进“着火”的教室,搜救三名被困在烟雾中的学生。
发现目标后,他们迅速抱起“受伤”“昏迷”的三名学生到安全地带。
等在一旁的医护人员立即用担架抬起受伤的学生到操场上施行“抢救”,输氧、包扎伤口……一边消防官兵用水枪对准“着火点”猛烈喷水。
随后,“大火”被扑灭,校园又恢复平静。
原来,这是该区消防大队与实验中学联手开展得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它给身临其境的3000多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
参加演练的董斌同学认为,今天的活动让他懂得了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以及如何自救,希望学校以后能多开设这样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课。
采访的记者觉得上面这则新闻稿的标题不能全面反映新闻所显示的信息,想补上能体现消防演练过程和结果,且与原题对仗的另一句标题。
请你替记者补全另一句的标题,并把写在横线上。
答:校园烈焰突起消防演练鸣警报
20.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5分)(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
”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
答: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
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精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
答: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有三态,人生也有三态。
水的状态是温度决定的,人的生活状态也使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
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度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他的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它能奔流进入大海,但他离不开大地;假如一个人都对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炽热,那委他就会成水蒸气,成为云朵,它将飞起来,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
你对这则文字有何感悟?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 A、“跨跃”中的“跃”应写作“越”;B“甘败下风”中的“败”应写作“拜”;C“循私”中的“循”应写作“徇”,“改弦更张”中的“章”应写作“张”,D、“蹉商”中的“蹉”应写成“磋”。
2.C A“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一般指借别人的光来成就事情。
B“大彻大悟”:指彻底醒悟,强调的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对认知对象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词义深浅把握失度。
应该用“恍然大悟”或“茅塞顿开”。
C“鹤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出众。
D“回肠荡气”:使肝肠回旋,意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委婉动听,感人至深。
3.D A搭配不当,后一个分句缺主语,应加“铁凝”;B结构混乱,前一个句子未说完,中途更换主语另起炉灶;C有歧义,可以理解为黄卉是“爱心天使”,也可以理解为黄卉、杨洁都是“爱心天使”;D没有语病。
4.C
5.D 从文本来看,“网络文化乱象”应该是网络文化中对人们有危害的现象;D扩大概念范围,“网络文化的娱乐文化”不一定是不良娱乐文化,可从原文最后一段“娱乐文化的主要目的也应该是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
不良娱乐文化的恶性泛滥会成为社会精神毒品”中找到依据。
6.B “已经完全”说法过于绝对。
7.C “条件”说法扩大化,“重视经济”前缺少“过于”,“忽视思想”文中没有依据。
8.C C项中的“约束”是“法令、规定”,“申明约束”是“反复说明各项规定”的意思。
9.B ①句说的是景公任命司马穰笡为将军让他率领军队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⑥句说的是景公和大夫们郊迎司马穰笡的事。
②③④⑤都符合题干的要求。
10.B A说田穰笡“提出让德高望重的庄贾做监军”与原文不符。
C“有意致使庄贾因迟到被斩”不合原文意思,这是说明司马穰笡严于执法的治军方略。
D“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与不符原文,本是未战已屈人之兵,追击时尽复“所亡封内故境”。
11.(1)穰笡就放倒了计时的日表,倒掉漏壶中的水,进入(军营),巡视军队,整顿士兵。
(2)将领从接受任命之日就要忘记家庭,从亲临军营申明号令时就要不顾亲戚,从拿起鼓槌指挥作战就要不顾个人安危。
(3)人走了,还没来得及返回,庄贾已被斩首示众于三军。
12.(1)五言律诗。
特点: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颔联、劲联对仗;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
(2)①色彩绚丽。
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
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
②生机活泼。
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
③强烈对比。
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
④动静相生。
“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
⑤俯仰相衬。
“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
(任写两点即可)
(3)结尾一联,用意点出题目的“宿”字。
诗人虽未就寝,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
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
13.(1)①致万乘之势,徐八州而朝同列
②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①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传而莫能名者
②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14.作者以“孤独的鸟”比喻远离村庄的“我”(人),以鸟“找不到归程穴巢”比喻居住在高楼间的“我”(人们)找不到自己心中的“村庄”,表达自对村庄的迷失之感。
15.充满心灵的诗意;在鸣叫、欢宴,归巢,还没有迷失和孤独;充满静谧和安详,有着水晶般的月亮。
16.(1)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表达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3)表达作者对纯洁、美好的村庄的生活的向往。
17.“渐行渐远的村庄”不仅写出作者离开村庄,渐远村庄,表达作者对村庄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而且更写出对“村庄”这一灵魂和根的精神远离,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美好,具
有精神依托的村庄生活的渴望和呼唤。
18.多渴望,多渴望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骑着车踏一次青,放飞我一冬的思绪,看看是否枝头春意闹。
多渴望,多渴望让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春天嫩绿恬静的微笑轻抚我久远的企盼。
多渴望,多渴望背一肩行囊,注一腔豪情,勾勒青春的风景,浪迹天涯。
多渴望,多渴望在沉重的压抑之后驻足旷野高歌一曲,唱它个百川倒流,地动山摇。
19.示例:师生(或学子)火海逃生安全自救长知识(或“强意识”或“增技能”等)20.(1)①是有,的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
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1)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
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