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41241高中历史第11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及货币与赋税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
(贯通部分)
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二、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
三、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1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及货币与
赋税制度
[课程标准]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2 了解中国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

3.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链接·选择性必修1·P
44-47
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1.背景
(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2)东周时期,周王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

2.导火线: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也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3.表现
4抉择
(1)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律的编纂。

(2)汉承秦制,制成《九章律》。

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1)因素
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

(2)评价: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主要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律令体系完备
(1)唐朝法律
①发展:唐高宗修订颁布《永徽律》。

后命人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特点:礼法结合。

(2)唐朝教化
①提倡礼治:颁行《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②基层教化: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在社会层面,强化基层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

2.教化
(1)推动因素
①程朱理学逐步建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②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2)基本历程:北宋吕大钧兄弟创造乡约;明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乡约宣讲内容为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用《大清律例》。

(3)结果: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
力,并与法律合流。

知识点二古代中国的货币与赋税制度

【链接·选择性必修1·P
86-87
(一)古代中国货币的演进
【链接·选择性必修1·P

92-93
(二)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
2隋唐时期
(1)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2)唐朝
①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②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3.宋朝: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

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4.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

在税粮外
又有“科差”。

5.明清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

(2)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②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3)清朝
①内容: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

②意义: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1.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儒家却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

(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45)你认为谁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为什么?
提示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

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实际利益,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2.1983—1984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了汉简《二年律令》。

共有竹简526枚,简文含27种律和1种令。

(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46)汉简的出土有什么意义?
提示《二年律令》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秦律和汉律的认识。

3.秦以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45)“律”和“令”有何区别?
提示“律”是定罪量刑的刑法典,“令”是行政制度与规则。

4.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中记载:“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45)据此概括这一时期“乡约”的主要内容。

提示扬善惩恶、道德教化。

5.结合教材插图“秦朝统一货币示意图”(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86)思考: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货币的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原因:战国时期,币制十分复杂,阻碍了各国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捍卫王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意义: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巩固了集权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6.阅读“思考点”(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86),你能列举出哪些这样(以“贝”为偏旁)的字?
提示资、财、贩、货、贪、购、贷、费、赊、赔、赎、赠等。

7.阅读“历史纵横”(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87):根据史料有关铜钱上的文字变迁,你能获取古代货币演进历程中的哪一特点?
提示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8.结合教材“《清圣祖实录》卷249‘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谕旨”插图(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93)。

思考:这一措施有什么影响?
提示使广大农民负担相对稳定;逃亡人口减少,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以后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奠定了基础。

1.学术观点——古代中国的治国策略
美国学者列文森认为:“中国皇朝体制有着一个‘自相矛盾’的运行规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则。


想一想列文森认为古代中国的治国策略是什么?
提示外儒内法。

2.图解历史——朱熹《家礼》
想一想朱熹《家礼》在古代中国有何作用?
提示规范了家庭的行为规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3.重要观点——传统法律文化的得与失
陆栋良在《传统中华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中指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的道德教化守法精神、推崇德治和追求和谐等精神,依旧对当今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法律文化因其自身的局限性与现代法治精神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


想一想如何对待传统法律文化?
提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精髓进行转化创新。

4重要概念——法律儒家化
法律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想一想法律儒家化中儒家伦理具有怎样的地位?
提示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

5.图解历史——法律与教化
想一想法律与教化之间的关系怎样?
提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

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

6.重要观点——横征暴敛的两税法
白居易在《重赋》中评价两税法:“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攫取)我以求宠,敛索(征敛勒索)无冬春。


想一想在这里,白居易是怎样评价两税法的?
提示两税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官吏贪污导致百姓负担加重。

考向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角度1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命题探究]
史料一孔子对晋国铸刑鼎予以猛烈抨击:“乎,失其度矣!……贵贱不愆,所谓度也①。

……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

②”
——《孔子家语》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体现了度的含义。

②弃度的危害。

思考(1)孔子所谓“度”的含义是什么?他猛烈抨击铸刑鼎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度”指的是贵贱尊卑的等级秩序。

他认为民重法则削弱贵族的尊严,不利于统治。

史料二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
不可失也。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①,不可废也。

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名家②使人俭而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指重视农业生产和勤俭节约。

②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

思考(2)从司马谈对儒、法的两家的评论中任选一家予以评论。

提示示例一:认为儒家主张内容驳杂,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和富国强兵的需要,但利于维护社会统治秩序,除此以外,儒家民本思想、道德教化也应予肯定。

示例二:认为法家严刑峻法,缺乏温情,但对于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有重大作用。

同时,重法治、奖耕战、中央集权,对于摧毁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加速秦国统一进程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其弊端在于专任刑罚、忽视教化。

[史论史识]
角度2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历代王朝的法律与礼教
[命题探究]
史料一此所谓律令,还是唐朝之旧①。

金熙宗时,始合女真旧制及隋、唐、辽、宋之法,定《皇统制》,《金史》谓其实就是《唐律》。

元初即用金律,明太祖定《大明律》,又是一准《唐律》。

《清律》又以《明律》为蓝本②。

——吕思勉《中国通史·刑法》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综述了唐律的历史地位。

②例证了唐律的历史地位。

思考(1)依据史料一理解唐律颁布的历史意义。

提示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史料二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

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①……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②,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法律从属于皇权。

②古代法制思想。

思考(2)据史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提示皇权高于法律,儒家思想为法律基础,礼法并用。

[史论史识]
角度3从“家国情怀”角度评价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命题探究]
史料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值得我们借鉴的精华主要有:第一,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这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的部分①。

第二,关注集体②、
国家和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强调“集体”观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集
体本位”精神。

第三,重视生命③,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创制了许多刑罚,但自汉代汉文帝以来,创制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法律制度,诸如:录囚、秋冬行刑、朝审、复奏、秋审制度……
——摘编自黄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
现代化的影响及意义》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道德建设。

②集体主义的爱国精神。

③生命的价值。

思考(1)依据史料一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价值。

提示传统法律文化有着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其精华给我们民族增添了光彩;为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史料二基于宗法家庭观念长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礼作为民间的风俗习惯在寻常百姓中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①。

“法治”维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②,“礼治”则维护这个政体的社会基础。

——陆栋良《传统中华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维护了社会稳定。

②维护了君主专制。

思考(2)依据史料二评价传统中华法律文化。

提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但它能最大限度地将人类伦理道德上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在维持人类社会生活和谐方面,有着不可磨灭和不可估量的意义。

[史论史识]
考向古代中国的货币与赋税制度角度1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中国历史上货币的演进
[命题探究]
史料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中国货币演变趋势。

提示 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

[史论史识]
角度2 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和特点
[命题探究]
史料一 正是儒家文化注重德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宣扬和倡导一种绝对无偿的进贡以体现对国家的忠心①,使得古代中国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剥削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②。

——摘编自《中西方税收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古代税收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②体现了随意性和暴力性。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税收的特点。

提示 治税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缺乏法制观念,随意性较强;横征暴敛,人民的赋税负担沉重。

史料二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①。

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征收),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②。

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③,故谓之一条鞭。

——《明史·食货志》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扩大征收面。

②使赋税相对均平。

③计亩征银。

思考(2)根据史料二,指出一条鞭法的内容及意义。

提示内容: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它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

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以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史论史识]
历史解释——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
(1)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
松弛。

(2)纳税物品由实物和人力为主逐渐变为货币,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
断地发展。

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重
礼轻法”。

这一特征源于()
A.法家思想
B.儒、道思想
C.儒家思想
D.儒、法思想的结合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有“礼”、有“法”,且二者都很重要,这是源于儒家和法家思想;而“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是儒家和法家思想相结合的表现,D正确。

2.(题型:因果类)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
的天理。

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
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
言行。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答案A
解析根据“为人处世的天理”“扬善惩恶”“规范族人言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开始把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与理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故A项正确。

3.(题型:目的类)明王朝颁布的《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

这一规定目的在于()
A.维护君主统治
B.保证社会稳定
C.协调君臣关系
D.突出法律权威
答案A
解析“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这些都可以威胁到皇帝的统治,故这一规定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君主统治,A项正确。

4.(题型:表明类)春秋到战国中期,韩赵魏均铸有自己独特的货币。

战国后期,增添了形态统一的小方足布和圆钱。

这表明当时()
A.实现大一统
B.货币完成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强化
答案C
解析战国后期,商业发展比较繁荣,为促进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态统一的货币应运而生,故选C项。

5.(题型:影响类)清前期,银两和制钱(官方铸行的钱币)都是法定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但白银条块作为货币,可以自行铸造,大小、形状、名称、纯度不一,银钱比价混乱。

这种状况()
A.便利了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
B.加剧了中国白银外流的局面
C.阻碍了中西经济贸易的发展
D.反映了中国市场秩序的混乱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白银条块作为货币,可以自行铸造,大小、形状、名称、纯度
不一,银钱比价混乱”说明了中国市场秩序的混乱,故D项。

课时作业
1.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

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

这一变化表明了()
A.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
B.伦理政治的勃兴
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
D.对“天命”的质疑
答案B
2.“《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材料反映了该学派()
A.主张严刑峻法
B.认为道德与法律界限分明
C.主张礼法并用
D.认为法律须以刑罚为基础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可以看出该学派主张礼法并用,故选C项。

3.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

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

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

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

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表明汉代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所以A项正确。

4.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得到强化,故答案选择D项。

5.“官吏多自清谨。

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贞观政要》卷一)上述材料主要描述了()
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A
6.《唐律疏议》规定:来自同一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依该国法律处理;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则依据唐律处理。

这表明《唐律疏议》()
A.坚持传统夷夏观念
B.维护了国家司法主权
C.阻碍中西文化交流
D.奠定了封建国家立法原则
答案B
解析题干提出了两种解决司法纠纷的方法,一种是“依其俗”,一种是按照“属地”原则,就是适用唐朝法律,如此既维护了主权原则又体现了公平原则,故选B项。

7.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

这反映出()
A.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
B.明代已经出现货币经济
C.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
D.传统货币制度已经崩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可知此时白银广泛使用,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故选C项。

8.近代以来,在中亚地区广泛出土过“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货币,在西安等地的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查士丁尼二世的“索里德”金币。

这些发现表明当时()
A.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密切
B.中国同东罗马帝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
C.中亚或西亚货币可以在中国流通
D.中国货币可以在中亚或西亚流通
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内容,只能说明中国同中亚和欧洲等地贸易关系密切,B、C、D 三项从材料中均不能直接得出,故选A项。

9.661年,唐高宗设市舶使于广州,其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表明,市舶使的设置()
A.促进内外贸易平衡
B.规范了唐朝海外贸易
C.体现经济重心南移
D.使广州成为外贸中心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市舶使的职责是收关税、采购舶来品和监督管理市舶贸易,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唐朝海外贸易,故选B项。

10.柳宗元《捕蛇者说》有言:“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这段话说明()
A.唐代农业发展停滞
B.唐代租庸调制存在弊端
C.唐代中后期赋役沉重
D.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答案C
11.下列为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

该表能够说明()
A商税逐渐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B.纸币成为这一时期主要流通货币
C.加强了对城市商业活动监管
D.边境战争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发展
答案A
解析从商业税和农业税的比例不断地提高,说明宋代商业税逐渐成为政府主要财源,故选A项;征税计量单位是“贯”不是纸币,排除B项;宋代对商业的监管是放松了,排除C项;边境战争影响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对整体农业影响不大,排除D项。

12.明代中后期推行一条鞭法,按人丁和田亩多少征银;清代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并入田赋,统一征收“地丁银”。

以上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减轻农民的家庭负担
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的“一条鞭法”“地丁银”的根本目的都是从政府财政收入着眼的,故选A项;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是客观效果,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 项;一条鞭法下农民负担并未减轻,排除C项;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是客观效果,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

13.在农耕经济时代,赋役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

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所体现的倡导者的理财思想是()
A.轻徭薄赋
B.勿夺农时
C.平均负担
D.开源节流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