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在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际(jiāojì)教学法在中国
[摘要]交际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在短短的十年之内,交际教学法被大多数英语教师所接受,并且在英语教学中起支配作用。
在我国,交际教学法同样也被一些英语教师所接受,并且得到广泛地普及。
本论文以历史的眼光阐述了交际教学法的产生,交际教学法的实质,交际教学法在中国应用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论文末尾还提出(tí chū)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交际(jiāojì)法方法交际
一导言(dǎoyán)
交际教学法的出现已有近30年了。
在这些年里,我们已经发现采用这种方法(fāngfǎ)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失败。
当然我们也已经看到了交际教学法本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但毕竟这是一种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这种方法传到了中国,但老师们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原因是,这种方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最主要的一点的许多中国人在思想上还没有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他们不能掌握什么是真正的交际教学法。
因此,我们首先从交际教学法的出现来讨论,然后再来分析这种方法。
二交际教学法的出现
交际教学法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
那个年代,情境教学法是英国外语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方法。
情境教学法跟许多在它之前出现的方法,比如传统教学法、直接法、听说法等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学生掌握语言结构。
认识到这些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后,那时许多英国的语言学家开始怀疑情境语言教学法的地位和作用。
他们开始寻求其它更为有效的教学法
以取而代之。
于是他们开始对传统的语言教学进行改革。
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已经认识到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上,而不是仅仅是语言结构的掌握上。
1965年,一位美国(měi ɡuó)的语言学家——Norm Chomsky提出(tí chū):“当我们学习语言的时候,我们必须(bìxū)辨认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区别。
”依照他的观点,他相信一旦人们已经掌握了高级的抽象的语言(yǔyán)能力,就可以造出无穷的句子。
但相反的,一位美国的人类学家——D.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
他建立的交际能力的概念涉及了潜在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包括交际场合。
交际能力是用我们学过的语言知识点来有效而正确地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和不同的人进行交际。
他指出一个人的语言掌握得好还是不好,不仅仅取决于他会造很多的符合语法的句子,也取决于他是否能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所以,交际能力和掌握语言结构的好差无关(wúguān),而和他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运用语言能力的强弱有关。
许多语言学家,如Widdowson,Candlin等等,都把语言看作是交际的工具。
他们相信语言的教学应该是训练人的语言能力,而不仅仅是教他们掌握语言结构。
他们的这些观点被英国的功能语言学家Firth 和Halliday以及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 John Gumper和William Labov所接受。
这种认为语言教学的主旨是训练学生交际能力的看法,是一种新的语言教学理论——交际教学法发展的基础。
交际教学法出现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来自于欧洲委员会的工作。
在二十世纪70年代,由西欧十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欧共体建立之后,欧洲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交往日益频繁。
但是,语言不通极大地妨碍了这个组织的有效运转。
为了解决由于语言障碍而产生的问题,1971年,欧洲委员会所属文化合作委员会在瑞士召开了关于如何在
欧洲委员会成员国内提高外语水平的专题讨论会。
会上确定由一批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专家进行专题报告。
不久,出版了专题论文和有关语言教学的著作,并且在促进国际化的应用语言学协会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十分活跃。
因此,许多语言学家也开始潜心研究语言教学成因。
为了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他们在研究传统方法的同时寻找新的方法。
在1971年,一个专家团开始研究发展语言课程的可能性,这个课程就是指所有的学习任务都被分解为“整体的部分”,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与学习者的需要一一对应,并且与其它的各个部分有系统化的联系。
1972年,一位美国的语言学家——D.A. Wilkin写了一份报告,提出语言信息交际的定义。
这个定义能够作为发展语言教学交际化纲要的基础。
Wilkin 的贡献在于对什么是交际意义的分析,即一个语言学习者需要的是理解和表达。
Wilkin试图论证的是隐藏在语言的交际用途之后的意义结构,而非通过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概念去描述语言的核心。
他描述了两种意义结构:概念种类(即像时间、结果等等此类概念)和交际功能种类(如要求、细节、提议、抱怨等)。
1976年,Wilkin修订了那份文件并扩增成一本书,书命名为《概念纲要》。
这本书对于交际式语言教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并成为权威的交际化语言纲要,对欧洲的交际语言活动和教科书的设计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78年,Widdowson《交际英语教学》一书出版,这本书成为20世纪70年代交际教学法迅速发展的基础。
1981年,Johnson和Morrow共同编订了《课堂中的交际》一书,这一著作清晰地提出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并且成为英语教师寻找教学方法的向导。
所以到那时为止,交际教学法对于把外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国家而言,是一种复杂的理论。
三什么(shén me)是真正的交际教学法
(1)交际(jiāojì)教学法的目的
交际法出现以后,很快被众多英国的语言教学专家,课程发展中心,甚至政府所接受。
尽管起初交际法关注的是大纲(dàgāng)中的选择性课程,这种情况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范围才有所扩大。
现在,美国和英国的支持者都把交际教学法看作是一种教学法,而不是一种方法,一种意在a: 把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目标;b: 发展语言的四种能力,承认语言与交际的互相依赖关系。
它的综合性使得交际法在范围和地位上与以前的任何教学法和方法更加出众。
对于交际法,没有一种单一测试或权威机构来认定,也没有像权威性一样被广泛接受的单一的样本。
(2)交际(jiāojì)教学法的两种说法
根据Howatt的观点,交际(jiāojì)法的两种说法可以定义为:“强”说法和“弱”说法。
在过去的10多年里,差不多已经成为实践标准的“弱”的那种说法,强调的是提供学习者为了交际目的使用英语的机会,并试图将这样的活动综合起来,成为语言教学的一项范围更为广泛的活动。
从定义来看,我们知道一个人学习英语是为了交际,那就是说一个人必须首先学好了英语,然后才能与别人交流,所以,这种说法再次将学习英语与使用英语分离开来了。
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依旧运用陈旧的教学法,即只关注于语言结构。
总而言之,这种关于交际法的说法仍旧是属于结构教学领域,而不是真正的交际法。
这种“弱”的说法主张为了(wèi le)交际而学,而另一种交际教学的说法,即“强”的说法正好相反,它主张语言是在交际过程中的需要。
这不仅仅是激活现有(xiàn yǒu)的迟钝的语言知识的问题,更是促进语言系统本身发展的问题。
如果(rúguǒ)我们将“弱”的说法描述(miáo shù)为学习运用英语,那么后者可以描述
成为运用英语去学习。
我认为,这种说法才是真正的交际法的定义,它比较好的解释(jiěshì)了语言是怎样来的,并且也理想化地认同外语也是需要学会的。
Krashen说:“所谓外语习得是指在真实自然的情况下的外语掌握。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交际能力。
语言的获得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前者指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来掌握语言结构;后者指的是在教师直接明晰地解释所有的语言结构之后,再帮助学生去掌握语言结构。
虽然那样的结果是一样的——即掌握了语言结构。
但是由此得到的交际能力是不同的。
如果一个人是通过学习来掌握语言,那么他的交际能力是很薄弱的。
但假如是通过另外的途径来掌握语言,那么他的交际能力肯定是会很强的。
四交际教学法在中国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知道了交际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全过程,并且也了解了交际法的两种定义说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交际法第一次到了中国,从那以后,交际法就开始影响重活的外语教学。
起初,交际法被大学英语专业的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但成效不明显。
接下去的是在那些即将出国的学生中进行试验,结果也失败了。
许多学者尝试将交际法引入中国,Candlin和胡闻仲是首先将这种教学法引入中国的人。
孙黎和辛斌在他们的论文中讨论了交际法的理论。
史宝辉曾对交际法及其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但是不幸的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综合系统地介绍交际法。
他们只是在某些特殊的方面发表了他们的观点,因此使得人们对交际法充满了迷惑与不解。
所以,人们在认识和接纳交际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对于真正的交际(jiāojì)教学法的误解
一些中国(zhōnɡɡuó)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交际教学法。
在他们的思想中,他们将那个“弱”的说法当作是交际法的全部。
也就是说,他们相信交际法是为以后(yǐhòu)的交际活动做准备的,所以他们将精力集中在对学生的语言结构教学上,把它看得和交际功能一样重要。
而我们现在知道这只是交际法的一半。
我们知道另一半,即“强”的说法,是通过交际来学英语。
换句话说,交际不仅仅是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结束(jiéshù),更是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交际含义与过程的体现。
(2)教学法看作是一种(yī zhǒnɡ)方法
交际法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只是一种想法,而并非一种具体真实的教法。
但在中国,许多教师将它看作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所以在课堂上,他们只是操练学生并称此为交际教学法。
可事实上,作为一种教学法,交际法不仅仅详述了教与学的主旨,也说明了获得交际能力的定义。
但是说到真正的教学手段,我们会发现教师与教师之间是不同的,每一个语言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
交际法并不规定教师应当如何去做,而是鼓励教师尽可能多地运用教学方式去教学语言。
(三)交际法与教学(jiāo xué)现实之间的距离
交际法的主旨是训练学生(xué sheng)的交际能力。
语言(yǔyán)和交际能力可通过交际被掌握并得到。
这里的交际不是指课堂上的师生交流,而是指生活中与别人的英语交流,所以这需要先决条件——即语言学习的真实自然的情境,就像是学生生活在一个以英语为母语(mǔyǔ)的国家一样。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学生拥有的情境吧。
在我们周围绝大多数人都讲汉语,只有在课堂上,他们被迫用英语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但课后,绝大多数学生又回到讲中文
的状态中。
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环境没有在他们的意识中形成急迫的需要。
因此学生缺乏掌握交际法宗旨的激发者。
与理想的交际法的宗旨相比,我们现实的努力某种程度上比这差远了。
(四)运用(yùnyòng)交际教学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语言的流畅和语言的错误
一些人认为交际教学法强调的只是语言的流畅性,而不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流畅性在个人语言的表达中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把语言说得流畅。
但我们知道英语不是我们的本族语,因此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不可能避免犯错误。
作为一个教师,他该如何对待学生们的错误呢?当学生一犯语言错误时,一些教师立即纠正他们的错误,不考虑他们犯的是什么方面的语言错误。
相反的,另外一些教师则从来不纠正学生的任何一个语言错误,他们认为随着时间地推移,这些问题会自然地消失。
所以,以上两种方法都是不好的。
好的英语教学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比如人称的混淆,名词的单复数形式或动词的时态。
只有那些阻碍交流或引起误解的错误需要被纠正。
2 语法(yǔfǎ)教学
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交际教学法只重视语言的使用,而忽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
这样当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们总感觉在课上没学到什么东西。
语法是重要的,没有语法,我们与别人交流时,语言就没有逻辑性。
因此,一些人说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所有(suǒyǒu)的语法点,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交际。
但这样就又回到了语言结构式的教学。
所以我们说把语法教学从训练交际能力中分离开来是错误的。
这种介于语法教学和非语法教学的情况使教师在课堂语言交际教学中觉得非常难以处理。
但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在课堂上不必教
语法,因为语言习得已经包括了词汇和语法的习得。
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语法,然后我们对它有所了解,经过几次使用,我们会记住并会自如地使用这些语法。
但仍然有一些人说在教师使用交际教学法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学到系统化的知识。
那么就以我们学习本族语来举个例子,那样事情将会变得清晰明了。
我们知道在学习汉语时,我们每天用汉语。
日复一日,我们就已经获得了一系列的语法知识。
即使我们在中学时没有上汉语语法课,我们还是能很好地运用汉语。
所以,只要我们尽可能多地运用目标语言,我们一定能很好地掌握这种语言。
3 交际(jiāojì)的概念
我们知道运用英语包括4种能力:听、说、读、写。
许多人只认为听和说才识交际的能力。
按他们的观点来说,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训练听和说的能力。
但实际上,读和写也属于交际能力。
当我们在阅读作品时,我们与作者在交流;当我们写作时,我们与读者在交流。
因此(yīncǐ),在交际教学法的运转过程中,老师们需要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不只是注重其中的一方面或两方面能力。
(五)老师们出现(chūxiàn)的问题
交际教学法来到中国才短短的十多年,还处在一个学习研究时期。
很多教师对交际教学法不是很了解。
事实上,交际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全面而细致地备好课,那么(nà me)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必须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并且充分地准备好由学生随时提出的无法预言的问题。
在结束课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预料的语言活动进行概括或评述。
因此,作为教师,他们必
须拥有足够的经验,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
除了(chú le)这些,教师对目标语言的掌握要达到或差不多达到和把英语为本族语言的人的程度。
但考虑到我国英语教师的本身条件,事情就不是那么乐观。
特别是那些在乡村的英语教师在运用目标语言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交际能力。
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因此他们不能很好地扮演作为一个课堂组织者的角色。
因为受训练的老师之间存在着智力水平的差异,所以能领会交际法的本质并且精通目标语言和语言教学艺术的教师寥寥无几。
很多教师不能综合和彻底(chèdǐ)地理解这种新的教学法,这些就成了阻碍交际教学法顺利应用的致命问题。
(六)学生(xué sheng)的问题
在中国,许多学生是接受老师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来教学的方式。
他们已经习惯了坐在教室里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语言点。
如果教师采用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老师们将不解释学生以往所期待的语言点,这样的话,学生们会感到很大的不适应。
老师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交际。
但学生又处于不同的层次,如果用这种新的教学法,有些学生会觉得在课堂上学到了一些东西,而那些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记在笔记本上的许多学生并没能理解交际教学法后面隐藏的东西。
因此,当处于交际教学法中,他们会感到迷惑,甚至不知所措。
(七)测试(cèshì)体系
因为交际教学法的目的在于(zàiyú)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需要交际式测试。
在我国,我们可以看到部分中学教师已经接受了这种教学法,但关于测试的方法依然没有改变。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需要经过中考再进入高中;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需要通过高考再进入大学。
不幸的是,没有一种测
试足够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测试。
我们的外语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交际能力,但我们仅仅测试学生对于语法的掌握,这与交际教学法的目的相矛盾。
因此,当前的测试对于我们的外语教学产生了极其大的负面影响。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fāngfǎ)
自交际法一出现,它就展示出比其它所有教学法好的优点。
自从交际法一进入中国时,它碰到了许多障碍,但众所周知,任何新的事物只有经过实践再实践,才能被普遍了解和接受。
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法,因此要经受靠要也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要充分地展示它的优点并且能在外语教学中真正受到广泛运用(yùnyòng)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尽管在实施这种新方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我们仍然应该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
以下是一些提示:首先,我们必须系统全面地介绍一下这种交际法。
因为当时把交际法引入中国的那些人没有完整地讲明,结果导致许多老师对于这种方法的误解,因此许多问题出现在运用过程中。
如果人们能很好地了解这种方法,那么他们就不会(bù huì)把这种抽象的理论当作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了。
其次,我们必须(bìxū)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中国的实际。
俗话说:“教有法,但无定法。
”因为交际法只是一种教学法,它是一种理论,而且有时候它并不能真正适应现实情况。
所以作为一名中国英语教师,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我们特有的实际来提高我们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是解决所有问题(wèntí)的基本关键所在。
再次(zài cì),教师和学生应该改变一下他们各自的角色。
作为一个学生(xu é sheng),他必须从一个被动听者转变成一个积极参与者;而作为一名教师,他必须从知识传授者转化为课堂组织者。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这更为迫切。
他们
应该做的是受到训练来提高语言能力和语言材料组织能力以及正确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而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最后,我们应该改变测试体系。
我们以测试为手段测试学生的交际能力,以此来为我们的语言课程的主要目标服务。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以交际能力定位测试系统来代替传统的测试。
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要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测试系统是很困难的。
取代旧测试系统的最佳方法是基于逐步改变,终有一天,新的检查学生交际能力的测试系统将会被接受。
新的测试系统应该在真实条件下测试以下4种技能:听、说、读、写。
我们需要解答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真实情况密切相关,这应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检查我们的问题,让他们看看是否我们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
任何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有疑虑的问题都应排除,因为他们是英语的专家。
我们不能期望我们的学生做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样能做到的事。
六结论(jiélùn)
交际法是一种有用的针对英语教学的方法。
尽管在中国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教学条件的发展,我们确信这种方法能进入我们的课堂,并将更为广泛(guǎngfàn)地得到运用。
我们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
文献资料
Widdowson, H.G.1978, Teaching English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张兴旺(xīngwàng),2002,“英语教学与交际(jiāojì)能力”,《语言(yǔyán)教学与研究》。
胡春洞,1995,“交际途径”,《英语教学法》。
黄壁君,1999,“从外语教学透视交际素质”,《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1期。
苏翊翔,1998,“外籍教师与交际教学法”,《国外外语教学》第3期。
史宝辉,1997,“交际式语言教学二十五年”,《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王才仁,1998,“交际理论与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交际论》。
郑仰南,2000,“交际教学法述评”,《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第3期。
张萍/张燕丽,2000,“交际(jiāojì)教学法的折中取向”,《建材高教(ɡāo jiào)理论与实践》第3期。
肖礼全,1999,“外语(wàiyǔ)教师与外语教学法——外语教学的哲学(zhéxué)思考”,《外语(wàiyǔ)与外语教学》第12期,第20—23页。
内容总结
(1)交际教学法在中国
[摘要]交际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2)许多语言学家,如Widdowson,Candlin等等,都把语言看作是交际的工具
(3)因此,当处于交际教学法中,他们会感到迷惑,甚至不知所措(4)胡春洞,1995,“交际途径”,《英语教学法》
(5)黄壁君,1999,“从外语教学透视交际素质”,《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1期
(6)王才仁,1998,“交际理论与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交际论》。