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文学常识及作家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考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文学常识及作家作品
例1: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体裁知识的主观性题型。
【答题技巧】做这种题,第一步先回忆文学体裁的内涵和外延,根据既定的信息,缩小答题范围,确定横线上要答的内容。
【技巧运用】看到中国戏剧,第一步要回忆中国戏剧的知识,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而题干里已经出现了“宋元南戏、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等信息,因此就确定“元杂剧”就是横线上要填的答案。
练习1:我国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起源于,如《牛郎织女》、《嫦娥奔月》。
发展到唐代进入成熟阶段,被称为,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
例2: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途述了主人翁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作品内容及作者填作品名称的主观性题型。
有时可以根据风格或主旨来填写作品的名字。
【答题技巧】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是根据已知推未知。
做这种类型题,需要根据作品内容、主旨或主旨和作家这些前提信息,从而提出国别、时代、人物等有效信息,从而进行有效的推断。
【技巧运用】主人翁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明显来看,就是《变形记》,再用作者进行核实,准确无误后即可填在横线处。
练习2: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创作的小说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
例3:中唐诗人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白云回望
合,"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名句填作家的主观性题型。
【答题技巧】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是根据已知推未知。
第一步先看已知条件,即名句,如果不能直接推出作者,再推名句所在的文章或诗歌的名称,通过名称推作者。
【技巧运用】如果不能根据“草色遥看近却无”想到韩愈,就推出选自《早春》,然后再根据《早春》推出韩愈。
练习3:南宋词人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例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
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我国现当代诗坛群星璀璨,优秀诗歌众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舒婷的《致橡树》等。
]
D.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等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判断作者信息及作品信息的客观性试题。
【答题技巧】这种题型最常见的设误类型是张冠李戴。
时代和作者,作品和作者,风格和作者,体例和作品。
这些信息组合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是对应关系。
【技巧运用】经过仔细比照,我们会发现B 项中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有问题,因为“谢灵运”是东晋文学家。
而唐代的应为“孟浩然”因此,答案选B。
练习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名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
作品有《呐喊》、《彷徨》等。
B.《沁园春?长沙》是作者在深秋时节重游长沙时写下的。
毛泽东在词中一扫前人“悲秋”的情调,把秋天写得生机盎然。
词中,作者回忆起自己以往的峥嵘岁月,青年人特有的豪情又重新涌上词人心头。
C.《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第一部完整详细的纪传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在谪居黄州期间,游览了赤鼻矶,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例5: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题型分析】这是名句填空的主观性试题。
【答题技巧】这种题,一般都提供有语境,可以根据提示的上句或下句,填出相应的句子。
【技巧运用】根据《兰亭集序》篇目提示,和前句“仰观宇宙之大”和后句“所以游目骋怀”
很容易就推出应填写的句子是“俯察品类之盛”。
练习5: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例6: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慷慨以任气”的时代风格,开创了被后世誉为“”的优良传统。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考查作者创作风格的题。
考查的作者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群体性的。
【答题技巧】这类题一般前面有提示信息,即作者。
可以根据单个作者或作者群的创作风格来进行推断。
【技巧运用】“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开创了被后世誉为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
练习6: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以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例7:下面摘自中学生习作的句子有文学常识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3分)
最近读了茅盾的长篇小说《林家铺子》,我印象最深的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明争暗斗。
错误:改正: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创新性的题型,以改错的形式出现。
【答题技巧】考查的内容是时代、代表作、作者等信息是否相对应。
【技巧运用】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明争暗斗不是选择长篇小说《林家铺子》而是选自长篇小说《子夜》。
练习7:在众多外国作家中,我特别喜欢英国作家萨缪尔?贝克特,她创作的《墙上的斑点》是其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错误:改正:
例8:姜夔在《扬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荞麦的两句是:,?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作品内容、风格或主旨及作者填名句的主观性题型。
【答题技巧】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是根据已知推未知。
做这种类型题,需要根据作品内容、主旨或主旨和作家这些前提信息来进行推断。
【技巧运用】姜夔在《扬州慢》限定了作者和篇目,“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荞麦的两句是”又限定了范围,经过推断,应填的句子就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练习8:孟浩然面对清新的田园风光,在《过故人庄》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内心的欢畅之情。
例9:元杂剧最有名的作家是__________.代表作是《》。
他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考查作者合称的试题。
【答题技巧】这类题型有时没有提示语,没有提示语的从姓入手,梳理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有提示的按提示语去做。
【技巧运用】这道题已经限定,元曲四大家,那么也就限定了作家的年代。
元代著名的作家也就是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最有名的应该是关汉卿,那么就能推出代表作就是《窦娥冤》。
练习9:“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例10: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考查作品合称的试题。
它还可以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
【答题技巧】作品合称,一般情况下具有某个方面的共同属性,所以才构成合称,如同作者,同区域,同主题等。
在做题时,应该根据属性的提示,去推测具体的作品名字。
【技巧运用】临川指在江西,是地名。
玉茗堂,是指地方。
而两个地方之间的联系都是作家汤显祖生活过的地方。
而四梦,也提示这四部作品与梦有关。
即《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练习10: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例11:宋词按风格一般分为派和派,其各个代表人物是和。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流派及代表人物的题型。
这种题型容易出现在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填写的题目中。
【答题技巧】在中国文学史上,某个时期的某个地域往往形成一种文学流派,产生一批重要的作家、作品。
我们可采取分地域、按流派、从特征入手识记的复习方法。
【技巧运用】宋词的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以“李清照”为代表。
练习11:派,是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
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心理描写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例12:下列课文篇名、人物及作者对应都正确的一组是()
A.《荷花淀》——水生嫂——孙犁
《群英会蒋干中计》——诸葛亮——罗贯中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察、作品名、作品内容和作者的题型。
【答题技巧】这类题型,要注意文章题目及主人公的对应,注意作者和文章篇目的相对应。
【技巧运用】通过仔细观察题干,我们发现A项《群英会蒋干中计》,将干是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与诸葛亮无关。
练习12:下列课文篇名、人物及作者对应都正确的一组是()
A.《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契诃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施耐庵
例13:下边是几组作者或作品,从文学知识的角度看,该组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把它选出来。
(A)《水浒》(B)《西游记》(C)《红楼梦》(D)《聊斋志异》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考察作家国别或作品类别的题型。
【答题技巧】作品的考察,一般可以按题材分,如小说、散文、杂文等,按年代或朝代分、按流派分均可。
作者的分类,可以按年代、国别、创作风格等。
做题时应抓住内在的主线,恰当地分类。
【技巧运用】该答案是D。
该组中《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其余是长篇小说。
2组姚鼐是清代作家,其余是宋代作家。
练习13:下边是几组作者或作品,从文学知识的角度看,该组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把它选出来。
(A)莫泊桑(B)巴尔扎克(C)都德(D)海涅
例子14:下列作品按写作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选出正确的一项()
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②《伐檀》③《涉江》④《柳毅传》⑤《林黛玉进贾府》⑥《窦娥冤》⑦《孔雀东南飞》
A.②①③⑥④⑦⑤B.②①③⑦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⑦⑥⑤D.②③①⑦④⑤⑥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考察作品年代的题型。
【答题技巧】先把每个作品的年代确定下来,然后在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在做题过程中可以运用两个或几个作品年代的顺序,利用排除法做题。
【技巧运用】本题的答案是B。
4个选项都将②排在第一位,无区分意义。
孔子是春秋时人,屈原是战国时人,应该先①后③,排除CD两项。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收入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而《窦娥冤》是元杂剧,显然应该先⑦后⑥。
答案就是B《柳毅传》唐代传奇。
练习14:下列鲁迅小说按写作年代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药》《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
B.《狂人日记》《药》《祝福》《阿Q正传》
C.《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
D.《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
例15:甲、乙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近体诗中的。
(限两字)
甲乙
约客赵师秀雨睛王驾
黄梅时节家家雨,雨前初见花间菱,
青草池塘处处蛙。
雨后全无叶底花。
有约不来过夜半,蜂蝶纷纷过墙去,
闲敲棋子落灯花。
却疑春色在邻家。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辨别诗歌类型的题型。
【答题技巧】诗歌的类型按不同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做这种题型前,要先看题干提示,再做题。
【技巧运用】“近体诗”“两个字”,然后看诗句,均为七个字四句。
拿就可以肯定是七言绝句,但是限制两个字,就是绝句。
练习15: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它们都属于诗。
甲乙
过华清宫(唐)杜牧题华清宫(宋)杜常
长安回望绣成堆,行尽江南数十程,
山顶千门次第开。
晓风残月入华清。
一骑红尘妃子笑,朝元阁上西风急,
无人知是荔枝来。
都向长杨作雨声。
文学常识答题技巧规律总结
一、文学、体载常识答题方法总结。
近几年的高考是非题常用于文学与体载及文化常识部分,一方面考查掌握有关知识,另一方面考查运用文学文化常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面介绍这种试题的解题方法。
1、字眼捕捉法
是非题的审题非常重要,往往因一个词没看清,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这不是知识水平不够,而是在审题上经验不足,因为命题者常在字眼上作出“陷阱”。
同学们如能针锋相对,捕捉着这睦字眼,答案必定正确。
2、排除法
是非题中,往往用混淆概念的办法干扰考生的审题,有些考生因平时对一些概念模糊不清,往往就在这时“上当”。
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能够准确判断的项,迅速排除干扰项。
如作品排序,利用两项就可以进行有效地排除干扰项。
3、已知推未知。
主观题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题干里隐含的有效信息,如年代、作者、风格、主旨等,准确推断出答案。
4、寻找常见的错误类型。
文学常识题的常见设误类型有张冠李戴、改变性质、偷换概念等,审题中,可以有意关注这些设误类型,从而正确地运用排除法做题。
5、要善于提纲挈领。
作品合称、作家合称等题,要抓住他们的标准,这就是线索,它可以是时间、地点、风格、主题等,抓住了线索就能够提纲挈领了。
临声应试技巧主要有四点:
1、认真阅读题面,看清题目要求。
2、找准题支错项,进行迁移比较。
3、相信第一印象,大胆进行取舍。
4、仔细进行核对,做到万无一失。
二、误答原因分析。
识记文学常识题的误答原因有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不从读原著入手掌握文学常识。
有的考生仅凭背几条复习资料来学习文学常识,其结果,文学常识基础薄弱,造成考场失误。
2、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文学常识。
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果不能从宏观上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就容易在干扰项面前前举棋不定,以致把答案弄错。
3、复习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齐抓。
高考只要齐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复习时只要抓住这些重要知识,做起题来就能游刃有余,面面俱到的结果,只能是面面俱不到。
4、临场心态不良,阅读题面不细。
试题中的任何文字都是十分有用的,如果阅读题面不细,在考场上就容易陷入窘地,造成失分。
三、文学常识的备考策略。
文学常识的识记,最重要的是抓住重点强化记忆。
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个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记忆。
一般地说,在中国文学中,小说、戏剧重于诗歌和散文,外国作家作品重于中国作家作品,欧美文学重于亚洲文学。
值得强调的是,对作品听识记,不能只停留在作家名与作品名的水平上,还要对有关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题材、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等有着一定的了解。
要把阅读中外名著同掌握文学常识结合起来,脱离了阅读,往往事倍功半。
文体知识的识记主要应明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在不同的时期的名称及文体特点,在理解记忆上下功夫。
文学常识部分侧重于识记,掌握一定的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要准确把握这部分知识,其主要复习手段是背诵。
背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背诵要围绕名家名篇有重点地进行,切忌贪多求新。
背诵要注意纵向(历史进程)、横向(同一时期)两条线索,要将特定作家作品放在它的特定“坐标”中去记忆,切忌杂乱无章孤立地记。
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1:
【参考答案】神话传说唐传奇(或传奇)
练习2:
【参考答案】《边城》
练习3:
【参考答案】姜夔
练习4:
【参考答案】C“纪传体”应为“编年体”
练习5:
【参考答案】凌万顷之茫然
练习6:
【参考答案】魔幻现实主义
练习7:
【参考答案】萨缪尔?贝克特弗吉尼亚?伍尔夫(答伍尔夫也对,伍也可写成吴,夫也可写成芙。
)
练习8:
【参考答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练习9:
【参考答案】答案B。
D项杜甫、杜牧、杜荀鹤并非“一门三父子”,C项班彪、班固、班超并非“都是大文豪”,A项曹操、曹丕、曹植与峨眉无关。
赞颂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练习10:
【参考答案】《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
练习11:
【参考答案】荷花淀
练习12:
【参考答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主人公是林冲,与鲁提辖无关。
练习13:
【参考答案】D,该组中海涅是德国诗人,其余是法国作家。
练习14:
【参考答案】《狂人日记》1918年《药1919年《阿Q正传》1921年《祝福》1924年
练习15:
【参考答案】咏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